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五六集

  净土大经科注 (第二五六集) 2012/3/27

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02-037-0256
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六百零六页第六行,从下半段看起,从「《宗镜录》曰」,从这看起:

  「《宗镜录》曰:至理一言,转凡成圣。经此一点,大地无寸土。世多谓净土偏着于事相。然未知极乐世界不可思议。所显事相即是法身。如善导大师所说,指方立相,即事而真。密宗所主当相即道,即事而真,与此同旨」。这是我们净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说的。永明大师,早年他是禅宗的大德,在禅宗大彻大悟,晚年专修净土。这也是给我们做示现,禅宗彻悟之后回归净土,给大家做一个榜样。《宗镜录》这部书是《大藏经》的精华,就像唐太宗编的《群书治要》一样,《群书》里头撷取治国平天下的这些理念、方法、经验,《宗镜录》是撷取《大藏经》里头的经义,教理行果门门具足,所以古人把它称之为叫《小藏经》。没有时间阅读全藏,读这一部就行了,这里面精挑细选,重要的东西都节录在这里面。

  这里有一句话说,至理一言,转凡成圣。理到了极处叫至理,言语不在多,一句话就行了。我们今天看到念老把这句话引用在这批注里头,这至理一言我们就知道是阿弥陀佛名号。名号功德不可思议,这一句名号帮助我们往生极乐世界,在极乐世界还是这一句名号帮助我们证得究竟果位,《华严》所说的妙觉如来,始终不离这一句名号。《往生论》上一法句,这一法句也是名号,无论讲多少,最后一句名号统摄了,全部都包括在其中。下面的话是念老所说的,经此一点,大地无寸土,这是比喻。经过这一点,大地无寸土是宗门的话,那就是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万事万物无不是自性,就这个意思,明心见性,从相上看到性。性是体,从体现相,从相起作用。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经题大方广就是讲的体相用,用大来形容体,方就是相,广就是用,把宇宙万事万物归纳这三处,就圆满了。大地无寸土就见性了,就明心见性了,在净宗就这一句名号。

  什么是净宗?阿弥陀佛。名号义理无有穷尽,名号功德无有穷尽,名号能叫一个众生从初发心到如来地,不必更换第二种方法,一门直入。世间多谓净土偏着于事相,这些话多半是禅宗里面批评净宗。禅宗不着相,离一切相,即一切法,净土指方立相。宗门什么人能成就?六祖在《坛经》上说得很好,专门接引上上根人。换句话说,上上根之外,上中下三根怎么办?那是教下八万四千法门。八万四千法门再度不了的众生,一句佛号全度了。所以这句佛号,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。利是上上根人,这经里面常说的等觉菩萨;钝是下下根人,五逆十恶,毁谤佛法,只要肯回头、肯认错、肯忏悔,没有一个不收,净宗法门深广无极。所以这些人说净宗偏在事相上,他不晓得极乐世界不可思议。

  极乐世界所显的事相全是法身,这我们在前面读过了,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所有的现象不是一合相。在《金刚经》上讲一合相,我们这个世界所有的现象确实是一合相,一就是物质的基本,所有一切物质都是这个物质组成的。这个在佛法叫极微之微,现在科学家的名词叫微中子,这个东西不能再分,再分就没有了。科学家做过这个实验,真的,这个东西一分,物质现象没有了。看见什么?看见是意念的波动现象,这是物质的基础。一百亿个微中子,这是一合相,你看一百亿个微中子集合在一起,体积等于一个电子,这个是物质的基础。这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物质是假的。极乐世界不是一合相,也就是它不是阿赖耶里面的物质现象,也不是阿赖耶里面的精神现象;换句话说,阿赖耶的三细相,业相、转相、境界相,极乐世界里头没有。极乐世界,到那里得的身,法性身;居住的世界,法性土,法性身、法性土,不可思议,没有现象,能现现象。我们在《华严经》上看到,遍法界虚空界这些现象,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,极乐世界只有唯心所现,没有唯识所变。唯识所变的有一合相,唯心所现的没有。性相是一不是二,所以所显的事相就是法身,法身就是自性、就是性德。

  如善导大师所说的,指方立相,即事而真。指方,这个方是西方;立相,极乐世界有相,阿弥陀佛有相。极乐世界的形相,阿弥陀佛的身相,即事而真。无论阿弥陀佛是应身、还是报身,在极乐世界三身是一不是三,一即是三,三即是一,前面我们看过了。即使见的应身,应身兼报身、兼法身。密宗所主当相即道,即事而真,也是这个意思。实际上,佛法是圆融的,佛法是自在的,极乐世界如是,我们这个世界,实在讲,亦如是。不过我们这个世间是加了一个妄想分别执着,这个东西在极乐世界没有。妄想分别执着这是迷情、迷执、执着,三种情执,这个情执非常难断!

