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0五集

  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一0五集)  2011/12/27

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37-0105
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三百六十九页倒数第二行,「法报德用」,下面分三小科,第一个「觉智难量」,这是「般若德」。

  【阿难当知。如来正觉。其智难量。无有障碍。】

  我们看念老的批注。「正觉者,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,即如来之实智。故成佛曰成正觉」。先解释『正觉』的意思。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翻成中国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,这个地方所说的正觉就是无上正等正觉。菩萨觉悟了,这个觉悟是大彻大悟,就是证悟一切诸法的真相,叫诸法实相,一法都不漏,世出世间一切法的真相全明白了。真有这桩事情?现在有许多人不相信,认为人的智慧是有限的,全知全能那是赞美上帝。上帝是不是全知全能?现在很多人都提出质疑。佛法,这是说佛,佛确实是全知全能。这靠得住吗?靠得住。佛并不是说只有他一个人证得,这桩事情是一切众生自性里头的本能,用现在的话说,我们没有把本能开发出来。本能好比是金矿,现在在矿里头,没有开采出来,黄金跟矿石混合在一块,必须加以冶炼,把一些渣子都淘汰掉,留下纯金。凡夫的正觉确实是被埋在矿里头,这个矿是什么?烦恼,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,这三种烦恼淘汰干净了,正智就现前,正觉,正觉、正智都一样的,就现前。这个东西现前,他本来就知道,为什么?一切法不离自性,道理在此地。

  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自性是能生,万法是所生,能所是一不是二,他怎么会不知道?当然知道。确确实实我们今天迷失了自性,不知道,产生这种疑虑。佛用什么方法来冶炼,把这些见思、尘沙、无明给它淘汰掉?佛用的就是放下。放下的方法太多,称为无量法门,法是方法,门是门径,无量方法全离不开看破、放下的原则,这个原则是永恒不变的。经典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,放下见思就证阿罗汉果,放下尘沙你就是菩萨,放下无明你就成佛,就成正觉了。用什么方法?持戒是方法,禅定是方法,要从持戒开始,因为我们的习气太重。持戒里头修忍辱,为什么?你不能忍你就放不下。放下是舍,要布施,布施真的是能忍。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,布施到三轮体空,布施到不着相,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。布施的时候三轮体空,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当中所施之物相。菩萨用这些方法,把烦恼习气,我们今天所讲的还包括业障,用这个方法把它淘汰掉,让自性显露出来。

  这个方法有效,但是众生根性不同,佛在教学方便起见,把众生的根性分为上中下三等,众生根性非常复杂,三等叫大分,举例而说。上根的人具足善根福德,容易开悟;中等的人,要用善巧方便,长时期的帮助他,也能放下;下根人,他对佛法无法接受,这是最难的,不容易度的。上中下三根与男女老少没关系,与行业也没有关系,与读不读书没关系,与识不识字没有关系,这个要知道。根性,佛菩萨能观机,凡夫很难做到,凡夫靠经验,不准,不准确。佛非常准确,佛能够知道一切众生,他有宿命通,你过去世生生世世的事情他都知道。所以,遇到佛、遇到菩萨,那是大福报。真正遇到善知识,他能教你、能帮助你,他用的方法契理契机。我们凡夫常常讲,好像是世出世法古今中外,就是老实、听话、真干。有没有道理?有道理,真正有道理。上上根人能做到,这种人成就快。具足这个条件,我们有理由相信,佛菩萨一定会帮他忙。我们的根性成熟不成熟佛菩萨都知道,除佛菩萨之外自己知道,别人靠不住。自己怎么知道?对佛菩萨我们是不是真信?是不是真的佩服?是不是真听话?经典上讲的我们真听吗?真听是要做到,没做到不是真听。

  三学、三慧,三学这三个是可以独立的,戒定慧,三慧不是独立的,三慧是一即是三,三即是一,菩萨修的。接触叫闻,耳听到叫闻,眼见到也叫闻,用一个字做代表。接触,接触就明了,那叫做思,其实他没有通过思考,一看就明白了,一听就明白了,接触就明白,明白叫思。修是什么?破迷、破障,一接触他障碍没有了,一听没有了,或者一看到就没有了,菩萨叫三慧。三学是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它有次第的,三慧没有,这个要知道。他闻思修真是在一剎那完成的,这是上根人,很好教。

