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 (第一九一集) 2012/2/14
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02-037-0191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五百二十页倒数第三行,从当中下面《仁王经》这里看起:
「例如《仁王经》明五忍」,第一个「伏忍」,第二「信忍」。伏忍,地前三贤,但能伏惑,烦恼习气没有断,但是可以伏住,让它不起作用,这是我们常常所说的四圣法界。信忍是超越十法界,别教初、二、三地的菩萨,圆教是初住、二住、三住,「得无漏信」,无漏就是破了无明,才叫无漏。初住菩萨无明破了,离开十法界,十法界就没有了,他往生到实报庄严土。初住,发心住,叫初发菩提心,发心住,这才叫真信。《大乘起信论》里面讲的信,跟这个等级是相齐的,都是讲的华严圆教初住以上,初住、二住、三住,这是信忍。再上去「顺忍」,普贤菩萨所说的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这是顺忍,这是四地、五地、六地,《华严经》上就是四住、五住、六住,十住里面这三住,「趣向无生」。无生是下面,下面是无生法忍,无生法忍是七地、八地、九地,「诸念不生」。实际上,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,别教初地、圆教初住已经断了,那为什么这个地方还是讲诸念不生?习气还在,这是带着习气离开了十法界,十法界没有了。所以在实报庄严土,十住是前面这一个阶段,要到七地、八地、九地,起心动念的习气才真正断了,习气断了,诸念不生。最后的是「寂灭忍」,寂灭忍是十地、等觉、妙觉。十地就是十住,等觉就是初行,妙觉就是二行位的菩萨,在圆教二行位的菩萨,这寂灭忍,惑尽性寂,在这个时候习气愈来愈薄了,但是还有很微细的习气。上面还有很多阶级,你看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,这是圆教。到圆教的等觉、妙觉,才是真正的无上正等正觉,才是真正妙觉如来,圆满的回归自性。这是我们在大乘经上看到的。
「《仁王经私记》云」,这也是批注,《仁王经》的批注。「初地、二地、三地得无漏信,名信忍。四、五、六地趣向无生,名顺忍。七、八、九地,诸念不生,名无生忍」。跟我们前面所说的完全一样。「十地、妙觉,得菩提果,名寂灭忍。古注经家中,有认为伏忍,信忍,顺忍,即本经之三忍者;甚至有以最初伏忍之上中下三位,为本经之三忍者」。这个说法相差的距离很大。「盖皆不许他方菩萨闻佛名号,应时即得一忍,二忍,乃至无生法忍也」。这是古大德讲经、注经他们有这些差别,因为末后的五愿是阿弥陀佛为他方世界的菩萨所发的,不是到极乐世界的,到极乐世界问题全都没有了,这是加持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们,这条件是菩萨,不是普通人。菩萨闻名,菩萨学习这部经论,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,跟极乐世界不一样,极乐世界的利益比我们就真实得太多了。总结弥陀的意思,还是劝勉十方菩萨念佛往生净土,意思还是在这个地方,我们能够体会得到。但是这里头讲到,第三忍是无生法忍,这是个标准,「但据经文,此三忍中,包括无生法忍,实无可疑」,这一句真正标准给我们说出来了。
「《魏译》第三十四愿曰:设我得佛,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,闻我名字,不得菩萨无生法忍,诸深总持者,不取正觉」,这里有无生法忍。「《宋译》文:闻我名者,应时即得初忍、二忍,乃至无生法忍」。这个经文句子很活泼。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可见愿文中之第三法忍,决定是无生法忍也。又据《论注》」,昙鸾法师的《论注》,「即见彼佛,未证净心菩萨(指初地至七地),毕竟得证平等法身」。昙鸾在中国南北朝的时代,佛门这些大德尊称他为神鸾,他应该是净宗一代祖师,但是祖师没有把他列上。他好像在善导的前面,古大德把善导选为二祖,把神鸾疏忽掉了。这是一位大德,他的话我们可以相信。
这下面念老有个批注,「平等法身者,八地以上法性生身菩萨也」。依据昙鸾法师的这个注子,那就是说,无生法忍是八地以上法性生身菩萨。我们这里也有个参考数据,从《佛学大辞典》上查到的,就是「法性生身:二种菩萨身之一。此法性生身,经论之说,多谓是初地以上,或以为八地以上,如往生论注」。昙鸾大师的批注是八地以上。「智度论七十四曰:菩萨有二种,一者生死肉身」,这是应化在世间他所得的身,「二者法性生身,得无生忍法。断诸烦恼,舍是身后,得法性生身」。《往生论注》下卷说,「平等法身者,八地已上,法性生身菩萨也」。这一段念老节录在这个批注上,集在这个地方。
可见得这个生死肉身是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,众生有感,佛来应,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。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印度,释迦牟尼佛久远劫就成佛了,《梵网经》上他告诉我们,他到这个世间来示现成佛,这一次,就是三千年前这一次,是第八千次。由此可知,佛跟我们的缘非常之深,这第八千次来。来用应身,应身就是来投胎,示现八相成道。这个还是肉身,佛也是肉身,这个肉身有生有灭。所以佛在这个世间,那个时候世寿是一百岁,但是佛八十岁就走了。应该住世一百年的,为什么八十岁走了?佛说,最后二十年的福报留给一万二千年,就是正法、像法、末法时期出家人,是供养他们的资粮,所以出家人享受的是释迦牟尼佛这二十年的福报,佛慈悲到了极处!佛还有个身,法性生身,法性生身不生不灭。这个生死肉身灭了,法性生身就现前。法性生身住在哪里?极乐世界好讲,极乐世界是法性身、是法性土。极乐世界大家一定要注意到,只要生到极乐世界,凡圣同居土也是法性身。这个世界整个就是法性变现出来的,生到那边人是法性身,居住的国土是法性土,所以他无量寿,他常住不灭。虽然是讲有生灭,他那个生灭没有分段生灭,变易生灭,变易生灭太长久太长久了!
