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二七集▪P2

  ..续本文上一页,这怎么能做帝王师?所以印光大师对于顺治这个做法,说他是大错特错。

  用什么方法补救?还是有办法。一九九0年代的初期,我第一次在海外回到祖国去看看些老朋友。到北京,认识赵朴初老居士,我们是同乡,所以一见如故。我们就谈到这个问题,头一次见面我们谈了四个半小时。我就提出建议,恢复出家人的这个制度,国家可以办一个宗教大学。中国承认五个宗教,每个宗教设一个学院。这个大学有佛学院、有基督教学院、有天主教学院、有伊斯兰学院、有道教学院,组成一个大学。将来出家,一定要国家的佛学院毕业才能出家,不是在佛学院拿到学位的不能出家。这就把考试制度恢复起来了。这个学院一样设学士、硕士、博士学位。除了这五个学院,再设一个管理学院,培训寺院里头的管理人才。因为寺院是学校,出家人主要的责任是讲经教学,除讲经教学,就是管理学院毕业出来的,做为宗教里头的内护,就是护持道场、管理道场。这样子宗教可以统一,可以在国家一个政策之下帮助国家教化人民。老居士听了也觉得很有道理,可是我们见面真的是相见恨晚,年岁大了,心有余而力不足。所以宗教大学是非常有必要,我们想了二十多年,都无法落实。

  我这一生,我是接受章嘉大师的教诲,他劝我出家,要我学释迦牟尼佛,我没有辜负他老人家。释迦牟尼佛三十岁开悟,开悟之后就教学,一生教学。四十九年他的教学分四个阶段,华严时不算。最初十二年讲阿含,阿含内容是什么?是伦理、道德、因果,小乘教,佛教的小学。十二年之后讲方等,方等等于是中学,八年,加上前面,二十年。这二十年之后讲般若,般若是大乘佛法,是整个教学的中心,讲了二十二年。你看讲经四十九年,讲般若讲了二十二年,那我们就晓得,释迦牟尼佛教学,般若是中心。前面二十年是奠定基础,最后八年那是提升,一乘法,由大乘提升到一佛乘,讲法华,法华八年。入灭的前一天讲《涅槃经》,《涅槃经》是他老人家的遗嘱,《涅槃经》是一天一夜。

  四十九年没有一天休假,天天讲,讲多少时间?无时不在讲。我们能想象得到,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这不离开他的,佛到哪里大家跟到哪里,那临时来学习的绝对不止这个数字。所以佛的僧团至少在三千人左右。这么大的一个团体,每天有新来的,每天也有离开的,所以他的教学永远没有中断。初学的人问题多,佛都给他解答,这种问答、解释的东西全都在《阿含经》里头。《阿含经》里面《杂阿含》、《增一阿含》,经文都很短,少的二、三百个字,多的五、六百个字,都不长。这些多半是什么?大众有一、二个问题,见到佛了向佛请教,佛给他解答,也都保存下来了。所以经典的内容非常丰富,古人把它结集成为三藏经典。

  其实三藏经典在今天,我年岁大了,想到做不到,没有能力了,把三藏经典重新编辑、分类,重新分类便利我们学习。太丰富了!这一分类就很管用,我们想查哪一类的,生活上的,怎样保养身体,怎样有健康的饮食,你在经典里属于这一类的统统抄在一起,编成一套,养生之道。怎样治家,怎样经营你的事业,怎样管理国家,国家里面很多,有政治、有经济、有教育,各种分门别类,那现在拿到这多管用,每部经里面都有。这样编出一套,那就等于说大学里面教科书,许许多多科系里的东西统统都有,这是个大工程。真正有个佛教大学,首先要把这个东西(数据)搞出来,然后就一门深入,再认真教学。佛教不是神话、不是迷信,确实能够帮助人,像我们老祖宗所说的,格物、致知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

  一九九九年我住在新加坡,我们用一年多的时间,大概一年半的时间,将新加坡九个宗教团结成一家人,真的像兄弟姐妹一样,做到了互助合作,互相学习经典。当时新加坡有一位部长,曾士生先生,有一天我们在一起吃饭,他问我,你用什么方法能把宗教团结起来?我说有,佛教给我的。佛有这个?是。那什么法?我说佛的四摄法。四摄法是什么?用现在的话就是公共关系法,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的方法,我用这个方法团结起来的。佛经里头有,方法多,我就依照这个方法去做。四摄法第一个「布施」,那个布施不是六度里头的布施。四摄法的布施是送礼,礼多人不怪,我们到人家里去拜访,去送礼。每个宗教都办有慈善事业,有养老院、有育幼院、有医院,还有办的学校,我们去参观,我们捐助一部分。养老的、育幼的、办教育的我们统统都帮助他们。这我们关系就好了,就常常往来,我们有活动请他来,他们有活动也请我们去参加。

