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六五集▪P2

  ..续本文上一页能得到,贪而无厌。贪名、贪财、贪利,现在在这个世间,贪的对象是五欲七情。这个贪的行为已经到非常严重的层次,对自己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,我们居住的地球也感染了严重的灾难。佛在大乘经里告诉我们,贪心,这讲对外,所感应的是水灾、江河泛滥、海水上升。这什么原因?居住地球上的人悭贪所造成,因在这个地方,带给我们的太可怕了。瞋恚感应的是火灾、火山爆发、地球温度上升,瞋恚;愚痴带给我们的是风灾;傲慢带给我们的是地震;怀疑,对圣教怀疑、对善法怀疑、对因果怀疑,所带来的是山崩地陷。高山倒下来,现在到处听到土石流,地,大地突然陷下去,这是怀疑感得的,你看多可怕。这些灾难不是自然灾害,是我们不善心行所招感得的。自然是最美好的,自然是最健康的,而是我们破坏了地球自然生态,带来的灾难。同样一个道理,这些灾难也可以反应在我们自己身体里面五脏六腑,带来许多的病痛,乃至于死亡。

  所以佛第一个教我们修布施,布施就是放下,第一个是财施,第二个是法施,第三个是无畏施。财是财物,有内财、有外财,外财就是身外之物,内财是自己身体。我们在家里面,帮助家人做家事,用我们的身体为家人服务,这都是财布施。我们这个道场,许多同修在这里做义工,内财布施,这个功德比出钱的功德更大。出钱的是什么?是外财布施,在这边服务是内财布施,内财比外财功德大!修布施要用无我的心,起心动念不想自己,都想到别人,我怎样爱护他、怎样关怀他、怎样照顾他、怎样帮助他,尽心尽力做得圆满,这是修布施的心态。布施里面最重要的是法布施,法布施一个是这个法我们从自己身体做出来给人看,表法,给大家做个好的榜样。这六个项目都可以做。我们在服务的方面非常大方,服务这一面就是布施,无论是内财布施、外财布施,很大方,没有吝惜,能够损己利人,这就有功德。

  法布施,譬如佛教给我们这个六波罗蜜,我们做到了,佛教给我们孝亲尊师,我们做到了,我们做给别人看,这叫身教。佛门弟子把佛陀的教诲统统做出来,心常常想着佛陀教诲,口里常常念着佛陀教诲,身体一定要把它做出来,做出个好榜样给人看。要长年去做,要不间断的做,现在在短时间做收不到效果。因为这个时代,众生的恶习气太重,染污的时间太长了,不是短时间能够转得过来的。真正转过来是要一段时间,一般讲三年五载。所以在这个时期,帮助众生是很辛苦的一桩事情,就得修忍辱波罗蜜,你要能忍才能成就,你不能忍成就不了。而且怎么样?而且要忍到底,我活一天就干一天。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好榜样,他老人家示现的八相成道,一生,一天都不松懈,一天都不肯空过,真干。所以他的教学成功,大家相信他,他没有妄语,他所说的他全做到!

  第三种,无畏布施。别人有恐怖、有畏惧,你帮助他离开一切恐怖,让他身心安稳,这叫无畏布施。今天的世界灾难频繁,很多人心浮气躁,这个心它就是定不下来,忧虑很多,恐怖也很多。怎样帮助他?大家在一起学习圣贤的教诲、学习佛法,让我们心情定下来。即使是有灾难也不惊不怖,也不恐怖,心是清净的,心是安定的。清净心就生智慧,智慧就帮助我们平安度过,这是属于无畏布施。所以,讲经教学,做榜样给人看,这三种布施统统具足,都在其中,应当学习。

  悭贪这个念头断掉,没有了,布施波罗蜜就圆满。所以它圆满不是在事上,是在下面所讲的烦恼,这是六种严重的烦恼,佛用六种方法来应对。布施度悭贪,持戒度毁犯,忍辱度瞋恚,精进度懈怠,禅定度散乱,般若度愚痴。下面这六条是我们严重的烦恼,佛用这六种方法帮助我们,把这些烦恼化解掉。统统在日常生活当中,所以你得要学会用。怎样才能够学会用?你就必须把《弟子规》学好,你就会用了。《感应篇》学好、《十善业道》学好自然会用,你全都用上了。今天我们学,学得不错,都懂了,也都能讲,讲得天花乱坠,做不到,不知道从哪里做起。这是什么?我们的基础教育没下过功夫。所以,基本功很重要,一定要记住,《弟子规》、《感应篇》、《十善业》、《沙弥律仪》是基本功,必须在这上扎根。六度你没有问题,都在你日常生活当中,普贤十愿、阿弥陀佛四十八愿,统统能做到,统统能落实。往生哪有没有把握的道理!不但决定能生,而且品位很高,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能成就。在这部经、这部批注里头,为我们详细说明这些道理,你都明白、都懂得了,你深信不疑,你有很好的心情、愉快的心情来学习这门功课。

