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文化是爱的文化,中国传统教育是爱的教育,这种爱跟佛法里头的慈悲是同样一个意思,「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」。这是大圣人,不是普通人,大圣人才明了、才搞清楚,所谓是证得了。中国传统教育的目标,不是教你发大财,不是教你做大官,是教你转凡成圣,所谓「读书志在圣贤」。我们的教学,目标是贤人、是圣人,佛教教学的目标,是佛、是菩萨,佛是圣人,菩萨是贤人,圣贤教育。
所以佛超过了,「而依密严住」,严是庄严,极乐世界清净庄严。为什么说密严?理太深了、事太杂了,不是普通人能够明了的。你说事杂,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,你就明白了。我们人身体复不复杂?它构造多么精密,谁知道?你想想它神不神密?它最初来投胎的时候只是一个细胞,一个细胞怎么会变成一个人?五脏六腑样样都全,少一个也不行,多一个也累赘,多一个没有必要,少一个就不行,甚至于说少一个细胞都不行、少一根汗毛都不行,就把你安排得那么好,这很神奇,这叫密严。密严在哪里?在我们身上,你身上就是密严;我们居住的山河大地是密严。依密严住,住是心安住在密严上。但是到佛的这个境界,这些密严他全部都知道,只是凡夫不知道,迷的人不知道,觉悟的人全知道。我们人这个身体是小宇宙,外头是大宇宙,小宇宙跟大宇宙同样的,完全一样,你要说复杂,同样的复杂;你要说密严,同样是个密严。所以底下说,「极乐庄严国」,极乐世界无比的庄严,「世尊无量寿」,阿弥陀佛无量寿。
「又云:密严净土超诸佛国,如无为性不同微尘」。这就说明极乐世界跟其它的佛国土不一样,其它佛国土里头物质现象是阿赖耶的相分,精神现象是阿赖耶的见分,自然现象是阿赖耶的自证分,始觉的现象是阿赖耶的证自证分,不一样;极乐世界没有阿赖耶,没有阿赖耶就是极乐世界不变。只要是涉及到阿赖耶就有变化,所以阿赖耶不是真的。阿赖耶是个动相,这是讲整个宇宙它都在动,包括虚空;不动,不动就没有了,靠这个波动的现象它才存在。这是现在被科学家证明了,佛在经上也是这么讲的。可是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不是阿赖耶变现出来的,只是心现,没有识变,所以它都是常住,永恒不变。「如无为性不同微尘」,微尘就是一般诸佛剎土,《金刚经》上所讲的一合相,微尘就是一合相。整个宇宙都是微尘组合的,所以叫「微尘聚」,聚集在一起组合成的现象,物质现象是这个样子,精神现象也是这个样子,佛在《般若经》上讲的。极乐世界不同微尘,这就是说跟一切诸佛剎土不一样,它不是微尘聚,它的体是法性,我们这边体是阿赖耶,这个不一样。
「此密严中诸佛菩萨,并余国土来此会者,皆如涅槃」,这不可思议境界。极乐世界里面的佛菩萨,阿弥陀佛以及所有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这些菩萨们,上面从等觉,下面到阿鼻地狱,只要是能往生的,四土三辈九品统统是密严土,跟十方诸佛世界真不一样,这一点我们要清楚。前面我们读过,还有许多诸佛到极乐世界去授课的,极乐世界是学校,很多诸佛去上课。还有很多大菩萨,他不是去往生,他访问的,他遇到有难题了,去向阿弥陀佛请教。这些来访的,佛统统接见,为他们说法。这些来访的这些菩萨,到极乐世界就如同入大般涅槃。并余国,余是不是极乐世界,来此会者,皆如涅槃,就像入大般涅槃一样。大涅槃的境界不可思议,不但说不出来,你想也想不到。照普通的解释,这个境界是清净寂灭。换句话你就有了个概念,涅槃是什么?涅槃就是自性,回归自性,入涅槃就是回归自性。回归自性是什么境界?妙觉如来的境界。也就是说,到极乐世界去访问的菩萨,到极乐世界就真的是证入自性的境界。像惠能大师明心见性的时候他说出的境界,他说出,他证得,他不证得他说不出来,只有证得的人才能说出来。惠能大师说得简单,轻描淡写,释迦牟尼佛说得详细。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是释迦牟尼佛证得大般涅槃的时候说出来,大般涅槃境界是什么?细说,《华严》。
「《密严经疏》云」,疏是批注,这里头说的,「如无为者,密严土者,即是诸佛他受用土」。这里要注意的是诸佛他受用土,为什么?诸佛自受用土,菩萨见不到。就跟释迦牟尼佛当年在我们地球上出现,释迦牟尼佛自受用土,实报庄严土,没有人能看见。释迦牟尼佛每天教化众生,这些人天天追随着他,这个示现是他受用土。这桩事情前面讲得很清楚,诸佛化土就是讲应身,不是讲法报,法报是相同的,应身,全都是阿赖耶的相分变现的,不离开阿赖耶。但是极乐世界没有阿赖耶,就是同居土、方便土也不是阿赖耶的见分、相分,这一定要搞清楚。换句话说,科学技术再高明、再发达,决定找不到极乐世界。为什么?极乐世界是法性土,跟阿赖耶不相干。那要怎样到极乐世界?这唯证方知,这个证方便,只要你真信、真愿、老实念佛,你就能证得。真正不可思议!如无为者,无为就是涅槃。密严土者,即是诸佛他受用土,这是阿弥陀佛优待十方世界来访问的这些菩萨,他们的受用土,跟极乐世界本地的菩萨同样的受用土,跟十方世界不一样。
