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 (第二六九集) 2012/4/3
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02-037-0269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我们前面学到十乘理观的第六,「道品调适」,这段讲的是三十七道品,所以我们趁这个机会,将道品做一次温习。前面学到道品的第四段「五根」,今天接着学「五力」。
五根很重要,这是学习佛法的五条根,如果这五条里头缺个一、二条,我们这一生就不能成就。跟佛法结了个善缘,阿赖耶里头落谢种子,不起作用,就是出不了六道轮回,这个我们不能不警惕的。所以我们要问自己,我们有没有信、有没有精进?精进,精是纯而不杂,进是天天有进步,没有退步,这真精进。念根,我们的念是念六道,还是念极乐世界?有没有生根?定有没有生根?定比念升了一级,心真的定住了。末后慧根,慧根把世出世间一切法看清楚、看明白,该取的要取,该舍的要舍。五根有了力,这像种树一样,树苗,树苗有根没有力,必须要长成,长成树它就有力了,它能开花,它能够结果。所以,如何从树苗培养到这棵树的茂盛。
五力,这个力是讲力用,「能破恶成善」,它起这个作用。信要产生力量,「信根增长,能破诸疑惑」。信根增长,对佛法不怀疑,对大乘不怀疑,对净宗不怀疑了,这个力量逐步逐步向上提升。不怀疑就真信,不怀疑才真正发愿求生净土,这个都是信根有了力量。所以信佛的人很多,信净土的人很多,要叫他没有疑惑很难。哪一个出家人不知道净土、不知道阿弥陀佛?都知道。为什么不愿意往生?这个世界不错,有很多人恭敬,有很多人供养,极乐世界没有,舍不得离开。虽有信,没有根,没有根其它的都用不着说了,精进、念、定、慧全没有;根要有力,精进念定慧慢慢也产生力量,能破疑惑。所以,破疑生信还是要靠教,教就是经典,经典不能不学,不能不认真的学。
古人常说深入经藏,经藏不是说《大藏经》,是任何一部经里头含藏着甚深幽玄的妙理、方法,那叫藏。每一部经都藏着有真理、有方法、有境界,叫深入,深入才得受用。而佛法都是从自性流露出来的,所以一部经通了,一切经全通了。为什么?同一个自性,都是从自性里流出来的。你真正明白这个道理,你就会选一部,不去搞很杂、很多。为什么?我这一部学通了全部得到。像一个大殿,四面都有很多门,没有进去在外面,很多法门不一样,进门是一样的,全得到了,问题是你能不能进门。你从一门进很容易进去,你从两门进你进不去,从三门就更没指望了,门愈多就愈没有办法进去,永远在外头。这个道理知道的人不多,知道,肯信的人更少。有人知道,但不相信,还是要广学多闻,还是想从很多门一时进去。结果进不去,耽误这一生,一生空过了,那叫真正可惜。
培养信根,用什么培养?精进念定慧。这一科里头有五门,五门就是一门,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。说信,里头一定包括精进念定慧;说精进,一定包括信念定慧;说慧,里头一定有信精进念定。它是圆融的,圆融里头有次第,从什么地方开始修?一定从信。信要能生根,必须有精进念定慧,信才生根。佛法讲迷信、正信、真信,迷信是对于这里头的道理根本不懂,没有涉猎过经教就相信了,什么道理不知道,只知道拜佛好,好在哪里不晓得。深入经藏就明白了。五根产生力量是从它作用上说的,它能够断疑生信,能够转迷为悟,那是到慧的力量,转迷为悟了;信的力量是转疑生信,我们讲破迷起信,能破疑惑。
