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十集▪P2

  ..续本文上一页器都侦测不到,但是它存在,它非常灵敏,点点滴滴它都清楚、它都明了,它是我们的本体。宗门有所谓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,就是它,它是真正的我,真正的自己,它叫佛性,它也叫法性,我们中国人称它为本性,佛家也说它是自性,它的名称有几十个之多,都说这桩事情。为什么佛为一桩事情说出这么多的名相?这是佛教学的善巧,教你不要着相,名字相是假的,你要懂得名代表什么意思,这个重要,不要执著名相,永远用清净平等觉来对待,慢慢的才能契入。

  寂,重要。尘劳是烦恼,尘是物质现象,劳是精神现象。寂就是清净心、平等心,大乘法里面常常称它为三昧、为禅定、为止观,这些都是讲的寂。止观的止是寂,观是照、是般若德。寂了之后,它起的作用就是照见,我们现在也把它称为感应。遍法界虚空界只要它一动,立刻就收到。所以这个速度之快,无法想象。光跟电想要跟它相比,差太远了,太阳的光到地球还要八分钟,这个念头才一动,遍法界虚空界全收到了。我们这个身体,这是大的,身体里面的一个细胞,这是小的,每一个细胞,比细胞更小的原子、电子、粒子、夸克,现在讲的量子,每一个量子它都有全息的功能,它在这个一点里面,无论是物质、是精神,那个一点里面含有整个宇宙的信息,一个都不会漏掉,这么大的能量!所以无所不知、无所不能是真的不是假的。这是什么?这是你自己的本能。

  现在本能失掉了,失掉就是你烦恼太多了,你妄想太多了,你忧虑太多了,这个东西全是假的,没有一样是真的,可是你把它当真,你把它认为是珍宝,舍不得离开它,殊不知全错了。从这个错误里面,生出了根本的烦恼,你喜欢它,称你的意思,你就起贪爱;不称你的意思,你就讨厌,这就生烦恼了。烦恼就造业,业就有报,报是什么?六道,六道是自己造的。极其凶恶不善的是地狱,也是自己造的,根本就没有这回事情,自己的业力变现出来的。章太炎的故事很值得我们学习,这个人去我们不太远,民国初年的,在当时称为国学大师,有学问的人。我们很有幸,认识他老人家的女婿朱镜宙老居士。我认识老居士的时候,他六十九岁,我那一年大概是二十六岁,刚刚学佛,刚刚跟佛法接触,认识他老人家。虔诚的佛教徒,印光大师的弟子,跟李老师是同学,他们是老朋友,也同年。对我们这些晚辈,我们是孙子辈了,特别爱护。老人家退休了没事,看到我们年轻人欢喜,拉到就讲故事给我们听,讲不完的故事,都是他自己亲身经历的,那不是假的。

  他的岳父章太炎先生,曾经做过东岳大帝的判官,应该是代理,大概判官有事情,没有办法处理公务,请他去代理一个月,做了一个月的判官。判官地位很高,就像现在所说的秘书长。东岳大帝是省长,他是秘书长,现在叫二把手。他做判官的时候,晚上天黑了,就有两个小鬼抬了轿子,那个时候上班坐轿子,没有车,武官是骑马,文官是坐轿子,抬着轿子来接他上班。他感觉得轿子不是在地上走路,好像在空中飞行,很快就到了。第二天早晨就把他送回来。所以他很辛苦,日夜都不能休息,白天要办事情,晚上也要办事。对于鬼道里面的生活状况,常常跟朋友们聊天就谈起来他的见闻。有一次跟东岳大帝建议,听说地狱里头有炮烙的刑罚。这炮烙是什么?柱子(铜柱),铜柱烧得通红的,罪人就抱这个柱子。他觉得这个刑罚太残酷、太残忍了,要求东岳大帝能不能把这个刑罚废除。东岳大帝告诉他,你先到刑场去看一看,到地狱去看看,派了两个小鬼带他一道去看。到达刑场,小鬼说到了,他看不见,才恍然大悟,这个地狱不是阎罗王设的,阎罗王没权管这个,是什么?自己业力变现的。这一下恍然大悟就搞明白了,是你自己造作罪业,自己变现的,没有人管你的。

  他把这一桩事实信息告诉我们,我们从这联想,所有地狱都是自己变现的,天堂也是自己变现的,天堂是善心善行,地狱是恶念恶行,自作自受,与阎罗王不相干。地狱里面执行的那些罗剎、牛头马面那些,全是自己业力变现的,不是真有这些东西,你有这个业,它自然变现出来,叫冤亲债主,他来报复你。你不跟这些人结怨,没有这回事情。这样我们对于因果就有更深一层的认知。所以《金刚经》上讲的话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阿鼻地狱亦如是,就像人作恶梦一样,梦中境界是你自心变现的,不是有人设计,不是有人在制造,不是的,全是自己变现的。自己要是清净心,这个境界都没有,善恶境界都没有,跟自性相应。所以善恶都不要分别,善恶都不要放在心上,你才会自在。都是假的,没有一样是真的,你去计较它干什么?所以寂是不动,照就是明了。寂,真的解脱,尘劳永寂,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统统断尽了,就在这个寂字。怎样做到寂?章嘉大师教给我,放下。放下就是寂,看破就是照,看破是光的意思,所以光是般若德、是智慧。

