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存在。这是实实在在的,现在可以用科学来做证明。确实是亿万分之一秒,那个时间,真的叫「当处出生,当处灭尽」。
所以我们看到是相续相,连续的,就像看电影银幕里的画面一样,相续的,没有一个相是存在的。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处事待人接物,无论大事小事都能够用这个原则原理来观察,所有一切妄想分别执著都没有了。为什么?所有一切现相根本不存在。这样才能恢复到你的真心,恢复到你的本性,本性里面具足无量智慧、无量德能才能够现前。那个时候你所得到的是什么?尽虚空遍法界。《楞严经》上讲的「随心应量」,这个意思我们也才能够体会到一点点。原来以为随心应量是佛菩萨度化众生,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。我们这样体会,不能说是体会错了,但是体会得太少,体会得太浅。事实是什么样?事实讲点点滴滴,大而世界,小而微尘,都是随心应量。随谁的心?自己的心。确确实实一切法从心想生,境界善是随自己的善心,应自己善的量;这个境界险恶,是自己恶的心变成险恶的相。就跟晚上作梦一样,有人做美梦,有人做恶梦,梦从哪里来的?从心想生,就这么回事情。十法界依正庄严,事实真相就如此。
所以,自性清净心里面、真如本性里确确实实没有。谁能够这样肯定,谁能够把这个事情给它推翻,绝对不承认它?这是法身大士。不是法身大士没有这种毅力,没有这个决心。法身大士为什么做得到?他彻底明白了,真的清楚了,所以他毅然决然。十法界里面声闻、缘觉、菩萨不敢。为什么不敢?以为这个东西还是实在的,还是真的。我这个心是真的,能够思惟想像;我的身是真的,知道痛痒;这个世界是真的,我六根接触到的,以为这是真实,不晓得这个事情的虚幻。经文这些字样我们读得太多,但是真正能够体会,体会入微,这样的人就少了。
【当知自性是真实体】
真就决定不妄,实是决定不虚。大乘经里面讲「我」,那个我不是这个身。大乘经上讲的心,不是我们思惟想像的这个心。真正的我、真正的心是什么样子?实实在在给诸位说,真正的心有,不是没有,真有。真正的我也有,常乐我净四净德,怎么会没有?真有。「常」是永远不变。「乐」是决定没有苦受,苦就是佛法里面讲的苦乐忧喜舍,这五种受都不正常的,都是假的,离开这五种受那叫乐。所以那个乐不是苦乐的乐;苦乐之乐也要摆开,那才有真乐。西方极乐世界的乐是真乐,不是苦乐相对的乐。苦乐相对的乐,那是烦恼,那不是真乐。「我」是主宰,自己真正做得了主,「我」是主宰的意思。「净」是清净。常乐我净,决定没有一丝毫的污染。不但心里没有污染,身跟境界上都没有污染。身没有污染,怎么会生病?真正做得了主,才能够随类化身,才能够随心应量,真正做得了主。
由此可知,真的心、真的我,没有相。在什么地方?尽虚空遍法界。假如我们还是很难体会到这个意思,现在用科学的确比从前人要方便多了,举比喻方便多了。我们今天讲无线电波,广播电台发射的,电视台发射的,这个电波的频率在哪里?可以说这个虚空当中无所不在。你要不相信,摆一个小收音机,你只要按钮一打开就听到了。你放在这个地方,这里听到,拿到那里,那里听到,可见得它都在。真正的心、真正的我,就是这个样子,它没有形相,无处不在,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在。所以人往生,古人讲「生则决定生,去则实不去」,这个话我们听起来莫名其妙,怎么决定生又不去?很不好懂。可是你要是真正体会到「唯心净土,自性弥陀」,这个问题就解决了。因为净土跟阿弥陀佛是自性变现的,自性遍一切处,哪来的来去?没有来去。你要找来去的相,不可得!好比我们现在收无线电的频率、电波,我们用收音机在这个地方打开收到,把我们的机器拿到那一边,那个房间里头,它也收到。是不是它从这里到那里去了?还是那一边到这儿来了?没有来去。我们这个机器可以拿著到处移动,但是这个电波频率没有来去。我们从这个现象里面去体会,体会到生则决定生,去则实不去。
实在讲,现代科学里面所说,空间的维次不一样,跟佛法讲的也很接近。佛所说的,一切众生各个不同的境界,这个现象从哪里来的?可以讲,现在科学家所发现到的,确确实实是空间的维次不一样,不相同。换句话说,我们往生净土是换一个时空,就好像电视的画面一样,我们换一个频道。我们今天从三度空间换成四度空间,从四度空间换成五度空间,就像电视上换频道一样,那个时空完全不相同。可是一定要晓得,无量维次的时空,是同一个真性变现出来的。怎么变现出来的?从妄想生。众生有无量无边的妄想,所以把一真法界变成无量无边的时空,就是这个道理。无线电本来就是一个,是我们用不同的机械,把它那个波度频率变成不一样,它原本是一样的;我们把它变成不一样,那就叫打妄想,从妄想生。
