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《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》第一一五集▪P2

  ..续本文上一页转识成智,这个时候才「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」,八地菩萨的境界。无相无不相,无不相是讲它的相续相;无相,不但性没有,相也没有。

  因其相不相皆无,相续相根本就是假的,根本就不是真的。是以不生不灭,如如不动。这个意思就很深,不但自性是不生不灭、如如不动,所有一切现相也是不生不灭、如如不动。诸位能够体会到这个意思,能够契入到这个境界,那你就是无生法忍的菩萨。我们回向偈常常念,花开见佛悟无生。花开见佛悟无生,悟的什么?就是此地讲的,知道十法界依正庄严不生不灭、如如不动。这个意思实在是有相当深度,要很细心的去体会。如果你真的懂得一点了,受用很大,这个受用帮助你放下,没有一样放不下。放下,心就清净。心清净好!经上讲「信心清净则生实相」,就生智慧,你就不生烦恼。所以,不必契入;契入就是证得,证得,刚才讲是八地菩萨;我们没有证得,能得一点相似的气分就得受用,这个受用是真实的利益。

  【圆觉经曰:一切诸众生,无始幻无明,皆从诸如来,圆觉心建立,犹如虚空花,依空而有相,空花若复灭,虚空本不动。此圆觉心,即是生佛本具之性体。空花喻众生无明不觉之幻相。空花若灭,喻无明灭。虚空不动,喻性本不动。】

  《圆觉经》上讲的这一段话,可以做为此地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动」的注解。这几句话说得非常有意思,每一个字都妙极了。一切诸众生,这是讲十法界的众生。十法界里面有佛,那个佛也是众生。十法界里面的佛没有见性,见性就超越十法界。所以天台家讲四教,藏通别圆,藏教的佛、通教的佛没有超越十法界,所以在究竟位上称这些人还是众生。不但九法界众生,连这两种佛也是众生,它的范围包得很广。

  无始幻无明,这句话很难懂。什么叫无明?这个名词的意思,我们要很清楚。明是明了,对於整个宇宙人生,过去无始,未来无终,你统统都明了,没有一样不明了,那叫明;现在统统不知道,那叫无明。明是性德,也就是说,是你的本能,你本来都知道,没有一样不知道。过去无始、未来无终,你统统都晓得。现在人讲神通,你神通广大,没有人能比得上你;可是你现在这个神通没有了,这叫无明。为什么这个能力失掉?你心动了。就跟水一样,不动的时候像一面镜子照得很清楚,没有一样不明了,那叫明,明德。现在心一动,起心动念就动了,动就起波浪,起波浪照外面就照不清楚,这个明就失掉了。无明从哪里来的?心动。一念不觉,不觉就是心动,而起无明,这就叫做无明。可是你要知道,无明不是真的,是幻的。无明也是梦幻泡影,不是真的,真心是不动的。

  无始两个字用得好。无始不是指时间讲:很久很久找不到开始,叫做无始。很久很久找不到一个开始,说无始,那你还是无明,你怎么能说明呢?无始两个字的意思是告诉你:没有开始。哪有开始!如果有开始、有终了,这个事情是真的,它不是假的。本来没有开始,也没有一个结束,它是假的,它不是真的。就像作梦一样,凡夫每天晚上睡觉作梦,有人一个晚上做好几次梦,你问问他,你那个梦是什么时候开始?什么时候结束?你为什么不去追究它几点几分几秒开始的,几分几秒结束的?你为什么不去追究它?假的,它不是真的。这个地方意思是这样的。

  所以无明起来了,怕不怕?不要怕它,假的不是真的。无明能不能破?能破,心定下来就破,寂照。所以佛法注重在修定,要明白这个道理。因为你真心是不动的,所以叫你修定。修定,诸位要记住,不是叫你每天盘腿打坐面壁,那个没有用处。盘腿面壁是做一个样子给你看,什么样子?很定的样子,很静的样子,就是告诉你这么一桩事情。真正修定在哪里?在日常生活当中。对人、对事、对物,这是我们日常生活,生活就是大定,所谓那伽常在定,无有不定时。行住坐卧都是定,我们整个生活活动统统是定,这个定就管用,就能破无明。所以这个定不是教你身定,是教你心定。

  心怎么定?在一切活动里面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就定了。宗门里面参究的纲领,参禅的纲领,离不开《六祖坛经》。中国的禅宗,就是以《金刚经》跟《坛经》为最主要的依据。《坛经》里面所讲的禅定,就是从这两句出来的。六祖在《坛经》里面解释,「外不著相,叫做禅;内不动心,叫做定」,可见得那个禅定不是主张盘腿面壁的。六祖在黄梅八个月,禅堂根本没有进去过。他在黄梅干的工作,是在柴房里面舂米破柴,舂米破柴是修禅定。身在工作,一天忙到晚,他人长得小,长得瘦,舂米需要力气,踏碓没有力气,他用个石头绑在腿上增加重量来踏碓。他全身都在动,心不动,那个禅定是这个修法。所以我们懂得,他所讲这两句话就是从这里出来的。外不著相,就是不取於相;内不动心,就是如如不动,他就从这两句话出来的。他从《金刚经》开悟的,自己修学的纲领,以及教导他的学生,原理原则都没有离开《金刚经》。过去有一些同修想学《金刚经》,我都劝他先去读《六祖坛经》。有《坛经》的基础,然后再读《金刚经》,才比较会有一点悟处。否则的话,《金刚经》很不好懂,的确字字句句含无量义。你不懂,你就不得受用。

