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换句话说,不会害我们。但是可能延误一点,这个可能。譬如说,你这个病治疗要是很如法的话,一个星期就好了;他治疗的不太妥当,把你拖到两个星期才好,这个情形有。但是他一定会给你治好,时间拖长一点而已,叫你多受几天苦,有这种可能,不会害你。如果这个菩萨连正觉都没有证到,那就危险了!他跟我们凡夫一样,具足四相四见,还有是非人我、贪瞋痴慢,你要是请他治病,相当危险!他要不把你送到阿鼻地狱,大概饿鬼、畜生可能都有分,这个就很麻烦了,就像世尊在《楞严经》上所讲的,末法时期,「邪师说法,如恒河沙」,这是真的,是事实。
所以,我们学佛要亲近善知识。可是今天这个世界,谁是善知识?愈是真正的善知识,他愈谦虚,愈不承认,这个我们很苦!古时候,善知识很容易辨别,大致上还不差。古时候什么人是善知识?闭关的人是善知识,住茅蓬的人是善知识,你去找他决定不错。因为从前闭关住茅蓬是有条件的,如果没有开悟,没有资格闭关,没有资格住茅蓬。我们刚才举一个例子,善财童子为什么还要去五十三参?他为什么不闭关?一闭关就是告诉天下人,我已经毕业了,我不需要再学了。善财童子还要再学,还要到处求学,怎么可以闭关?怎么可以住山?古时候一闭关、一住山,就等於向大家宣布:「我已经毕业了,我没东西好学了。」闭关住山是什么?是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,他要努力用功修行,他到无学位了。我们还求学,找他做老师没问题。可是现在这个标准没有了,这人刚刚一剃头就闭关了,什么都不知道他就闭关了,这个麻烦大了。现在标准没有了,闭关也靠不住,住山更靠不住,这个事情就非常非常困难。在末法时期,实在讲唯一的一个办法,我们找一个真善知识:阿弥陀佛!大概这个不错,他就教我们老实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行,这个方子不会错,不会害人。果然能够如理如法老实念,决定成功。什么病都治,这个方子好!这是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,对末法众生无量的恩德,留了这么一个处方,这个处方不会错。这是说圆满具足二智,成就三身,他在十法界应化,决定没有过失,这是到究竟圆满的地步。经文里头:
【莫作是念】
表面上看是对须菩提尊者一个人,实际上,须菩提尊者是代表我们大众。佛叫著须菩提跟他说话,那个说话也就是对著我们,就是对我们讲的。
【是普诫一切人,不可以轮回见,测圆觉海。实令学人必当断妄念耳。】
如果我们讲,佛发心度众生,佛有众生可度,佛为众生说法,佛有所说法,这是凡夫的知见,凡夫的见解,这种思想见解叫轮回心。为什么叫轮回心?因为在意念当中,有我、有人、有众生、有寿者,只要你有我执、法执在,心里还有这个东西,你的见解思想就叫轮回心。所以佛在经上说得很清楚,「若菩萨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即非菩萨」,他不是菩萨,他是凡夫。为什么是凡夫?轮回见,我、人、众、寿是轮回见,凡夫才有的,菩萨哪里会有!这是《金刚经》上告诉我们一个标准。四相四见破了,就出了轮回,你转轮回心就变成菩萨心,菩萨心就是菩提心,你不是轮回心,是菩提心。真正修行人,真正想在这一生成就的人,要在这个地方著眼,要在这个地方用功。所以,我们决定不能拿凡夫的知见去看佛菩萨,用凡夫的知见看佛菩萨,佛菩萨都变成凡夫,这就是谤佛。前面说过,这个罪过很重很重。自己谤佛还无所谓,还影响别人;影响别人,换句话说,就是断众生的法身慧命,这个结罪就很重。所以佛门,像毁谤三宝的结罪,不是从自己身上结罪的,自己身上结罪没有这么重,从众生边上结罪的。你影响别人,你影响别人愈多,范围愈大,时间愈长,你的罪就愈重。
在这个地方,我们举出一个浅显的例子。譬如说: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赞叹净土,这个没话说!《弥陀经》不是假的,十方佛赞叹。罗什法师翻的六方佛,玄奘大师翻的十方佛,这个经哪里是假的!现在居然有人说《弥陀经》是假的,阿弥陀佛是假的,不是真的,阿弥陀佛是太阳神。不但到处去宣扬,还要写成文字、写成书流通,这个罪过就重。这个谤法结罪不在他个人误会,不是他个人看错、想错了;将来这个世间,他这些文字、著作,只要世间还有一本在,有一篇这个文字在,他就出不了阿鼻地狱。必须这个世间他的影响力完全没有了,他这个文字全部都消失,他才能出阿鼻地狱。你们去想想,结罪是这样结法的,是看你影响的。我们细心去观察、细心去体会,佛经里面讲的这些合情、合法、合理。戒律里面结罪不会冤枉一个人,世间作法官的判罪会冤枉人,佛法戒律当中不会冤枉一个人。所以佛这句话告诫我们,千万不要用自己的意思,自己的想法、看法,去批评佛法,批评经典,错解了佛法,这个过失很大。在中国历史里面我们众所周知的,所谓「错下一个字转语,堕五百世野狐身。」那个影响的人不多,说错一句话,果报在畜生道,堕狐狸身五百世;说错一句话,没写出文章,写出文章可不得了!这个老狐狸算不错,灵性很高,遇到百丈法师把它解决了,把这个公案解决了。。
