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过了,这十条有没有?没有,没有要赶快叫它生出来,「令生」。「谓诸善法,若未生时,当精勤一心勇猛,令其发生」。希望善能出现,像诸佛菩萨、像阿罗汉一样。已经生的善,日常生活当中,身,不杀、不盗、不淫;口,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;起心动念没有贪瞋痴慢疑,这善!已经有的要叫它增长,「谓诸善法,若已生者,当精勤一心修习,令其增长」,这就是善。善没有生,赶快让它发生;已经生的,要让它不断向上提升。四正勤,它的大意是教我们断一切恶,修一切善。这就是什么?这叫真干,成功的秘诀。刘素云居士,许多人问她,妳怎么成就的?她说我只有六个字,老实、听话、真干。听谁的话?听佛菩萨的教诲,这些经教里头教我做的我真做,像断恶我真干,修善我真干。没有生的恶,真能把它控制住,叫它永远不生;没有生的善,我一定要做,要真干,落实在生活,落实在工作,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,断恶修善要这么干法。
第三段讲「四如意足」,四如意足就是放下,放下就如意了。中国古时候富贵人家手上常常拿个如意,你看古人的画,做大官的手上拿个如意,大富长者手上也拿个如意。如意什么意思?你看如意的头弯过来的,那叫回头,回头就如意了。他拿在手上常常看到回头、回头,就是提醒自己要回头,回头是岸,回头就如意了。就是干什么别过分,见好赶快收,这就对了,不能有贪心;不善的,见好也收,不再有瞋恚心。所以如意是表法的,这个要懂,它代表什么意思,叫回首如意。你看,「谓所修之法,如愿满足」,这个如意也代表知足常乐,很容易满足。释迦牟尼佛一生给我们做实验,你看他老人家的生活,一生生活,每天出门去托钵,吃饱了就满足了,不想明天,明天没事,还没到,也不想过去,活在当下。想前也想后,烦恼太多了,那消耗能量太大了,你当然有痛苦、有烦恼。过去、未来统统不想,这当下多快乐!
你看人的快乐从哪来的?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上,只要前后都不想了,现在怎么会不快乐!为什么不要想?因为是虚妄的。你想过去,过去已经过去,再也不会回来;未来,未来还没来,你想它干什么!你不叫白操心吗?诸佛菩萨没有过去,没有未来。生到极乐世界好,为什么?时间空间没有了。时间没有了,没有过去,没有未来。我们讲三世,三世就在当前,就在当下。换句话说,你能看到过去,也能看到未来,全是幻相。空间没有了,空间没有是距离没有了,你想到哪里,那就在眼前。在极乐世界要想回到娑婆世界来看看,他马上就看到,而且就亲身在此地。我相信回来观察的人很多,我们见不到他,他能见到我们,他跟我们的身体不一样,极乐世界是法性身,居住的是法性土。
四种如意足,第一个是欲,谓希求、羡慕所修之法,「如愿满足」。我们今天所希求的是极乐世界,我们所仰慕的是阿弥陀佛,我们所修的这个法是信愿持名,真满足了,不要再搞别的了,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,没有一个不成就。我们看到、我们听到阿弥陀佛这四十八愿,可以说四十八愿成就的极乐世界完全为我们,你要这样想法,为我自己,不是为别人,我们对于阿弥陀佛感恩的心就生起来了,不是为别人,是为接引我到极乐世界,成就我去作佛的。我们为什么对阿弥陀佛的感恩生不起来这个心?不知道阿弥陀佛对我们是什么心,不知道。四十八愿真学,体会到了,才晓得,原来阿弥陀佛念念没有舍开我,没有离开我。我现在要不听他的话,不依照这个法门修,怎么对得起他?他不是为别人,我们这个想法是百分之百的正确。很多人没有这个想法,那是什么?他烦恼习气太深了,妄想太多了,所以他没有想到弥陀为我,他没有想到。夏莲居老居士说,弥陀念我,我要念弥陀。现在跟你说个老实话,弥陀念我是真念,我念弥陀是假念。我不是真心念,阿弥陀佛是真心,阿弥陀佛没有妄心。所以一定要知道,要感恩,要认真努力的去学习。这是欲,如愿满足。
第二个,「精进如意足」。为什么不说别的,六度只讲精进不讲别的?精进是菩萨唯一的善根。凡夫的善根三个,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。世间所有一切善法,从这三善根里头生的。换句话说,世间所有一切恶法,都从贪瞋痴里头生的。今天我们是修菩萨道,菩萨善根只有一个精进。从哪里看出来?从极乐世界看出来。你看我们读这部经,释迦牟尼佛给我们介绍的,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说法没有停止过,真精进!没有说阿弥陀佛哪一天放假,没有,永远在说法;也没有说阿弥陀佛哪一天领导我们打个佛七、念一天佛,没有;参一天禅,也没有。那个修行是你个人的事情,佛只是把方法传给你,道理讲清楚,方法讲清楚,干不干是你自己的事情。可是在极乐世界你不能不干,为什么?每个人都干,都干得那么认真,自己在那里不好意思不干。那我们今天娑婆世界,纵然讲得再多,现在有电视二十四小时不断的在传播,也都像二十四小时不中断的讲,这世间人都不干。所以你要真干,别人还讥笑你,学佛可以,别那么迷。这就是我们的修学环境跟极乐世界相比,差很远!
