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九九集▪P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理。「涅槃经十八」,第十八卷,「第一义天,谓诸佛菩萨,常不变易。以常住故,不生不死不老不病」,这叫第一义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我们希望自己不生、不死、不老、不病,能不能做到?能,往生到极乐世界就做到了。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,不管你生到哪个阶层,统统都是不生、不病、不老、不死,你全得到了。如果要不到极乐世界去,做不到,无论修什么法门,这一生不容易修成功。这是我们学佛第一个目标。所以阿弥陀佛也称为无量寿佛,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,阿弥陀佛无量寿,所有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统统是无量寿,确实在极乐世界不老、不病、不死。就凭这一点我们也应该到极乐世界去过生活。学佛,到极乐世界不是听我讲经,听阿弥陀佛讲经。而且还有许许多多大菩萨,像观音、势至、文殊、普贤一流的大菩萨,帮助你,你有什么困难他帮助你解决,所以进步就非常快速。真是个好地方,不要错过。

  我们再看这个经下面这一句,「又证涅槃之万行,名梵行」,这也是梵行第二个意思,证得大涅槃。这是法身菩萨,跟前面讲的境界相同,禅宗叫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,一般大乘叫证般涅槃。证得涅槃之后,所有一切行都是清净行,为什么?他再不会有染污了。涅槃是寂静,心地寂静怎么会有染污?「《会疏》:欲是诸苦之因」,欲是欲望,欲望不是好事情。所以学佛的人,第一个要把欲望管好,控制住。欲怎么样?适可而止,不能叫它膨胀。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你要想得到幸福、得到平安、得到快乐,你把你的欲望降低,你就非常快乐;如果随着欲望膨胀,那个人会很可怜。

  我早年在台湾讲经,有一天坐出租车,这个开车的司机告诉我,他生活很苦恼,说他家里面收入不够开销,生活很痛苦。我就问他,你家里有没有电冰箱?有。有没有电视?有。车是不是自己的?是。我说那你过得很自在,你怎么会痛苦?他一说,我这个电冰箱旧了,比不上人家的,车也不能跟别人比,样样不能比。我说那你很辛苦、你很可怜,如果能到物尽其用,你不就很快乐吗?你跟人家比干什么?跟人家比比快乐,我比你快乐。你房子住得比我大,你没有我快乐;你车比我好,你没有我快乐;你吃得比我好,我天天青菜豆腐,我比你快乐,比这个,那你就很会做人了。他说你说得不错。不要跟别人比,你就快乐。一件衣服可以穿个十年、二十年,不要人家说一有新的时髦东西出来就想要,那你是自讨苦吃。有人说我赶不上时髦,出去人笑死了。我说笑死是他死你没有死,你为什么怕别人笑死,那你有大慈悲心,你自己没有受到伤害。我们只要穿得整齐、穿得干净,吃东西能卫生,你说你多快乐,你的收入花不完,你月月都有存款,你怎么不快乐!所以不能跟别人比,凡事跟别人比的都自找苦吃。

  我在美国住了多年,我看美国人非常可怜。你看工资稍微升一点,两千块钱,他住在两千块钱那个地区,这个地区家家收入两千块钱。如果他拿到三千块钱,他赶快要搬,搬到那三千块钱,好像自己身价上升了,自己有三千块钱收入了。这个都什么?虚名在作祟,他要跟人比。我永远住在两千块钱地区,我一个月收入有一万多,你说快乐不快乐?这个什么?事实真相他没有看破。人人在一生,你到这个世间来,换句话说,上天都让你过最美好、最幸福的生活,你不会过,你要把你那个欲望不断向外膨胀,你自己找罪受。所以这个道理我们要懂。如果我们学了传统文化,懂得做人的道理,学了佛法做佛的弟子,我们把多余的钱去布施,帮助更苦难的人,你就更快乐。为什么多赚一点一定要把它享用掉?外国人这种观念害死好多人,把好多好多人一生的幸福都破坏掉了,都是那一个错误观念。为什么要学他?

  在外国我们看到华侨,比外国还好一点,但是也有少数跟外国人学习的。国外住家院子都很大,别人院子种花,我们院子种菜,种菜、种瓜我们有收入,还有吃的东西,吃了干净、吃了放心。现在麻烦是水也污染,严重污染,蔬菜,甚至于米都有问题,里头掺滑石粉,米很好看,那里头都有毒,所以人吃了之后,会生些奇奇怪怪的病。中国古人讲,「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」,多说话的人容易惹祸。古人有真智慧,教我们后人句句都是好话,我们要相信。现在人说话,真话愈来愈少了,少了怎么办?最好不要听,听了生烦恼,还去分析到底是真是假,你浪费些精神、浪费精力,最好不听。学佛的人最好是老实念佛。

  所以是欲望要降低,愈低愈好。你看释迦牟尼佛,把欲望降到最低,一天吃一餐,省事,哪有那么麻烦?节省了多少时间。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建一个道场,晚上睡在哪里?睡在树底下,他打坐,在树下打坐,睡眠的时间少,精神体力好。佛的弟子们每天休息的时间,中夜,中夜就是我们现在的晚上十点钟到两点钟,这叫中夜,这是他们休息的时候;换句话说,两点钟他就起床了,他就起来了。那个时候诵经没有经书,释迦牟尼佛在的时候没有经书。诵经是什么?经是佛所讲的,听了之后记住,不断去回味,念咒、念佛、坐禅,这是他们的功课。这是戒定慧三学,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修行学习目标是开智能,佛教大家这个方法。

