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八十一集▪P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乐。如果不快乐,肯干吗?学习是一桩最快乐的事情。这条路子、这个方向,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你说有多快乐。

  「神力难思,故能化现」,也就是说,这些佛菩萨们他们没有杂念、他们没有不善的心,纯净纯善,而且他们的念力集中,这个集中佛经叫禅定。地位愈高禅定功夫愈深,用现在科学的话说,地位愈高愈集中。集中的力量就太大了,他什么事情都能成就,所以能够化现。集中的意念能够变化城市,能够变化山河大地,能够现一切身,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;应该用什么样的环境来教学,他就有能力现这个环境,像我们一般人讲建道场,他就能造这个环境。

  「诸大士为度众生,化作种种身形。行动之速,似闪电光」。『化现其身,犹如电光』。诸大士,大士是摩诃萨,大菩萨。在佛门里面称大士,地上菩萨才称,没有登地的称菩萨,登地称摩诃萨,称大士。所以这些都是地上菩萨,他们为度众生能化作种种身形,像《普门品》里面所说的三十二应,应以什么身得度,他就能现什么身。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,应该用什么样的身分去跟他接触,就现什么样的身分。教化众生,菩萨所在之处,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,他欢喜,欢喜才能接受;他不欢喜,他拒绝,他不能接受。这些法身大士有本事,随类现身,不是自己想变现什么身,不是的,随众生的意思,你喜欢什么身他就现什么身。这个道理一定要懂。现在我们这个世界、这个世间,一般众生喜欢什么身?你看看年轻的小孩,他喜欢什么?今天社会大众称之为时尚,今天时尚是什么?是妖魔鬼怪。你去看看年轻人,头发染成黄的、染成红的、染成绿的,他喜欢这些东西。他喜欢去美容,美容是什么?破坏自己的容貌。父母生的这个容貌是最健康的,父母给你的,你要把它毁掉、要把它改造,你就有苦受了,你会痛苦一辈子。所以错了。这些人有个极大的错误观念,以为那是美,给谁看的?给别人看的,自己受罪给别人看,你说你不冤枉吗?聪明人是自己享福,叫别人做给我看。学习传统文化的人、学佛的人才不要看那些东西。

  可是这个世间很多,随着现代年轻人的要求,你看看美容院每条街上都有,应运而生,这都是那些人心想变出来的。就有人敢赚这种钱,不怕背因果。这个钱不好赚,这是害人,后来的果报都不好。谁知道?佛菩萨知道。所以佛菩萨现身肯定像《普门品》所说的三十二应,接引这些众生,帮助他们回头是岸,这就对了。这些人还是迷而不觉,要是真正觉悟了,以美容这个例子,他晚年受的那个美容之苦,应当发露忏悔。在大众面前表演给大家看,你看二十年前我要美,现在我受这么大的苦难、受这么多的折磨。现身说法,大家一看就回头了。所以他可以作菩萨,现身说法,他那个功德就无量,让多少年轻人回头、让多少年轻人觉悟,这是菩萨化身。可是得有人教他、有人提醒他,要不然他不知道,这个苦就白受了,你说多可怜。

  菩萨能作种种身形,也能作种种环境,行动之速,似闪电光,这是比喻,他的成就非常迅速,变化所作。「菩萨能于一念之顷,普至十方国土」,极乐世界人人都做到,一个念头想到哪个佛国土他就到了,他不需要交通工具,神足通。而且同时可以现无量身,同时到无量诸佛剎土。去干什么?「上供下度」,上,去供养佛,供养佛是修福,听佛讲经说法是修慧,福慧双修。同时在那个国土里头也有有缘的人,帮助那些有缘的人提升境界,这就是下度,度众生。「平等普照」,这句话重要,这就是佛性。大乘经里面跟我们讲十法界的因缘,十法界从佛、菩萨到地狱,缘,因缘很复杂。复杂因缘里面第一个因素是什么?就是最重要的一个因是什么?佛给我们拈出来了。佛的心是平等心,平等心是佛;菩萨的心是六度心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,菩萨心;声闻心是四谛,苦集灭道;缘觉的心是十二因缘;天人的心是慈悲喜舍,天人的心;人的心是五常,仁义礼智信,在佛法里就是五戒;修罗的心是五戒十善里面有傲慢心、有嫉妒心,那就变成修罗;畜生心是愚痴;饿鬼的心是贪婪,贪心到鬼道去了;地狱的心是瞋恚。这是大乘教里头,就无量因缘里面提出最重要的一个因缘,我们要知道。我们学佛,那你就记住,我们用心要用平等心,平等普照。

  「亦无优劣亲疏、物我彼此之分」,看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万物用平等心去看。没有私心、没有自私自利、没有是非人我,决定没有损人利己,这样的人学佛、修道很容易成就。有一念私心,那就是障碍,道业为什么不成就?就这个障住了,总是自私自利、总是名闻利养,这个东西没放下。所以你在菩提道上就很困难,难在此地,不在外头,与外面境界毫不相关,只要自己能真正看破。大乘行人一定要学善财童子,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代表什么?代表大乘佛法活用在生活、活用在工作、活用在处事待人接物,那是五十三参,完全用平等心。五十三个善知识代表男女老少、各行各业,善财童子心目当中是平等的,他们全都是佛、全都是菩萨来示现,度我一个众生。这样的心态,他一生圆满成佛了。

