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说。半个多小时之后,他说出一个字,「有」。我们听到有,马上就振奋起来,等,等了半个钟点了,等到他有。我们精神一振的时候,他又不说了,停了六、七分钟,告诉我六个字,说话很慢,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,他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说。我从来没有过这种经验,问人家一个问题,半个多钟点才回答。我常常想这个问题,为什么他不直截了当一下子就答复我,要待这么久?我十几年之后才悟到,我们年轻,我那一年二十六岁,还是有心浮气躁的习气,所以他不跟你讲。他要怎么样?他要叫你情绪整个定下来,他才跟你说,不是别的原因。他不是在思考,你一问,他马上就明了,就可以应答,心浮气躁,要你定下来。才定下来,他说个有字,我们又浮躁起来,精神一振作,那是浮躁,沉不住气。
我跟他老人家三年,每一个星期见一次面,他给我的时间是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。他有事情,就一个小时;他没有事情,就是两个小时。我很喜欢到他那里去,到他那里去气氛好,是定中境界,让你身心整个宁静下来,这个时候字字句句听进去之后,它真有受用。我学佛的基础是他老人家奠定的,没有他老人家那三年的基础,我不会有今天的成就,为什么?心浮气躁学不到东西。印光大师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。真诚恭敬从哪里看出?就是定下来。浮躁没有诚敬,真正整个情绪定下来,那就是至诚恭敬,它才起作用。
所以圣教的承传,今天难就难在到哪里去找一个诚敬。定静的学生找不到了,现在学生全是心浮气躁,全都是古人形容的心猿意马,他停不住的。这个心态学科学可以,学哲学、学圣贤学术不行,你决定不能契入。我们在一起分享大乘经,你不是老老实实坐两个钟点不行,你得不到东西。这两个钟点也是修定,也是诚敬的表现。所以现在,大概最近二、三十年,我很少接触学生,学校我不愿意去了,为什么?学生全是心浮气躁,浪费时间,不好好的学。我在学校里面,我很乐意跟教授们举行座谈会,他们很能定得下来,学生不行,学生定不下来。如何能够像中国古时候从小就修定,就学规矩、学稳重,这是中国古老教育里面对小孩的要求。小孩出生下来,就要他稳重,就要他不会心浮气躁,他有智慧,他没有烦恼。定生慧,动是生烦恼,不生智慧。所以这个情形我们要很清楚、很明了。
「行人倘若错认,便云相应,实大谬误」。我们有一点点感应,有一点点的法喜,就错认了,以为自己跟经教相应,这就大错特错。一切错误的根源就是我,这要学大乘的话,要从这个点来讲起。大乘法,你看看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,六祖惠能大师在这部经开悟的,所以这部经的名气就大了,跟着人起来了。佛教经典几千部,没人知道,《金刚经》人都知道。《金刚经》的确是好,这部经在佛教,无论哪一宗哪一派没有不学的,这必修课。为什么?便于观想,重要的原理原则都在这里头。学大乘,首先要放下四相,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。我没有放下,自私自利没有放下,名闻利养没有放下,贪瞋痴慢没有放下,这个障碍就大了。障碍不在外面,在你自己本身,你听讲,有这四种障碍,你听不懂;你去研究,有这四种障碍,你也研究不出个道理出来。那这四样谁能放下?放下就证果,小乘初果,大乘初信菩萨。不能放下,也应当把它淡化。你淡化一分,你就能得一分利益;淡化十分,你就能得十分利益。章嘉大师知道,看破、放下说得容易,做起来太难了。他老人家没有要求我一下放下,他教我每一天放下一点,每一天放下一点,天天放下,他教我这个方法。这个我能接受,他叫我统统放下,我做不到。我那时候刚刚初学,学佛大概才三个月认识他。而且说实在的话,那个时候学佛,全是站在哲学的观点上,对佛法一无所知。章嘉大师告诉我的都是些重要的原理原则,我们对佛法有了个概念。以后他老人家圆寂,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的十年,得受用,这个三年的根起了作用。
「于是大悲慈父,兴无缘之慈,垂兹奇妙方便法门,指方立相,摄心专注」。这个大悲,大慈悲,慈父是阿弥陀佛。阿弥陀佛兴起,我们今天讲发起,兴就是发起的意思,发起无缘之慈。这种慈悲没有条件的,无缘就是无条件的,无条件的爱心,无条件的慈悲心。垂兹,垂教,教我们这一个奇妙方便的法门,就是持名念佛。这部经上所讲的,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,这不得了,这是奇特,这是奥妙。方便,方是方法,便是便宜,用我们一般讲,就是最巧妙的方法,最适合的方法,也是最容易学习的方法,叫方便法门。指方立相,这是个着相的,不是离相的,确实专注在西方,你的心不散乱,立相,你有目标,极乐世界是相,阿弥陀佛是相,有方向、有目标。摄心专注,摄心就是收心,摄是收摄,我们的心向外跑,把它收回来,专注。摄心专注,就是佛在经上常说的「制心一处」,也有地方讲「止心一处」,把心止在一处,摄心是一个意思。
