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没得到,这些概念有了,我们相信,我们不怀疑,这就是现前的受用。认真努力提升自己灵性的境界,这个重要,此地生活的状况过得去就好了。我们想想,我们现在生活状况比释迦牟尼佛好太多了,释迦牟尼佛真的三衣一钵,每天去乞食,树下一宿,我们过的生活比他好很多很多倍。一定要知足,再不知足就有罪过,一定要很满意、很知足。所以叫变易生死,最后的一次变易生死。
「过此一生,即登妙觉果佛之位」,这就究竟圆满,无上正等正觉。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妙觉这一位,正等正觉有四十一个位次,从圆教初住到等觉都叫做正等正觉。正觉只有两个位次,阿罗汉跟辟支佛叫正觉。法身菩萨,从初住到等觉四十一个位次,妙觉只一位,无上正等正觉就是称妙觉果位,这称为一生补处。「经云: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」,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文,翻成中文就是无上正等正觉。可以翻,为什么不翻?尊重不翻。这是学佛终极的目标,这个目标就称之为妙觉如来,比等觉高。底下括号里头有个简单的解释,「等觉者,望后妙觉,犹有一等」,他不是妙觉,他跟妙觉差一等。「超前诸位」,前面是十地,十地的前面是十回向,十回向的前面是十行,十行的前面是十住。所以往前面看有四十个位次,他超过四十个位次,他现在在等觉,看最上面妙觉位还有一个位次,所以称之为等觉。
「无明」,什么叫无明?无明就是「无所明了」,我们对什么都不知道就叫无明。知道就明白了,不知道就是无明。我们知道的事情太少,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。佛是无明破了,没有无明,所以有人问佛:「佛,你头上头发多少根你知道吗?」谁知道?佛知道,佛说出个数字。有人又在后面去拔掉几根,再问佛多少根,他一说完全相同。佛真知道,不是假知道,可以测验的。这有棵大树,这大树有多少叶子?佛说出个数字。他们去摘掉一些叶子,再问佛现在好多,说的数字完全相同。真知道不是假知道,可以测验的。测验人很聪明,树叶不要一个一个去数,你说出个数,我摘掉几个问你,你看你能说得对不对。到明天再去问多少,那个小树叶又长出来了,它又多几个。佛真知道,不是假知道。
无始无明,「即障理之惑也」。理是自性,对于自性的迷惑就叫它做无明,无明断了就明心见性。「变易」,这讲变易生死,「即实报土生死也。因移果易,故名变易生死」。初住菩萨提升到二住,初住死了,二住生了;十住菩萨提升到十行位,十住死了,十行生了。就跟我们学校念书一样,一年级升到二年级,一年级死了,二年级生了;小学升到中学,小学死了,中学生了,这叫变易。所以它不是分段,分段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。分段生死一般讲的,我们讲人的一生,他从出生他生了,死亡的时候死了,过了这几十年,这叫一段,在六道里头他又去投胎,一段一段的叫分段生死。实际上讲,要给你讲真话,两种生死都是假的,没有生死。如果你真正体会到弥勒菩萨所说的,一弹指有「三十二亿百千念,念念成形,形皆有识」,你把弥勒菩萨这几句话要真搞懂、搞明白了,你就晓得所谓变易生死、分段生死都是假说的,都是众生无明里面产生的幻相,全是假的,哪有真的!佛一句话全说尽了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。这个凡所有相包括什么?包括实报庄严土,统统是虚妄,没有一样是真实的。
真实的就是常寂光,常寂光里什么都没有。现代科学提出一个概念叫零点能量场,很像常寂光。零,数学的零,零是什么都没有,有一点像常寂光,但是还没有办法跟常寂光比,因为常寂光是活的,它虽然什么都没有,它什么都能变。零,零在数学里面讲,零什么都没有,零也能变,零能变一二三四、能变百千万亿,它也能变。但是常寂光能变能生万法,能变宇宙、能变万象、能变生命,我也是那里变出来的,你我他统是从这里变出来的,宇宙万有的本体!佛的教学没有别的,佛教学终极的目标帮助我们回归本体,回归本体就是成了妙觉如来,等觉菩萨到了自性的门口,就差一步就可以进去。「妙觉者,自觉、觉他、觉行圆满,不可思议也」,称为妙觉。自觉圆满,觉他随缘,有缘众生都得度了,没有缘的众生也都结上缘,所以度生无尽。妙觉如来应化在实报土,应化在方便土、同居土,也是度生无尽,显示出无量智能、无量慈悲。
我们看下面这一段。「又如《会疏》曰:一生补处者,是等觉位。尚有一生无明」,括号里头注的「具足应云」,因为它这个一生无明是简略的,应该说「一分生相无明未破。故曰一生」。这一品生相无明,习气。我们现在完全了解,实报土从哪里来的?是无明习气来的。什么叫生相无明?相是现象。今天科学家讲,宇宙之间总的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种现象,第一种是物质现象,第二种是精神现象,他们称为信息,第三种自然现象,不外乎三种现象。但是自性里头这三种现象都没有,在净土里面讲常寂光,常寂光没有现象,物质、精神、自然现象全没有。所以科学家、哲学家他能够探测到的,只能探测到十法界,十法界是心现识变。因为他用的是第六意识思惟、第七识的执着,他用这两样东西来探测宇宙、来探测诸法实相,所以对内他能够找到阿赖耶,对外他能找到太空。这两样东西似乎跟佛法讲的完全相同,那就是说,我们用识心已经达到了饱和点,无法再突破了。量子科学确实是非常令人惊讶,这都是宇宙的奥秘,等于全部揭穿了。
