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,传给谁大家也不晓得。升座之后,「在外面那个,找他进来」,把法传给他,大家才恍然大悟,老和尚是考他的。就是不走,跟定了。《禅林宝训》上有这么个故事,修忍辱波罗蜜。
佛说了,「一切法得成于忍」,世出世间任何一法,没有耐心你不会有成就。所以一门锲而不舍,会有大成就,你意想不到的成就,成就之后你才知道,不成就你完全不知道。成就之后通了,一经通一切经通,一个法门通一切法门全通了。这种教学方法在佛门世代相传,无量劫前佛佛相传。在中国这三千年来祖祖相传,都是这个方法,没有想着去改变,它真有效。所以我还是跟着老方法学来的,学哲学也等于私塾一样,学佛法,在李老师那里也是的,古老的方法承传的,真有效!我记得我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,我在香港住了四个月,前两个月住畅怀法师图书馆,后两个月住寿冶老和尚的光明讲堂,在蓝塘道,都是讲《楞严经》。那次碰到演培法师,台湾讲经的,那时候好像他刚刚移民到新加坡,老朋友。香港的朋友很多,到香港来玩,我们碰上了。他邀我一道,跟着他一个游览车,有三十多个人。他就跟我谈起学讲经这个事情,他说我们都是讲小座出身的,我们都教过佛学院,佛学院的学生一个都出不来。看看当时,在香港、在台湾、在南洋各地方讲经的一些法师,全都是讲小座出来的,没有一个是佛学院出来的。演培法师指着我,包括你在内,讲小座出来的。说明释迦牟尼佛这个方法好,古老的方法世代相传。
叫你复讲,你才会很用心听,你要不听的话你讲不出来,逼着你非得专心不可。明天让你出来复讲,你能不用心吗?李老师以前在我们小班上讲过,轮到你要复讲,大概你全神贯注,不敢懈怠,非常认真在听讲,因为什么?明天轮到你复讲。老师说大概你可以听到百分之八十,完全你记不住。如果不是复讲的人,大概只能听到百分之四十,打对折,这一般心理。所以,如果我们能够保持着,我天天都来复讲,那个学习进度就很快了。虽然我复讲不是讲给老师听,我讲给我的同修道友们听,我们也有五、六个人常常在一起,谈得来的,志同道合。我讲经他们来听,六个人,包括我一个,七个,我们十年都没散。这里头有徐醒民、有周家麟。那时候江逸子还没来,还没参加,他是小朋友,很后他才进来的。所以,忍辱是成功必须具备的条件。
第四个是精进。精进,佛在大经上说,是菩萨唯一的善根。佛说世间人的善根有三个,叫三善根,不贪、不瞋、不痴,具足这三善根,能生一切善法。这三个根菩萨当然有,但是菩萨还有一个善根,他只有一个,精进,他才能成无上道。如果他懈怠,不肯精进,他不会成就,他会被淘汰掉。精进就很重要了!没有成佛之前,等觉菩萨还要精进,我们怎么敢放逸?学习经教的人不能一天不读经,我自己读经的标准是四个小时,就在早晚,晚上两个小时,早晨两个小时。晚上如果早一点睡觉,早上早一点起来,就是三个小时,五点钟起来的时候我就读三个小时。一般都是晚上两个小时,晚上十点半睡觉。决定不能中断,中断不行。这里头有快乐,法喜充满,愈读愈欢喜,虽然同样一部书,读了好多遍,真百读不厌,愈读愈欢喜。
我讲经用的底本不一样,我从来不用过去讲过那个,讲完了就封起来,不再看了。重复再讲一遍,用新的本子,细心去看。为什么?有悟处我就用小字写在旁边。一般的,悟的跟上一次肯定不一样,遍遍不相同。世尊当年在世,《无量寿经》多次宣讲,集结的本子内容不完全相同,说明多次宣讲,所以就有会集的必要。也有同学把我过去讲的《无量寿经》,过去讲了十遍,不是讲念老的批注,他们要做会集本,很好,有这个必要。念老的会集本我讲下去也是遍遍不相同,将来也可以做会集本,留给初学的人做参考。法喜充满就是来自悟处,遍遍都有悟处。所以经教是从心性流出,无量智慧、无量功德。
有精进才有禅定。禅定是什么?一心无二用,一心专注就是禅定。禅定真正成就了,要用在日常生活当中,保持着清净平等觉,这是三个阶段。同时做不到,同时做到就成佛了,一般人不可能。从清净下手,清净就是没有怀疑、没有杂念,不被外境所染污。什么叫染污?起心动念是轻的染污,分别是重的染污,执着是最严重的染污。我们会被染污,这个染污要淡化,希望一年比一年轻,你就有进步了。自己功夫得不得力,完全从这里看。就用经题上这五个字做标准,清净心、平等心、觉心。如果真的一年比一年进步,我们修行功夫得力;如果在心情上,今年跟去年差不多,没进步;如果今年比去年染污还严重,那糟了,你退转了。不是记得多,不是学得多,不是这个,最重要的是清净心,也就是觉正净,三宝,自性三宝。觉正净,觉就是我们经题末后这个觉字,正就是平等,净是清净。所以三宝是在经题上,清净是僧宝,平等是法宝,觉是佛宝。也是三藏,清净是律藏,平等是经藏,觉是论藏,经律论三藏。也是戒定慧三学,清净是戒律,平等是定,觉是智慧,戒定慧三学。菩萨闻思修三慧,全在经题上。
