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 (第九十七集) 2011/12/23
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02-037-0097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三百四十二面第五行:
「《会疏》曰:三界虚妄,皆不常住,总名世间。众生国土,臧否万差,是名诸所有法。菩萨深以大智慧,达性空无相,故云超过。」这是解释「超过世间」。三界是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也就是指六道,这里面没有一法是常住的,全都是无常的。现在科学家证明,所有的现象都是属于波动现象,波动生灭的速度极快,我们所看到的是个虚幻不实的幻相,也就是这种波动的连续相。佛在几千年前,在禅定当中就看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知道这些究竟是怎么回事情。总名这叫世间,世是指的时间,中国人以三十年为一世,所以世是三个十字,间是讲的空间。界也是一样的意思,所以世界、世间是一个意思,就是讲时间与空间之内的。世间在通常讲有三种,佛门里常说的,有情世间、器世间、智正觉世间,这佛法常说的。有情世间是指一切动物,指动物而言的。植物跟矿物都包括在器世间,器是器具、器皿,叫器世间。这两种之外,还有一种智正觉世间,智慧的智,智正觉。那是证果的人,阿罗汉以上的,四圣法界与诸佛菩萨的剎土,这是圣人住的,叫智正觉世间。这是通常的分类。
《大智度论》里面也有三种世间,我们把它节录在此地。「隔别名世,间差名间。谓十界假名」,这个世是隔别的意思,现前、后,这是隔别。我们讲昨天、今天、明天,这就是隔别,还是从时间上讲的。间,这是空间,空间有差别。所以他说十界假名,十法界是假名,不是真的。《般若经》上佛说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,佛法不是真的,佛法是因众生而建立的,没有众生哪来的佛法?众生在迷,佛帮助这些众生回归觉悟,用种种方法,这就称为佛法。十界假名是第一种,第二种「五阴世间」,第三种「国土世间」,国土就是依报,说这个三种。「一一差别不同」,把世间分为这三大类,「故名三种世间」。下面有个简单解释,什么叫十界?佛、菩萨、缘觉、声闻、天、人、阿修罗、饿鬼、畜生、地狱,这十法界。五阴是众生身,此身是色受想行识五阴所成的,所以叫五阴世间。五阴的范围非常广大,我们看它的说法,《智度论》的说法。
第一个「假名世间,亦名众生世间。假名者,于十界五阴实法上」,把十法界、五阴看之为真实。这是什么?凡夫的,凡夫都看到这是真实法,在真实法上「假立名字,各各不同」。十法界,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自然现象,我们要理解它、解释它、说明它,不能不立个名相,不立名相不好称呼。什么叫佛法界,什么叫菩萨法界,都要有名字。名都是从理、从相或者从作用上建立的,佛法也把它归为三大类,体性、现相、作用,有这三大类。「假立名字,各各不同,是为假名世间」。「实法者,谓十界五阴皆实有」,有这回事情,称它为实有。统统是凡夫所见,凡夫对于这些法分别执着而不肯放下。「假立名字者,谓十界名字,非实有也」,所有的名字全是假的。
学佛,佛学里头的名词术语,要知道都是个代表,便于解释,一种方便法。正像老子所说的,「名可名,非常名;道可道,非常道」。常是什么?常是永恒的、是真的,名可不是真的,所以全是假名。「既有十界五阴实法,即有十界众生假名。且如人界中,各各有身」。譬如我们人,是这个社会,我们把人看作实体,他一定有个名字,好称呼他,好跟他沟通,跟他往来,所以「各各有名字也,余界亦然」。五阴也要给它名字,动植物也要给它名字,山河大地都要给它个名字。这些名字我们一定要知道,它不是真的,它是人建立的,名字可以常常换。同样一个地方,一个城市,古代的名字跟现代不一样,自古以来可能改名改了好几次。可别把名当真,不要执着名字相。
《大乘起信论》里头告诉我们,马鸣菩萨作的,闻经听法要记住三个原则。第一个不执着言说相。言语,长说、短说、深说、浅说都没有关系,我们要知道他所说义理之所在,不要着在假相上,这个很重要。第二个不执着名字相。名词术语它是代表一个实体,或者代表一种观念,代表一个意思,我们都要能体会到。像佛法里头讲自性讲了十几个名词,为什么讲这么多?一桩事情用一个名词不就行了,说这么多。我们初学佛的时候就有个疑问,我们提出来问老师,老师告诉我们,这是佛陀教学的方便,就是叫你不要执着名字,只要说的是这桩事情都可以,用意在这个地方。第三不执着心缘相。我听了,听了觉得这是什么意思,不要去想它,为什么?你想就想错了,无论你怎么去想它,你都是错的。这个意思深了,为什么?要知道佛根本就没有说法。所以释迦牟尼佛说,他一生四十九年没有说过一个字,谁要说他说法那叫谤佛。明明说了四十九年,留了这么多经典,怎么没有说一个字?真实法,一个字都没说,为什么?说不出,「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」。不但说不出来,想都想不到,言语达不到,思想达不到,你怎么说?所以佛以善巧方便叫我们去悟入,一定要悟入。听了、看到了、接触到了,豁然大悟。佛用的这些方法,他身,六根在表演,言语、名相是方便,是善巧方便。你会看、会听,会的人开悟了,不会的人迷在文字里头、迷在言语里头,把他的言语、文字当作佛法,那就错了。在中国惠能大师的表演很好,他不要文字。
