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吃。所以多少年轻人出家想学讲经,以后一听到老和尚这些话都吓退心了。讲经没人供养,经忏佛事有收入,所以寺庙里头不主张讲经,讲经是贴本的生意,做法会是有收入。这个错误的观念让佛法变质了。我这是章嘉大师教给我的,教我学释迦牟尼佛,释迦牟尼佛一生就是讲经教学,他说佛菩萨会保佑你,护法神护持你,你什么都不要操心。我说这个好!这条件太好了。什么都不要操心,什么都不要管,明天有没有饭吃,明天还没到,今天想它干什么?到明天自然有地方吃饭。一生对于自己的衣食住行没有想过,一切随缘,可是缘都很不错,什么都没有,一样也没有缺乏。没房子,住的地方都不错;没车,出去还都有交通工具,有人替我们早就预备好了,何必要自己有!自己拥有,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。所以你真有信心,真能坚持,果然就没错。
所以,我们相信佛菩萨照顾,相信老祖宗照顾,真要有这种信心,精进不懈,勇往直前,前途无限光明。为什么?在今天,往后的这个社会,大家需要什么?需要真实智慧,真实智慧在哪里?在中国。大概是一千四百多年前,一千四百多年前,穆罕默德还在世间,回教。穆罕默德就告诉他的信徒,鼓励他们到中国来学智慧。这他们经典上都有,到中国来学智慧。近代,英国汤恩比说过,提倡过中国孔孟学说、大乘佛法,那是智慧的宝库。这些智慧的宝库是用文言文写的,你要不懂文言文,你就没分。如果看翻译的,是经过别人吃了吐出来喂你,不是味道,你自己应该直接跟古圣先贤往来。那要直接跟古圣先贤往来,文言文就是基本,你只要能学会这个东西,这把钥匙在你手上。
佛法在《大藏经》,中国古圣先贤在《四库全书》、《四库荟要》,《荟要》比《全书》更好。《全书》经过清朝,有一部分删改了,不利于清朝的都删改了。但是《荟要》没有,《荟要》是原文,一个字没有改动,为什么?皇上看的,《荟要》以前不是给别人看的,专门给皇上看的。《荟要》以前只有两套,一套在摛藻堂,是乾隆皇帝的书房,另外一套在圆明园。圆明园被八国联军烧掉了,就只剩一套孤本,这套的原书在台湾故宫博物院。前些年,十年前,世界书局根据这个本子翻印过一次。我问他,你印了多少套?他告诉我,两百套。我说为什么不多印一点?怕卖不掉。太少了!我给他买了差不多有六、七十套,你看两百套我给他买了六、七十套,所以我跟这个书店老板也变成朋友了。
去年,民国一百年,这两家书店又发心再版,这个很难得!商务印书馆告诉我,《全书》计划决定再版,纪念民国一百周年,我就定了一百套。这一百套原本是想供养大陆各个大学,那个时候正好山东大学展校长我们很熟,他邀请我做学校的校董兼教授。我就跟他谈到这个事情,商务准备再版《全书》,我说我定一百套,这一百套交给你,你替我去分送给各个大学,他同意了。结果没有想到他调走了,下面徐校长我也认识,没有那么热心,他不帮助我,这书进不去。所以这个书,还是进去了一些,不多。我就送到国外,送了不少,大概现在还有十几套。世界书局这个《荟要》我定了两百套,今年五月交货,书就交给我了。我这两部书,两百套《荟要》,一百套《全书》,我是成本价钱一千万美金。我们希望这两百套的《荟要》能送到中国最好,如果没有这个缘,我就想办法分送给全世界,每个国家送两套,要送一百个国家。这个我要找联合国,请他们帮助我。但是我们是以自己国家为优先,自己国家不要了就送给别人。我鼓励全世界人学中国文言文,你们要有智慧,一定好好的认真学习。为什么?这些书籍那真正是智慧的宝库,你们受用无穷!二十一世纪中国人的社会,是中国人文化的社会,不是别的,中国人智慧的社会。智慧没有国家界限,也没有宗教界限。
所以今天我们讲教育,所疏忽的就是根疏忽了,没有从根本上下手。根本就是老祖宗传的五伦、五常、四维、八德,这个东西是根,总纲领、总原则,你翻开《四库》,任何一部书都不离这个标准。换句话说,《四库》里面所讲的,就是这个总原则怎样落实到生活、落实到工作、落实到处事待人接物。你学这些东西真能救世界,不但救国家、救民族,真正能救世界。所以我是把十方的供养做这个工作,我不盖庙,我不要道场,我就做这么一桩事情。希望我们自己的同学对这个能有认知,年岁还可以,认真学习。四十岁之前这个年龄不晚,别人用两年学会,我用五年学会,五年之后还有发挥的地方。真正干,把继绝学这个使命背上,祖宗保佑你,三宝保佑你,保佑你延年益寿。为什么?需要你来弘扬,就跟阿弥陀佛一样,阿弥陀佛是发了大愿,所以他寿命延长了,无量寿,道理就在此地。你要问,为什么可以延长?根本的道理是因为你本来是佛,所以可以延长。佛是无量寿,你本来是佛,那怎么不能延长?诸佛菩萨可以加持,真能做到。
