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一二集

  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一一二集)  2011/12/31

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37-0112
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三百八十八页,倒数第三行最后一句看起:

  「《法华寿量品》曰」,从这看起。「我」这是释迦牟尼佛自称,「我实」,实实在在的,成佛以来,已经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,这个时间讲不清楚了。成佛是不是这样的?你要把事实真相搞清楚,你就觉得真的,不是假的。说我刚刚成佛也可以,说我无量劫来已经成佛也可以,为什么?只要一入这个境界,时间、空间都没有了,怎么说都对。自性不生不灭,确实真的是无量劫,你现在已经证得,圆满的证得,所以怎么说都是正确的,都不是假的。说我现在证得,一念觉悟就成佛,那一念觉悟就等于无量劫,就念劫圆融到这个时候。所以像这样的时候,我们就没有怀疑,怎么说都可以。无量劫前的佛,都通了,无量劫前的事情也圆满了,这一通一切通,就这么个道理。

  这是释迦牟尼佛讲一段故事,久远劫之前,「同为大通智胜如来前之王子。故知阿弥陀如来成佛亦极久远,法藏比丘正是从果向因」。他在西方极乐世界做这个示现,还是示现,是从自性里面感应道交。什么感?十方世界一切苦难众生,苦难众生虽然没有发心求佛,真想有个人来帮助他,帮助他离苦得乐,就这一念,这个信息佛全都收到了。这是贤首国师《妄尽还源观》里面告诉我们的。《妄尽还源观》前一半就是讲诸法实相,「显一体,起二用,示三遍」,这就是把宇宙源起讲清楚。只要契入这个境界,时空都不见了,所以无限大跟无限小是一不是二,大小不二,一微尘里面可以容纳遍法界虚空界,不但是信息,连现象都放在里头。这个道理跟现在的芯片是一样的,你看芯片里面包多少东西,有精神现象、有物质现象、有自然现象,全都在里头,放映机就能够放映出来。宇宙之间诸法实相跟这个非常相似。

  我们科学,科学发展到今天,跟宇宙本来的事实真相去相比较,那差太远了,只发现这一个角落,不圆满。近代的量子力学家发现,心、物是一不是二,告诉科学界,二分法是错误的,误导了我们研究的方向。心跟物是一体,实在说能量、信息、物质是一体,决定不能分开。阿赖耶的三细相,业相、转相、境界相不能分,是一念当中完成的。确实有先后次第,诸位想想,这个先后次第你怎么分法,统统是在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里头完成,那么短促的一个时间里头它还要分三段。阿赖耶体现出来的是业相、转相、境界相,都在那一念当中完成。所以不可分割,念念都是三细相。三细相再一起作用,就变六粗相,宇宙就现出来了。唯识学家说,「一念不觉生三细,境界为缘长六粗」,境界就是物质现象,三细相最后一个物质现象,它为缘,六粗相就现起来,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。怎么现出来的?没有先后,叫一时顿现,这是真的,没有先后次第。进化论是有先后次第的,不是那么回事情。千变万化都是意念在做主,随着念头做主想什么就现什么,真的像万花筒一样出生无尽!无量无边、无数无尽是真的,一点都不错。宇宙这么大的万花筒,小万花筒出生都无尽,大万花筒当然更不必说了,宇宙是个大万花筒。不动就没事,一动就现相,这个不觉就是动,觉就不动,觉心不动,不动不会被外面境界转。

  今天的科学报告,我昨天晚上把这些报告都看过了,这一份报告都看过,分量不少。里面告诉我们,明天就二0一二,很快就到了,二0一二是地球从三度空间转变到四度空间,这是稀有的因缘我们遇到了。转变的过程当中,地球通过这个光子会产生很大的变化,有三天黑暗的时间。科学家跟我们报告,三天之后还是见不到阳光,但是阳光的能量可以渗透进来,见不到光,能量可以接收,应该七、八天之后才看到太阳。人在这几天当中,像冬眠的状态差不多,天气因为没有日光非常寒冷。所以这个时候什么人能够平安度过?不惊不怖,没有恐怖,心是定的,心是清净的,心里面充满了慈悲,充满了爱,就很平安的度过。这个说法不是这一份资料,我们看到很多资料几乎都着重心态,心态善良,心态正常、纯正的都没事情。可能说死人很多,怎么死的?吓死的,惊吓而死的。我想这是一定占非常大的比例,因为这桩事情人类从来没有发生过。

  一般人有这种信息,现在我看到许多美国人移民到澳洲,在山里面挖洞就想避过这个灾难,储存粮食。这里头告诉我们,都没用处。为什么没用处?那一段时间在冬眠的时代,就像动物冬眠一样,他什么都不知道,就像睡大觉一样,大觉睡醒来的时候没事,天就亮了。那个时候身体没有办法动,你就住在这个地方你都不能出去。一丝毫亮光都没有,人与人大家挤在一起互相拥抱,身体在这个时候自然它产生变化,人不会死亡,这个精神支柱支撑在那里,不会死亡。这几天过去之后,身体变化统统改变了,你更健康,显得更好,是另外一个世界出现。这个说得很有道理,人一定要能够定下来。在这几天可以不必吃东西,完全是在休息的状态,消耗的能量非常低。那我们知道消耗能量,绝大部分都是消耗在妄念上,这个时候妄念没有了,甚至于说记忆都没有了。灾难很多、地震很多你都不必惊慌,都没事情。