  佛在经论上跟我们讲了很多,执着破了,就是不再执着了,你就证阿罗汉果,六道就没有了。那我们就晓得,六道从哪里来?六道从执着来的,有执着就有六道。十法界从哪里来的?十法界从妄想分别来的。妄想分别断掉了,十法界没有了,你就见到实报庄严土。实报庄严土,我们叫它做一真法界,你看看,一真法界;那就是说,实报土当相即道,即事而真。因为它没有妄,妄是阿赖耶,那个地方已经转八识成四智,只有四智菩提,没有八识,五十一心所都没有。所以在那个境界里头,你看当相即道。我们这个世界还是当相即道,但是有迷,迷而不觉。极乐世界人不迷,没有八识五十一心所,所以不迷,那个东西迷才有,不迷就没有,全是性德法尔流露。

  「又如文殊令善财童子采药」,善财童子是文殊菩萨的学生,《华严经》五十三参里面看到的。「童子持一茎草来,并曰:遍观大地无不是药者」,他看整个大地无不是药,为什么?都能治病。石头能治病,泥土也能治病,看你得的是哪一种病。「若能如是会取,则禅密净土,即三即一。尘毛剎土,悉显事理无碍,事事无碍境界」,这真的,一点没错。你没入境界,入了境界,无不即是,法法皆如、法法皆是。

  这个大地无寸土,宗门的话,上头一句是,「若人识得心,大地无寸土」。你要真正认识心,心是什么?能现、能生。惠能大师末后一句话说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那个自性就是心,真心。诸位要知道真心是一个,妄心各别,真心是一个,妄心是什么?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,大家不一样。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着,真心露出来了,真心全是一样。真心里头没有起心动念,真心里头没有分别执着,所以它是一,它不是二。这大地无寸土,没有了,全是自性、全是真心。

  所以念老末后这句说,若能如是会取,会是体会,你真正体会到了,那你就明白禅宗、密宗、净土,一即是三,三即是一,《华严经》上所说「一切即一,一即一切」。尘,这微尘,今天讲最小的微尘,微中子;毛,毛端,汗毛尖端,剎土。这个尘毛是最小的,物质里头最小的,剎土是物质里头最大的。剎土,剎土是星系,现在讲星系,银河系,这剎土。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,银河系才是佛经里面所讲的单位世界。很多人在这个地方错会了意思,我们初学佛也认为佛所讲的单位世界是一个太阳系,没有想到是银河系。这念老说的也有道理,佛经上说得很清楚,太阳、月亮绕着须弥山转。我们这个地球是太阳系的一个行星,当然跟着太阳也绕着须弥山转。那须弥山在哪里?现在我们晓得太阳系是绕着银河系在转,那银河的中心就是须弥山。山是形容。现在科学家知道,银河的核心是个黑洞,黑洞也是一个天体,天体里头有星,太阳、月亮、地球都是星,在太空当中,有黑洞,有恒星、有行星、有黑洞,有这些东西。黑洞的能量很大,科学家告诉我们,连光都被它吸进去,光跟它接触,连光都不见了,所以称它为黑洞。

  悉显事理无碍,事是理之事,理是事之理,有事就有理,有理当然有事,理事无碍。不但理事无碍,事事都无碍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那障碍从哪来的?障碍确确实实是从妄想分别执着而来的。如果我们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,障碍就没有了。那就像诸佛菩萨一样,无论是在大宇宙、是在小宇宙都没有障碍。经典上告诉我们,微尘里面有法界,微尘没放大,大千世界并没有缩小,微尘里头有大千世界。普贤菩萨可以到微尘法界里面去拜佛、去听法,还在那个里面帮助佛教化众生。这是事事无碍的法界,自性法尔如是。我们所有一切麻烦都是迷失自性产生的虚妄的幻相,不是真的,《金刚经》上的比喻,「梦幻泡影」。无障碍的法界是真的,这个真的法界也就在面前,我们见不到。见不到的原因,就是起心动念、分别、执着三大烦恼。这一段经文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  再看下面第十一品,「别明依正庄严」,这是这一卷的开端,这一卷要介绍西方世界依正庄严,首先讲「依报庄严」。

  【国界严净第十一】

  「正明庄严」,分两科,第一「总相」。

  【佛语阿难。彼极乐界。无量功德。具足庄严。】

  我们看念老的批注,右段说明「极乐世界依报庄严。是第一」,这个第一是四十八愿第一愿,「国无恶道,第卅九庄严无尽等愿之成就」。这就讲得非常明显,极乐世界是怎么来的?是『无量功德,具足庄严』之所成就。「《往生论》明三种功德庄严。一者彼佛国土」,这依报。「二者,阿弥陀佛。三者彼诸菩萨」,四土三辈九品的菩萨往生到极乐世界的,正报庄严。念老在这里括号上有个小注,「每一」,这三种每一种,「皆具无量功德庄严」。无量功德庄严是总说,把极乐世界的依正全都包括了。「具此三种功德庄严,故云:无量功德,具足庄严」。

  「论又云」,《往生论》里又说,「彼佛国土庄严功德者,成就不可思议力故」。这个地方不可思议力就是我们今天科学家所说的能量,有不可思议的能量。底下说,「如彼摩尼如意宝性,相似相对法故」。这一句话…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五六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直接转到: 第2页 第3页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