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,决定没有控制、没有分配、没有占有的念头,我们就成佛了!佛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就这一点,这一点什么?用粗俗的话来讲,用心不一样。
诸佛菩萨、法身大士用真心,真心是「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,完全是真的。所以那个心量就拓开了,小心量、自私自利没有了,拓开之后心包太虚、量周沙界。那是我们的本性,我本来的心量是那么大,不是这个小圈圈。用真心看世界就看得清清楚楚,一点都不迷惑;用妄心看世界,全是自私自利,你怎么能看得清楚?统统迷在里头。这是佛经常讲的可怜悯者,众生可怜在哪里?就可怜在这里,没人知道。佛讲也体会不到,不讲透我们根本就不能够体会到。知道佛讲这句话的意思,也好像听懂了,其实完全不懂。这就是《华严》、《大智度论》上所说的,「佛法无人说,虽智莫能解」,世间聪明智慧人没有办法理解,为什么?他原理不知道。
这里讲三界无别法,我们把三界两个字换一换,宇宙无别法;用佛学的名词,法界无别法,遍法界虚空界无别法,唯是一心作,这个意思就更清楚了。因为三界只讲六道轮回,法界包括极乐世界、包括华藏世界,唯是一心作,离开一心之外什么都没有。一心,一心本来也没有,真的是没有,一心现的这个法哪里是有!今天一心是什么?一心就是一切法,一切法就是一心。就好比我们作梦,梦是心现的,心在哪里?整个梦境就是心,心变成境界,全梦即心,全心即梦。佛常常用「梦幻泡影」做比喻,遍法界虚空界是梦境,告诉你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极乐世界亦如是。你对极乐世界不可以起贪心,不可以起个妄念:我拥有它、我控制它,这全错了。有这个念头,所以你才放不下,这是什么?这是妄念的根,这妄念的根根深蒂固。所以接触大乘,讲得这么清楚、这么明白,依然还是要有控制、依然还是有占有,还不能把占有、控制放下,道理在此地,迷得太深,迷得太久。其实深浅不是真的,久暂也不是真的,没有一样是真的。所以释迦能放下、六祖惠能能放下,就那一念。六祖惠能一下放下,马上就走了,没有说我回去还收拾行李。没有看到他要回去收拾行李,收拾行李时间来不及,一开悟马上就送他走。这个里头我们要去想,就很有味道在里头。他这一离开,顶多我们能想到,五祖会给他一点零用钱带在身上,赶快走,不允许你再去收拾。你没有可以占有的东西,你到哪里都自在,觉悟的人跟迷惑的人不一样。
「此心既全真成妄」,一迷,真就是妄,迷了叫妄。「今达妄即真」,你现在知道是妄,知道妄就是真。没有真妄,只有迷悟,所以达妄即真。原来妄是真,迷时真是妄,觉了妄是真,觉了之后,觅真妄了不可得。为什么?你还有个真妄,你还在妄里头没出来,你还迷在里头;真妄了不可得,没有了。「即此妄心,具足诸法,无有缺减」,这个诸法是十法界,十法界是妄境,妄心变现的,大乘里面讲阿赖耶变现的。十法界依正庄严是阿赖耶的相分,十法界里面,妄想分别执着是阿赖耶的见分,相分就是境界相,见分就是转相,为什么?转变。这个转变,不就是现在科学家提出来的「以心控物」!遍法界的物质现象都是自己念头在那里变,不是别人的念头,是自己的念头,这个时候关键不能不知道。
我看修.蓝博士的数据,他们现在用的方法是古老方法里头改进的,改得好。古老的方法还是心外求法,他治疗一定要靠外面合作,等于说病人跟医生合作,病才能治得好,这都是我们一般的观念。现在他变了,于外面不相干,完全用自己的力量,自己对自己把别人治好。这个高明极了,只有佛法里头有这个道理,一般没听说。对外面境界,方法就是四句话,这四句话是真心里头流露出来的,「我爱你,请你原谅我,谢谢你,对不起」。你看就这么简单,就这个概念,对所有一切众生。这个念头里头最重要的就是爱,那个爱是什么?佛经上讲的「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」。爱心确确实实,爱心是真心表现在外头,爱整个宇宙、爱万事万物,没有一样不爱,你看他讲桌子、地板没有一样不爱。为什么?是你真心变现出来的。承认自己的过错,过去我迷,不知道,所以请你原谅,现在明白了。这桩事情只有佛经上讲得最透彻、讲得最圆满。
即此妄心,这一迷就是阿赖耶,妄心就是阿赖耶。具足诸法,阿赖耶能变,真心能现,能生能现,阿赖耶能变。真心所生所现的是实报土,诸佛如来他们所住的实报庄严土,那是法性身、法性土,是心现的,心生心现的。十法界,十法界是阿赖耶所变的,就是把实报庄严土变质了,迷了的时候把实报庄严土变成十法界。十法界里头有染净,六道是染,四圣法界是清净。清净,我们叫它做方便有余土,染污的叫它做凡圣同居土。这世界怎么来的,搞清楚了。所以具足诸法,没有缺减,缺是缺陷、缺少,减是减低。跟真心比减少了,没有,没有缺减。
