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一六集▪P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可以说话。第三条戒是「不漏国税」,人民对国家有纳税的义务,不能够漏税。第四条是「不犯国制」,国制是国家的法律,国家法律决定不能够违犯。四重戒,你不遵守,你不是佛的弟子,释迦牟尼佛不承认你是佛弟子;自命为佛弟子,佛不承认你。

  那你要是说我教你这么做的,那你是诬赖我、你冤枉我,这个你的罪很重。国家很清楚,国家会调查得很清楚,国家不会冤枉人。这个事情,过去叶小文叶局长到香港来访问,他有一天早晨约我在酒店吃早饭,就告诉我这个事情。他说法师,国内有很多人打着你的名义做一些不法的事情,你不知道。我说我是真不知道。他说我们都知道,但这个事情我们来管。我说好,感谢你们。所以政府不胡涂,这些领导头脑很清楚。所以学佛一定要守法。你个人,行,譬如你邀请几个像我这样的,四、五个人,一辆车只可坐五个人,你一辆车坐在车上,你去念佛绕城,没问题,我相信没人干涉你,不能聚众。你要搞个十辆车、二十辆车,那这一定要治安单位同意。而且我相信他同意了,他会派员警保护你们。希望大家遵守国家的法制,不要做违法的事情。

  做违法的事情,绝对不是我说的,我一生没有干过违法的事情。即使我们汤池小镇,当地的书记叫我停课,我们就停;叫我解散,马上就解散。他们感到很惊讶,怎么这么容易处理这事情,以为很难。我们服从命令,你叫我们做,我们继续做下去;你要停,马上就停;要散,立刻就散,听话。中国历史上有三武灭法,佛教徒没有听说有反抗,没有听说出来游行、请愿,没有!都是遵守国家命令。所以底下一个皇帝看到了,佛教徒真的是好公民,马上就恢复,帝王他就护持。这叫真正护持佛法。如果一反抗,那你干的是消灭佛法,你错了。听佛的话,守佛的戒律,这是真佛弟子。希望大家既学佛了,身口意要做善业,善业是福。如果不分别、不执着,没有自己的私心,没有自己的名闻利养,没有自己的贪瞋痴慢,你就是功德。功德的果报在极乐世界,福德的果报是在人天,来世得人天福报。我们好好想想,极乐世界比人天好,还是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得好,我们多想,想通了,自己做个决定。

  「又《会疏》云:行谓行业」,就是行为的结果叫做业,「三业所作。德谓福德,行之所感」,福德是行之所感,功德也是行之所感,功德比福德殊胜。梁武帝一生做的福德,所以他在哪?他现在在天上,在享天福。「又非朝夕所得,故云积植」,不是短时间的,不是一朝一夕的,经年累月,叫积德植福。在这个世间做大官的、发大财的,这是他过去生中积植的福德多,他所感得的,这个道理要懂。如果他没有这么大的福德,他得不到这么多财富。得到,祸害就来了,不是大病就是遇到灾难。为什么?没有福享。得到这个财富,还要能去享它,他命里头有,这是一定的道理。

  如果你想做官、你想发财,佛经里头有教你,有教你生财之道,那是正确的方法。财从哪里来?佛告诉我们,财富从财布施来,财布施是因,愈施愈多,聪明智慧是法布施来的,健康长寿是无畏布施来的。每个人都有命运,命从哪里来?命是过去生中的造作,就是积植的善恶的行业。如果积植的是善,这一生得的是福报;积植的是不善,这一生就非常苦,就是贫贱的果报。古人所谓人生在世,「一生皆是命,半点不由人」。人不能跟命争,这个道理要懂,我们这一生就能平平安安度过这一世。最重要的是智慧,为什么?智慧可以提升自己的境界,提升来生的福报。人要为后世着想,不能只为这一世,这一世把福报享尽了,没有修福,来生怎么办?那来生是苦不堪言。

  命运真有,《了凡四训》,很多同学看过。我第一次读《了凡四训》,朱镜宙老居士送给我的。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学佛,跟他老人家认识,他大我三十九岁,祖父辈的人,我那一年二十六岁,他六十五岁,退休的老人,非常慈悲,送我这一本书。我用了两个月的时间,给诸位说,看了三十遍,非常受感动,知道命运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从小有人替我算过命,我自己没有去搞过,有人去。学佛之后,还有一些在家同修,他们说哪些地方有高人,把我的八字拿去给人算,算的结果拿来给我看,说的大概都差不多。第一个说我命里头没有财,命里的财库,我的财库是空空的,没有财。第二个说我不能做官,命里头没有官印,就是出家也不能做住持。换句话说,不能做领导人,领导人要有官印,我连一个小印都没有。我相信。

