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二八集▪P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教团结,所有宗教都是兄弟姐妹,我们以共同的理念来教信徒。我给他们讲,到今年年底,如果做得很有成绩的话,我们尽全力在这个小城上,我们建立一个卫星电视台,我们每一个宗教都讲经教学,用这个电视台向全世界播放。当地市长欢喜,全世界知道有这个地方,都到这个地方参观,宗教怎么团结我们去看看,就带动观光旅游。让全世界人都来看,这个地方宗教他们是团结的,他们不分家的,这是人家好奇他都会来看。一定要做出成绩,要做出榜样,把宗教里面的纠纷、冲突彻底化解。这是什么?这是神的意思。神没有教你跟这个冲突、跟那个冲突,神的意思是和平。我们要把它做出来,这是一桩好事。我还告诉他,每一年办三次活动,一次大概三、四天,活动内容是什么?分享。我们自己的修学,以及自己教自己的信徒,有些什么得失的地方,不好的地方来改进,好的地方我们大家来学习。就做一个等于分享的报告,四个月一次,要真干,不干到时候没东西报告,一年三次。我说你们真干,你们的分享报告我来参加;你们不干,以后我不来了,我没时间来,我要讲经我不来。他们真干,做计划已经送过来了,真想干。好,我说真干,你们这三、四天的会议我一定来,鼓励大家。

  我们看到这个地方,佛跟他讲的三个「自」,这三个自字意思很深。这就是中国人所说的,「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」,什么都是教育,一定把教育摆在第一,问题都解决了,中国老祖宗的智慧就是这个。你看中国历代政府的组织,一直到满清,宰相底下六个部,第一个部是什么?第一个部就是教育部,礼部,叫礼部,礼部尚书就是教育部长。宰相有事不能够工作,礼部尚书代替,在各个部长当中排位子他是第一个,为什么?对教育的尊重。换句话说,所有一切设施统统为教育服务,人都教好了,国泰民安,繁荣的盛世是教出来的。教什么东西?基本的东西,最高指导原则就是五伦五常。五常仁义礼智信,四维礼义廉耻,八德孝悌忠信、仁爱和平,这是教育的总纲领,这是性德,这是自性的性德。人都能够守住这个标准,那就是好人,一生不会做坏事。

  所以古时候社会各种行业,中国人讲三百六十行,三百六十是个圆周,就是圆满的意思,各行各业,哪个行业最叫人羡慕?给诸位说,就是做官最令人羡慕。为什么?做官地位很高,人家都很尊敬他,待遇也不错,又没事干。最快乐就是他没事干,人人是好人、事事是好事,没案件办。一个月有三、五件案件就很多!你怎么这么多事?没事干,最快乐的。所以大家喜欢念书,书念好了参加考试,将来做官,做官就是什么?最快乐没事干。你看《四库全书》集部里面,至少有一半做官人写的,没事干在家写文章、写诗、著书立说。现在这个社会三百六十行,最苦的事情是做官的,做官是事情太多了,办不完的事情。

  陆克文做了澳洲总理,邀请我到堪培拉访问,我去看看他。他跟我见面的时候在国会山庄,端了一大杯,大概有这么大的杯子,咖啡,告诉我,一天要喝五杯。我说为什么,你以为是治病吗?他说不是的,提精神,太忙了。我跟他开玩笑,我说现在的社会,最辛苦的是干你这一行的,最快乐的是干我这一行的,他就笑起来了,现在真的。你看我们一生读自己喜欢读的书,天天干自己喜欢干的事,你说多快乐!没有一点压力,没有人勉强我,也没有人压迫我。我喜欢什么经读什么经,喜欢讲什么经就讲什么经,真快乐。我都真想劝他,不要去竞选,不要去搞那些总理、总统没意思,他还年轻,最好是搞什么?团结宗教,真好。这个人是个好人,一家都好,他的姐姐、哥哥都好,我都认识。很难得,他受中国教育。陆克文的中文是台湾师范大学学的,所以我们跟他交流不要用翻译,不但能看中国书籍,还能看中国古书,非常难得。他告诉我,他十七岁就开始学中文,那个时候在澳洲,他是澳洲人,学外国语他就选中文。人家问他,为什么学中文?他说中国将来有前途,他看出来了,很聪明,他说我要学中文。

  我们有这么一个感觉,将来中文,不但是中文,中国的文言文会变成世界语。所以现在年轻人掌握这个机会把文言文学好,将来到全世界去教中国文言文。为什么?《四库全书》文言文写的,佛经文言文写的。你不会文言文,你没有办法直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、学习大乘,你要靠别人翻译。那个味道不一样,等于说别人吃东西,吃到口里吐下来喂你,不是原味;原味一定要把文言文学会,学文言文不难。我现在让蔡老师做一个工作,在古文里头选一百篇古文,注音、批注翻成白话文,提供给现在年轻人来学习。这一百篇东西要会背、要会讲,你读《四库全书》没问题,这钥匙就拿到了。一个星期去背一篇,两年完成,两年就把钥匙拿到,你就有能力读《四库全书》,有能力读《大藏经》,很重要!所以我相信,因为中国这些典籍是全世界智慧的宝藏,外国人要知道这个东西是宝,里头有无尽的智慧,他非学不可,所以中国文言文会变成将来的世界语。否则的话,中国这个智慧你得不到,经过别人翻译差很多。我有理由相信,因为文言文学习不难,不是一桩难事情。在中国古时候这文言文多大年岁学会?给诸位说,十二岁。十二岁之前他就有能力看《四库全书》,所以它不是难事情。在民国初年,十一、二岁小孩写的文章,现在大学文学院毕业都写不出来,你看国文水平真叫一落千丈,为什么?大家不学了。这是好东西,国宝,将来全世界人,爱好和平的人,喜欢智慧的人一定要学。

