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七0集▪P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说的。为什么极乐世界没有女人?我们知道极乐世界一切都是平等的,有男有女就不平等。极乐世界平等到什么程度?平等到我们到那里去得的身体是相同的,相貌是相同的,平等到这种程度。以谁为标准?以阿弥陀佛为标准。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个个都像阿弥陀佛。怎么能分辨出来?每个人都有神通,不会认错人。如果没有神通这就认错人,个个面貌都一样,哪个是阿弥陀佛?前面我们读过,佛为什么要发这样的大愿,因为知道十方诸佛剎土人身相不平等生很多烦恼。相貌好的有优越感,傲慢是烦恼,相貌差的有自卑感,也是烦恼。所以他慈悲,不让这些外头环境让众生生烦恼,大家相貌都一样,这妙极了,真是慈悲到了极处。

  所以其国,讲阿罗汉、讲菩萨、讲人天,那是说什么?他带着烦恼有多少,是这么说的。如果说见思烦恼没断,统统带到往生那里,那就叫人天。实际上人天是对我们说的,在极乐世界有没有人天的名称?没有,它平等的,极乐世界都叫阿惟越致菩萨。阿惟越致菩萨有带业的、有不带业的,就是带业有多少不一样。见思烦恼统带,这是人天。见思烦恼断了,有尘沙烦恼,有无明烦恼,这就是方便有余土,四圣法界的阿罗汉、辟支佛、权教菩萨,是这个等级的。如果无明破了,我们常讲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着,这是生实报庄严土,是法身菩萨,是真佛,超越十法界,这些人依然带着无始无明习气。这是我们在学习当中常常跟同学们在一起分享。实报土里面的菩萨四十一个阶级,不能说他真有,也不能说他真无。你要说他真有,他们都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着,这平等了,哪里还有阶级?没有阶级可言,有阶级就起分别、起执着,他没有。所以不能说真有,也不能说真无,为什么?他带的习气厚薄不一样,早去往生的他现在带的就薄,现在就薄,新往生的他带的就多,就这么个道理。

  统统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什么境界现前都不动心,都不会起心动念。那心里面?心里面统统都是一句阿弥陀佛,所以到那边身体样子跟阿弥陀佛一样。相随心转,人人都念阿弥陀佛,所以人人的相貌、身体都跟阿弥陀佛一样,就这么个道理。我们这个世间父母生养的小孩,相貌有的像父亲,有的像母亲,这什么原因?他来投胎的第一念,喜欢爸爸就像爸爸,喜欢妈妈就像妈妈,就这么个,还有喜欢舅舅就像舅舅,都有这种情形。到极乐世界,人人想的都是阿弥陀佛、都是念阿弥陀佛,所以个个都变成阿弥陀佛,就是这么个道理,一切法从心想生。所以佛在经上常讲这些原理原则一定要记住。

  这底下一段,「又唐道宣律师引经云」,这是终南山的,当时佛教有十个宗派,这是律宗,道宣是律宗的开山祖师。他引经说:「十方世界,有女人处,即有地狱」,有这么一说。「今极乐无三恶道,亦无妇女,纯是三十二种大丈夫相。盖男女之间易生情爱,便是退缘,是以极乐同居胜于娑婆。」这里特别指出凡圣同居土,为什么?他带的业最多,他见思烦恼没断。实在讲就是我们现前这个世间,要是扩大起来讲就是欲界众生。欲界上面有六层天,欲界天,人间、修罗、罗剎、地狱、饿鬼、畜生,这些都是带严重的情执,严重的见思烦恼。到极乐世界就没事,为什么?极乐世界没有缘,阿赖耶识里头有这些业因种子,它没有外缘,所以这个种子不会起现行,原因在此地。

  这个世界人有贪心,贪的是金银财宝、五欲六尘,那个地方金银财宝满地都是。这个地方黄金是最名贵,那个地方黄金是铺地的,像我们现在铺马路柏油一样,铺地用黄金。我们今天金刚钻是珍宝,人家那边是建筑材料。所以它太多了!又何况想什么什么就现前,没贪心,用不着储蓄。极乐世界人住的房子干干净净,一尘不染,里头什么都没有,客人来了,想座位,座位就来了、现前了,人走了之后,座位不要了,干干净净的,一切从心想生,全部都是变化所生的。这个世界你真的搞清楚、真的明白、真的肯定,一点都不怀疑,哪有不想去的道理!而且想去是现在就想去,晚去一天我在这个世间多受一天罪,多受一天罪,为什么不早去?一心念佛,佛还没来接引,那是什么?我们这个地方的业报还没报了,还有寿命。除非我们真下了个决心,我有寿命不要了,我求佛来接引我,他来不来?他来。你真心求他,他就来。所以真念佛人不怕灾难,灾难来之前,那一声阿弥陀佛真可以把阿弥陀佛叫来,真接引你走。所以对这个世间绝不沾染,决定不放在心上,有很好,没有也很好。有不放在心上,没有也不放在心上,心上就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就是我心,我心就是阿弥陀佛,这就成功了。

