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 (第十五集) 2011/10/11
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02-037-0015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净土大经科注》第一百六十面,最后一行看起:
「夫众生之生灭心,处处能缘,独不能缘于般若。须位登别教地上之菩萨,方能契入,于无住时即生心,于生心时即无住。其余地前诸贤,仍是打成两截,一时生心,另一时无住,可见凡夫绝分。」前面我们学到这个地方。现在我们接着看下文:「今此净土法门,教众生持名念佛,令众生即念离念,潜通佛智,暗合道妙,巧入无念,即凡成圣。故《疏钞》曰:越三祇于一念,齐诸圣于片言。至哉妙用,不可思议!」这是念老总结前面,对于无住生心之难就说得很清楚,别教地前三贤菩萨,圆教十信菩萨,都是一时生心,一时无住,不能够无住跟生心同时而有。这些菩萨多半都是在四圣法界修行,他们超过六道轮回,还做不到,可见得凡夫绝分。这凡夫是六道,包括二十八层天,他们做不到。可是净土法门,这是个非常奇特的法门,奇妙特殊,它教众生持名念佛。初学从这下手,念到纯熟,真干、真念佛的人,心里头只有佛号,除佛号之外没有杂念,那就离念了!用这个方法离念方便。
我们六道里头的众生杂念太多,没有办法断掉,日夜不停。晚上作梦,梦就是意识里头的杂念变现出来的,身体是休息了,第六意识、第七识没有停过,从来都没有停过。前五识有短暂的休息,六七八起作用从来不停,没有停止的。用其它的法门,难,很不容易,念佛这个法门就容易多了,用一念止一切妄念,就跟前面所说的念一佛名换除百千万亿妄想杂念,这是一般大乘教里面所用的方法。净宗用一句阿弥陀佛,心里要是没有杂念,难,总得有一念,这一念就是念佛,这佛号是万德洪名,是自己自性的德号,这个好!以这一念换取所有妄想杂念,这就是令众生即念离念,不知不觉的杂念没有了,所以说潜通佛智,你自己并不知道。佛智是什么?是自性本有的智慧,不是从外来的,只要心地清净平等觉,觉就是佛智。但是心不清净、不平等那就是障碍,佛智不能现前。我们用念佛的方法,念到清净心,念到平等心。这个念的时候得加点功夫,加什么功夫?看一切众生都是阿弥陀佛,无论是善人是恶人,在我心目当中都是阿弥陀佛,我那个心才真正能够换过来。这是好人,那是坏人,不行,还是分别执着。不但一切人是阿弥陀佛,一切动物也是阿弥陀佛,一切植物、山河大地没有一样不是阿弥陀佛,你真换过来了。还有一样不是阿弥陀佛,不行,你这个念(杂念)没有换过来。统统换过来,纯一阿弥陀佛。
阿弥陀佛就是自性,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法统统是自性现的,自性所生所现,那就是自性。性相不二,这是事实真相,这不是勉强,不是随便说说的,确实是事实真相,这个就叫念实相。念阿弥陀佛就是念实相,跟禅宗,跟性宗,跟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有什么两样!这个道理一定要明白,要不然我们的功夫不得力,这一生念几十年佛念不好,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。我们念佛希望得到什么?就是希望得到清净平等觉,就得这个东西,这是性德,这就是明心见性。只要见性,一切法都圆满了,没有一丝毫欠缺,所以潜通佛智,暗合道妙。道妙是什么?无住生心,道妙!巧入无念,没有想我们要得无念,它自自然然就无念了,就这一句佛号,除这一句佛号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,这叫无念。你看用这个方法多么善巧,这功夫成就了,即凡成圣!凡圣一如,凡圣不二,还看到有凡有圣,你没有成就,没有入境界,入了境界凡圣没有了。凡圣从哪来?是分别执着来的,分别执着没有了,哪来的凡圣!所以遍法界虚空界浑然一体,这真妙,这就是华严境界,这就是无上菩提。
「故《疏钞》曰」,莲池大师的话,「越三祇于一念」,这个三祇是三大阿僧祇劫,越是超越,超越三大阿僧祇劫,这是什么?证究竟圆满的佛果,妙觉位。这一桩事情大难大难!华严、法华法身菩萨还要通过四十一个位次,念佛的人四十一个位次没有了,这四十一个位次就是三大阿僧祇劫,无始无明的习气才能断尽,念佛得阿弥陀佛威神加持,也就是得自性本有般若的加持,就这个意思,是自性本有的般若智慧加持,超越三大阿僧祇劫。因此,十方一切诸佛剎土里面的法身菩萨,为什么都要到极乐世界去修行?我们就明白了,不到极乐世界断无始无明的习气要经历三个阿僧祇劫,到极乐世界这三个阿僧祇劫就大幅度的缩短了。「齐诸圣于片言」,这个诸圣是如来,不是法身大士,跟十方妙觉如来平等,齐是平等,到这个位次,到最高的位次,究竟佛果的位次,片言就是这一句佛号阿弥陀佛。