最后一个就是常寂光,常寂光他没有办法,为什么?它没有现象。用六识,我们讲六识包括第七识,甚至于包括第八识,第八识的见分,用这些东西来探测只能探测到第八识范围以内的,第八识范围之外他就没办法。那怎么样?唯证方知,要放下,放下心意识,不用它了。放下意识就是放下分别,放下末那就是放下执着,放下阿赖耶就是放下起心动念。我们六根对着外面六尘境界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着,那就是法身菩萨,他全放下。全放下障碍没有了,无明就没有了,所以他就破无明,无明破了他就生实报庄严土,无明习气没断,习气没有方法断,只有等待时间长,它自然的没有了。古人用比喻说像酒瓶,酒瓶盛的一些酒,味道很浓,酒倒干净了,里面擦干净了,确实一滴酒也没有了,闻闻还有味道,那叫习气,那比作习气。他真的不起心不动念,但是他无量劫来那个不起心不动念的习气没断,所以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,无始无明习气全没有了,这就证妙觉位。等觉菩萨叫做生相无明,为什么?现相,他现的实报庄严土的依报庄严,就是那个生相无明变现出来的,生相无明断掉之后相就没有了。
这里解释得很好,「生相无明又作无始无明」。无始两个字的意思好,无始是什么?没有开始。我们原先以为,初学佛的时候,以为无始这两个字的意思大概是形容时间太久了,找不到起源,称它作无始,其实我们把意思全讲错了,就那么简单,字面上的意思,没有开始。怎么说没有开始?我们想想弥勒菩萨所说的那个一念,那一念有没有开始?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,或者我们讲一秒钟,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,你能不能说它开始?你还没想到开始它就没有了,所以无明没有开始。那无明有没有消灭?无明也没有灭,无始哪有灭?不生不灭,可是它有这个东西。独立这一个现象它根本不存在,有没有?有,有而不存在,它时间太短了,它那个现象占的时间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,它就占那么短的时间,这个我们无法想象。我们如果用电影底片,以前的电影,现在电影用数码,不用这个了,这是从前用的胶卷,就是幻灯片,幻灯片在放映机里面打到银光幕上,一张就是一个照片。镜头关了再换第二张,这是第二张照片。每一张照片都是独立的,张张不一样,叫大同小异,绝对没有完全相同的。一秒钟放二十四张,你看一秒钟有个印象,时间虽然短,看到一些印象,如果二十四分之一秒的话你就看不到了。你知道有这么一桩事情,但是什么内容你完全不知道,它太快了,你眼睛是看到了,看到你还没有办法分别它就没有了,二十四分之一秒!所以它必须要连续,就是二十四张统统融在一起,你看出它的意思了。现代科学的名词叫纠缠,纠缠在一起你才能看到,不是纠缠在一起你看不到。
弥勒菩萨告诉我们这个比科学家讲得清楚,科学家只是说极快的速度,弥勒菩萨把数字说出来了。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我们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,一个生灭,我们可能睁着大眼睛看也没看到,它就没有了,你根本就看不到它;三十二亿百千念,这一弹指,也许看到好像一下闪光,里面的内容不知道。里面内容是什么?惠能大师说的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那内容是万法,内容是整个宇宙,就在那一剎那之间,我们看不到。必须一千六百兆次的纠缠在一起,我们在一秒钟当中看到这些现象。那十秒钟就是一万六千兆次的生灭纠缠在一起,我们看十秒钟,十秒钟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万六千兆的生灭纠缠在一起,让我们看十秒钟。
这说明一桩什么事情?我们必须要知道的,人不能离开群体,不能离开万法,离开万法就毫无意义。它的本质、它的实相是如此,真相就是这样的。人要和睦相处,你单独搞自己的是决定错误的,你念念想别人是绝对正确的,这是告诉我们这桩事情,不能只顾自己,没有别人,为什么?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。整个宇宙从哪里来?就是从自己念头生出来的。我们每个人念头虽然不一样,但是根源是一个,都是一个自性。《楞严经》上举的比喻举得好,把我们的自性比喻大海,把我们的阿赖耶识,阿赖耶识也是大海,整个迷了,把我们的第七识、第六识比喻作一个水泡,大海起个水泡,这是有执着。你我他各个不一样,水泡都不一样,但是破了之后都一样,打破这个执着完全一样,打破执着就回归自性,就是妙觉如来。这个比喻好,让我们知道本来是一体,不关心、不爱护是绝对错误。原来爱人、爱…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八0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