这就是马鸣菩萨教给我们的,听经要会听,学教要会学。会是什么?是不着相。从这个里头见性,那就真的会了。我们一般人,学了几十年都不会,原因在哪里?我们着了言说相、着了文字相、着了心缘相。我看这句经文,我想是什么意思,那不是佛的意思,是我的意思。你看这句经文,你想什么意思,是你的意思,不是佛的意思。绝对不是如来真实义,因为如来没有真实义,你怎么会见到如来真实义?没有真实义就是如来的真实义,为什么?真如本性里头一法不立。我们经上刚刚学过的,真实之际里头没有一法。自性里头没有物质现象、没有精神现象、没有自然现象,你怎么在里头看到一法、闻到一法?那就错了。这个的确很玄,但是它是真的,它不是假的。所以世尊,说而无说,无说而说。
《四十华严》经题批注里面,这是清凉大师批注里头我们看到的。佛说他四十九年没有说过一句经文,他所说的全是古佛所说的,佛说我没有在古佛经上加一个字。比孔老夫子还要严谨,孔老夫子只是说「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」,夫子还没有「我集大成,不敢在古人传说里头增减一个字」,孔子没有说。那什么?可以增减,孔子自己意思可以增减。释迦牟尼佛严格,一个字增减都没有。是真的吗?是真的。为什么?古佛明心见性了,他说出来这样子,今佛也明心见性了,说出来哪有不相同的地方?完全相同。所以,今佛说就是古佛说,古佛说就是今佛说,是一不是二,不增不减。我们要明白这个意思,这才是事实真相。
第二个「五阴世间,亦名五众世间。五阴者,色受想行识」。为什么叫众,五众?无论是色、是受、是想、是行、是识,统是众缘和合,现在我们知道了。现代的科学家善于分析,最近这一百年,这一个世纪,发现了原子。怎么发现的?把细胞分开来,细胞里头究竟有些什么东西?发现细胞是原子组成的。再把原子分析出来,原子里头有原子核、有中子、有电子,是这样组合起来的。再把电子、中子、原子核再分析起来,原来它又由许许多多粒子组成的。说明什么?再小的东西还是众缘和合。分到最小的物质,不能再分,没法子分了,现在大概差不多也到这个境界了,讲粒子有几十种,讲夸克也有几十种,这些都可以称为基本粒子。黄念老在批注里头引用科学家讲的中微子,中微子有多大?他说一个电子,这我们肉眼看不见的,原子里头的一个电子,一个中微子的体积是这一个电子的一百亿分之一;换句话说,一百亿个中微子聚集在一起,等于一个电子。分到最后科学家发现了,原来没有物质这个东西。物质这个东西从哪里来?从心念变现出来的,所以看出物质的本质是意念。
所以现代科学家提出一个理论,「以心控物」,因为物质是从念头变现出来的,念头可以改变物质,找到这么个理论。有没有效?有效。从哪些地方来观察到?从生病的人,有些病很重,医生没有办法治疗,放弃治疗,告诉他,你存活期间只有二、三个月。中国有,外国也有。居然有少数人,他不用吃药,也不用打针,二、三个月之后没死,再去检查,他病毒没有了,这是不可思议的奇迹。现在知道,这个人心念很善,也就是他的精神状态极佳。他把他的疾病忘掉了,根本就没去想它,他自然就好了,他念头转移了,多半是有宗教信仰的。只要心念转了,物质现象它就产生改变。从这个理论,科学家肯定,集体的意念可以改变星球,有这么大的能量。所以,再小的物质现象,就是弥勒菩萨讲的,「念念成形」,形就是物质现象,最小的物质现象,「形皆有识」。你看,那么小的物质现象里头还有色受想行识,特别叫个五阴世间,有这个现象。
这个现象生存的时间极为短暂,照弥勒菩萨的说法,大概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,也就是说一秒钟它的生灭已经有一千六百兆次,我们怎么会知道?现在科学家是用精密的科学仪器观察到了。佛怎么知道的?佛是从禅定里面看到的,现量境界,比科学家看得还要清楚,直接看到的,不要用仪器。禅定功夫有浅深不同,这要很深的禅定,大乘经典里面佛常说,八地以上你就能看见。七地以下知道有这个事情,听佛讲经,像我们现在听佛讲经,知道有这个事情,我们没见到;科学家用这些仪器观察到了,我们没有这些仪器,我们也没看到。我们相信科学家不骗人,他说的跟佛说的完全相同,让我们对佛所说的话不再怀疑,肯定佛说的是真话,一点都不假。
禅定就是…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九十七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