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八十七集▪P2

  ..续本文上一页,以为这个法门是佛教老太婆的。没错,现在我们知道,老太婆的善根福德了不起,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。她们什么都不懂,就这一个法门她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;我们样样懂,还得搞六道轮回,出不去,你怎么能跟她比?

  后面这几句话很重要,若人从空门入,不见空相,这是入了,这进去了,没有起心动念。若得空相,觉得我已经证得空相,障碍就来了;把空相除掉,除掉就叫无相门,从这边入。「倘着于无相之相,即无相相」,无相的相,「亦不能入」。必须把无相相也除掉,那就叫「从无作门直入此城」,无作就是无愿,「故曰:入空、无相、无愿法门」。这个地方教导我们,大乘教祖师大德常说的放下万缘,佛氏门中一法不立,这大乘教。你立一法错了,要想到真如自性那个里头什么都没有。六祖说得好,自性「本自清净」,没有杂念,一个念头都没有;「本不生灭」,它没有生灭;「本自具足」,懂得这个道理,不向外求,心外求法这个念头断掉了,本自具足,心外没有法;「本无动摇」,心常在定中。什么叫定?不执着是小定,阿罗汉的定,不分别是权教菩萨的定,不起心不动念是诸佛如来、法身大士的定,都不在外头。真正定功是放下,真正放下身心世界,也不离开身心世界,知道有是幻有,空是真空,心里面痕迹都不落,这就对了。

  夏老会集这个经会得好,天衣无缝。你看经题,经题是会集的,「清净平等觉」汉译的,「佛说大乘无量寿」宋译的,这两个本子的经题合在一起,天衣无缝。五种原译本经题的表法全在其中,一个都不漏。王龙舒没发现,王龙舒这个本子看过,他只有一个本子没有看到,唐译的,唐译是《大宝积经.如来会》,这个本子他没看到。《清净平等觉经》他看到了,宋朝译的他也看到了,他都没有想起来这个经题这样连起来,他没想到,会经没有会题。夏老连题都会集的,妙!

  这个科题里头「契入三昧」,契入三昧,空无相无愿,都没有分别、都没有执着才能契入;有分别、有执着就不能契入,那就是搞的佛学。现在的名词叫佛学,儒学、道学、佛学,他不是学佛。把佛法的典籍当作世间一种学术来看待,学术界把它当作哲学来看待,所以他不能契入。

  我们再看底下一段:

  【善立方便。显示三乘。】

  这个只有大乘里头有。「方者方法,便者便用」,也叫便宜,两个字合起来叫方便。什么意思?我们现在讲最好的方法,最好的方法没有一定,不是定法。因人、因事、因时、因地不同,它统统能够适应,在此时此地运用得恰到好处,这叫方便。『善立方便』,那是大智慧,有一点像现在人所讲的机智。没有预警、预先告诉你的,事情一来了当机立断,处理得恰到好处,这叫方便法。所以方便是权智,就是智慧应用。「《法华文句》曰:方者法也,便者用也」,这解释名词。「《法华玄赞》曰:施为可则曰方,善逗机宜为便」,这个讲得稍微详细一点。施为就是作为,这个作为可则,就是可以看成是示范、是典型,这个方法好。善逗机宜这叫便,所以便也叫善巧方便。为什么?大家喜欢,没有人反对,你进行非常顺利。为什么顺利?一定大家都得利益,大家都得受用。这是什么?称性,如果不称性做不到,它只有正面的作用,没有负面的,这个才真正叫方便。

  《法华义疏》里头说,「方便是善巧之名」,善巧是智慧的作用,智慧用在生活、用在工作、用在处事待人接物、用在办事,这就叫善巧。不是烦恼习气做主,真实智慧做主。真实智慧从哪里来的?清净心生的,平等心生的。我们心不清净、心不平等,哪来的智慧?从烦恼、从分别执着,这个方法从这来的,这个方法都有问题。佛家讲造孽,为什么?他不顺性德,他跟性德相违背。性德是智慧,你看中国古圣先贤教我们这些方便法,是五伦五常、四维八德,这是方便法,与自性相应,它是性德。中国古人讲本性本善,五伦五常善,四维八德善,与本性相应。违背了那就不善,现代的社会,五伦不要了,真的不要了。我早年在美国,美国人父子没有亲,君臣没有义,夫妇没有别,长幼没有序。美国人告诉我什么?他们的关系都是朋友,父母跟儿女是朋友的关系。朋友关系也没做到,为什么?朋友有信,他们互相猜疑,不相信,五伦都没有了。五常也没有,五常是仁义礼智信,他们只知道自私自利,只知道自己享受,不顾别人,这个社会能不出问题吗?违背伦理道德肯定要出问题的。