  我们再看下面第二十三愿,「厌女转男愿」。

  【若有女人。闻我名字。得清净信。发菩提心。厌患女身。愿生我国。命终即化男子。来我剎土。】

  「第廿三厌女转男愿。善导大师于《观念法门》释此愿云:乃由弥陀本愿力故,女人称佛名号,正命终时,即转女身,得成男子。弥陀接手,菩萨投身」,这个菩萨就是往生的人,阿弥陀佛垂手来接他,他的身分就是菩萨,就是经上讲的阿惟越致菩萨,「坐宝莲上,随佛往生」。这善导大师在《观念法门》里面解释这一愿。我们知道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,唐朝时候应化在中国,他的话是阿弥陀佛亲口所言。「又一切女人,若不因弥陀名号力者,千劫万劫,恒河沙等劫,终不可得转女身」。这一句经文说明女身再转到男身之难,男身转女身容易,再转回来难。为什么?大多数女生情执重,所以她不好转,男子情执比较轻,容易转。可是转到女身很容易,再转回来就又难了,不是不能转,是难。善导大师的话说得好,「总在遇缘不同」,这句话说得真好!

  「如释迦因地,行菩萨道,积一大阿僧祇劫勤修,渐离女身。可见女转男身,实非轻易」。这是经文上说的,释迦牟尼佛也做过女人,他要想转男身用了一大劫的时间,一大阿僧祇劫的时间勤修,才如愿以偿。这个示现告诉我们女转男身不容易。但是「今以闻佛名号,得清净信」。这容易!遇到净宗法门难都变成容易,这是弥陀的本愿,弥陀名号功德不可思议,得清净信。「清净者,离恶行之过失,无烦恼之垢染。无垢无疑之信心,名清净信」。只要对弥陀的本愿,这四十八愿深信不疑,愿愿都是为六道众生,这是非常稀有难逢。我们真的明白、真的搞清楚了,对阿弥陀佛那种诚敬的心、感恩的心,自然就生出来。对极乐世界半信半疑,对阿弥陀佛没有完全肯定,原因是对事实真相认识不清。这里头讲得最清楚的、最明白的就是《无量寿经》。

  今天我们确实是非常幸运,无比殊胜稀有,为什么?我们遇到黄念老这个集注,解释这部经文用了八十三部经论,一百一十部祖师大德的注疏,总共是一百九十三种典籍来批注这部经的经文,这真是稀有难逢!这个本子,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没见过,三个人都没有见过,章嘉大师没见过,方东美先生没见过。如果他们见到这个批注,就是这么丰富的参考数据,他们的信解会大幅度的提升,往生极乐世界品位增高。我们今天有缘遇到,换句话说,我们的缘,跟极乐世界的缘,比我们上一辈的人殊胜。换句话说,我们这一辈的人成就应该超过上一辈,这都是肯定的。不能往生,不能提升阶位,是这个本子流通在这个世间,虽然数量很多,但是跟人口比例还是差很远,没有见到的多。现在好在是有电视、有网络,这个工具真的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。工具虽然是魔王的,魔王也害了不少人,也救了不少人,这个我们都应该知道。我们能用这个工具,就救很多人。尤其是这部批注,如果能够再有个读诵的有声书,就是屏幕上有文字。我们这个科注有文字、有声音,不要有人像,这样做成光盘。这个不是听讲经,完全是读诵,做这样一个本子大量流通。讲解有讲解的光盘,喜欢听讲解也很好,讲解听了几遍之后不必听了,读批注,自己去读都会有悟处,一心念佛,决定往生。

  「由于净信发菩提心,厌离女身,愿生极乐。信深愿切,必起念佛之胜行」。这就是什么?不念你自然会念。换句话说,我们念佛功夫不得力,什么原因?信不深,愿不切,原因在此地。如何培养深信切愿?那就要靠经典。我们的深信切愿发不出来,那就认真学经教,要多听。像刘素云居士一天听十个小时,十几年不间断。所以她比别人超胜的地方是什么?就是她真信切愿,这两样东西一般人不能跟她相比,所以念佛的功夫也就比不上她。深信切愿是念佛功夫的原动力,这个力量在推动她的。念佛她不间断,念佛的时候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她做到了。这就是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的,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,她做到了。

  「蒙佛本愿加威」,这个本愿就是第二十三愿,就是这一愿。「于命终时,即转女成男,往生极乐。是为厌女转男愿。」如果说她不愿意转女成男,能不能往生?没有发这个心我要转男身往生,能不能往生?能,但是往生自然转成男身。因为极乐世界没有女人,自然转,这个都要懂。我们看到有人画极乐世界变相图,那个里面有不少女身。这个画画要注意,女身是什么时候?佛来接引的时候,没有坐上莲花那个时候是女身,一坐上莲花就是男身。所以在极乐世界完全是男身,没有女身,那个画跟这个四十八愿就相应。

  第二十四「莲华化生愿」,这一愿也特别重要。

  【十方世界诸众生类。生我国者。皆于七宝池莲华中化生。若不尔者。不取正觉。】

  这是「第廿四莲花化生愿」。『生我国者,皆于七宝池莲花中化生』。「本经第四十品曰:若有众生,明信佛智,乃至胜智,断除疑惑,信己善根」,这一条很重要,一定要相信自己有善根。「作诸功德,至心回向,皆于七宝华中,自然化生,跏趺而坐」。下面是「须臾之顷」,这是剎那之间。「身相、光明、智慧、功德,如诸菩萨,具足成就」。自然他就变了,这个变是什么原因?是阿弥陀佛本愿…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七0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