  佛菩萨在示现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,你就会成佛。你说那是假的,不是真的,那你就永远搞六道轮回。你看看人家在六道里头他一生成佛了,我们在这个轮回还继续搞下去,不知道还要搞多少劫。关键在一念之间,把世间所有人都看成佛菩萨,真的是佛菩萨,他表演给我看的,让我在这个里面觉悟。另外一种观念,不是真的,全是假的,那就继续搞轮回,迷而不觉。所以你用平等心就成佛,你用六度心就成菩萨,不在外头,与外面境界毫不相关。外面境界,老实说,统统是自己的增上缘,帮助我成就的。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万物都是帮助我、成就我,感恩的心生起来了,真诚的心生起来了,听经闻法你会觉悟。你为什么不觉悟?你心不真诚,你没有感恩的心,所以你不会开悟。换句话说,用错了心是自己,还要怪别人的话,你造的业就更重了。外面没有过失,过失全在自己。

  「《会疏》曰:电光有四义」,这个经文上说的,「化现其身,犹如电光」,电光有四个意思。第一个是「速疾义」,快,速度快。第二个是「破闇」的意思。闪电,在黑暗里面,在电光照耀当中你就能看清楚了,所以破闇,就是破烦恼。第三个「不住」。它一闪就灭掉、就没有了,告诉,一切法实际上就是这个现象。第四个「无分别」。菩萨应化在世间有这四个意思。他应化非常快速,帮助众生破迷开悟,他不住相;也就是说他没有起心动念、他没有分别执着,这就是不住、这就是无分别。

  「菩萨一念一时,普至十方世界,上供养诸佛,下利益众生,无有出入前后相,如电速疾」。诸佛菩萨,再往下,包含了辟支佛跟阿罗汉,都有这种能力,愈往上去能力就愈大。阿罗汉的能力已经让我们不可思议了,何况佛菩萨!在民间流传的《济公传》,济公是罗汉化身,真有其人。他出现在南宋宋高宗的时代,跟岳飞同时代,跟弥勒菩萨同时代,就是布袋和尚。抗战期间,这距离我们不远,六十多年前,江苏金山寺有个出家人叫妙善法师,人家称他为金山活佛。他的形相人家看起来跟那个《济公传》里头写的济公差不多,示现的异相很多。他以游戏神通做佛事,居无定所,虽然是金山寺的活佛,大概他一年只回去一次,在那个庙里住不到一个星期他就走了。故事很多,在台湾有人搜集,煮云法师搜集了不少。他到处打听,你们知不知道金山活佛有什么故事?他就把他记录下来,写成一本书。乐观法师也有一本书,写金山活佛的,乐观法师跟妙善法师曾经在一起住过四个月,所以他对他清楚,比煮云法师清楚。煮云法师没有见过面,只是听别人讲故事,乐观跟他住过四个月。

  我在台北讲经的时候,这两位法师都在,告诉我金山活佛的神通变化。你看这个人,一身很邋遢,不干净,穿的破衣服,一年到头就是那一件衣服,冬天也是它,夏天也是它。一件长褂,里面一套就是小褂裤,他也不换,一生没洗过澡。衣服脏,领子都是那个汗流得都变黑了,那领子。可是你去闻闻很香,不难闻。而且闻的时候,人有病的时候闻闻他那个,病就会好了,这奇怪!人有什么病痛的时候,他就给你推拿一下,身上脏东西拿一点给你吃,你吃了病就好了。所以他的信徒很多,都称他作活佛。你想他,他就出现了,「活佛好久没有来了」,话还没有说完,他已经进门了。不可思议,能知过去未来。

  这是菩萨行,菩萨决定是上供佛、闻法,下教化众生,这个利益是教化众生。没有出入前后相,全部是在缘,你跟他有缘他就出现了,你跟他没有缘,你想他也不来。缘分多半是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所结的,缘就深了。菩萨化身真有其事。我抗战期间在贵州念书,贵州铜仁国立第三中学,这是抗战时期国家特别建立的学校,收留这些流亡学生,没有家、没有依靠的,国家来养,所以完全是公费。胜利之后,学校就结束了,就是现在铜仁第一中学,归地方去接办了。我们的校长周邦道先生,他的夫人虽然不认识字,非常慈悲,对我们学生照顾,让我们感受到比父母还要亲切。学生对她老人家没有一个不感恩的,提到师母,比我们自己父母还要爱戴、还要尊重。这个人大公无私,抗战期间生活非常辛苦,有的时候有些救济东西送到学校,她是分配给学生。她自己有儿女好多个,剩下来的,她儿女就有分;没有剩下来的,她儿女通常是分不到的。起心动念是为学生想,没有为儿女想,大公无私。

  在学校的时候,有一桩事情让我们感到很惊讶的。有个同学,江西人,生了重病,师母知道他们家里头只有这么一个男孩子,而且好几房就是一个传宗接代的,病危。我们师母什么教也不信,到那个时候好像是关帝庙,到庙里面去求佛菩萨、求关帝爷。就是这个人不能死,如果真要死,我代他死,他不能死,他死了,他家里几房就这么一个后代。发这…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八十一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