功夫要用这个东西来检验,我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跟这五个字相不相应?相应,天天在进步,你会真的生欢喜心。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」,真喜悦,不是假的。如果得不到,得不到就生烦恼,生烦恼就很容易退转。那是什么?功夫用得不得力,或者说你错用了心,会产生负面的现象。尤其是一个人在修学过程当中,这从前李老师告诉我的,你没有成就无所谓,有成就的,古今中外没有例外的,肯定会招来嫉妒障碍。别人对你恶意的批评,诱惑你堕落的那种赞叹,赞叹有的时候不是真的好事,比毁谤还厉害,跟你说。毁谤你有警觉,这个不知不觉的你堕落了,很可怕,你都要小心。处事待人,平常心是道,要保持平常。平是什么?平等,永远保持一个平等,常是永远的意思。你能够持得住,换句话说,赞叹是帮助你,毁谤也是帮助你。遇到毁谤,不必去辩,愈描愈黑,那你已经上当,已经堕落了。怎么样?反省,有则改之,无则嘉勉。对他永远是个感恩的心,这就对了,不需要任何表达。再过几年,他自己知道了。用不着辩别,再大的冤枉都是消业障,愈是重大的这种毁谤、陷害,消的业障愈多,要感恩!你看看,他造业,造不善业,帮助我提升,能不感激吗?你还能怨恨吗?你就错了。
我们期望,学佛没别的,就是希望在这一生当中成就,这个成就就是往生。我们的心行不善,还要跟别人对立,极乐世界去不了。记住一句话,「心净则佛土净」,那个地方是净土,什么人能进去?清净心进去。即使是临终一念、十念往生,也是清净心。临终最后一念,阿弥陀佛,是清净心,往生了,不是清净心还是去不了,这个道理要懂。清净心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锻炼,李老师教我们这些学生,换心,讲得好!我们把我们这些肮脏的心把它放下,把阿弥陀佛请进来,我心即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即是我心。心真的是阿弥陀佛,你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也全是阿弥陀佛,你看到每个人都是阿弥陀佛,看到每桩事情都是阿弥陀佛,真换过来了。你没有冤亲债主,冤亲债主全都变成阿弥陀佛了,所以业障不要消,自然没有了。为什么?全变成阿弥陀佛。烦恼不必断,烦恼没有了,统统是极乐世界,是阿弥陀佛。自然他就转过来了,这是这个法门无比殊胜。
方法实在是简单、容易到极处,再没有比这个更容易、更简单的,而且非常有效果。这一句万德洪名含无量义,一切诸佛如来共同宣扬、讲解,讲无量劫都讲不完,这是经上说的,不是假的。为什么不念佛?古大德教给我们,「多念一句佛,少说一句话」,你说的话大概都是造轮回业,你念这一声佛号,无量无边的功德。我们要积功累德,积功累德最殊胜的方法就是念佛。然后慢慢你就会回头想到,我们这一生遇缘是多么殊胜、多么难得!这种庆幸的心、欢喜心、感恩心都现出来了。这一生这个缘分要抓紧,决定不再放过。如果放过,以后不晓得哪一生哪一劫再能遇到,太难太难了!
第五个是禅定。禅定就是住心一处,这真的是禅定。我们这个经上教给我们「一向专念」,就是禅定。我的心就住在阿弥陀佛上,就住在这个名号上,就这么简单,这就是念佛三昧,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。所以世尊在《大集经》上说过,持名念佛是无上深妙禅,这个话真的不是假的,不是赞叹念佛人,不是的,是事实。但是知道的人太少了,真知道,他什么法门他都放下,八万四千法门全放下了,就专修这一门,真能得到无上深妙禅。那是什么?理一心不乱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,理一心。还有比这个更殊胜的吗?没有了。现在就要做,万缘放下,要常常想到,这些东西与我生死不相干,与我往生不相干。我往生要的是真信、切愿、念佛,除这三样,不能帮助我往生,这个三样我必须把它抓紧。
第六个是般若。自性真实智慧,智慧起的作用,帮助我们选择法门。我们今天选择净土,选择持名念佛,这是最高的智慧。文殊、普贤选的是这个法门,智者、永明选的是这个法门。印光大师在普陀山藏经楼住了三十年,他管藏经,有机会阅藏,宗门教下也是显密圆融,他所选的,净土。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,成为一代祖师。这些人都给我们做榜样,所以把心定在极乐世界,定在阿弥陀佛,你说这个多重要!现在这个世间灾难很多,也有很多人跟我提建议,很多。我想我不需要解答了,念佛就好了!我们不要受外面环境干扰,我们就一句佛号,成就了。这一句佛号,古大德解释得很清楚。我们今天遇到的夏莲居的会集本,这个会集本是李老师亲手传给我的。今天反对这个本子的人很多,我要是受了影响,不敢学这个本子,我再去学其它的原译本,我怎么对得起老师?我这个意念就那么薄弱,禁不起考验?我的态度,愈反对我愈坚持,我绝对不会改变。我要一改…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一七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