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一四集▪P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员的身分,期限十年,十年之后他们都是中国国学顶尖的导师,真正的汉学家,不但是中国大治,是全球大治,做得到,不是做不到。

  所以我今天看到这个经文,「建立常然,无衰无变」,真能做到。我们的家庭永远兴盛,我们的学校永远兴旺,我们的事业永远兴旺,社会国家乃至于世界,这叫大事业!这个比做总统高贵得太多,总统、国王不稀奇,这是圣人事业,为国家培养两百个圣人,一个圣人都不得了,两百个圣人当然可以救全世界。今天远程教学,一定要用这个工具,这个工具太好了,如果没有这个工具,你要培养多少老师?中国有十几亿的人口,你至少要培养五千万以上的老师,这成本太高;今天只要你培养两百个老师,用远程教学的方法教全世界,这是不得了的大事业!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,你超过孔子,你超过释迦牟尼佛,就看你会不会做,你想不想做,有志必成。你要问我,我不行了,我年岁太大了,八十六岁了,八十六岁应该退休了,我一天讲四个小时经,已经太过分了。所以我所想到的,我现在都要把它说出来,让有心的人,在网络、在电视,你们听到我的话,你能够发这个心做圣人,做古往今来第一大圣人,不要去做大官。

  我最近听到澳洲陆克文先生辞去外交部长的职务,我正在跟他联系,希望他在澳洲干这个事情。大圣人,古今中外第一大圣人,别去干总理,那个总理苦死了。他当总理邀请我到堪培拉去访问,我跟他见面,端了一个大茶杯,比我这个杯子还大,咖啡,告诉我一天要喝五大杯。我说为什么?提精神,事情太多、太烦了。当时我给他开玩笑,我说今天的社会,各行各业,干你这行最辛苦,我说干我这行最快乐,把他引笑起来了。真的不是假的。做圣贤事业,不要去做官,官是大家争的,竞争,让他们去争去。你能够用十年时间,办这么一个学院,这个学院不招生的,是研究院,是研究员,培养六十五部书专家学者,十年之后有两百个圣贤出现,陆克文还得了吗?不得了!他还年轻,可以干,我们交情还不错,所以我鼓励他。

  我们看下面解释,「建立常然,无衰无变者,谓一经建立」,极乐世界是个好榜样,阿弥陀佛建立的,建立一个最好的修学道场、示范道场,让大家学习。「恒常如是,无有衰弱、减退与变坏等相」,极乐世界没有,万古常新。「《净影疏》云:建立常然,无衰无变,明土常也」,就是极乐世界永远不变。「又《嘉祥疏》云:建立常然者,于此间」,此间是娑婆世界。我们这个世间,佛跟我们说过,有成住坏空,所以叫无常。成住坏空是四大劫;极乐世界没有,它有成,它有住,它没有坏,它没有空。所以「而彼(极乐)无改,相续常然」,我们要学这个。

  所以《无量寿经》是一部治国的宝典,治家的宝典。它里头讲什么?确确实实它把我们中国老祖宗说的这几句话,「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」,这几句话我们可以说,这一部《无量寿经》就是讲的这个东西,你细细去观察,它讲得太好了,而且它在极乐世界做到了。这个大事,它的基础就在格物、致知,你要从这里下手,你才能做成功。格物是什么?放下物欲,也就是说,放下贪瞋痴慢疑叫格物,人只要有贪心,贪瞋痴慢疑,什么事都做不好。物是物欲,格是格斗,你要跟物欲、七情五欲去打一仗,你能把它打败,这叫做格物。格物之后叫致知,真正的学问才出来,智慧才能生得起来。我们有智慧,智慧为什么不见了,智慧变成烦恼?是因为我们被物欲蒙蔽了,智慧变成烦恼,功德变成造业,这么回事情。人家做得真干净,做得真彻底,这是我们一定要向他学习的。在这里学习还不够,我们还想真正往生到极乐世界,跟阿弥陀佛面对面再学习。学习毕业完成之后,我们在十方世界帮助诸佛如来,帮助这些诸天大众建立极乐世界,把每个星球上都建立成为极乐世界,我相信这是阿弥陀佛的本愿,阿弥陀佛这个示范点就起作用了。等于说我们把它拷贝出来,每一个星球、每一个世界都像极乐世界一样,弥陀的大愿才圆满,我们跟他同心、同愿、同德、同行,真正的同志,跟阿弥陀佛是同志。

  《嘉祥疏》我们看到了。下面,「憬兴师云:建立常然者,因满果立,无改异故」,他不改。「无衰无变者,不为三灾之所坏故。」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三灾。三灾是什么?水灾、火灾、风灾,现在称为自然灾害,极乐世界没有。这个三灾在佛经上说,水灾可以淹到二禅天,换句话说,整个世界都淹没了,什么都不能存在;火灾可以烧到初禅天,风灾可以吹坏三禅天,只有第四禅,四禅天没有三灾。所以四禅叫福天,福报大,修大福报生四禅天,你一生遇不到这三灾。我们这个世界福地,第四禅才真的叫福地,福人居福地,福地福人居,第四禅大福报,一般人去不了。

