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《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》第八十六集▪P2

  ..续本文上一页个恶念现恶境界,十法界依正庄严从心想生。这个道理讲得很透彻、很清楚,因此我们对於念佛法门深信不疑。有人说,我们修净宗的同学,念一本经不会成就,念一句阿弥陀佛不行!你听了怎么样?如果你没有智慧,听他们一说,觉得满有道理;如果你有智慧,听了之后则哈哈大笑。为什么?一切法从心想生。我心里想佛就成佛了,那一部经怎么不行?一句阿弥陀佛怎么不行?不但行,决定行!念佛成佛,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,念菩萨成菩萨。所以不会念的,念得很多,念得很乱,结果他什么都成不了,因为太乱了,不能感一个纯正之果。他念得太杂,念得太乱,这是我们常讲的功夫不得力。要想功夫得力,一门深入。

  菩萨修学六大纲领当中,精进,六波罗蜜,精进是什么意思?精是精纯、精一。一才精,二就不精,你要明白这个道理。精一,心才得定,后面是禅定,这个不可以不知道。禅定不是每天盘腿面壁,每天盘腿面壁的禅定没用处。禅定是在日常生活当中,禅定是在我们自己每天工作之中,禅定也在我们生活应酬当中。外不著相,内不动心,那就是禅定。不起心、不动念是定,不分别、不执著是慧。定慧在哪里学?在哪里修?在哪里完成?在日常生活当中。这不可以不知道,决定不能误会。知道因果不空,他决定是断恶修善,不但不做恶事,他一个恶念也不会生。这就是所谓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。

  【一切法即空即假。以即假故,所以因必有果,因胜果必胜。】

  天台大师讲,天台讲三观,一切法当中,即空、即假、即中,他讲空假中三谛。空是讲体性,体是空寂的;假是讲相,假相,相是假的。为什么说相是假的?佛法对於真假,它有一个简单的定义,佛为我们说,凡是会变的就是假的,不会变的是真的。这个简单的定义,我们用它来观察一切法,就会开智慧。一切动物有生老病死,那会变,植物有生住异灭,矿物有成住坏空。那就说明了,所有一切法不外乎这三大类,这三大类的法都是有变化的,都不是不变的,所以这是假,相都是假相。空不变,空因为没有相,它不变,所以空是真的,性空是真的。性是真的,相是假的。假相是从真性里面变现出来的,所以相就是性,性就是相,性相不二,要明白这个道理。就像前面举比喻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,金就是器,器就是金,一样的道理。所以明白人见相就是见性,他不取於相,如如不动。因为有假相,性它会现相,所以因必有果。这个相为什么现十法界的相,为什么现种种不同的相,这个就是因缘果报。

  「因胜果必胜」,胜是殊胜。最殊胜的因,无过於念佛,念佛之因无过於念阿弥陀佛。这是世尊在《无量寿经》上跟我们介绍的,阿弥陀佛是「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」,所以念佛没有超过念阿弥陀佛的。一般人虽然天天念阿弥陀佛,为什么不灵?不灵的原因是口里念阿弥陀佛,心里面胡思乱想,所以才不灵。也就是说精进,他不精,每天几千声、几万声,像是有进步,但他不精;他那个佛号里头掺杂著许许多多的妄念,这是他念佛不灵了。如果他能专一的去念,念阿弥陀佛,什么都不想,那个功夫不得了。我们在《往生传》里面看到,有的人念一天,把阿弥陀佛念来了;有的人念两天、三天,阿弥陀佛念来了。为什么那么灵?没有杂念,专心念,那个感应就快速,感应真实。杂心就坏了,你看觉明妙行菩萨所讲的,念佛最忌讳的就是夹杂。不但世法不能夹杂,世法是名闻利养、是非人我,这个东西不能夹杂,佛法也不能夹杂;我不夹杂世法,掺一点佛法行不行?不行!佛法也不能夹杂。念阿弥陀佛专念阿弥陀佛,里面还夹杂著观音菩萨就坏了。观音菩萨夹杂不得,夹杂怎么样?你二心,你不是一心。又想阿弥陀佛,又舍不得观音菩萨,这个东西麻烦大了。有人顾忌还很多:「我念阿弥陀佛,观音菩萨不念,观音菩萨会怪我。我有难,观音菩萨不来救我。」他打这个妄想,你说糟糕不糟糕!其实我们一定要晓得一个道理,一切诸佛菩萨心是清净的、平等的,没有分别,只要你功夫得力,没有一尊菩萨不照顾你。你不找他,他也要照顾你。为什么?感应道交,彼此都是清净心、平等心、大慈悲心,他就感应了。理跟事都要清楚,所以因胜果就胜。

