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音,栴檀与男女身香,饮食肴膳种种美味」,衣服,这衣服的质料、款式,「男女身分柔软细滑之触觉,皆令众生贪着其事,不得出离」。这谁知道?佛菩萨知道。所以,佛菩萨给我们的示现,衣着非常简单,三衣一钵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释迦牟尼佛一生过这种生活。有时候国王大臣有花园别墅,礼请佛去讲经说法,大家都住在这里面,这是偶尔。佛做这种示现,说明佛不固执,佛很随缘,没有坚持我一定要怎样,不是的。自己决定不建道场,连个小茅蓬他都不要,树下一宿。同时也说明,真正修行人身心健康。他体力好,一年到头过这种生活他不生病,我们凡夫受不了,他能够受得了。种种示现,里面含义非常之深。人是大自然界的动物,观察动物的生活,人是动物之一种,也应该像动物一样的生活。但是人有智慧、人有礼节,人断恶修善,人不断向上提升。佛这些种种示现,还不是教我们离欲念佛吗?
「今法藏菩萨,内无恶想」,就是没有恶念。例子举得很多,我们也不必这么麻烦,我们只要念头归阿弥陀佛,念念不舍阿弥陀佛。阿弥陀佛这个念头善中之善,没有比这个更善的,只要抓住这一善就行了,这个善是独善,前面我们学过的。「即离惑因,不着六尘」,外面六尘现象清清楚楚、明明了瞭,性相、理事、因果全都了解,这个不容易,一般人做不到。我们今天为什么能做到?就是没有离开经教,每天学,要天天学,为什么?我们染污时间太长,染污得太重,无始劫来在六道里头搞生死轮回,习气很深,如果不读佛经,就忘掉了,很容易忘掉。一忘掉怎么?老毛病就发了,贪瞋痴慢全起来了,五欲六尘统统攀缘。这么一来,这一生堕落了,还是要搞六道轮回。
我们今天深深知道六道轮回的可怕,六道轮回真的不能再搞了。极乐世界好,是个非常好的修学理想的地方,阿弥陀佛这个好老师,慈悲到极处。你看看经上讲的五逆十恶、毁谤大乘,这都是罪,最严重的罪,没有比这个更严重了。可是怎么样?只要忏悔、只要认错,只要一念真心念阿弥陀佛,统统能往生;不但能往生,品位都会很高。这叫我们很难相信,人造这么重的罪业,为什么一往生他品位那么高?他往生最后那一念要是真心,就高了。真心是什么?妄不敌真,邪不敌正,真正的心的能量太大了,叫你什么?叫你上上品往生。所以,往生品位是在你的心。蕅益大师讲得好,品位高下在乎功夫的浅深,不是念的多少。什么是功夫?你用真心还是用妄心,你用妄心念佛,往生极乐世界品位低;用真心念佛,就算是念一声,品位都不可思议。为什么?他真,一真一切真。妄心念佛,一天念十万声,念了一年往生了,品位并不很高,这个道理一定要懂。懂了之后怎么样?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用真心待人。别人骗我没关系,为什么?他搞六道轮回,我要到极乐世界,我们两个去的不一样。他搞他的,我搞我的,我们两个不相干。所以用真心,眼前好像是吃亏,来世占大便宜。
一定要记住,诸佛菩萨用真心,我们想加入诸佛菩萨的俱乐部,入佛菩萨的境界,不真怎么行!妄心是决定进不去的,境界不同。必须要锻炼纯真无妄,炼在哪里?就在日常生活当中炼,在生活上炼、在工作上炼,在待人接物方面去炼,我样样都用真心。我们用真心很简单,不像大乘,那个很难,我们的真心就是一句阿弥陀佛。我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,其它的杂念进不去,那叫功夫得力。见色闻声,六根对六尘境界,六根对六尘所起的念头全是阿弥陀佛,这才行。阿弥陀佛是自性,能大师说得好,「何期自性能生万法」,自性就是阿弥陀佛,能生,生出来的万法当然也是自性。那就是什么?见性不着相,这真念佛人,真会念。着相不见性那就坏了,要从相中见性,问题全解决了。性是什么?性是真如,性是实相,性是涅槃,性是第一义。这些平常搞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那我们这一生真的是方先生所说的,人生最高的享受。
我们在这个世间随时可以往生,对这个世间没有丝毫贪恋。只要真的没有贪恋,真的心是阿弥陀佛,我们跟阿弥陀佛就像那个热线永远通达。我们起心动念,现在我们很清楚,阿弥陀佛知道,我们身体状况阿弥陀佛也知道。我们读过《还源观》,无论是起心动念,是我们细胞的振动,这个波动才动它就周遍法界,阿弥陀佛怎么会不知道?对我们了解太清楚了。缘成熟了,他自然现身来接引我们往生。他还不来,不来两个原因,一个是我们有业障,另外一个,我们住世还有表法的作用。这就是章嘉大师早年教给我,我们要把自己的一切托付给佛菩萨,让他去安排,我们对自己一切不管了,佛菩萨安排。这个好!好在哪里?妄心丢掉了,妄心淡薄了,一切佛菩萨照顾。我们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对得起佛菩萨,佛菩萨必定照顾我,我们跟佛菩萨心心相应,这就对了。