「即心是一切法,一切法是心」,这个得要常常念。「非一非异」,不能说一,不能说异。「不前不后,玄妙寂绝」。这段也有批注,「不前不后,一心不在前,诸法不在后」。在我们观念里头,能生能现的一定在前,所生所变的一定在后。它没有前后,为什么没有前后?心就是法,法就是心。古人讲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,我们从这里来体会就容易明白。黄金是能生能现,器皿是所生所现,我用黄金做个手镯、我用黄金做个戒指,有没有先后?能所没先后。为什么?金就是戒指,戒指就是金;金就镯,镯子就是金。一切万物,物就是心,心就是物,所以物跟心没有先后,它就是!禅宗开悟了,老和尚问,性在哪里?摘一片树叶比一比,是!没错,就是;拈一个小石头比一比,就是,没有一法不是,真开悟了。这是什么?这是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的境界。跟众生不能讲,众生要是这样讲法,你这个人疯了,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!所以这些话,你看看释迦牟尼佛讲这些话的时候,学生前面受了二十年的训练。十二年的阿含,八年的方等,佛才给你讲真话,你才能听得懂,听得真有味道了。法就是心,心就是法,法没有相,但是现在现出相出来,那相就是心。但是那个相一定要知道幻相,相不是真的。
佛家的真跟妄它的定义,永恒不变就是真的,凡是会变的就是假的。特别是阿赖耶,阿赖耶的变,变得太厉害了,一秒钟里头居然有一千六百兆的变化。我们不知道,我们要说这个,没人相信。我们用摄影机,拍电影的摄影机,我在年轻的时候玩过,我有两台摄影机,我自己拍摄,自己剪接,我搞这些玩意。这个东西对我以后学佛,这个境界我一想就完全明白了。你说这个东西是真的是假的?不是真的。你在摄影机里头去拍摄,你看这个人从这边走到那边,里头多少张片子?每一张拍下来没动。可是这个片子放在放映机里头一放,真的他从这里走到那里,我全拍下来了,其实一张一张一张的。最高级的摄影机,弥勒菩萨所讲的,它一秒钟拍多少张?一千六百兆,张张不一样,张张都在移动,每张都不一样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相是假的,相全是这种波动产生的,这个波动是意念,物质现象的基础是意念。所以非一非异,不前不后,没有先后,没有一异,它就是的。你说它真,它就是真心,确实真心;你就说它是幻相,真的是幻相。从相上讲是幻相,从性上讲它真心,你完全了解,念头灭了。
念头是什么?念头是妄念。妄念灭了,真相才真正现前,眼前六根接触的境界真相。《般若经》上讲的诸法实相,你见到了,见到这个就是明心见性,那就叫佛境界。见到佛境界的人,这个人成佛了。成佛不难,就叫放下,这章嘉大师告诉我的。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不执着不分别、不起心不动念,就是佛。惠能大师在五祖方丈室里就这个,没有别的。为什么不起心不动念?原来它就是这样的,法尔如是,真相看出来了。起心动念是妄相,就迷,起心动念是迷,分别、执着迷上再加迷,严重的迷惑。这修行的原理明白了,八万四千法门是方法,不管用什么方法,一个理,全是教你放下妄想。妄想包括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,全是妄想。妄想全放下来,真相大白,都在眼前,没有先后、没有一异,什么念头都没有,你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有人要问你,你讲得清清楚楚;没有人问你,干干净净,一个念头都不起。有人问你这是缘,遇到上根人,你现身跟他说上等法,遇到中等人说中等法,遇到下等人说下等法,自己没起心动念。随众生心应所知量,现身说法是随众生心,不是随自己。随自己,自己不就迷了吗?自己就堕落了。所以说随众生心,随心应量,这个心是众生,不是自己。自己确实一念不生,回归实际。所以这里说,玄妙寂绝,寂是寂静,绝是绝念头,念头没有了。
「非识所识,非言所言」。识,我们今天讲思想,你想不到,愈想愈错。非言所言,言语只能够跟谁说?境界达到,他一听就明白了。境界没有达到,你跟他说没有用处,他迷惑、他不能理解,不是他的境界。所以上中下三根,佛说的法也有上中下三等,不是完全相同的。「故指此心为不思议境」,心是不可思议的境界。「于此一心,念念以即空、即假、即中三观观之」。这是天台所讲的三种观法,这是基础,这是根本。三观就是空假中,于此一心,念念以即空、即假、即中三观观之。小注里头也有,「空假中者,离性离相谓之空」,就是性相二边都不着,知道性是空的。性里头没有现象、没有物质、没有念头,也没有所谓自然现象,它都没有,这是自性空。要离相,离性、离相你才能证得。
「无法不备谓之假」,这是讲它现相,惠能大师说的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万法就是此地讲无法不备。贤首国师《还源观》里头所说的「出生无尽」,就是能生万法,但是这个万法是假的,它不是真的。为什么?就是波动产生的现象,不是真的。十法界依正庄严它有生有灭,而生灭是什么?生灭是念念生灭,不是人…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六五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