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,自己不能不努力。一生都靠住他,这不行,你自己不能独立。靠阿弥陀佛,自己还得学到一身本事,将来我不需要他加持,这就对了;可不能赖住,赖住不可以的。所以是理事都搞清楚了,你对极乐世界是非常欢喜。得到佛的加持,换句话说,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有能力帮助十法界苦难众生,你就有智慧、有能力、有这种神通,众生有感你就有应,所以这个快速。那个不到实报土是没有这个能力,西方极乐世界不到也有这个能力。我们地球上家亲眷属很多有苦难,能不能帮忙?能,只要你到极乐世界,你就有能力帮忙,不必自己把烦恼断尽、业障消尽,不需要。带着业障接受阿弥陀佛威神加持,就起这么大的作用,所以这个很难得。
佛跟他讲了三个自,法藏菩萨怎么样?法藏菩萨还是要请教。下面「法藏启请」,这里头有三段,第一段「佛境难明」,法藏是代表我们说的,佛说的这些话,我们凡夫听不懂。
【法藏白言。斯义宏深。非我境界。】
这代我们问的,确实不是我们凡夫境界,他代表凡夫,不是我的境界,希望佛把它讲清楚、讲明白。我们看念老的注,这个注得很长。『斯义宏深』,「斯,此也」,这个意思。「宏,大也。境者,心之所游履攀缘者,谓之境」,我心里想的、心里念着的这是境界。佛说的这些话,这个意思太深了,不是我们的境界,我们体会不到。下面举,「如色为眼识所游履,谓之色境」,我们眼睛看一定是看到色相,色相就叫做色的境界。「乃至法为意识所游履,谓之法境」,佛说的这些经典是法,我们用意识去缘,我们听懂了,知道佛讲的意思,这是意识所能够理解的,就称为法境。「又实相之理」,这就更高了,「为妙智游履之所,亦称为境,亦属法境」。但是这个法境高,这个法境是明心见性的人他可以缘得到,没有见性的人缘不到。所以法境有浅深不一样;换句话说,用真心的能够缘到法境里头的最高峰。用我们思想,就是用第六识、第七识的,我们所缘到的,我们现在称为知识不是智能。用真心缘的是智慧,用我们思想、我想象的,用这个来缘是知识。
知识跟智能不一样,智慧能解决问题,没有后遗症,而且决定是正确的;知识不一定,眼前解决了,好像是没有问题,过几年之后弊病发生了。这常常有的,凡夫知见,眼前是好的,过几年就变成不好了。譬如说科学家发现的这些基因,有能力用科学技术来改变基因,表面上看到是好,帮助农作物生长,长得又快、又大、又好看,可是味道不一样,几乎跟从前完全不相同,养分不一样,这就是什么?知识的毛病。如果是智慧绝对不会的,智慧绝对没有后遗症,就是知识跟智能两桩事情不一样。
境界指所观的境界,「指所观之境、之界域」,这里头有浅深、大小,就是界限不一样。「又《无量寿经笺注》」,这是丁福保居士作的《无量寿经》的批注。「自家势力所及之境土,又我所得之果报界域,谓之境界」。我们自己就是智能能力,或者是知识能力,你所能达到的境界,所能了解的,就这个意思。另外一个意思,我所得的果报,这也是境界,我修善得善果,我造恶受恶报,都是属于境界,这境界不一样。「峻谛师云:斯义弘深,非我境界者,亦有三意」,它有三个意思。第一个,「谓菩萨常途净土之行,我已知之」,菩萨常途净土,这种修行是四圣法界,十法界的六道是秽土、是染污,上面四层是净土。是哪几种人住?六道里头有天、有阿修罗、有人、有畜生、有饿鬼、有地狱这些人住;四圣法界,阿罗汉住、辟支佛住、菩萨住、佛住。所以他们住那个地方环境清净,没有染污,这称为净土,六道称为秽土,这是果报不一样,都是自己造的,说这些我们知道。「今欲得诸佛土之中最胜净土,斯义弘深,非我境界」。诸佛如来的净土我们就不知道了,四圣法界的知道,我们的知识能缘得到。但是如来的净土,我们知识缘不到,要智能才缘到。换句话说,烦恼断尽了你就能缘到,我们烦恼没断尽。所以诸佛的实报庄严土,这个最胜净土就是实报庄严土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居住的地方,他们的境界,不是我的境界,所以这个义理就深!这第一个意思。
第二个意思,「谓实虽随各自乐欲」,乐欲就是喜欢,「应摄取之。今欲五乘齐入报土,斯义弘深,非我境界」。这个问得好,这意思比前面更深,虽然说随着,实在虽然随着各人自己的乐欲,自己的喜欢,自己的爱好,应摄取之,这个意思我们懂。这是说菩萨、声闻、缘觉,他们摄受众生,这些状况我们能了解,他们喜欢接引哪一类的众生,喜欢教导哪一类众生,各有各人的爱好。有人喜欢教很聪明的学生,有人很喜欢教很笨的学生,笨学生很可怜,不耐烦去教他他怎么办?各人愿不一样,这个我们懂得。现在法藏比丘的愿望,是将五乘齐入报土,这个事情难,没听说过。五乘是什么?菩萨、声闻、缘觉、人、天,统统都能够入实报庄严土。实报庄严土只有菩萨能去,声闻、缘觉、人、天没分,现在西方极乐世界这些人全去,这个意思太深,这不是一般人能懂得的,所以「斯义弘深,非我境界」,这是有道理的。这底下括号里说,「报土乃法身大士所居,今令二乘、人天乘齐入报土,故非凡情所能测」。这就是极乐世界六道众生统统都能去,不但是人天,还有畜生、饿鬼、地狱,简直叫你无法想象。显示出阿弥陀佛那种慈悲、智慧、神通、道力真的不可思议,别人没办法做到的,他全能做到。