  这个批注里头注得好,「净佛国土之事,久既洞达」,你老早就知道,这就是教学为先,教育重要。「虽佛智无所加之。故如汝所知,汝自当行之」,三业身口意摄化众生。中国古人讲的作之亲、作之君、作之师,就这三个字,真正是仁人,仁慈的人。亲是养人,要养他;君是领导他,带着他走;师是教他。所谓大仁者,他有这三个字的使命。所以这三个字在中国,一般就是国家领导人,各个阶层的领导人,大的是国家领导人,小的是村长,一个村的领导人,都有这个使命,要把被领导这些人都看作是儿女、是子弟。所以从前官叫父母官。要好好照顾他的生活,生活都能过得去,我这个地区、这个村要有几户贫穷人家,我们要帮助他,要照顾周到,不能让他饿着、冻着,富有的人家捐助一点帮助他,村长来调理这个事情。要领导他,领导他是以身作则,做好样子给大家看,要好好的把一村人教好。这个事情在中国很普遍,古时候读书人都知道。所以像法藏比丘根柢非常深厚,他当然知道,说如汝所知,汝自当行之,你要把它做出来。这个括号里好,「此复明法藏是从果向因」,果就是佛,他早都成佛,他是来应化的,跟释迦牟尼佛一样,叫从果向因,他不是真的凡夫,不是的,他成佛了。

  第二个意思,「摄取佛国,各随乐欲,或取秽浊,或求清净,或摄三乘,或愿一乘。故任菩萨意乐,宜摄取之,不用如来之指示也」。这个意思也很好,如来对菩萨,菩萨开悟、觉悟了,无论用什么方法摄受众生、教化众生都好,佛不干涉你。你喜欢住像这个娑婆世界,众生很苦,你怜悯这些众生,示现种种苦行来帮助他,是好事情。有人不愿意看到这苦的,我要这个世界清净快乐,行,你建造一个极乐世界也好,都好,没有一样不好,佛对于这个世出世间不起心不动念。这个事情用不着佛来指示,这里头含着有这个意思在。像法藏比丘他取的就是清净极乐世界,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里示现的,他所取的,就是一个严重染污造业深重的苦的世界,怜悯这些众生帮助他觉悟、帮助他回头。每个人志趣不一样,这是悲心重,释迦牟尼佛悲心重,阿弥陀佛慈心重,慈是与乐,悲是拔苦、救苦,都是好事情。释迦牟尼佛将这些罪苦众生,统统介绍到极乐世界去,阿弥陀佛一个人都不舍,世尊介绍的人他照单全收,没有一个拒绝的,难得!我们这个世界有三乘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,极乐世界只有一乘,没有声闻、没有缘觉。菩萨还只有法身菩萨,其它的这些权教菩萨没有,极乐世界全是法身菩萨,大菩萨。我们常常念菩萨摩诃萨,极乐世界全是摩诃萨,菩萨没有,只有摩诃萨。摩诃萨是大菩萨,就是明心见性的菩萨,都是这样的人。我们凡夫到极乐世界也变成法身菩萨,非常不可思议!

  「三,谓凡于净土,有报有化。法报高妙,非菩萨之分。唯应自分,宜摄取之。故云汝自当知」。这是讲净土,有报土,报土是实报庄严土;有化,化是应化,这就是方便有余土、凡圣同居土。法身、报身太高、太妙,非菩萨之分,一般菩萨达不到,唯应自分,宜摄取之,所以佛告诉他汝自当知。上面峻谛师所说的话,「唯应自分,此之自分,即宗门所谓法身向上事也,故超于菩萨之分。个中义理,非凡情所能解会」。这个小注注得很好,说明法身、报身太高、太妙,为什么?必须破无明,无明没有破,这个境界你不知道。那权小菩萨只能做到不执着、不分别,这是三乘做到的。不起心不动念那是法报高妙,不是凡人能做到的,那是明心见性他们才行。所以峻谛师讲,佛说唯应自分。这个自分就是禅宗里面讲的,法身向上事也,这就是明心见性、见性成佛,这是你自己的事情,这个事情谁都帮不上忙。佛很慈悲,没法子帮助你,为什么?得要你放下起心动念,这是你自己的事情。自己的无明必须自己断,所谓「解铃还须系铃人」,别人帮不上忙。到极乐世界亦复如是。

  极乐世界里凡圣同居土、方便有余土,这里面往生的人多,非常非常之多。到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,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的,不是你自己证得的。但是加持管用,不是说加持不起作用,加持之后,你的智慧、神通、道力几乎跟法身菩萨平等,这个了不起,自己不要修就得到。可是得到还是要自己修,为什么?你不修不是真的得到。所以阿弥陀佛加持,我们要知道,那加持有一定的分寸…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二八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