  今天的世界,美国是这样的,现在哪一个国家不是这样的?美国是世界第一个强国,大家都学它,美国麻烦大了,为什么?这个头带得不好。如果别人都学好了,它的功德大,无量功德;它把人都带坏了,把整个世界搞成这么混乱,地球上搞这么多的灾难,人为的,不是自然的。诸位一定要晓得,自然是最健康的,自然是最圆满的,自然是最美好的,违背自然的法则,麻烦就出来了。怎么违背的?还是佛经上一句话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你想错了,完全想在负面上,正面的东西全丢掉了,统统在负面上。今年胡小林到美国去了一趟,大概住了一个月,在纽约做了一次讲演,我听了。好像时间不太长,大概好像只有八个小时的样子,讲得好,很值得一看,他能把这些弊端能看透、能说明。

  佛帮助众生离苦得乐,方法就是教育;中国古圣先贤教人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也是靠教育。这是外国专家学者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,对中国佩服得五体投地,衷心的赞叹。中国古人真有智慧,他们重视教育,特别重视家庭教育,小孩在家里都教好了。所以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,社会长治久安。人有爱心,「凡是人,皆须爱」,中国立国几千年,你看历史上,没有侵略过邻居,周边这些国家,没有用过武力。都能够和睦相处,为什么?凡是人,皆须爱。这些小国,关怀它、照顾它、帮助它,把它看作一家人,他们也欢喜。从哪个地方能看起?从学中国文字。所以我们要晓得,中国的文言文,在古时候周边国家统统都学。为什么要学?中国人有智慧,要想学中国的智慧就不能不读中国书,中国书是文言文。所以我们讲话不同,但是用写字都通,可以笔谈,像韩国、日本、越南,东南亚这些国家,语言不懂,写字都懂。只是最近这半个世纪多一点,不学文言文,学外国文去了。虽然他们政府跟着外国人走,可是民间还有些老人知道中国典籍里头有智慧,这个不多,还有少数老人还教年轻人学文言文,真有道理。

  「《大集经》曰:能调众生,悉令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是名方便」。调是调教,就是现在讲的教学,能够教导众生。教什么?教他趣向无上正等正觉,这叫方便。这个方便的意思就深了,不是普通的方便,是教人真正觉悟,教人真正能够契入佛陀的知见,《法华经》上所说佛知佛见。无上正等正觉是佛知佛见,也就是说帮助众生成圣成贤、成佛成菩萨,这种善巧的方法叫方便。「又《会疏》曰:《维摩经》云」,这是引用《维摩经》,「智度菩萨母,方便以为父」,这是用比喻来形容,智度是菩萨之母,方便是菩萨之父。下面两句有解释,「达空无相是大智」,达是通达、明了,世出世间一切法的真相是空、是无相。现在我们看到的现象,都在眼前,都是事实,怎么能说无相?真的是无相,我们看错了。我们举个比喻,我们今天看电视、看电影,你说有相还是没有相?大家都说这个有相。真正有智慧的人告诉你这个无相,真的是无相。你所看到的是一种相续相,相似相续相,不是真的,真的你没看到。我们用电影来举例子,这个很容易明了。过去的电影用的是幻灯片,幻灯片在放映机里面播放,一秒钟二十四张。镜头打开,这一张幻灯片打在银幕上,它的时间只是二十四分之一秒。我们看到的相是连续的相,不是一张,不是单张的,是连续的。电视画面比它逼真,速度比它快。

  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我们现在的现象是怎样的一个相续?他告诉我们,每一秒钟这个现象的生灭是一千六百兆次,一秒钟。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的生灭,你怎么知道是假的?一般人不知道,觉悟的人知道。所以今天量子力学家,德国的普朗克说,这是上一个世纪的人,他说这个世间根本就没有物质的存在。我们换句话说,是他这个意思,我们看到电视上的画面,电视上根本就没有画面存在,这同一个道理。电视上的画面全是我们自己的错觉,我们没有看到真相,真相是什么?真相是一片空白,什么都没有,我们不知道。过去科学没发现,佛经上讲了,讲了我们很不容易接受,明明现象在前,为什么说没有?佛在经上真的是把这个问题讲透了,我们没看懂,读经没懂,我们研究也没懂,看古人的批注还是没看懂。一直到现在科学家提出这些报告,我们一看原来佛经上有说,这两个一对,我们相信了。为什么?佛讲这个经的时候是三千年前,这科学家最近三十年才发现的,他没有看过佛经,怎么说的是一样的!证明佛真有智慧,佛没看错,而且佛经上比科学的报告还清楚,报告里头还有些疑问,佛经里头没有疑问。譬如佛经上所讲的「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」,这是讲什么现象?就是弥勒菩萨所说的一秒钟一千六百兆个生灭,那一个生灭,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。有没有存在?没有,念念不可得。

  弥勒菩萨后面说了一句话说得好,「念识极微细,不可执持」,这句话说得好。你没办法执着,你无法保持,它才生就灭了。观音菩萨看见了,五蕴皆空,每一个现象具足五蕴色受想行识,它没有办法存在。那我们过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真的,就是佛与法身菩萨的生活?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一念不生,就是诸佛如来的生活,就是不起心不动念。外面境界可以欣赏,可以受用,不能起心动念,不能分别执着,不能够控制,不能够占有。没有这些念头,你的生活多自在、多美满!知道一切法从心想生,我没有心想它就不生。诸佛菩萨应化到世间,像释迦牟尼佛当年住世八十年,他有没…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八十七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