「法藏菩萨亦复如是,欲令众生,至无上道。至于必至者」,经文上有必至两个字,古人有两种解释,第一,「必至无上道者,本愿主体也」。这是四十八愿的主体,换句话说,四十八愿愿愿都是以这个为中心。「一一愿中,皆以正觉自誓,如次之二句,斯愿不满足,誓不成等觉」。阿弥陀佛成等觉了,成等觉就是成佛,他成佛了。换句话说,他的愿统统满足了,四十八愿愿愿都做到了,愿愿都落实了,愿愿都在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当中你都看到了。「盖四十八愿,具体愿文,虽各有异,但大愿共本,实为入无上道同成正觉」。这是弥陀大愿的根本、大愿的核心,愿再多,都是以这个为共同目标:如何帮助一切众生,契入无上道,同成正觉。从事教学工作的人,对所有受教的学生应当有这种心态,怎样帮助他断疑生信。佛家这个信跟宗教不一样,佛家信是信谁?信自己,不是信佛。信自己是什么?依中国传统的东西来说,信自己的自性本善,就是本性本善,相信我自己本性本善。那你要学佛?相信我自己本来是佛。这个跟宗教的信不一样,宗教的信信他,信上帝、信神,佛法不是,佛法是信自己。这个要错了,你就错到底了。释迦佛常常讲,我们如果把它错会掉了,那叫冤枉!愿解如来真实义,我们是曲解如来真实义,这里不能产生误会。净土宗建立的理论基础就是「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」,这是净宗理论的基础。你当然可以成佛,成佛的早晚,遇缘不同,讲绝了!
现在人对佛教的误会我能理解,我很理解,为什么?我早年一样误会,跟大家完全一样。道听涂说,别人说佛教是宗教,我们认为它是宗教,别人说佛教迷信,我们看看它是很像迷信。只看到外面表面,没有看到里面。不过你现在到里面,你也看不到,没有了。所以方老师告诉我,那句话真的重要,告诉我佛经哲学不在寺庙。我问他在哪里?在经典。这个指导非常重要!如果没有这个指导,我们到寺庙一看,不像,方老师的话是假的,不是真的,会让我们怀疑,会让我们信心退失。那他一说,这个我们明白了,我们要找真的佛东西,在经典里头。
真正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?在你自己心里头。佛讲得很清楚,「唯心净土,自性弥陀」,那不是讲得很清楚吗?阿弥陀佛在哪里?阿弥陀佛是自性变现的,统统都是从心想生。从谁的心想?从我自己的心想。那这里头有个很深的问题了,什么是我自己?这个是大问题。佛说了,我们这些人,六道众生,都是把自己迷了,不认识自己了。但是他讲得很简单,只要你放下起心动念、放下分别执着,你的真面目就现前。你所以迷失了自己,不认识自己,就是因为你有起心动念,你有分别,你有执着,你不认识自己了。不认识自己,自己变质了,不是不存在,在,变质了,变成现在这个样子。认识自己,你就变回去了,回去的样子是什么?是圣人,是佛菩萨,统统是你自己,不是别人。
我们学阿弥陀佛,希望我将来作佛跟阿弥陀佛一样;我们往生极乐世界,希望我们将来成佛,我们的世界跟极乐世界一样。省好多事!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搜集所有诸佛剎土里面的真善美的大成,他去搜集花了五劫的时间,我们到极乐世界捡现成的。等于说他在那里建了个展览馆,十方剎土真善美慧全在这里面,我一到那边,我就不要去找这个麻烦了,浪费这么多时间,我统统见到了。我读到这些东西,我有我的一个想法,我们今天能够把这个地球上这一万几千年历史文化,我们都去学习。我们找一个地方建个小城,把这些东西统统在这里做出来,这就是地球的文化城,就是地球上的极乐世界。这个想法从哪来的?从极乐世界来的。特别适用于现前的社会,因为现在社会你讲他不听,你做出来他要看到,他会受感动,他就相信了。
今天在这个世界上,无论是学术、是传统,或者是宗教,都要做成一个典范,不做这个东西是不行的。我们过去在汤池只做了三年,影响这么大,如果真正做得好,长期做下去,肯定影响全世界,这个事情不难。最难的是人才,钱财不难,最难是人才,到哪里去找这些对于传统文化、对于大乘,真正有认识的人?这个认识的人也不需要多,有个二、三十个人就能做得很成功,这才真正是教化众生。一定经营一个点,不能搞太多,太多了,精神、体力统统消耗掉,做不好。真正做好就是一个点,一个点做好之后,希望别人去做第二个点,做第三个点,一生永远就经营这一个点。每天学习,每天去观摩,取人之长,舍人之短,建立一个小区,建立一个小城,会做出很大的成就。
下面念老引用《法华经.劝持品》里头两句话,「我不爱身命,但惜无上道」。我们从这句话去体验,他为什么不爱惜身命?身命是假的,身命是无常的,身命天天在流转,不是真的。无上道是真的,无上道是永恒不变的。实际上,无上道才是我们真正的生命,我们不生不灭的生命,我们要爱这个,身体无所谓。所以人生在世,最重要一件大事是什么?提升自…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九六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