这是警惕我们,我们后人学习讲经说法,决定不能随著自己的意思;随著自己的意思,你要负责任。现在麻烦大了,因为你讲经有录音,有录音带流通,这个不得了,这个跟文字差不多。你这个录音带传出去了,将来有一个带子留在这个世间,你就出不了恶道,你说这个东西多麻烦!不能不小心,不能不谨慎。但是我们初学,佛法不弘扬,我们对不起三宝。特别是在这个时代,弘法利生的人太少了,一定要发心出来弘扬佛法。但是我们自己又没有开悟,烦恼又没有断,如果讲经说法一定错误百出;换句话说,不讲还好,讲了决定要堕三途,这个事情麻烦大了。从前老师教我们一个方法,这个方法好!他说我们今天没有能力讲经,我们讲什么?讲注解。我给你们这些讲义,江味农居士的注解,我们讲他的东西,错了,他错,我没错!我们可以推卸责任,他错了,我没错。句句话都有依据,决定不能够把自己的意见拿来说,那个危险就大了。只要这里头没有自己的意思,没有自己的见解,哪里会错;错了,是他错。将来堕落是他堕落,我不跟他堕落。这是老师当年传给我们的方法,我们就依法炮制,这个方法好。
所以讲注、选注,我们要小心、要谨慎。要选好注,他讲得很合理,如理如法,我们选这个注子来宣讲。注经的人跟我们讲经,性质不相同。注经是提供参考资料,所以这个注解里面是愈丰富愈好。注经的人就好像采买,叫你去买菜,你买的样子愈多愈好,多多益善,买回来;讲经的人是厨师,他做菜,你这个菜统统买了,他不一定全部要。我做几个菜,选几样配搭配搭,菜就做得很漂亮,这才能供养大众。於是我们取注就要注意,譬如用一个注解,我们取它的大概是十分之一就可以了。你们如果看江味农居士的《讲义》,我这是《节要》,是江味农居士《讲义》里节录出来的,分量只有他《讲义》的十分之一,我没有完全采取,只取他十分之一。我们在这个地方,用四个月的时间,来跟诸位报告这一小部分。这一小部分是他《讲义》里面精彩的部分,精华的部分,我们很得受用。所以要懂得选注,要懂得取注。决定是一家人的,我们没有掺杂另外的东西进去,一家人的。这是自始至终在思想体系是完整的,是一贯的,我们才真正得受用,才真正得好处。所以我们学讲经要懂得这个门道,懂得这个诀窍,凡夫也行,没开悟也可以,这个功德无量无边,这经上前面刚刚念过,「福德不可思量」,受持读诵、为人演说。
【无法可说,无生可度,是约性说,照而常寂。】
大乘了义经上,常常有这样的句子,我们晓得,佛这种说法,是从真如本性那一边所说的;也就是说,佛是依什么说的?是依真心、依清净心说的。清净心中,一法不立,哪有法可说,哪有生可度!是从心性上说的。「照而常寂」,著重在寂,寂灭,一法不立。
【有生可度,有法可说。】
这个我们在经典上也常常看到,而且佛处处鼓励我们要发心,四弘誓愿就非常明显,劝我们要发愿,众生无边誓愿度,可见得有众生可度,我们要发这个心。「是约相而说」,从相上来讲的。「寂而常照也」,著重在照。照是对相,寂是心性。从相上说,有生可度,有法可说;从性上讲,无法可说,无生可度。这些道理、事实,我们要清楚、要明了。如果你不知道这个深义,你看到佛的讲经说法,佛的话不能听。
我刚刚学佛的时候,台湾大学有一位教授,颜一平教授,他的名字我还记得很熟,也很有名气,小有名气的教授。他就告诉我:「佛的话不能听」。我说为什么?他说他读过《金刚经》。我说《金刚经》怎么?他说《金刚经》像半桶水一样,倒过来,倒过去,重重复复,前后自相矛盾。一会儿说有法可说,一会儿又说无法可说,他说佛讲的话颠三倒四。他不知道他自己没懂,真的是以轮回心测圆觉海,我是幸亏没听他的。那个时候我们是学生,他是教授,我们听了他的话,虽然知道他不对,也不敢去辩白他,也不好意思跟他抬杠,但是晓得他错了。像他那么样的见解,多得是,太多太多了!所以这是毁谤大乘。他也不是有意的,是他自己确实看错了,他以为他看得很准确,没看错,完全是依文解义,三世佛都喊冤枉,这是大学教授。
【合而观之,正是性相圆融、寂照同时之义,当如是通达。】
颜教授要是懂得这个意思,他就不会胡说八道了。把佛的话合起来看,理事、性相都圆融了,不至於偏在一边,所以你能够体会到觉照同时。这个意思,我们在前面也曾经报告过。
【学佛必须开佛知见。佛知即是一切不可得,知一切即空即假。佛见即是不执一异。】
这都是《金刚经》最精要的开示,最重要的几句话,我们果然能把它抓住了,受用确实是无有穷尽。真的能够帮助你断烦恼…
《《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》第九十二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