  所以章嘉大师,这些都是真的高人。章嘉大师,我跟他那一年,他六十五岁,我二十六岁,他六十五岁,也都是祖父辈的人。我出家这个行业是他老人家给我决定的,我听话。他叫我出家,叫我学释迦牟尼佛。第一部给我看的书,是《释迦方志》、《释迦谱》。这是什么?释迦牟尼佛的传记。告诉我,你要学佛,要认识释迦牟尼佛,你才不会走错路。这个话说得非常有道理。佛教,释迦牟尼佛建立的,那学佛当然得跟他学。如果这个方向、目标跟他相违背,那就错了,完全错了。释迦牟尼佛开悟之后,三十岁开悟就开始教学。他是王子,舍弃王位,一生是个什么身分?老师的身分,用现在的话说,他是一位社会教育的老师。他教的是什么东西,他一生所教的?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五个科目,五大类。四十九年前面二十年偏重在伦理、道德、因果,那是济世的教育,就是幸福人生、和谐社会的教育,前面二十年;后面二十九年那是高等教育,那用现在的话来说,高等哲学、高等科学。

  我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,他为我讲一部《哲学概论》,最后一个单元是「佛经哲学」。所以我进入佛门是从哲学入门的。老师告诉我,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,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,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我是这样把从前那个误会化解了,接受经典的教学。我不是个迷信的人,不是什么人跟我说话我就很容易听的人,我是听其言要观其行,就是他自己是不是真干,自己要不真干,我也不会相信。我跟方老师二十多年,我看到他真干,他没有一天不读经,我才晓得这不是假的。人生最高的享受,他是不是得到了?他要没有得到,我就不相信,我看看他的生活是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?我看见了,我就相信了。他几乎没有一天把佛经断过,佛经是天天必读的,我们不能不佩服。这是个哲学家,在外国拿的博士学位。

  我就问他,佛经你从哪里学来的?老师告诉我这个因缘。抗战时期他在中央大学教书,曾经有一次生病,朋友介绍他到峨嵋山去休养,峨嵋山环境非常之好,我去过两次,在那边养病。养病的期间,山上除了佛经之外,什么都没有,连报纸、杂志都没有。所以,休养的时间长,在那住二、三个月,没有事就看佛经。这样就看上瘾了,愈看愈有兴趣,从此之后跟佛经结下不解之缘。晚年,大概我认识之后没有多久,他在学校教书统统都是教佛学,大单元,讲过隋唐佛学、魏晋佛学、大乘佛学,大单元。台大退休之后,辅仁大学(教会学校)请他去,在博士班讲华严哲学。我看到的,他真干,他不是假的,那他的话就非常可信。

  所以我三个老师,最后一个是李老师,章嘉大师过世之后,我跟李老师。李老师劝我讲经,所以上台讲经是李老师促成的。这三个老师,才有我今天这一点小成就,缺一个都不行,缺一个可以说都一无所成。这三个都遇到了。还遇到一个护法,护法非常重要。韩锳馆长护持三十年,没有这三十年的话也不行,外面阻碍的力量太大。因为佛教不重视经典的学习,重视经忏、法会。我不是为经忏、法会出家的,我是真正发现到经典里面有真的学问、有真的智慧,是这样出家的。所以在寺院里头,寺院里不欢迎研究经教的人。离开寺院,没地方走。那个时候,遇到最艰难的时候,只有两条路,一个还俗,一个就是放弃经教的研究,去搞经忏佛事。

  在这个困境的时候,遇到了韩馆长。她住在台北,在近郊、郊外有一个小洋房,她们自己建的,两层楼,楼上还有两个空房间。她带我去看,她说这个地方可不可以住?如果你能住,她们家庭发心供养,我们另外找地方讲经。租地方、租讲堂、借讲堂,让我三十年讲经不中断,这是她们护持。我在她家里头住了十七年,不容易!没有她三十年的护持,大概我不是走经忏佛事,那就是还俗了。千辛万苦,不容易!给我的信心是章嘉大师,他老人家告诉我,真正发心续佛慧命、弘法利生,他说你的一生都是佛菩萨替你安排,你一点都不要操心。我听了这个话,很安慰,我相信老师的话,老师绝对不会骗我。坚定这个意志,走这条路,再辛苦也不怕,即使舍弃身命也在所不惜,我绝不回头。真的就这么走通了。

  这个六十一年,顺境、逆境全是佛菩萨安排。这是什么?这就是修行。这些境界你怎么突破?决定不能用情绪,用感情、情绪那你就完了,完全要用智慧。譬如毁谤、羞辱、障碍、陷害,多!这都是重重难关,用什么方法?我们用一个慈悲,用一个感恩,就突破了。你毁谤我,我感谢你。为什么感谢你?消我的业障。我也做过很多错事,你毁谤、羞辱、障碍,这些都是替我消业障,我怎么能不感恩!我们这个小讲堂(摄影棚)里面都供这些人的牌位,长生禄位。你毁谤我,我感恩你,我祝福你,我没有怨恨,所以我很快乐。佛法里面讲的「常生欢喜心,法喜充满」,我得到了。古人所说的「仁者无敌」,仁者在佛法里面是对菩萨的尊称,仁慈的人。仁慈是没有敌人,敌人都是恩人,敌人都是为我消灾免难、都是帮助我提升境界的人。善缘帮助我提升,逆缘也帮助我提升;善人帮助我提升,恶人也帮助我提升,我怎么能不感激!这个就是方东美先生所说的生活在最高的境界,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真学,真得到。

  命里头没有财富,大概七十岁以后,心想事成,不可思议。大概前生修了一点小智慧,我能够孝顺父母,尊师重道。命中寿命只有四十五…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一六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