「于法性土,以悲愿力建立故」。十方世界,十方世界是业力成就的,染业、净业、善业、恶业,这世界不一样。极乐世界没有染净、没有善恶,感得的依正庄严当然不相同。「此净土如法性土」,实在讲就是法性土,「离无常过」,无常是什么?无常是波动现象。今天科学家发现整个宇宙都是波动现象,所以提倡像弦定律,弦就是波动现象,波动现象无常。极乐世界不是无常的,真常,永远常住。所以我们看到这个经文的时候无限的向往,「建立常然,无衰无变」。十方剎土是无常的,有衰有变,极乐世界无衰无变。这是性德,在此地讲悲愿力建立,弥陀悲愿。
我们如何能够把极乐世界这个理论、这种理念、精神、教学搬到我们这个世界来,帮助我们解决困难,我们的佛没有白学。少数人,真能放下的人可以契入极乐世界,不是完全纯真,彷佛的法性土。为什么?个人能感应,你只要心不动。心不动,那就是法性;心还动,不是法性,是阿赖耶。阿赖耶跟自性差别就在此地,阿赖耶是动的,像弥勒菩萨所说「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」,这就是阿赖耶;法性没有,法性没有动,真的是凝然常住。这个不动,惠能大师见性讲过,他第四句说「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」,这句话很重要。本无动摇也就是大乘经上所说的自性本定,自性本来是定的,本来没有动摇的。这个动摇就是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念,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里头的一念。没有,他没有这一念,所以他无衰无变。有这一念就有衰有变,这些对立慢慢就形成了,无衰无变里头没有对立。所以「此净土如法性土,离无常过。以是故说,如无为性」。因为没有契入这个境界,你决定证不到,但是佛用神力来招待嘉宾,这些嘉宾当然也都是了不起的人,都是法身菩萨,把相似的极乐世界那个境界用来招待嘉宾的。
「又云:今此密严藏,但于清净如来藏心之所现,故非微尘成」。微尘成就是一合相,它不是一合相,不是微尘成就的。我们今天这个世界是微尘成就的,你看科学家告诉我们,一个电子是一百亿个微中子成就的,一个原子是电子、原子核、中子组成的,这都叫微尘聚。我们这个身体,科学家告诉我们,身体的细胞有多少?五十兆。细胞再分析就分成分子,分子再分析就分成原子,慢慢分,如果分成微中子,这个身体上有多少?《金刚经》上这叫一合相,就是一个基本的物质组合成功的,这一合相。十方世界全都是一合相,这个一就是阿赖耶的相分,阿赖耶的相分就是物质现象,就是像这些微中子一样。所以佛经跟我们讲宇宙的真相,真是科学,这里头没有神话。
「依上经疏,极乐乃如来妙心之所现」。妙,佛经上这个妙字什么意思?非有非无,你不能说它有,你不能说它无。你说它无,它真现相;你说它有,它相即非相,非相即相,妙!如来妙心所现妙境。「法性妙土之所成」,就不是阿赖耶的相分,「非如其它世界乃微尘聚集之一合相」,我们这个世界是微尘聚集的一合相。「微尘者,非指尘埃,乃组成物质小而又小之粒子」。你看看此地说的,「前所知者电子为最小,今已发现更有小于电子者,暂名夸克。现科学家亦知夸克亦非最小,此小而又小者,亦不可穷尽」。这个地方有个括号,这都是老居士以后加的,加进去的,「自一九八0年后,科学家发现微中子,它在空间所占之区域,只等于一个电子一百亿分之一。彼等弥漫于太空之中。微中子能穿透十亿公里厚之铝板或钢板,如穿薄雾。如是小而又小之粒子,即是微尘之义」,就这个意思。所以十方世界统统是微尘聚,这个微尘就是阿赖耶的相分。
这个东西被现代科学家发现了,这么小的一粒微尘,微中子。再分,科学家真的再把它分,这一分的时候发现没有了,原来是意念波动的现象。所以科学家才说意念是物质的基础,没有意念的波动就没有物质现象。这个极微,就是微中子,大概就是佛法里面讲的极微之微,它不能再分,再分就没有了。佛经上讲的这句话,今天科学家做到了,科学家把它再分,没有了,再分看见是意念波动的现象。所以,科学家就说出一句话,近代几百年科学的发展造成了我们一个错误的概念,这个错误概念是什么?叫二分法。二分就是把这些现象分成物理跟心理,他说这个分法是错误的,导致科学里面犯了很多错误,哲学里头也犯了很多错误。现在才知道,心理跟物理是一不是二,而且心理是物理的基础,才有现代所谓「念力的秘密」。科学家发现,原来物质是假的,物质是意念变现的一个幻相,所以意念跟物质是一体,是一不是二,不能分割。提出来一个论断,这是了不起的一个发明,这个论断说「以心控物」,用我们的意念控制物质。这是以前从来没人说的,也没有人相信的,心能控制物质。
他们…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一五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