  知道欲望是苦因,一切苦的因,用什么方法来对治?用布施、用持戒。「施(度)戒(度)能离之」,就能离开欲望,持戒,守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的规矩,衣食住行统统简化;修布施,我们有多余的,送给那些有缺乏的人。布施里面有三种,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。出家人不从事生产的事业,所以出家人财布施,那只有用内财,内财是用身体、用体力、用精神为众生说法,为众生解答难题,这都叫法布施。法布施的果报长聪明智慧,这得聪明智慧;财布施得财富,愈是施得愈多,你得到的愈多。佛教导我们,你所得到的要统统布施出去。所以佛法里头还有一个名相叫舍得,你能够舍,后头就有得,这是第一个意思。第二个意思是什么?你得到的东西还是要舍掉,把得到的还舍掉。得到舍掉之后怎么样?你得的会更多。那你永远都要施,愈施得到的就愈多。你一生修这个事情,你会得大富,你有大布施,这个事是真的不是假的。

  佛法没到中国来,中国人已经做到了,春秋时候范蠡就做出一个最好的榜样。在过去,六、七十年前那个时代,中国这块土地上供财神都供范蠡,现在我们不晓得是谁了,以前供范蠡。台湾供关公,关公跟发财没关系,关公会打仗,有义气,跟发财好像不相干。供范蠡是对的,向他学习。他帮助越王勾践复兴了自己的国家,他隐名埋姓去做小生意,叫陶朱公,带着西施做小生意。二、三年发了大财,他把他所有的财产分给些贫民,做布施,从小生意再做起。过几年又发了,发得比以前还多,发了之后再散财,再从小生意做起,三聚三散。他的一生,这个就是佛家讲的,财富从哪里来?从布施来的,愈施愈多。算命说你命里头有财库,财库是财布施所有的,聪明智慧是法布施的果报,健康长寿是无畏布施的果报,你要真干。这三样东西都是人希望得到的,那你不修因,你怎么会得到?修因就有果,这是正确的,这是菩萨行,绝对不是侥幸。修三种布施,得三种果报,你看财富、聪明智慧、健康长寿,得真干,布施。这个事情要做得有意义,得利益的人愈多,功德愈大;获利益的时间愈长,功德就愈久,可长可久。所以这慈善事业要好好去经营,三种福报都能够得到。可惜现在有这种人,但是不晓得这个道理,福报得的不圆满;如果真正懂得了,福报是圆满的。持戒就是守规矩,在今天讲遵守国家的法律,好好去经营你的事业。

  「正念是善护助,如着铠入城」。正念不容易!现在我们的社会问题不是局部,是全世界,人的念头是什么?你不妨去调查调查,你去问问人,你每天想什么?一百个人可能有九十九个人都是想发财,这一调查就出来了,你看他想什么。你是想自利还是利他?可能个个都是自利,没有想到利他的,这个念头不正。正念要想别人,不要想自己,这叫正念。可是今天这个社会上正念很少,邪念很多,人存的是什么心?贪瞋痴慢疑,贪心、瞋恚心、愚痴心、傲慢心、怀疑的心,这在佛法里叫做五毒。心里头有五毒,再加上情绪有了问题,情绪是什么?怨恨恼怒烦,你调查就知道了,十之八九都是。他造些什么?杀盗淫妄,都干这些。这是带给自己一生痛苦,带给社会的混乱,带给居住的地球许许多多灾难,都从这来的。

  所以佛教给我们,你要想正念,头一个就把邪念断掉。第一个邪念是什么?执着身是我,这错了。身不是我,我们不要被它欺骗了,处处都为这个身着想,我们就是被它欺骗了,它不是我。我为它造一些罪业不值得,说实在话,这决定不应该的。为什么说身不是我?诸位要晓得,佛家讲我的定义,有两个最重要的意思,第一个是主宰的意思,第二个是自在的意思,我们这个身能做得了主宰吗?这是个生灭法,从生到死,这是一个阶段,这一阶段是大的阶段。小的阶段,你一定要晓得,这身每一天死一次,晚上睡觉睡着了不等于死了。人命无常,活到一百岁也是一弹指、一剎那。我活到八十六岁,想到六岁的那个时候,就像在昨天一样,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!所以人到七老八十之后,就感觉到时间过得太快了。一百年真的是一剎那。一百年算是长寿了。

  长寿有什么好处?多受几天罪,多造几天业,不就干这个!还不如短命。短命什么?少受罪、少造业。所以你明白这个道理,对那个短命的人就很羡慕,我给他祝福。想起什么?我造的业比他多,我受的罪比他多,将来我堕落的时候比他还苦。人活在这个世间有什么意义?如果没有遇到佛法,毫无意义可言。遇到佛法这才真的晓得,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。特别是净宗,遇到这个法门,这一生可以去作佛去,可以来生不生不死、不老不衰,这个太好了,太难得了。能不能做到…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九九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