  所以我们要晓得,六道轮回是从无明里面生的,十法界也从无明里面生的。无明是假的,你就晓得,能生是假的,所生的十法界、六道,哪里是真的?没这个道理。这个在前头跟诸位报告过,你有妄想就有十法界,你有执著就有六道轮回。所以破执著就出了六道,断了妄想就出了十法界,这个意思在前面讲过多遍。要依本经的经文来说,佛给我们讲的四相四见,离四相就超越六道,六道是著相变现出来的;离四见就超十法界,这个人就到一真法界去了。一真法界,《华严经》上称为法身大士。所以我们晓得,四相四见,那就是无明。什么叫无明?这东西就叫无明。

  无始幻无明,它并没有开始,只是一念不觉,这就起无明。由此可知,一念要是觉了,无明就没有了,凡夫可以立刻成佛,哪里需要经历次第?经历次第是你没觉悟,慢慢慢慢的把你往上拉。根性利的人,上根利智,不需要经历这个次第,一下就悟了,就明了了。悟是什么?放下就悟了。中下根性的人,他不能彻底放下,不能一下放下,他今天放一点,明天又放一点,慢慢的在那里放。放一点,就多觉悟一点。学佛如果什么都不肯放,永远不会觉悟。觉悟的相,就是离相离见;你不能够离相离见,没觉悟。

  无始幻无明,跟一切诸众生,从哪里来的?皆从诸如来,圆觉心建立。诸如来,我们听到如来是佛,「我是从哪一个佛的圆觉心建立的?」这个地方的诸如来,就是前面的一切诸众生,一切诸众生就是诸如来,你本来是如来,你迷了才变成众生,这两个是一不是二。十法界依正庄严,不是从别人心里变现出来的,是自己心里变现出来的。本来是个圆觉心,现在因为你迷了圆觉心,就变成众生,就变成无明,就变成十法界,变成六道,就这么回事情。

  这四句,前面两句是讲我们现前虚幻的境界,后面两句是说我们自性的本来面目。要知道,我们今天讲的宇宙人生,宇宙人生从哪里来的?是迷了自性变现出来的。离开自性,确确实实无有一法可得。变现的这些境界,你要是认识清楚那就不碍,就不碍事,所谓是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。最怕的是你认错了!认错了,那就产生严重的障碍。这个障碍是苦受,你会有感受,这个感受是苦乐忧喜舍,你有这些感受。如果你觉悟了,这五种受都没有了。五种受没有了,叫做正受,佛经里面常常看到的,梵语称之为三昧,翻成中国意思是正受,正受是正常的享受。由此可知,苦乐忧喜舍都是不正常的享受。六道十界的享受都不正常,法身大士的享受才正常,那是正受。

  我们依金刚般若 觉悟的,依金刚般若 离开苦乐忧喜舍不正常之受,这就叫金刚三昧。你所得到的,起个名字叫金刚三昧,是从金刚般若 里面得到的正受。如果你从念佛法门,你念到一心不乱,一心不乱也是把苦乐忧喜舍都舍掉,念到一心不乱。心里面还有苦乐忧喜舍,你怎么能得一心?不可能得一心。得一心,这个统统放下了。这个正受就叫做念佛三昧,你是从念佛这个方法得到的正受。所以三昧无量无边,那就是无量无边的方法,你所得到的是一个,决定是相同的,就是你得到正受。经上我们常常看到无量三昧,要知道三昧是一个,无量是法门、是方法,无量的方法都能得三昧。

  犹如虚空花,下面用比喻来说。这个比喻,跟本经后面讲的梦幻泡影,的确是一个意思。虚空花依空而有相,虚空哪来的花?眼睛害了病,就看到虚空花。眼睛害毛病也是个常事情,我想大家都可能有这个经验。眼睛害了眼病,确实看到虚空当中有花。眼睛病的人看到,好眼睛的人看不到。晚上看灯光,害眼睛的人,我害过眼睛有这个经验,经上讲的我很熟悉、很了解。晚上看灯光,灯上有个轮,有一个轮相,眼睛好的人看不到,没有,害眼睛的人会看到。这个比喻什么?假的、虚幻的,本来没有,是你自己眼睛有毛病看到这个东西。这个轮跟花,都是从空中出来的,确实没有这个事情。空中并没有这个花出入,实在讲是自己眼睛的毛病。佛用这个比喻,比喻十法界依正庄严就像空中花一样,怎么来的?无明就是个病态,就是不健康,从无明而来的,变现出来的。哪一天我们眼睛好了、病好了,空花若复灭,虚空本不动。那个花,有没有说害病从空中就变出来,眼睛好了,它又回去,又没有了?没有这回事情,这种常识我们容易明了,佛用这个来比喻。十法界依正庄严就像空中花一样,你迷的时候有,你有无明的时候就有,就现这个相;无明要是断了,就没有,这个现相就没有了。永嘉大师在《证道歌》上说,「梦里明明有六趣」,六趣是六道轮回,「觉后空空无大千」。这就说明六道十法界是梦中的境界,觉悟之后,不但…

《《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》第一一五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