阿弥陀佛他老人家的化缘尽了,示现灭度;阿弥陀佛一灭度,观世音菩萨立刻就成佛了,所以西方极乐世界的佛不会中断的,时间都很长很长,无法计算。观音菩萨将来入灭之后,大势至菩萨接着又成佛,这个世界永远有佛。有佛好!有佛天天在教我们,你每天闻法,你不会堕落,佛是天天在提醒你。同时,同学好,同参、同学都是等觉菩萨,都是诸上善人、补处菩萨,这些人修行的功夫差不多已经到成佛的边缘,他来辅导我们、来帮助我们。由此可知,我们讲修学的环境,遍法界虚空界,极乐世界是尽善尽美。到那里去干什么?是去作佛去的,是真正落实四弘誓愿里面所说的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是为这个而去的,为了度一切众生,先成就自己。弥陀的大愿大行帮助我们一生成就,这是无比稀有的因缘。
下面,「又曰: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,毕竟得平等口业。皆是闻佛名号,得证无生法忍之明证」。这是说不在极乐世界,像我们现在还没去,得阿弥陀佛本愿加持。我们过去这些年讲经,讲《华严经》,我们的背景全用华严三圣,今天这个背景换了,江逸子居士绘画的极乐世界变相图,叫「极乐妙果图」。为什么不设色?极乐世界的色没有人能画得出来,所以完全用白描。不设色是表法。这张画画得好!李老师当年在世,告诉他要画一张极乐世界变相图,画一张地狱变相图,他一直都没动手。而是城隍来找我,我们家乡的城隍。那个时候我住在新加坡,他附体来找我,说出我童年的一些事情,我自己能记得,六、七岁时候的事情,他能说得出来。这个事情,除了我母亲没有人知道,所以我相信他是真的。我问他来找我干什么?他希望我恢复城隍庙。我说这个我做不到,这是国家政策,我无能为力。然后他就告诉我,他说阎王殿非常重要,城隍度众生方法就是阎王殿。从前阎王殿城隍庙里是泥塑的,塑出来、造出来的,造得真好。我记得我们家乡的那个城隍庙,阎王殿是泥塑的,十殿是泥塑的。小时候每年城隍庙总会去几次,母亲去烧香就带着我们小孩去看阎王殿,告诉我们,干坏事你看就受这个果报。印象非常之深,我们动个念头,要想做个坏事,马上就想到阎王殿,就不敢了,真管用!所以他一提醒这个,我说是重要。
正好新加坡居士林在修外面的墙,墙上它做浮雕,在福建惠安做的浮雕。我说那就把阎王殿,这十殿阎王做浮雕镶在这个墙上好不好?我就跟他商量。他说这样也好,那不如画画。我说画画更简单,画画,江逸子老朋友。他这么一提醒,我说画画那比做浮雕更简单。他说画画,画画之后复印,希望全世界净宗学会统统都收藏一张,每年拿出来展览一、二次,这样子会度很多人。我说这好,所以我就到台湾去找江逸子,我就把城隍这个事情跟他说明,他一口就答应了,他说老师曾经讲过要他画。我说老师给你讲的是因,这是缘,因缘成熟你得动手了。真没有想到,一年就画成功,你看五十米长,二十六公分,五十米长,这么大的一张画,一笔败笔都没有。所以我告诉他,你可别居功,这是城隍拿着你的手在画的,拿着你的笔在画的。他承认,这真是不可思议。这个画完之后,也再画一张极乐世界对比,你看一个作恶堕地狱,一个念佛到极乐世界。过了大概一年多,他天天在想,画出这一张。这一张画,画的时候我看,我也很满意,很难得。今天我们换这个背景,也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十方世界的众生。这都是闻佛号,十方菩萨闻阿弥陀佛的佛号,得阿弥陀佛的加持,也都能得无生法忍。
下面说,「无生法忍,略云无生忍」,简称为无生忍,无生忍就是无生法忍。什么意思?「真智」,真实智慧。真实智慧不是我们世间人的聪明智慧,是从哪里来的?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。换句话说,真实智慧不是学来的,我们所学来的都是外头来的,真实智慧是真心里头本具的,我们把真心找回来,智慧就现前。真心,禅宗里面讲明心见性,那是真心。大乘经教里头常常有这么一句经文,「真心离念」,什么是真心?你没有念头的时候就是真心,有念头的时…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九一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