  「智光遍照故」,照是什么?清楚、明白了。清楚明白,再也不执着了。为什么会执着?不清楚、不明白,以为它是真的,不知道怎么回事情,不知道怎么来的。是自己心里现的,心现识变,佛在经上常讲,我们就不知道。眼前这个是心现识变,对,从早到晚,你所看到的、所听到的、所接触到的,全是自己心现识变,妙不可言!离开心现识变,什么也没有。我们为什么不用清净心,清净心变成净土,染污的心变成秽土。有没有净土、秽土?没有,都是一种波动的现象,似存非存,似有非有,这是你真正看破,真正了解事实真相了。所以你对于无论是顺境逆境、善缘恶缘,你都不会起心动念,你知道那是怎么回事情。那是什么?业习,我们无始以来业力的习气,我不造业了,但是习气有。习气有,它会现相,它现相,你认得很清楚,你不动心。好!这不动心,这叫功夫,就是不受外头环境影响了,无论顺境逆境、善缘恶缘都不受影响,知道什么?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这个境界是真的,这个境界虽不是常寂光,也是实报土的境界,对于我们将来往生极乐世界是大有帮助,这个帮助就是把品位提升,大幅度提升了。

  经教如果不认真学习,不认真在一起研究讨论,这桩事情都止于知识的层面,不能把它变成智慧。把它变成智慧,一定要讲。中国古人常说:「教学相长」。我逐渐明白了,为什么那么喜欢教?不是教别人,是提升自己。为什么相长?你不教学,你就停在这个阶段,不能提升;你教学,不知不觉不断往上提升。教学,教学是一种享受,教学是一种乐趣,一切享乐里头没有比教学这个乐高!孔子有所谓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,这是很少人能体会到,真乐。佛菩萨喜欢教人,法喜充满,常生欢喜心,它从这来的,与常寂光三个字都相应。

  「等觉大士」,这是第四十一位,最高的位次。「破尽四十一品无明」,这四十一品无明习气,无明不破,不能证法身,无明破了,无明习气没破,经典里面没有讲到习气,习气我悟出来的。我从哪里悟出来的?从底下一直往上升,你看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,见思烦恼习气没断;见思烦恼习气断了,他就不叫阿罗汉,叫辟支佛;辟支佛是断了尘沙烦恼,他就升到菩萨;菩萨尘沙烦恼断了,他还带着尘沙烦恼的习气;习气要断掉之后,他才能升一级,升到佛,就是十法界的佛;佛把无明烦恼断了,他就超越十法界,到一真法界,他无始无明烦恼习气没断。所以我们就晓得,这四十一品无明是习气。四十一品无明习气断尽了,他就升级,升到妙觉如来,他不住实报土,他回归常寂光,回归零极限。因为你想,不起心不动念还有什么?平等的,怎么可能还有四十一个阶级?大家都不起心不动念,应该是一样的,所以只有习气,无始无明的习气厚薄不一样。刚刚往生实报土,习气很浓,好像四十一品的习气。习气慢慢再断一品,他就升一级,再断一品又升一级,到第四十一级就是等觉菩萨。他要断尽了,他就离开实报土,回归常寂光,那叫妙觉位。这才能讲得通、讲得圆。

  所以,更破最后一品生相无明,这就是最后一品无明习气,叫做生相。生相是什么?它有现象,因为常寂光里头没有现象,三种现象都没有,有这么一点点无明习气在,就会产生三种现象。但是这三种现象,在实报庄严土里面纯粹是自然现象,这个里头有物质、有精神,物质精神统统叫自然现象。为什么?它不起心不动念,它没有分别、没有执着,它这个现象完全是心现心生的,没有识变,这叫净土,这叫一真法界。「法身全显,圆证三德,彻本心源,究竟清净」,这个都是常寂光的境界。等觉菩萨这个境界现前,他就脱离实报土,「证入常寂光土」,这回归原点了,完全回归自性。到这个地方把四土介绍出来。

  底下这一段,「凡夫带业往生同居土,圆生四土」。我们看念老的批注,「凡夫带业往生同居土」,这底下一句话非常重要,「以亲闻佛训故」。这一句话不能够小看!关键就在这一句,到极乐世界干什么?天天听阿弥陀佛讲经教学。极乐世界是学校,阿弥陀佛是老师,往生的人都是学生;程度高的是法身菩萨,中等程度的是方便土的菩萨,初学的、程度低的,同居土的菩萨。学生分上中下三等,但是它很特别,三种不同的程度可以在同一个教室里头教学,这个不可思议。佛以一音而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。阿弥陀佛讲经说法,菩萨听的适合他的程度,他体会得深;我们初学的人去听,也适合我们程度,我们听得懂、听得欢喜。个个都欢喜,个个程度不一样。不像一般诸佛剎土,一般诸佛剎土它就等于是分开教室,不在一个教室上课,极乐世界是在一个大教室上课。所以一生一切生,我们生凡圣同居土,方便有余土、实报土统有,都在,你都看见。一生一切生,这是极乐世界最特殊的地方,他方世界没有的,不可思议的境界。你看天天听讲经,听课。

  中国历史长远,佛教传到…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十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