所以,学佛菩萨内无恶念,恶想就是恶念,里面,内里头没有恶念。别人,不管他侮辱我、毁谤我、陷害我,都没有一点怨恨,为什么?这都是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。他为什么生这些不善的心?他迷惑,全是假的,他的妄心在作祟。我们用真心,真心里头没有这些东西,他用妄心对我,我用真心对他。妄心继续搞轮回,真心不再搞轮回了,这一次决定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。所以,内没有恶念,这就离惑因,迷惑的因离掉了。「不着六尘,是离惑缘」。因跟缘都离了,六道的果不会现前,你就出离六道了。如果你有六道的因、有六道的缘,你怎么能出得去!佛菩萨想接你往生都没办法。所以我们要把六道这些绳索统统斩断,你才能出去。现在我们被六道的绳子绑在身上,动弹不得。五欲六尘,五欲是五条铁链,六尘是六根绳索,把我们绑得紧紧的,动弹不得,这是佛在经上的比喻。我们把它统统都断掉,等待阿弥陀佛来接引。断五条铁链就是内无恶念,就断了,断六条绳索那就是不着六尘,六条绳索也断了。
「憬兴云:内因既离,外缘斯止」,内没有恶念,外面的恶缘就不能影响我们,「故云不着」,这是不着的意思。「由于无三恶想,乃离惑业之因。六尘为缘,不着六尘,复离起惑之缘」,不会起惑。「憬兴师明其因果,谓内离惑业之因,故能止外惑业之缘,内外皆离」。这要记住,内外皆离,心离,不是身离,是心离,这个重要。表面上离了,心没有离,心里还有这个念头不行,那没有离;心里离了,外缘不离,是真正离了。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那是什么?那就是做功夫给我们看的,什么叫离?你看他天天接触,天天去访问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业,他一点都不沾。他的功夫是什么?念佛,他就是一句阿弥陀佛。
从第一参,五十三参第一参,德云比丘,教他念佛法门。德云比丘所修的是般舟三昧,般舟三昧叫精进念佛,我们都没有办法,那要年轻,有好体力。为什么?这个法门,一期九十天,很长,不是打佛七,佛七七天,打七个七才四十九天,它一期九十天。九十天,九十天不能睡觉,不能坐下来,所以这个法门叫「佛立三昧」,可以站着、可以走动,不能躺下来、不能坐下来。九十天,日夜不能间断,这真精进!我也见过有人去打般舟三昧,可是晚上还是偷偷睡觉,那就不是真的。不是真的不要做,你干那个做什么?还不是为求名闻利养,那不是骗人,那骗自己。能做到的就做,做不到的没有关系,念佛的法门非常之多,不必选这个。这个是完全用真心,不是凡夫。善财童子出去参访,他已经明心见性了,像惠能大师那个境界。他的老师是文殊菩萨,在文殊会上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文殊菩萨才叫他去参学。换句话说,没有明心见性的人不能参学,明心见性之后才可以去参学。参学,一期九十天这种修行他当然可以做到。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,这我们都要把它看清楚、看明白。
五十三参最后一参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我们就能肯定,善财童子彻始彻终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。无论他参访哪一位善知识,他都没有离开念佛。整个参访过程当中,你看末后的一段,「恋德礼辞」。恋德是感恩,我看到你们修行的方法、你们生活的方式,我看到了,我听到你们的开示,这个我要感恩。礼辞,礼拜,辞是告别,告别是什么意思?我不学这个法门;我对这个法门完全知道,我不学这个法门,这是告辞的意思。学什么法门?还是学念佛法门,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,绝对没有动摇。你看,不妨碍参学,这意思多圆满,你想学什么都行,不妨碍。可是你的心、你的念头、你的方向、你的目标就在西方极乐世界,就在阿弥陀佛那里,学什么都不妨碍。学东西就怕你有执着,怕你有恋着它、爱着它、想着它,那就麻烦,它就障碍你往生;它不障碍你,你什么都可以学。佛法圆融,佛法无碍,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,这才是最高的享受。如果有障碍,那就不能算是最高享受,最高享受就是事事无碍,善财表演做出来给我们看。所以方老师告诉我,《华严经》,这是他自己一生最欢喜的,他说这是全世界最完美的哲学概论。这里头有最高的理论,有精密的方法,最后还带表演,这样的教科书,全世界找不到第二种。
所以,憬兴师在批注里面所说的,真正是内外都离了,这是离欲、离因、离缘,内外皆离。下面这一句是念佛,『但乐忆念过去诸佛,所修善根』。这个括号,「自《宋译》」,这个经文是宋译本的原文。「但乐」,但者,唯,唯的意思,独的意思。「此二句与前二句,应一气读下。前二句是万缘放下」。就是「不起贪瞋痴欲诸想,不着色声香味触法,但乐忆念过去诸佛,所修善根」,一口气念下来,意思非常完整。前面两句,不起、不着是万缘放下,这两句是「一念单提」,就是提起正念。「此正净业之纲宗」,纲是纲领,宗是宗旨,是净业的纲领、宗旨。修净土确实是如此,万缘放得下,这一念提得起,这一念就是一句阿弥陀佛。所以念佛堂的堂主,堂主的口头禅,「放下万缘,提…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一七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