  我在讲经的时候曾经说过,说了有一些人不相信,我讲上上根人一生是依靠一部经,上上根人。我不说别的,咱们修净土的,一生依一部经,依《无量寿经》行,依《阿弥陀经》也行。净土有五经一论,随便依哪一部都行。为什么?一部经是精进,如果你说一部经太少,恐怕还不够,再多找几部好了,那是净宗的五经一论,六种,你依六种。六种,说老实话是中根,中等根性,不是上上根,你的成就决定不如上上根,你学六样东西决定比不上学一样的。诸位要仔细去想想,学一样他专精,学六样他心已经分掉,他的力量已经分散,怎么能跟那个人比!如果说六样还太少,要学个十样、二十样的,净宗东西还有,《印光大师文钞》分量不少,《莲池大师全集》、《蕅益大师全集》分量都很可观。那叫下等根器,往生有没有把握不一定。中等人往生可以说有把握,如果搞成十几样、二十几样,可以说往生没有把握;看你临终的时候缘分,要看那个时候,看缘分了。为什么?心太杂,心太乱。如果说是超越净土宗之外的其他教下都想涉猎涉猎,往生没希望了。他要作佛学家,要作大通家,那个果报是继续不断搞六道轮回,就这样子,这个亏吃大了。

  今天不但是我们学教要专精,弘法利生同样一个道理,也要专精。需不需要建大道场?不需要。道场建大了,开销大,那么大的开销,你一天到晚就被这个道场累赘,被道场拖垮;你不得不拉信徒,不得不想方法找钱维护这个道场,你这个心已经散乱。你心里面佛菩萨统统没有了,今天想这个信徒,明天想那个人有钱,搞这个,哪里还会想佛菩萨?都不想了。你想的是什么?贪瞋痴。道场愈大,贪瞋痴愈严重,将来果报到哪里?到阿鼻地狱去了。我讲的都是实话,都是事实,虽然很不好听。

  今天科技发达,我们利用科学技术来做弘法利生的事业,我们把经教、把佛法送到每一个人家里面去,这个多自在!所以今天道场,有很多人问我,我只要有一间小房间就够了,录像机往前面一架,听众两个、三个就行了,录影带传播到全世界。现代科技日新月异,国际电脑的网路,最近一些同修来告诉我,他们把我的一些资料也送到网路上去了。来告诉我,全世界有五千万个单位可以收得到。我们在家里讲两个钟点,全世界有五千万个单位可以收得到,我何必要这个讲堂?以前是没有办法,听众多了,没有讲堂不行。现在不要了,干这个事情累赘,劳民伤财,自己还要去烦心,有智慧的聪明人不干。一间房间就可以把佛法弘遍到全世界,不向听众收一分钱,你说这个多痛快、这个多自在!这个说明因果不空,因胜果必胜。

  【以即空故,所以因果虽胜,亦行无所事。】

  因果虽然不空,但是因果所显示出来的相,还是当体即空,了不可得。佛菩萨事要照做,天天要做,讲经说法天天要讲,念佛修行天天要干,因果不空。虽然天天干,心里面干干净净,若无其事,这就对了,与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离相离念完全相应。这就是空有两边不著,这就是深明因果;真正明了因果,不是拨无因果。

  【佛说一切法缘生,意在明其本不生也。】

  这个意思更深,确实这是八地以上的境界了。这个话很难懂,但是我们听得耳熟,回向偈里头常念「花开见佛悟无生」,无生就是一切法本来不生。佛说一切法缘生,缘生跟本来不生有什么关系?其实关系太密切了,我们是粗心大意,没听懂佛的意思。缘生就是无生,缘生是幻有,「幻有非有,真空不空」,这个话我们曾经听过,幻有非有、妙有非有,妙有就是幻有,就是假有,真空不空,这两句话是一桩事情。《心经》里面我们常常念到,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」。色是有,就是幻有、就是妙有,缘生的;空是自性,性相不二,性相一如。性本不生,相哪里会真有?你真正了解一切法缘生,你就能明了无生法忍的意思。什么叫证得无生法忍?也就是说,真正了解一切法缘生的人,就证得无生法忍,肯定一切法无有生灭,这是见到一切法的真实相。在《仁王经》里面佛告诉我们,这是七地菩萨以上的境界,无生忍的菩萨,七地是下品,八地是中品,九地是上品,这三个位次的菩萨证无生法忍。证无生法忍,真正明了一切法缘生的理与事,理论与事实。

  【若二六时中,世法亦随缘做,出世法正随缘起。却一眼觑向一切法本不生处,看之。(看,即觉义、照义,了了明白也。)】

  这一句它的意思:世法跟出世法是一不是二。如果是二,不一不异就讲不通;如果是二,诸法如义也讲不通。世法跟出世法是一,世法跟佛法是一。为什么要说个世法,要说个出世法?实在讲,这里面那个消息很明显,觉了就叫佛法、就是出世法,迷了就是世法。法是一个,就是觉迷。穿衣觉了,穿衣是佛法,是出世法;迷了,穿衣是世间法,是六道轮回法,就是一个觉迷。吃饭,觉了是佛法,是出世法;迷了,就是轮回法、六道法,就在觉迷,这个不能不知道。所以说是二六时中,就是一天到晚,二十四小时,世间法随缘做。注意随缘,不要攀缘。随缘是一切都能够恒顺众生,一切能够随顺环境,顺境也好,逆境也好,随缘,没有选择的,没有挑剔的。如果在里面有选择、有挑剔、有好恶,那就错了,那是攀缘,不是随缘。随缘讲得圆满一点,就是我们在一切世法之中,生活也好,工作也好,待人接物也好,真正能够做到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这就是随缘。《金刚经》后面教给我们,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动」,这是随缘。由此可知,随缘岂不就是出世间法?一切法里头无住生心,一切法里面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动」,这哪里是世间法?不但超越六道,…

《《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》第八十六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