「三,谓虽法报高妙」,法身、报身高妙,「非菩萨之分,我能经无量劫,当克获之」。他有决心、他有毅力,用无量劫的时间来修行一定能够得到。「法报二身,经无量劫必可悟证,但当下尚非其分,故下云非我境界」。「斯义弘深,非我境界」,我要经很长的时间我能够得到,现在不是我的境界,现在我不知道。「虽有三义不同,抛却己分,专归佛力,斯乃法藏菩萨自开他力门也」。这个了不起,因为靠自己不行,现在不靠自己,完全靠佛、靠佛力加持,做不到的也都能做到,这是什么?法藏菩萨他开辟叫他力法门。这是八万四千法门里头没有的,八万四千法门都要靠自己,靠自己努力修行。这个不需要,靠他,靠阿弥陀佛,是阿弥陀佛自己开的方便门,所以净宗叫他力法门。自己只要具备三个条件,我真信,我真想去,我真肯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行了,真不可思议、真了不起。他的话不是空话,他真成功、真兑现了。如果不是真的兑现,十方诸佛怎么肯替他介绍?那佛不就打妄语了。十方诸佛肯替他介绍,知道他货真价实,绝不欺骗人。
所以我们要相信释迦牟尼佛,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,他就要负责任。他所讲的,完全是极乐世界的真相,没有一个字是虚假的,让我们对极乐世界、对阿弥陀佛,生起无比坚定的信心,绝不动摇,立定志愿我这一生非去不可。至于什么时候去,可以听佛安排,佛觉得我该去的时候,他就来接引。还要留在我们这个世界去帮助一些苦难众生,去接引他们,那我们就多住几天。我们把这桩事情交给佛来处理,我们自己就不管了,就放下了,活一天就该干这一天的事,把它干好。我们干的事情,摄受众生,把极乐世界介绍给大家,这一部经好好的学习,对自己来讲增长自己的信心,增长自己的愿力,对佛法来说这是正法久住,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代代要有传人,一代一代传下去,不要要求很多,能有一、二个就不错了。大规模的展开,不在我们这一代,一定要晓得,我们丢掉了两百年,恢复也要两百年,不可能一下就恢复。我们等于说一个灯,传灯,这个灯不要在我手上熄掉,传个三代、五代一定开花结果,就发扬光大,众生福报就现前了,现在众生没福报。所以也有自力、也有他力!
「峻谛师开他力门之说,正明净宗超情离见,不可思议,究竟方便,果觉因心之无上妙谛。兹粗释之」。这是念老的客气话,粗浅的解释。「伊谓」,这个伊就是峻谛师,日本人,前面介绍过,他唐朝到中国来留学,善导大师的学生,善导是我们净宗第二代祖师。「伊谓法藏菩萨云,非我境界者」,这也有三个意思,第一个,「我虽已知诸菩萨摄集一般净土之行」,这个一般净土就是前面跟诸位提到的四圣法界,十法界里头最上的四层,这是一般净土。「但今欲摄最胜净土,超过诸佛国土,故非我境界」。这说明法藏的意思,它不是一般净土,一般净土是方便有余土,不是一般的,所以法藏说非我境界。
第二个,「应摄之净土,其实际虽依本人各自之愿乐」,自己的本愿,自己的爱好,这个乐是爱好。「但今欲五乘行人皆能生报佛之国土,乃十方之所无,故非我境界」。这是真的,也就是说,六道众生都能够生到诸佛的报土,生到佛的报土这是十方世界没有的,现在只有极乐世界有。过去、现在、未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剎土里头统统没有,只有极乐世界有,这个事情我们不能不知道,所以说非我境界。下面五乘,人天乘、声闻、缘觉、菩萨,佛乘就是如来乘。「今欲令五乘行人同入报佛之土,迥异常情」。迥是远的意思,远异常情,常情我们讲常识,我们常识里头没有的,没有这回事情。人天乘是凡夫,声闻、缘觉是小乘,现在希望将这些凡夫、小乘,这些行人,「等同大乘」,跟这大乘平等。「与一佛乘之大菩萨,同登报佛净土,此义极深,故曰非我境界」。前面讲过,五乘里头还包括六道,包括三恶道,这更不可思议,极乐世界统统做到了。
第三,「法身与常寂光土,报佛与实报庄严土」,报身佛住实报庄严土,法身佛住常寂光土。「境界高妙,非一般菩萨分内之常行」,这个一般菩萨不知道。「我可经无量劫,专精修习,而证得之」,只要有时间真修可以证得。「但我当下」,就是我现在,现在做不到,「尚非其分,故曰非我境界」,这样一解释意思就更清楚、更明白。「法藏菩萨此答,虽有不同之三义,但总是抛却己分,专归佛力。非我境界四字,即是抛却己分;请…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二八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