希望从这些比喻当中,去体会到这个事实的真相。真相明白了,你才真能够做到毅然决然,否定身心世界的存在。这个否定比法相宗的人高明太多了。法相宗否定了相不存在,用《金刚经》的标准来讲,法相宗不承认四相,但是他承认四见,为什么?唯识,相是识变的,识是能变,相是所变,能变是真的,所变是假的;《金刚经》上,四相是假的,四见是真的,四见能变;他在般若 这个标准之下,他只否定了一半,还有一半存在,这是法相唯识不圆满的地方,跟般若 比确实是不一样。见也是假的,也不是真的。这里讲,自性是真实体,不虚不妄。
【无明是虚妄相】
什么叫做无明?明是明了,明了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的真相。如果对事实真相不明了,就叫做无明。换句话说,无明就是迷,迷失了真相叫无明。迷了之后他就打妄想,迷了以后他就动。所以诸位要知道,无明是动相,觉是不动的。觉心不动,无明是动相。所以佛法的修行,无论是大小乘,无论是显密,无论是哪一个法门,方法、手段尽管不相同,原理原则都是修定,这个是决定相同。净土宗用念佛的方法,修一心不乱,一心不乱就是定。密宗用三密相应的方法,口念咒,手结印,心里观想,修的什么?还是修定。手段、方式不一样,统统修定。为什么要修定?定是不动的,觉心不动。它有个根本的理论存在,动就错了。诸位如果从这个地方来观察,这个佛法是正是邪很容易分别。正法是清净心,正法是不动的,不让你动心。不但恶的念头不能动,善的念头也不能动,善恶两边都不动,这是佛法。
无明是动相,也就是现在科学家讲的波动。一念不觉而有无明,这一念不觉,心动了。诸位要知道,真心永远不会动。这个动不是真心,妄,虚妄的,所以就叫它做妄心。真心不会动,怎么会变成妄心?真心会变,要变成妄心,那怎么叫真?诸位要知道,不是真心动,是真心的作用动了,是作用动,这个境界非常微细,要很细心去体会它。不是心之本体动,体决定不动,作用动。这一动,就叫做业相。业就是造业,当然这个造是非常非常的微细,不但我们不知道,佛在大乘经上给我们讲,七地菩萨都不知道,要到八地他才见到,所以八地菩萨见到阿赖耶的三细相;也就是说,他体会到了,七地以前体会不到。这种极其微细的动我们观察不到,今天科学家藉著先进的科学仪器也没有办法观察到。科学家能够观察到电子那个活动的状况,观察到光子,我们讲光波,光子光波是一个意思,光子可以称之为光波,光波也就是光子,能够观察到它的活动状况,这是很微细。因为动,这里面就变现出能见相,就是阿赖耶的见分;从能见相就变现出境界相。境界相是以无明业相为因,能见相是缘,有因有缘就变成果,果就是境界相,我们今天讲的物质;物质是阿赖耶的相分,现在科学名词叫基本粒子,这是最小的物质,认为是不可能再分了。这个果相从哪里来的?是阿赖耶的能见相为缘,业相为因,这样变现出来的。所以它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从无明生的,无明是虚妄的,虚妄不会生成真实,所生的还是虚妄。
【一真一妄,虽无始来,和合为一,实则表合里不合。】
这个事情佛在经上也说得很多,真妄不二,性相一如,佛这个话说得很多。佛有没有说错?没有说错。这是什么?就事论事。事相上确确实实是这个样子,可是再深入的分析,那就不一样。深入的分析,那就是所谓「表合里不合」。假如表里都合,我们还要修什么行?我们不就都成佛了吗?就不必修了。实在是表合里不合,这就是讲的虽无住,还得要生心。如果他真的要是表里都合的话,无住就好了,不用再生心,说生心不就多余的?它有这个道理在。本不相应,各不相涉。这是更深入一层去观察,真妄不是真的和合,不是真的一如。不是真和合,佛说和合;不是真一如,佛说一如。那是讲什么?所有一切现相的存在,它的时间是极短的,等於没有,是从这个地方来讲的。
【圆觉经云:此无明者,非实有体。】
佛在《圆觉经》上有这么一段话。无明是十法界依正庄严发生的第一个因,如果我们找这个世界从哪里来的?生命从哪里来的?最初的原因就是无明,无明是十法界依正庄严第一个原因。它不是真的,它没有自体。没有自体,怎么来的?因缘所生。这是佛法里讲的缘起,它是因缘生法。凡是因缘生法,没有自性,没有自体,没有自体是空的,所以缘起性空:性是讲体,他没有自体,缘起性空。凡是因缘生法都没有自体,所以当体即空,了不可得,这是事实真相。下面一个比喻说:
【如梦中人,梦时非无,及至於醒,了无所得。】
这也正是古德所谓「梦里明明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大千」,永嘉大师在《证道歌》上这样说的。十法界依正庄严不限於六道,十法界都是一个梦境,六道是恶梦,四圣法界是美梦,都是梦中境界,不是真的。这个梦有没有醒的时候?有。破一品无明、证一分法身就醒了,六道、十法界…
《《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》第一一一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