「至哉妙用,不可思议」,这妙用是修行里面的妙法,这个法子是达到极处了,再没有比这个高的,再没有比这个好的,你能不学吗?疏忽不学是对它认识不清楚,不知道这是无与伦比的妙法,不知道,把它看轻了,以为还有很多方法高过念佛。念佛是老太婆教,这是一般人最容易产生错误的观念,不是中上根性人修的,以为这是下下根修的,殊不知下下根暗合道妙通达上上根。这个事情是真有,不是假的,在过去、在当代我们都见到,我们也听到,这些人为我们作证转。它的秘诀古德说的,刘素云居士知道,她就掌握到了,「老实、听话、真干」,这六个字就成功了。「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」,持之以恒没有不成就的,十年效果卓著。从前李老师告诉我,不能大彻大悟,至少也是大悟。老师当年告诉我,大彻大悟是全通了,是讲教理全通了;大悟是讲教义,就是通一宗,其它宗还不行,通一宗,别宗与我这个有关系的都能通,一通一切通。
凡夫还有一个误区非常严重,总以为广学多闻是正确的,不知道广学多闻错了,一门深入对了。他不知道学佛的目的何在,学佛目的不是通宗通教,是明心见性。只要见性,一切就通了,自然通了。如果没有见性,你学得再多,你懂得的很有限。为什么?你部部经都不通。为什么?因为一部经通,所有经全通了。你通了十部、二十部、一百部、二百部,弄通了,没有学过的都不通,这不叫通。世尊当年给我们做了示范,我们不容易看出来,甚至于根本就看不出来。难得惠能大师在中国做了一个示范,他为我们示现的不认识字,没有念过书,一生只听一堂课,顶多两个小时。五祖在方丈室里头,半夜三更给他讲《金刚经》,你们查查《金刚经》,大概不到四分之一,讲到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通了,这一通,世出世间所有法全通。佛不骗人,佛慈悲到极处,佛是希望你对世出世间一切法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全通,全通要用什么方法?一门深入,不是广学多闻。
四弘誓愿里面广学多闻你看它排在哪里?四弘誓愿第一愿,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叫你发这个愿。这个愿发的是什么?我一切为众生,没有一念为自己。为众生,不是为自己,为自己有障碍,为众生没有障碍。为自己有名闻利养,有自私自利,那就是障碍。为众生没有名闻利养,没有自私自利,这叫为什么要为众生,不要为自己。为众生自己也包括在其中,没有说为众生我自己不在里头,自己也是众生。所以心量要大,中国古人常说量大福大,量小了不行。所以特别修学净土,净土是大乘,大乘当中的大乘,心量不大怎么能成就?一定要像阿弥陀佛一样,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,要能包容别人,要能包容一切,一切法不离自性,一切法就是自己。这基本的道理、基本的概念一定要把它养成,然后就懂得我应该怎样学,怎样学我会成就。一生当中所获得的是不可思议的成就,这才知道佛恩,感恩的心才会生得起来。心同佛,愿同佛,德同佛,果报同佛,然后起用,起作用同佛,就在这一生当中圆满成办了。即念离念这个道理明白了,这一段的小科题,暗合道妙,潜通佛智,你就相信,你不再疑惑了。莲池大师《疏钞》这两句话,这是真话,这不是在这里说鼓励我们,说的是事实真相,就一句名号,起这么大的作用。
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,「其它法门乃正入无生,故为难行道」。他按的是正途,一步一步往上提升,需要很长的时间,叫难行道。「今此净业,巧入无生,盖易行道也」。任何一个法门都是断烦恼证菩提,没有说不断烦恼你会开智慧,没这个道理。无量法门只有这一门可以不要断烦恼,这净土法门,所以菩萨不相信。菩萨走正途,难信之法不是对凡夫说的,是对菩萨说的。巧入无生,善巧方便到极处,为什么?生到极乐世界,即使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也入了无生。你到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,就是四十八愿五劫修行的功德在加持你。极乐世界一切不善的缘统统没有,没有恶缘,所以你阿赖耶里头那些业习种子,那些恶业、罪业到那个地方不起作用,种子遇缘才起作用,那个地方没有缘。你要问巧入,净宗巧在哪里?就巧在这里。
你的确是生凡圣同居土,但是人家凡圣同居土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,变了,里面绝对没有引发你恶业种子的缘,没有,统统没有。我们知道这个世间恶缘最严重的是情执,情执,有男有女自然就产生情执。极乐世界没有女人,这就生不起来。极乐世界人相完全相同,一个相貌,一个模子做的。模子是谁?阿弥陀佛,统统跟阿弥陀佛一样。所以到那去有人怀疑,那面貌都一样我都不认识了,到底哪个是张三、李四,我都不晓得了?你知道,一点都不会认错,因为你有神通,你有智慧,你有神通,你知道哪个是阿弥陀佛,哪个是什么菩萨,从哪一道来的,你全清楚。不但清楚这些,连每一个众生,他过去生生世世在哪个地方修行都知道,这妙不可言!这是什么?这全是阿弥陀佛加持,所以这个法门是他力法门,我们就依靠阿弥陀佛。他帮助我们,所以在那个地方住不多久,烦恼自然没有了,就断掉了。烦恼断掉了,…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十五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