  从《法华经》,释迦牟尼佛自己说出他跟阿弥陀佛的关系。我们这里有一点参考数据,这是丁福保编的《佛学大辞典》。「大通智胜如来」,这是佛名,多长之前?「三千尘点劫」,这个时间长了,论劫算的。多少个劫?三千尘点劫。这是三千大千世界把它磨成微尘,一粒微尘算一劫,那有多少?没法子算尽的,久远劫之前,这过去了。「出世之如来名」,就是大通智胜如来。「此佛在世。有十六王子,出家为沙弥」,跟着大通智胜如来出家,王子出家,十六个做小沙弥。「从佛闻法华经」,佛讲《法华经》他们在听,「佛入定后,十六沙弥,各升法座,为大众覆讲法华经」。佛门里头讲经的法师,是用这个方法培养出来的。这个方法在我们地球上也用了三千年,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讲完经之后,这些弟子们各个就复讲。复讲的标准完全依照老师所说的。真的,不可以在老师所说的上加一个字,减一个字可以,你忘掉可以,你不能够在上面加,这是规矩。古人都能够遵守,所以他能开悟。晚近的人不遵守,总有一点自己的意思在里头,所以他开不了悟。为什么?开悟要真诚心,他里头加一点就不纯,就不是真心。一定要知道,真心没有东西。

  佛的东西为什么不能加?他是纯正,他是从真心里头自然流出来的,他没有起心动念,他没有分别执着。我们加一点,都是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加在里头,所以说味道就不对。这个道理懂得的人不多,遵守的人就更少,把佛的知见变成了自己的知见。什么时候可以加一点、减一点?开悟之后,就是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之后可以。为什么说可以?明心见性之后你跟佛是一样的,你加就是佛加的,你减就是佛减的。为什么有加减?根机不一样,叫契机契理。我们今天的根机,跟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那些人的根机不相同,讲法当然不相同,必须照佛的原话,原味。回过头来我们看批注,同样一部经有十几种批注,几十种批注,注的人都不一样,内容也不尽完全相同,这里头就有增有减。批注的人都是大德,他们有没有说错?没说错。为什么?他们是对当时他那个时代的人说的,这是智慧,这叫后得智。他们这个批注也是属于自然的,说实在的话也没有自己意思在。谁的意思?大众的意思。因为是给大众说的,大众是感,佛菩萨是应,祖师大德也是应,感应道交,自然流露出来。

  注经、讲经在过去都开悟,没开悟的那就是沙弥学讲,就是复讲,复讲是没开悟。开悟之后都是从自性流出来,而跟佛所说的完全相应,这里头的变化那是契机,契机契理。我们可以这样说法,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,是契合他那个时代的根机。在我们中国,譬如像《法华经》翻成中文,给中国人讲,古大德做《法华经》批注,是契那个时候机。汉朝翻译是契汉朝人的机,唐朝翻译是契唐朝人的机,哪个朝代法师讲解的,是适合那个地区、那个时间的机,活的,诸佛菩萨无有定法可说。再给你说句真话,无有法可说。释迦牟尼佛把他说法全部否定,谁要是说他说法,叫谤佛,他没有说过一句法。这是什么?他没有起心动念过,起心动念才有说,没有起心动念说什么!全部都是众生之感,法尔之应,这么出来的。佛法难就难在这地方,它不是知识,它是真实智能。知识是可以思考的,用心意识;它不是的,它不用心意识,从清净平等觉里头流出来的。我们自己没有证得清净平等觉,从哪来?

  今天我们碰到这个时代,这个地球上是三度变成四度,遇到这么个时候,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能平平安安度过?给诸位说,禅定。我们在《虚云老和尚年谱》里头看到,老和尚常常一入定两个星期、一个月,出定的时候他没有觉得时间那么长,他好像只是几分钟的样子,这就是说明定中时差是大大的不相同。智者大师诵《法华经》诵到「药王品」入定,定中到灵鹫山去了,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讲《法华经》,他还听了一座。出定的时候告诉大家,世尊灵鹫山的法会没有停止,现在还在。这个事情是真的,智者大师不会编故事骗人。你看看在中国浙江天台山在定中到印度去,到印度灵鹫山去了,你看这地方没有远近,时间没有先后,在定中看到的。佛法是活活泼泼!

  我们今天最重要的定下来。我们怎么个定法?最容易的禅定,就是把心定在阿弥陀佛上。怎么叫定下来?除阿弥陀佛之外,没有别的妄念,你就得定,这个定叫念佛三昧。佛经中一再告诉我们,「念佛三昧,三昧中王」,为什么?你得禅定是一桩事,同时又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,这是一般得定的人没有的,只有念阿弥陀佛的人有,比一般禅定殊胜。我们得明白…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一二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直接转到: 第2页 第3页 第4页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