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七0集▪P2

  ..续本文上一页所以我们今天认识,真正认识了,这个世间第一等人,古人所谓是愚人,所谓的「唯上智与下愚不移」,这个不移是说他们不变。上智跟下愚画成等号,这个等号我觉得下愚比上智还要高一等。上智是什么?他明白了,他放下了。下愚他不明白,不明白怎么肯放下?听话,这个比上智还厉害。上智你要晓得,他花了多少精神、多少时间,把这个东西才搞清楚、搞明白。他什么都不需要,你教我,我就这么做,我就干一辈子,我就这么一个方向、一条路干到底,他成功了。这个下愚念佛往生,应该是什么品位?肯定是实报庄严土上辈往生,他们在实报土上上品、上中品、上下品,这是上辈往生。这种人真可爱、真可敬,我们对他五体投地。

  我跟李老师那么多年,老师常说他一心就羡慕下愚,想学学不像。为什么学不像?他的事业太多,没有时间学。真正大福报、第一等大福报是没事,什么事都没有,每天只要吃得饱、穿得暖,有个小茅蓬可以遮避风雨,心满意足,一心求生净土,上上品往生。关键真放下。我们今天悔过,悔过的行动就是真放下,没有放下悔过是假的,没有悔过。特别是在今年,唯一的只有念佛,只有在一起学这部经教。这部经教给我们无比坚定的信心、求生的愿望,日常生活当中,行住坐卧不离阿弥陀佛,一切时、一切处,一心称念,功德就圆满。又何况前面我们念过,念一声佛号,经上讲「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」。声声佛号,一心称念,这个功德还得了!为什么不念佛?为什么要打妄想?这个要常常提醒,高度警觉,打妄想轮回业,念佛号决定生西方作佛,摆在我面前,我是愿意到西方作佛,我还是愿意继续搞六道轮回?这个事情自己决定,与哪个人都不相干,谁也帮不上忙,全靠自己。真觉悟的就是真放下。放下一点,没有彻底放下,没觉悟。这个放下要注意,心上放下。事上放下了,心里还在想着,不行,没放下。心上放下了,事上堆一大堆,没事,不相干,全舍了,就是提起这一句佛号,多简单,多自在。

  「持者,奉持。命终不复更三恶道」,更是再堕三恶道,不会了,命终之后不会再堕三恶道。「即生我国」,我是阿弥陀佛自称,我国就是极乐世界。「是本愿之主旨。若宿世作恶,有决定业,命终之后,须于此界或于他方堕三恶道」。这你造的地狱因,决定要到地狱去受罪。像唐太宗一样,做了皇帝,好皇帝也不行,杀人就是罪,杀人就是要堕无间地狱。杀的人太多,不能说是明君就不堕地狱,没有这个道理。这什么原因堕地狱?不念佛,不求生净土,所以就得随业受报。如果念佛求生净土,永远脱离了。我们今天只有这条路,我们找到了,我们相信了,这条路放光了。

  「以今世悔过修道行善,诵经持戒,发菩提心,专念极乐,至心回向,求生净土等」,这就是现在我们这一生要干的事情。我们干的事情有主有宾,主要干的,附带干的,要以念佛求生净土为主,修道行善、诵经持戒这都是附带、都是辅助的,有缘可以做,没有缘不去做。甚至于有缘也可以不做,我这一句弥陀念到底,正助双修,这莲池大师说的。古人提倡正助双修,我以念佛为正修,还以念佛为助修,正助全是念佛,说得好!蕅益大师说的,真正相信,真肯往生,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。为什么?我们讲菩提心,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都在这一句佛号里头,都在西方极乐世界,到极乐世界一切都圆满、一切都成就,不必再搞这些了。

  死心塌地一句佛号,有榜样!最近的榜样,锅漏匠是个好榜样。谛闲法师的徒弟,倓虚法师的师兄弟,不认识字,没有念过书,什么都不会,老师就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告诉他你就念,将来准有好处。他也不问什么好处,你看就这么老实,问都不问,就这么念。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接着再念,他念了三年,预知时至,站着往生。真难得,死了还站了三天,恐怕没有第二个。死了还站三天,等谛闲法师替他办后事。老和尚赞叹,当今就是现在,当今是现在的意思,弘宗研教,弘宗是禅宗,弘扬禅宗,研教是讲经说法的这些大法师,比不上你,名山宝剎的方丈、住持也比不上你。对锅漏匠的赞叹,这真的不是假的。弘宗研教的有本事站着往生,往生后能站三天,有这个本事吗?名山方丈、住持有这个本事吗?谛老的赞叹是真实的,一点都不假,绝不过分。锅漏匠菩萨给我们做示现,给我们做证明。所以他的成功六个字,老实、听话、真干。古往今来,有这六个字的,没有一个不成功,真实成就。我们今天缺的就是缺少这六个字,虽然有一点,模模糊糊不清楚,不像人家这六个字,清楚、明朗、放光。这六个字世出世法成圣成贤、成佛成祖的秘诀。