今天科学发现念力不可思议,那就是念力要专注,要特别专注,它才产生很大的能量,这个能量能改变地球,这么大的能量。我们今天心是散乱的,不产生能量。譬如我们的灯光,灯光是散乱的,所以一张纸它都透不过,隔一张纸它都透不过。如果把这个光集中在一点,变成激光、雷射,连钢板都能穿过。同样一个道理,我们的念头太散了,散心杂话,不集中。这念头一集中的时候不得了,念头集中,对自己来讲,可以治病,最严重的癌症都能够治好。你身上的这些癌细胞,心念一集中,就把它们全部都调整了,这些病毒全部扫光了,它就恢复正常,就这么个道理,不需要用医药。我们地球上这些灾难,如果我们能够把意念集中在一处,就能把许多灾难恢复正常,这灾难就没有了。有道理,不是没有道理。道理懂得了,所以为什么佛家重视修定?定就是什么?一心,念佛有没有修定?有,只是你不肯修。我们能把心收回来,一心专注阿弥陀佛,那就是定,没有杂念了,定在这句佛号上,那个作用就非常非常大。大到什么程度?跟阿弥陀佛沟通,就像我们电话接通,阿弥陀佛那边信息我们就可以收到。我们什么时候想到极乐世界,随自己的心愿,我想去佛就来接引,有这么大的力量。连到极乐世界去作佛都没有障碍,其它事情都是小事,哪有不灵的道理!摄心专注这句话重要。
「即此妄心,持佛名号,念一佛名,换除百千万亿妄想杂念」,这就是佛号不可思议的道理。我们今天用的心是妄心,不是真心,就用这个妄心,行,执持名号,一心专注在阿弥陀佛的名号上,念这一佛名。念这一佛名是把自己心里头百千万亿的妄想杂念打掉,用这一句佛号取而代之。这就是李老师早年教给我们换心的方法,我们的心不是无量无边的杂念吗?放下,阿弥陀佛放进去,那些东西排除,叫换心,心里头只有一尊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,什么都没有。你果然能换下来,我就可以透个消息给你,你的身心永远健康,你什么毛病都没有。我敢这样告诉你,因为我自己做到了。什么道理?就是这个道理。妄想杂念最伤身体,这个东西带给你烦恼,带给你疾病,你正常的细胞它会生病毒。你心理健康,只有一句阿弥陀佛,什么念头都没有,阿弥陀佛是至善,善中之善,念这句佛号,我身上所有病毒的细胞全部恢复正常,一个病毒细胞都没有了,不要看病,不要医疗保险。
医疗保险不好,为什么?你念头上有我要生病,它有这个念头,你肯定生病。只要你有个念头,它就会兑现,你那一笔钱就用在这上面,你何苦来,这钱拿去做好事多好!这个都是章嘉大师教给我的,所以我一生不搞这些保险医疗,我布施医药,我在医院里面捐钱,没中断。我在澳洲,澳洲一个公立医院,我一年捐给它十二万澳币医药费,指定些穷苦的人,看病没有医药费,用这个钱给他医药费。另外还有一个安宁中心,基督教办的,临终关怀,它经费不够,我帮助它大概有七、八年了,每年也是十二万,一个月一万块钱澳币。这叫无畏布施,老师告诉我,无畏布施,你就得长寿,健康长寿,不生病。他教我三种,财布施得财富,你一生财富不会缺乏,法布施得聪明智慧,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,他教我这三样东西。我听话,我真干,果然有效。
马来西亚现在要办汉学院,我上次去了三天,三天还是四天?我就回来了,回来讲经。接受的供养不少,那里有两天的讲演,好像住了四天,他们办的这次活动,好多年没有办了,听众有大概一万五千人。这两天收的供养,我全部都给,我都没有看,红包没打开,没看,全部给汉学院做经费。我离开的时候,汉学院负责财务的人来告诉我,把钱统计拿个单子给我看,五百多万马币,我都吓一跳,怎么会这么多?全部给他们,愈施愈多,就怕你不布施,要钱吗?布施,拼命布施,愈施愈多,愈多愈施。可别留,留了就麻烦,留了什么?灾难,留了就有灾难;出去了,什么灾难都没有了。真的是心想事成,你说你多快乐。什么都没有,想要什么,它统统都有,这才叫大自在。这就是方东美先生教给我的,人生最高的享受。
我们这一次讲这部经,要重新印,把科判会进去,《净土大经科注》,科判是我做的,批注是黄念祖的,这部经典是三个人合作的,夏莲居老居士会集经,黄念祖老居士是会集批注。这个书印出来,精装两册,我想印一万套。这个话还没说完,有个居士来看我,说带一笔供养来给我。好,印经,打开一看,人民币一百四十多万,这一万套够了,现在陆陆续续超过两万套了。一点心都不操,两万套已经有五千套印出来了,大概过几天就会运到了,我们大家都可以得到这个经本。这个经本跟我现在念的页数完全一样,查起来很方便。佛决定不骗人,生财有大道,真的不是假的。用不正当的手段去夺取财富,得到财富,还是你命里所有的,你说你冤不冤枉?命里所有的还打…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十四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