  我们再看下面这段,下面这段跟上头还是连着的,又望西师在《无量寿经钞》,这是他的批注,他作的。望西是日本人,唐朝时候在中国留学,跟善导大师,善导的学生。回日本之后,建立日本净土宗,所以他是祖师。他这个名号很有意思,望西,西是西方极乐世界,可见他对净土的坚定信心。「于上经语深有发挥」,上面所讲的他有发挥。「今依其义,以释经文:据《佛地论》常有三种」,有本性常,有不断常,有相续常,你看这常,这说得详细。又据《三藏法数》第八卷有解释,「一、本性常者,即法身也」,这个可以说一切众生统统有,我们也有。诸位一定要知道,人学了佛之后,第一个你就要相信人决定没有死亡。人是什么?人是永远常在的,我永远常在。死亡,身死,身体,身体不是我。身体要是我怎么能投胎?身体不是我。我们中国人一般讲,什么是我?灵魂是我。灵魂去投胎,这一生投人胎,不定上生是什么身分,也许从畜生来的,也许从饿鬼来的,也许从天人下来的,不一定。所以我们的灵都在六道里头,你修善生三善道,你造恶就堕三恶道。恶报报完了,善现前了,你就从恶道到善道去了;善道的福享尽了,恶业现前,从善就到下面去了。总在这个里头轮回,在这个里头团团转,这是事实真相,这总要知道。

  所以学佛没有别的,提升我们的灵性,希望超越轮回,不再搞这些把戏了。这种游戏我们应该远离它,我们换一个游戏,跟佛菩萨游戏,不跟六道众生。六道众生愚昧无知,诸佛菩萨他们智慧高、德行高,我们去入那个俱乐部,把这个地方舍弃掉,这真正学佛。所以这本性常,无论你在哪一道,你作佛本性不变,我们今天在人道本性也不变,纵然堕到阿鼻地狱,本性还是不变,本性常住。我们老祖宗说的本性本善,这句话跟释迦牟尼佛在《华严经》上讲的一句话相同,释迦牟尼佛说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,老祖宗那个本善就是本来是佛,本来是佛就是本善。那佛法的教学,没有别的,就是帮助我们回到本来是佛。

  佛是什么意思?佛是觉悟的意思,自性本觉,没有一样不觉。觉就是明了通达,遍法界虚空界没有一样不通达、不明了的,那叫成佛。所以成佛就是成正觉,他证得了。不觉就叫凡夫,觉就叫佛,凡夫跟佛是一不是二,完全在觉跟迷,迷了叫凡夫,觉了叫佛,是一不是二。我们今天迷了叫凡夫,如果我们觉悟了就叫佛。怎么觉悟?把障碍放下,把迷放下。迷很多,佛把它归纳为三大类,第一大类就是执着,《华严经》上说的。执着放下,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执着,就叫做阿罗汉,阿罗汉不执着;再升一级,不但不执着,分别也没有了,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分别,这个人叫菩萨;最高的一个阶层,不但没有分别执着,不起心不动念,这就叫成佛。不起心不动念是回归本觉,因为自性觉。

  在中国唐朝,大家都知道有个惠能法师,禅宗第六代的祖师。这个人没念过书,不认识字,所以觉跟迷跟认识字不认识字没有关系。这也是特殊的一个缘分,五祖给他讲《金刚经》大意,决定没有经本,他不认识字,不需要经本。讲到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就觉了,就觉悟了。觉悟,你看五祖把衣钵就传给他,立他为第六代祖。五祖有个大徒弟神秀,也很有名气,大家都知道。为什么没有把祖位传给神秀?神秀了不起,有学问、有德行,通达三藏,跟五祖时间很长,他的身分是五祖的助教。多少人到黄梅去请教,很多人都是神秀大师接待,神秀大师解决不了的问题,才向老和尚请教,一般到他那里问题都解决了。为什么祖位没有传给他传给惠能?问题就是放下跟没有放下。神秀有德行,有学问,没放下,惠能放下了。也就是说,惠能做到了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着,这是什么?这成佛了。

  你还有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,虽然再有学问、再有德行,你的地位是菩萨。什么菩萨?普通的菩萨,不是高级的,佛经里叫权教菩萨,别教里面叫三贤菩萨,没登地,圆教里面讲十信位的菩萨。神秀是菩萨,他的地位在别教是三贤,在圆教是十信位,没有大彻大悟。大彻大悟,别教就初地以上,登地了,圆教就初住以上,他离开了十法界,他生实报庄严土。这个我们要懂得。五祖为什么传给惠能?就是他真放下,神秀没放下。从《坛经》上记录,你看神秀作这首偈子,想送给五祖又不敢,往返好几次送去,最后不敢。到最后把这首偈贴在墙壁上,自己心里想,老和尚肯定了,出来说是我作的;老和尚说不行,算了,我也不说。这就是没放下。所以两个人的见解完全不相同,一个是凡夫知见,一个是佛知佛见。惠能那个时候二十四岁,大圣人!

  所以法身,「法身本性常住,无生无灭」。这是我们人人都有的,只是我们迷了,不知道自己有个法身,真有,这就是老祖宗讲的本性本善。第二个说法,「不断常者」,这是讲的报身。「报身常依法身」,没有间断。报身是什么?智慧身,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现前。法身没有相,所以法身是不是灵魂?不是,灵魂不是法身,灵魂有相,它还是色法,法身不是色法,也就是…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一四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