这个精进如意,「所修之法,专注一心,无有间杂」,不间断、不夹杂,你看这多重要!跟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,方法完全相同。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的,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,就是此地精进如意足。都摄六根是万缘放下,净念相继,净是清净心,不怀疑、不夹杂这叫净念,只有这一句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;相继是不间断,佛号一句一句不间断,这真念佛人。有没有例子?例子很多,我们都不在意,都疏忽了。哪些人?乡下那些阿公阿婆,你看他一天到晚拿着念珠,掐着念珠,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没看到他断过的。你跟他讲话,他对你笑咪咪的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也不知道听进去没听进去,反正他就一句阿弥陀佛对付你,那叫净念相继。那是真念佛人,真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,我们没有看懂。看懂了,那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,我们自叹不如;没有看懂,没有在意,也就不会理会他,当面错过,你没有看到一个真正精进如意足的,你没有看到。实际上看到当面错过,我们不会看,说得难听的话,有眼无珠,这很难听。真实的榜样在你面前,你怎么没有看到!
第三个,「念如意足,谓于所修之法,记忆不忘,如愿满足」。统统要放下,你只记你所修之法,不是所修之法可别去记它,你要记那些东西,记那些东西对你妨碍。世间世世代代多少聪明人,古人有句话说「聪明反被聪明误」,这话说得有道理。为什么?他学得很多、很杂,他那个念不如意,他那个念不圆满,足是圆满。他学得太多、学得太杂,涉猎范围太广,这是忌讳!为什么?他一生所搞的全是知识,今天人的赞叹广学多闻,后面的话就不好听了,不讲了。圣贤人教给我们的方法是什么?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。你看那个阿公阿婆,他就一句阿弥陀佛,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,那个厉害,顶多三年,很多三年不到的,他就预知时至,自在往生,往生的瑞相稀有。他预知时至,他不生病,站着走的,坐着走的,很多!我们所看到的。确确实实我们所看到的都是不认识字,没有文化,年岁大了,也不能工作,家庭还勉强能过得去,他一天到晚就抱住一句佛号,二、三年功夫成就了,跟这个经上讲的理论、方法、境界完全相应。所以世间聪明人,确确实实是被聪明误了,真可惜!不能记东西记得多。
这一次修.蓝博士来跟我见面,我觉得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他提醒我,要把记忆,他的话说清除,把我们的记忆清除掉,让这个头脑空空的。不好的记忆清除掉,好的记忆也清除掉,清净心就现前了。他说清除,我们佛法说放下,清除跟放下是一个意思。要放下,好的记忆放下,别去想它;不好的记忆也放下,也别去想它,专想阿弥陀佛,专念阿弥陀佛,你就成功了,你到极乐世界了。你想过去甜蜜的回忆,你回不到过去,过去境界不会再来;你想过去不好的,就算了,别再想,愈想愈伤心,愈想愈烦恼,你何苦!统统别想,想阿弥陀佛,对治我们的烦恼,我们确实有方法。
我大概总在应该有二十多年前,我还住在台湾的时候,差不多三十年前的样子。过年,有一个老居士常来听经,但是有一段时间没来了,总有半年多没看到她。过年的时候来拜年,很欢喜,告诉我,他说法师,我现在妄念没有了。我说那好!一心专念弥陀。她说是。她说现在就一桩事情放不下。我说什么事?孙子放不下,统统放下了,就是孙子放不下。我就告诉她,妳把妳孙子想成是阿弥陀佛,妳的问题就解决了。天天不是想孙子吗?孙子就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就是孙子,妳将来就到极乐世界去了。要把自己的毛病统统清除掉,要想善巧方便。这个方法会不会亵渎阿弥陀佛?轻视阿弥陀佛?不是。你用这个方法,你会往生到阿弥陀佛那里去,阿弥陀佛欢喜,不会说你错误,你不错,要懂这个道理。阿弥陀佛在哪里?阿弥陀佛在我家里。阿弥陀佛谁?阿弥陀佛是我孙子。你爱他,你心里放不下他,他变成阿弥陀佛,你念佛就成功了,善巧方便。总而言之,帮助我们在正道上,这就通了,不在正道上就塞了,前面我们讲过识通塞。这是通极乐世界的、通阿弥陀佛的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下面第四是「思惟如意足」,思惟讲心,「谓心思所修之法,不令忘失,如愿满足也」。这是第四个,此地讲思惟,有的地方用心,心如意足。心常常念着,跟前面念如意足意思大同小异。常常想着所修之法,不令忘失,也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,就这个意思。
看下面一段,「五根」。「根」,比喻像植物,植物的根,「能生之义。谓此五根,能生一切善法也」。第一个,「信根」。信为道元功德母,世出世间法都建立在信这个字的上面,如果不信一事无成,一法不立,一事无成,信比什么都重要。「谓信于正道」,这不是叫你信别的,信佛法,信大…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六八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