  一切诸法的真正觉智,对一切诸法,就是通达诸法实相,对一切诸法的真相明了了,不再迷惑了。一切诸法的真相,相有性无,事有理无。佛经上讲得多,特别是大乘《般若经》,般若二十二年就是讲诸法实相,这是现代哲学跟科学所探索的,把一切法的真相找出来。佛法讲的,说空说无我们都听不懂,我们认为空无是什么都没有,不是的,它那个空无什么都有。一切诸法在我们面前,他看到了,我们没有看到。他看到什么?他看到当体即空,看到这个现象是波动现象,就像现在的科学家在最先进的仪器里面观察现象一样,所有一切法全是个相似相续相。今天科学家告诉我们,物质现象,没有一样物质是独立存在的,精神现象亦然,全是高速度的这种波动状况。像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一秒钟波动的频率多少次?一千六百兆,这个单位是兆,我们怎么会知道?一弹指三百二十兆。所以我说我们看电影,过去电影是幻灯片,相续相,一秒钟二十四张我们就以为非常真实。如果我们的眼根有这种能力,一秒钟能把二十四张一张一张都看清楚,那这些电影银幕上的东西没有动,出生就灭了,一出生就灭了。好像现在科学家说的,他们现在讲意念,没有理由,无缘无故突然蹦出来,立刻就消失,就是佛所说的「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」,是这种状况。意念也不能够单独存在,没有一样东西是单独存在的。所以说它是空,说它是假的,说它是无。有没有?有,是个相续的相,不是独立的相,独立的相没有。相续的相存在,我们眼看花了,我们不知道它是相续相,这是宇宙的奥秘。

  空跟有是一桩事情,不是两桩事情,你从哪一面看,你从体看是空,你从相看是有,可是性相是一不是二。从这个地方、这个角度来看,阿罗汉、辟支佛、菩萨、佛,用现在的话来说,都是高等的科学家、高等的哲学家。他比我们现在科学、哲学更高明,为什么?他跟自性相应,他有真智慧,他有大德大能,他没有迷。我们今天科学、哲学只是在现象上发现了,实际上还是迷。为什么?他有我,他还有自私自利、还有名闻利养、还有七情五欲,这个东西没断掉。换句话说,他虽然看到宇宙一部分的事实真相,他不能了生死,他不能超越六道轮回,他没有办法将他自己身心跟整个宇宙融成一体,他没有这个能力。佛做到了,常寂光就是融成一体。

  常寂光,我们讲心理,心在哪里?《楞严经》一开端,七处征心。世尊问阿难,心在哪里?阿难比我们聪明,说了七处,都被佛否定掉。心在遍法界虚空界,哪个地方没有?一切法从心想生,如果那个地方心想没有了,那就缺个洞了。身在哪里?身也遍法界虚空界。这是今天科学家、哲学家做不到的,这是事实真相。佛如是,我们哪一个不如是?只是佛觉知,他明白、他清楚,我们迷惑,不知道。迷得把阿赖耶的相分取一分做为自己的身相,不知道整个阿赖耶的相分是自己的身,身相;把阿赖耶的见分里头的一分,执着以为是我,是心相,以为是我的心。好的没有执着到,执着的是变质了,我见、我爱、我痴、我慢,四大烦恼,认为是我。所以末那识,从阿赖耶见分里头变出来的。这些事实真相,佛讲得清楚、讲得明白。所以成佛也叫成正觉,用这个来解释佛也很好。什么是佛?佛是正觉,你成正觉了你就叫成佛。人人都有正觉,迷了正觉叫众生。

  「《净影疏》曰:如来正觉,总举佛智」,说如来正觉。阿罗汉也称正觉,菩萨也称正觉,不圆满。阿罗汉只是放下了见思烦恼,放下执着,不再执着了,清净心现前,这个很重要。你看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第一句话说,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,他就见到了。说这句话就是见思烦恼断了,见思烦恼不断,这句话说不出来,很重要!我们修行,费尽多少力气不能成就,原因就是放不下。心不干净,妄念太多,禁不起外面境界诱惑,外面境界风吹草动,自己的清净完全失掉了。修行又离不开外境,离开外境你到哪里去修?境界里头对我们修行影响最大的是人事环境。那我们知道,真正的功夫就在人事环境里面去体验。佛说得好,顺境、善缘不起贪恋,要不起心不动念才行,逆境、恶缘也不能起心动念,你就成正觉了。你只要一起心动念,跟着起来的是烦恼习气,为什么?喜怒哀乐起来了,贪瞋痴慢起来了。六根对六尘境界,念念还起这些东西,麻烦!佛念得再好,往生没把握。为什么?临终最后一念是什么,谁有把握?临终最后一念不是阿弥陀佛,你就到别的道去了,总是离不开六道。

  这个事情我们在六道里搞了无量劫,这无量劫当中我们有没有学佛过?肯定有,没有你怎么可能在这听两个小时经?你能在这个地方坐两个小时,专注在听经,就说明你过去生中善根非常深厚。没有这个善根,你让这个人到这里来,坐五分钟就坐不住了,他就想离开了,怎么可能坐两个小时?怎么可能天天来听?你就知道他善根多厚。而且过去肯定学过这个法门,对这个法门生欢喜心。为什么没有往生?都是临命终时最后一念不是阿弥陀佛。这一生能做到吗?靠不住!如何叫这一生当中最后一念能够提起佛号?那就要真精进。从现在起,就得把万缘放下,经上讲的这个不能不听,做不到不行。当真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,身外之物随缘,什么都好,用欢喜心对待,绝不受外境障碍,要练到这个功夫,才真有把握。

  我们在《往生传》、在《净土圣贤录》看那么多人往生,里头一半以上,从接触这个法门,三年就成功了。前些年深圳一个年轻…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0五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直接转到: 第2页 第3页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