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三三集▪P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升级了是斗争,斗争再升级就是战争,现代的战争是核武、生化,是毁灭人类的战争。我说这种思惟,这是一条死路。

  我说中国不一样!中国自古以来,教婴儿教什么?教让。你们也许知道孔融的故事,孔融四岁让梨,大的给哥哥。现在人不懂,现在小孩对父母都不让,我看见过。小朋友一年级,在家里看电视,他们家里客厅有大电视,房间有个小电视。他给他爸爸妈妈讲,你们看小电视,我看大电视。霸在那个地方不动,把他妈妈赶走,你们看小电视。对父母都不让,他还能让别人吗?这种家庭怎么会有幸福?这个社会怎么可能有和谐?人是教得好的,人要教,要从小教,这个不能不重视。中国古人所谓「少成若天性,习惯成自然」,从小不能养成不善的习惯。对父母都不让,这还得了吗?所以你就晓得,他将来到社会上,他对任何人都不会让的。那就一定起冲突,竞争、斗争,他肯定是这样的。他的一生不会快乐,活得很辛苦,那都是造作恶业。

  中国自古教让,忍让、谦让、礼让。让有好处,不是没有好处,好处在后面你没有看到,你也没有想到。我这个人也就是老实、听话、真干,老师怎么教、古人典籍里怎么教我真干,我处处都让。年轻的时候在公家机构里面上班,我能把我的成绩让给别人,让给我的同事,升迁的机会我也能让给别人。为什么?别人他有家眷,我一个人无所谓;他们需要待遇好一点,需要地位稍微高一点,我一个人何必?出家之后就一直让到底,什么都让,快乐!这个地方让出去,那个地方来了,这是佛家讲的布施,舍,舍得!愈舍愈得的多,得的我们无法想象。我们作梦也没有想象到,一个出家的人,怎么可能想象到去参加联合国的和平会议?不是一次,十多次,想不到,不可能的事情。不但自己参加,很多次带着许许多多宗教一起参加。有时也有一点小道场,人家要就送给他,佛、祖告诉我们,于人无争,于世无求。永远一个人生活,非常简单,少许一点点我们就很满足了。这是依教奉行的好处,我是个过来人,学佛六十一年,六十一年真的是人生最高的享受,让别人是最高的享受。

  经文第一句,『善护口业,不讥他过』。为什么不批评别人,不说别人过失?是我们心里头没有别人的过失。我这个心不是垃圾桶,里面没有别人的垃圾,别人所有过失我不会把它放在我心上,所以我心上没有别人过失。他做再错错误的事情,我都要原谅他,为什么?佛教我这么做的。这经上佛说的,「先人不善,不识道德,无有语者,殊无怪也」,不能怪他。甚至于他学过圣贤教育,听经学教多年,依旧迷在名利里头,做了很多不善的事情,要不要原谅他?要原谅他。为什么?他所学的经教、圣贤教育是半路才学的,他没有根。所以古人说,他遇到高名厚利,就是高的地位、很厚的利益,他就变心了,我们中国古人讲变节了。他受不了,就是禁不起这些诱惑,他道心不坚固,这是因为没有根,都是半路学的。

  今天我们晓得,真正有根的人没有几个,真是千万人当中难得有一个,所以他做什么样的错事都要原谅他。虽然受的圣贤教育,无根的圣贤教育,他不是从小教的。如果是父母从怀孕就教他,他一出生就教他,他就不会变节,根深蒂固,永远不变。二十几岁到三十岁以后才学的,这无根。现在社会诱惑的力量太大了,比古时候强一百倍都不止,一个普通人怎么能受得了!所以见财起意,小财他可以不动心,大财,几个亿他就动心了。他从来没有拥有过,现在一下有几个亿,他怎么会不动心?这是我们能够理解的,所以我们不把它放在心上。我们深深体会到,教学,扎根比什么都重要。

  中国传统教育什么时候能复兴?我的估计是两百年,绝对不是我们今天搞搞就能看到的,没有这个道理。为什么?我们全都是半路学的,都没有扎根的,你有这种期望的话,你将来会大失所望。所以要有真智慧,我们现在就做扎根教育。现在扎根,实际上讲是扎不了根,我们传到下一代,下一代再教底下一代,希望那个年龄,愈来愈低,愈来愈低。到三代、四代之后,就到了什么?小孩出生的时候父母就会教,那时候才能够成长有希望出来,我们现在做不到。所以今天无论什么人,纵然是书念得很好,像伦敦、剑桥大学汉学系博士学位拿到的,他要做出不善的事情,都应当原谅。为什么?现在人所学的,习性,不是本性,不知道有本性;习性是会动摇的,本性是如如不动的。中国的儒释道都讲本性,不是从根本上扎根就没有办法。

  今天我们的家庭没有了,扎根教育就没有了。扎根教育,从前大家庭制度,大家庭一定要从小扎根,不从小扎根,这个小孩以后是败家子,你们会家破人亡。所以从小一定要把他教好,他怕的是家破人亡。这个教育是负责任的教育,今天一般学校,学校没有这个责任,它也没有这种忧虑。中国自古以来,教育是家庭的事情,养老是家庭的事情,所以育幼、养老是家教,那个制度好。你有聪明智慧,有才智、有天赋,父母没有能力教你,家族教你。而且家长会请最好的老师来教你,家长希望自己的后代兴旺,所以礼请老师非常隆重。老师一定有德行、有学问,而且有教学的方法。现在没有,交给学校去教,学校老师跟从前家学私塾请的老师完全不一样。