  我们再往下看,「于是乘弥陀此愿功德」,这二十一愿的功德,「遮其宿业」,遮是把它停止住,止住了,也是消其宿业的意思,过去那些业全都消掉了。「蒙佛摄引」,临终的时候佛来接引,「不堕三途,径生极乐,故云无不遂者。遂指求生极乐之愿得满足也」,如愿以偿。「可见宿业深重之人,皆可不更三途,带业往生」。所以这个法门最重要的,烦恼不要断,自己断了,业障不用消,自己没有了,什么原因?就那一句阿弥陀佛。你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没有业障,阿弥陀佛没有烦恼,你只要念佛一直念下去,烦恼自然断,业障自然消,这两样东西自然没有了,身心健康,什么病都没有了,你才有精神、有体力,你的佛愈念愈起劲,日夜相续。功夫,谛老的方法妙绝了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接着念。

  早年我在美国一些同修的道场,我就教他用这个方法。除了听经,听经一天初学的不超过四个小时,老同修不超过两个小时,其它的时间念佛。念佛就采取谛老的开示。念佛的方法只有引磬,为什么?念的音调要一致,引磬在打拍子,大家在一起共修,一个人那就不需要,音声一致整齐这是庄严道场。适合于每个人他自己的需要,有人喜欢坐着念,所以佛像前面摆些蒲团,佛七里叫止静,他在那里坐着,不出声,心里头默念。有人在拜佛,拜着念,拜着念也不出声,心里头默念。最主要的还是走着念,绕佛,以这个为主。走累了可以休息,昏沉的时候可以拜佛,来调解自己让佛号不断。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,你一直念下去。真累了想休息一下,旁边有休息的房间,休息的时候不脱海青,休息好了立刻就进念佛堂。这种方法在国外非常受欢迎,为什么?没有压力,没有拘束,大众虽然在一起,每个人都很自在。就是佛堂分三个区,有绕佛的,佛像最好是供在佛堂当中,因为他可以绕,可以绕圈。佛像前面摆蒲团,有止静的在那边,绕佛的从他后面走,不干扰他。祖师给我们设了许许多多的方便,给我们很好的学习环境、念佛的环境,这样子帮助我们带业往生。

  「弥陀悲愿之深,摄度之广,超踰十方。」这个十方是十方诸佛如来。关于带业往生,后面念老有这几句话在此地。「当前」,这就是他写批注那个时候,「海外佛教界于带业往生之旨,颇有诤议」。这个时候我们都在美国,在加州遇到了一位也是大德,名气很大,信徒很多,一位长者。他在那边提倡带业不能往生,要消业才能往生,让许许多多念佛的人心里慌起来了。业消不掉,那不就不能往生,没指望了。我有一次从台湾飞到洛杉矶,在洛杉矶下飞机,周宣德老居士是李老师的老朋友,在机场迎接我。洛杉矶的机场到他们居住的地方一个多小时。在车上他就问我,他说法师,现在有人说带业不能往生,那我们怎么办?他真的是恐慌,问我怎么办?我就告诉他,那就算了,别去了。他听到的时候感到非常惊讶,你怎么这样说法?我给他说,你要好好去想想,如果真的不带业往生,极乐世界只有阿弥陀佛一个人,孤家寡人一个。他问那怎么?我说你想想,观世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,他有没有带业?他愣住了。我说观音、势至是等觉菩萨,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断,他还是带业。那要不带业,不就是阿弥陀佛孤家寡人一个,那去干什么?他这才笑起来了,点头了。我说全是带业。

  我说这位老居士提倡的,我也听说他,跟他没见过面,是一位大德。我说他讲得也不错,因为这样提倡,让我们多消一点业,少带一点业,这样往生也很好,品位可以提升。我说他也没讲错。这些都要注意,人家信徒很多,如果我们要跟他对立,在国外弘法就一定受到障碍。我们还是赞叹,赞叹并不违背道理,劝我们多消一点业,好事不是坏事。所以一定要相信带业往生,没有一个不带业的。即使禅宗里头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还是带业,生到实报庄严土无始无明习气统统在,这个我们在大乘经里面看得很清楚。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是诸佛如来,《金刚经》上讲的诸佛。你看江味农居士的批注,他说那个诸佛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。无明断了,无明习气没断,那个习气还是业,习气统统都断了就不住实报土,他住常寂光。常寂光只有一个位次,妙觉如来住常寂光。实报土有四十一个阶级,《华严经》圆教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住报土。所以我们就晓得,没有一个不带业。「今据本经」,我们现在根据本经所说的,「则知带业往生之说,实据佛愿」,佛这个愿就是让你带业的。「且所带之业,正指恶业。」这是真的不是假的,带业不是指善业,恶业,三恶道的业。

  我们再看下面一愿,第二十二「国无女人愿」。

  【我作佛时。国无妇女。】

  「右章」,这一章有三愿。『国无妇女』,「是第廿二国无女人愿」,见《吴译》的本子。若有女人到命终即化男子,来我剎土,这一段「是第廿三厌女转男愿,又称女人往生愿。第二十四为莲花化生愿」,这也是《吴译》本里头有。「第廿二国无妇女愿」,《吴译》的经文,「令我国中,无有妇女。《汉译》愿成就文中女人往生者,则化生,皆作男子。又曰:其国中悉诸菩萨、阿罗汉,无有妇女」。这是五种原译本里头的经文,确确实实是佛…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七0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