  最后我还想到一个方法,旅游,我们组团到国外去访问,访问各个国家不同宗教。旅游这十多天当中,我们都住在一起。平常各人都很忙碌,没有时间聚集在一起,唯有旅游从早到晚都在一起,什么话都谈,旅游是最好联系感情的方法。所以,我陪同他们到中国旅游,接受中国国家宗教局的接待;我陪他们到国外去活动,到欧洲、到梵蒂冈、到埃及。在埃及,参观伊斯兰的大学,这世界上最著名的,它有一千多年的历史。瓦希德长老是这个学校毕业的,在这个学校念了八年书,以后他是印度尼西亚的总统。访问印度尼西亚。这是有比较长一点的时间在一块相聚。这都是属于四摄法里头的,活学活用。提倡宗教是一家人,宗教要团结,宗教要合作,都是教化人民遵守伦理、道德、因果的教育。像今天联合国所提出来的,消弭冲突、促进和谐,宗教可以做得到。

  学习宗教,对自己,身心健康、幸福快乐,家庭和睦,事业顺利,用佛经的方法去经营你的事业,无论哪个行业都会有很好的成就。北京胡小林居士,他是做企业的,我劝他把传统文化、把佛法落实到企业里面去,他真做实验,非常成功。他才做五年,如果继续这样做下五十年,他是菩萨企业家,他的企业可以做到世界顶尖,我们有理由相信。日本的稻盛和夫就是一个例子,稻盛和夫主要是用儒家的学说,伦理、道德决定遵守,绝对不能做违背道德的事情,他的企业永远不衰。以诚信待人,绝对没有欺骗顾客的,所以大家对他相信,他能做成功,如果再用上佛法那还得了!在中国,我想能够有一、二十个企业家用佛法、用孔孟学说来管理,这个带头,有一、二十家带头会带动全国,这个国家兴旺了,国家长治久安要靠这个力量。

  中国在过去几千年来长治久安、太平盛世,是从哪来?是从家来的。今天家没有了。家没有了,要想做到过去那样的盛世,那非常不容易,但是中国的家道、家学、家规、家业是值得可取的。如果企业能够想到这一点,把中国传统这个家道、家学、家规、家业继承下来,他的事业不但能做得很大,而且做得久,百千年都不会衰。这是中国老祖宗的智慧,不得了,不能小看,今天没有人能够跟它相比。我们读书就会明白了,要读圣贤书,你才真正认识中国传统文化。现在看得最清楚的,英国汤恩比博士,这是一个研究世界文化史的专家,他讲得好。现在这个世界是乱世,他说「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」,就是混乱的问题,「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」。他说得一点都不错,我完全承认。

  今天,我们自己的僧团都没有做到六和敬,所以给社会一般大众造成很深的误会,认为佛教是宗教、是迷信,而且是低级宗教。什么叫低级宗教?多神教、泛神教。高级的宗教只有一个真神,没有那么复杂,看到佛教什么都拜。其实这是很大的误会,佛教里头没有神。佛教里头的佛菩萨,即使供的有天神,全是表法的意思、全是教学的道具,现在教育里面讲的教具,教学的工具,它是这个作用。这就是教学的艺术化,在佛法做到尽善尽美。佛教做教学艺术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,可是这个世界上人懂得叫艺术化的还不到一个世纪,佛教领先太多了,没有人把它说清楚,没有人把它说明白。

  学佛的人,家里面供佛像、供菩萨像,人家说是迷信,你给他讲清楚,不是迷信。那是什么?提醒自己,是纪念老师。这个教育释迦牟尼佛留下来的,我们供养释迦牟尼佛像,就像中国人供祖先一样,不忘本,这个心厚道,最初这个老师念念不忘,是这个意思。供菩萨像,菩萨是代表一个学科,像供地藏,地藏代表孝亲尊师。为什么供他的像?它时时刻刻提醒我,对父母有没有尽孝道?对老师有没有做到弟子之道?它提醒我。供观音菩萨,观音菩萨代表慈悲,我起心动念、待人接物有没有慈悲心?文殊菩萨代表智慧,普贤菩萨代表落实,实践,就是真干。所以它都是表法的,都是提醒我们的,这哪里是迷信!这不是迷信,这是最好教学的方法,所以是教学的艺术化。你不懂艺术,把它看作迷信,错了。佛教的教学是把教室跟博物馆连在一起,你看现在学校教学,学到哪些东西,老师带着学生到博物馆参观,一样一样指点给他看,古时候这些文物。佛教更方便,把博物馆跟教室连在一起,这是艺术的教室。连建筑都是表法的,大殿为什么外面看两层,里面是一层?这什么意思?外面看二谛,真谛、俗谛;里面看,真俗一如,它表这个意思。完全是高等教育,现在没人讲清楚。

  一进山门,面对面,进山门头一个你看到的是谁?弥勒菩萨,布袋和尚。不可以把他当神看待,你要学布袋菩萨,你想进佛门,进佛门要欢欢喜喜、要笑面迎人,进佛门,度量要很大,要能包容,他教你这个。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入佛门,才有资格学佛法。旁边四大金刚,叫四大护法神,护谁?护我自己。东方持国天王,持是保持,国是国家。缩小来讲,保护我的身体、保护我的家庭。要用什么方法?用中道。你看天王手上拿个琵琶,那就是表法的。琵琶是弦乐器,弦太紧断了,太松弹不响。就告诉你,无论持身、持家、持国,都要懂得用中,不能太过分,也不能不到,你看教这个。点点滴滴都是非常高明的教学手段,现在没人知道。

  南方天王叫增长,增长什么?就是现在讲进…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二七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