  第二,持戒,戒有「律仪戒、摄善法戒、饶益有情戒」,这个范围就非常广大。律仪戒是有戒条的,戒律、威仪都是用文字写下来的,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教导我们的,这叫律仪。后面两种,律仪戒里头没有的,律仪戒里头没有,不善的事情要不要断?善的事情要不要修?恶要断,善要修,那就包括在后面这两条里头,这范围就广大了。譬如说,律仪戒里头没有说不吸烟,抽烟,抽烟不犯戒,戒条里头没有这一条,甚至于出家人也抽烟,戒里头没有这一条。这条属于摄善法戒,我们晓得抽烟样子不好看,那就有失威仪。抽烟对身体不好,会带来的疾病,这不是好事情。虽然佛没有说,不能说佛没有说的我就可以做,佛没有说的不能做。譬如现在每个人每天都会用不少的时间去看电视,电视的内容是什么?都是杀盗淫妄,不是善的,全都是不善。看电视是什么?看电视是接受染污,你们想想对不对?每天为什么不拿这个时间去念佛去,为什么不拿这个时间去听经去,而去接受这些染污?这些染污天天接受多了,你就迷惑颠倒,你怎么能不造恶业?你造的恶业将来果报在三途,谁把你送到三途?电视。每天看电视你就慢慢上瘾了,就中毒了,后面的果报是三恶道。释迦牟尼佛戒里头没有说叫我们不看电视,你就拼命看去。这戒里头没有,这也叫摄善法戒,为什么?对自己有利益的要遵守,对自己没有利益的要远离,戒律上没有,我们也要遵守,这一类的叫摄善法。

  另外一类,对众生有利益的,对我没有利益,对社会大众有利益,这种事情要做,要认真努力去做。这叫做饶益有情戒。所谓有情众生,对他们有利益,有很好的利益,叫饶益,饶是丰饶,有很大的利益,有很好的利益。这个很重要,这不能疏忽,这些在戒律里头都没有这条文的。所以我们要把持戒的精神搞清楚,要把持戒的精神发扬光大,做到尽善尽美。持戒的精神,断一切恶,修一切善。

  律仪戒里面,最基本的是五戒十善,这学佛的人必须要遵守。不要看它这个东西很小,它不小!小乘阿罗汉将十善业道扩展到三千条,只有十条,扩展到三千条,叫三千威仪。菩萨更厉害,菩萨把这个十条扩张到八万四千条,叫八万四千细行。它基本就是十善业道,你怎么可以小看它!十善业道修圆满,一丝毫欠缺都没有,那是什么?成佛了。我们看到一些佛像,古时候人画的佛像,常常看到佛像头顶上有个圆光,我们后面毘卢遮那佛,头顶上也有佛光。但是有些佛像,佛光的顶上写了三个字,多半是用梵文写的,也有用藏文写的,中文写的也有,这三个字叫「唵阿吽」,什么意思?就是十善业道。唵是身,阿是口,吽是意,身口意三业清净达到大圆满,就成佛了,大圆满是八万四千细行。所以,佛法里头开合不可思议,开是展开,合是归纳,归纳只有十句,十条,展开八万四千。大乘菩萨修的律仪戒,这些我们要遵守。除律仪戒之外,摄善法戒这个意思要懂。饶益有情就是利益众生,凡是对众生有真实利益的事情要做,你遇到,有这个缘分不做你就错了。

  十年前我在澳洲,遇到美国九一一事件,昆士兰大学的校长,跟格里菲斯大学,这两个学校校长来找我。希望我们帮助学校来研究,真正用和平的方法来化解冲突、来促进社会安定和平,这是饶益有情。这个戒律里头没有。对社会、对整个世界的安定和平有帮助的,我们遇到这个缘分要不要做?要做,要积极去做;没有这个缘分,我们不去找这个事情做。有这个缘分,找到我们这儿来了,我们能不做吗?做这个事情很辛苦,要到处奔波,参加联合国的和平会议。我们接到通知,就得准备去参加会议,走了许多国家。为什么?饶益有情,怎么样辛苦也要去,不能回避。

  这一条戒是度毁犯,犯戒、毁戒。现在这个世间,毁犯是最平常的,不仅仅是佛教。我们参与国际这些活动,接触的面就大了,我们深深感觉到,今天整个世界动乱的原因,全部都是教育出了问题。佛教我们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,这个社会怎么会不好?个个都是佛。个个都是佛,这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、就是华藏世界,真的,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。为什么会变成这样?没人教,他就走了样子。我们读《华严经》,看华藏世界,读《无量寿经》,看极乐世界,导师,极乐世界的导师是阿弥陀佛,华藏世界的导师是毘卢遮那佛,天天都在讲经教学,没中断,所以那个世界治理得那么好。中国古代的社会,这些帝王有智慧、有德行,经常不断的礼请儒释道的高人,现在说专家学者,请他们到宫廷里面讲学,儒释道的高人。受国师的礼遇,皇帝封他们为国师,代替皇上教化众生,他们肩负教学的责任,教什么?教伦理、教道德、教因果、教宗教。

  中国,宗教这两个字意思好,宗是什么意思?我们查查辞典,这个字有很多意思,其中有三个很重要的,第一个是主要的,第二个意思是重要的,第三个意思是尊崇的,大家尊重、崇尚,有这个意思在里头。教呢?教是教育、教学、教化。宗教合起来,是什么?是社会、是人民主要的教育、重要的教学、尊崇的教化。这个东西要丢掉不要了,社会就乱了。它教的内容,用现在的话来说,它的内容最重要是扎根教育,伦理的教育。伦理是讲什么?讲人与人的关系,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,这叫伦理。关系明白了,如何把关系处好,这…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六五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