  现在老人老了很可怜,到哪里去?真的无依无靠。从前大家庭好,年岁大了,退休了回家,叫落叶归根。回家是什么?颐养天年,家庭有乐趣,老人跟小孩天天玩在一起,多快乐!一个大家庭,人口三百人左右,小孩总有五、六十个,五、六十个小孩天天围绕着老人,多快乐。老人把他们的人生经验像讲故事讲给他听,他能把老人这一生的学问、经验他就传下去了。大家庭有它的缺点,为什么?人没有这么自由,规矩很大。但是老的时候有乐趣,有天伦之乐,小的时候受到好的教育。这两样东西是人生最宝贵的,大家庭有,现在家庭没有了。你仔细去比较,大家庭跟小家庭,还是大家庭好。小家庭有那么一点自由,得不偿失,为什么?晚年可怜,那种天伦之乐你连作梦都想不到,你没有见到,你也没有听说过。

  所以「善护口业」比什么都重要,要把心量拓开,要包容,毁谤我们的人、羞辱我们的人、障碍我们的人、陷害我们的人,都要原谅,都不放在心上。而且我们对他要感恩,他的谤言我们听到了,认真反省有没有这个过失,有则改之,无则嘉勉。如果有,他说得对,说的没有错,他提醒我,他是我的老师,我改过自新,我感谢他。如果没有,没有是他的误会,他看错了,他听错了,他对我误会。误会不要紧,事实可以澄清,让他再看,看十年、看二十年、看三十年,我不是他想象那种人物。他要是个明白人,自然会生惭愧心;他没有惭愧心那就算了。我们对于这些人,我们学佛每天做功课,每天在跟大家做分享,这些功德都回向给他们。我们的小佛堂都给他立长生牌位,有很多人来看到觉得很奇怪,这个人毁谤你、障碍你、找你的麻烦,为什么给他供长生牌位?我说他是佛。《华严经》上讲的,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,他本来是佛,他对我的误会那是一时迷惑,这不放在心上,不要计较。永远以大慈大悲待人,决定不能够去批评别人。

  古礼,看到别人有过失,这个人跟自己是什么关系,如果是自己的亲人,自己真正的好朋友,是应当要规劝的。规劝应该在隐密的地方,没有第三个人听见,这是正确的;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下,有人听见是决定不许可的。为什么?伤害他的面子,要顾虑他的情面,不能破坏他的形象。这是爱心,对他真正的爱护。他有过失的时候,劝勉他,让他改过自新,这种态度是正确的。如果在旁人面前来说的话,这是错误的,这是不可以的。现在这个社会问题,就是做错事情的人太多,我们一定要了解为什么会做错事。我们传统的教学疏忽了两百年,你能怪人吗?他自己不知道,他父母也不知道,他祖父母也不知道。大概在我们家乡,是个读书的环境,桐城派的发源地,总得高祖父才晓得,那你怎么能怪他?所以,一切过失一笔勾销,我心多清净,没有一丝毫怨恨。

  所以我们就没有一句是非,我们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,我们一生的目标就是往生极乐世界。我在这个世间,不去争名闻利养,真正做到于人无争,于世无求,多快乐。很简单的生活就欢欢喜喜度过一生,不争名利。出家,也有供养,广结善缘。广结善缘从哪里结起?从我的邻居结起,邻居第一。为什么?邻居和睦,我这个小村就是和谐村,就是大家的榜样。人家到我这一看,你们这个村庄里人真好,每个人都是满面笑容,每个人都是那么样的和善。佛法讲度众生先度近邻,靠近自己的,自己亲近的不能度,还能度远的吗?哪有这种道理!今天干这些事情,真的有祖宗保佑,有佛菩萨众神保佑,因为效果是出乎意料之外的,没想到!平常说说笑笑而已,没有想到邻里乡党真干。

  我大概是下个星期到澳洲去,这一次去五天。为什么?这个小城所有的宗教团结起来了,政府也参加了,人民都欢喜,我们共同把这个城市造成全世界第一个和谐示范城,这个太难得了!我这次去,去看他们干这个事情。去年我跟他们在一起,谈话当中提起来,没有想到大家真干,真干就太好了,太难得了。今天在这个地球上做好事,一定要拿出好的榜样,拿不出样子,光说没人相信,一定要做出来。宗教是一家,不分彼此,而且互相学习,我学习他们的经典,他们也学习我们的经典,这样才真正了解。如果互相不往来,就有猜疑,就有误会,就会发生冲突;我们常常在一起,什么话都谈,经典互相学习,这种问题统统化解了。我们住在一个地球上,而且我们还住在一个小城里头,你说我们是和谐,把这个小城当作一家人好,还是我们各个互相不关怀,哪一种好?我们自己去选择。现在大家自己选择的是我们一家人和睦好,都希望这样做,彼此相亲相爱,互相关怀、互相照顾、互相帮助、互…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三三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