第二个「精进力,谓精进根增长,能破身心懈怠,成办出世之事」。这个精进就是真干,他要不是真信怎么肯真干?真信之后一定真干,你叫他不干做不到,他一定会干。知道精进能消业障,知道精进能破烦恼,功夫不间断,这精进根增长。每个人懈怠,懈怠也很复杂,用什么方法对治?在佛门里面是恭敬三宝来对治,具体落实得采取拜佛。你看密宗,入门首先叫你磕十万大头,你做不到,你什么都不必谈。显教也不例外,叫你拜佛,拜佛至少一天给你的定课是一千拜,这是最少的。我们在《影尘回忆录》,倓虚法师的自传,他是口述,他的学生大光法师笔记记录的,写得好。他回忆早年有个出家人,在寺院做香灯,就是晒蜡烛,也很出名,名字我忘掉了。非常老实,真的,刘素云讲的,老实、听话、真干,他这三个做到了。别人跟他开玩笑,夏天,六月天,寺庙里头晒经。从前《大藏经》是折迭本,纸都是宣纸,所以每年要拿来晒一次。我们这个不行,这本一晒就晒坏掉了,那个宣纸。晒衣服,防虫。别人说,香灯师,那些蜡烛上霉了,也要搬出来晒晒。他老实、听话、真干,把蜡烛统统搬出来晒,到了下午蜡烛全晒化掉了,融化掉。晚上做晚课要烧蜡烛,他就拿那个蜡烛芯去烧,芯在,蜡烛油化掉了。维那师看到这个样子啼笑不得,怎么会这么个傻的人!怎么能把蜡烛搬出去晒?把这个事情告诉方丈。
方丈老和尚心里清楚,人只要老实、听话、真干,没有一个不成就的,这种人到哪去找!他发现有这么一个人,就叫他来:别干香灯了,你到育王寺,育王寺供的释迦牟尼佛舍利,你去拜舍利、拜释迦牟尼佛,一天三千拜。他真干,叫他干什么就干什么,一天拜三千拜佛。他不认识字,没念过书,三年拜完之后,他能够作诗、能够作偈子、能够讲经,开悟了。以前讥笑他的、说他笨的,现在他讲经,替他做维那、敲磬来供养他,真了不起!老和尚有眼光、有智慧,认识人,把他栽培成就了,这法门龙象。大凡不成就的,实在讲就是犯这个毛病,不老实、不听话、不肯真干,这样的人光阴虚度了,不能成就。
度众生,古人的标准是开悟,不开悟不能去。古时候修行人多,老实人多,所以都听话。《高僧传》上所记录下来的,我能够理解的,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开悟的,不开悟的,不可能给他写传记流传给后世。那是佛门的榜样、佛门的典型,不开悟怎么行?所以,有定、有慧。佛法在这两百年衰了,有学的,尤其是前面一百年,学的人很多,但是缺乏真的定、真的智慧,没有真的禅定,没有真智慧。没有禅定是什么样子?他还有名利心,还有自私自利;换句话说,五根、五力他没有。真正有五根五力,那就有真实的成就。我们看看那些往生的人,真往生!差不多都是预知时至。为什么有这么好的感应?他对于这个世间没有留恋,心才能定,才能发生智慧;对这个世间还有贪恋,那就不行了,这个道理我们要懂。六波罗蜜里头,布施是舍,舍得不干净,他还有业障,这个业障障碍他五根五力。你看前面,五根五力前头是什么基础?四念处,看破;四正勤,断恶修善;四如意足,放下。有这么好的基础才有五根、五力,没有这个基础,根跟力从哪来?所以三十七道品很重要。道,通向涅槃之道,通向极乐世界之道,你没有怎么行?能断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,乃至于无明烦恼,天台大师用藏通别圆来讲,圆教通达涅槃。
所以精进重要!修行人最宝贵的是时间,时间不能浪费,分分秒秒都得用在道上。念佛人,分分秒秒不离开阿弥陀佛,心上有阿弥陀佛,口里有阿弥陀佛。我们昨天晚上听外面这个鸟叫,念阿弥陀佛,一声一声在念,好久,鸟都在念阿弥陀佛。去年十月我在澳洲图文巴净宗学院,停车场两棵枇杷树,树神念佛往生,托梦给我们年轻的出家人。那个是我们看不见,我们也听不见,往生托梦我们这才晓得。花草树木,众灵,在道场周边它都听经、它都念佛,它能往生,阿弥陀佛来接引它。所以根跟力是熏习成就的。精进力,每天没有其它的事务,要拜佛,拜佛消业障、断烦恼。消业障大家懂得,断烦恼呢?拜佛的时候你心里头没有杂念,烦恼就轻智慧就增长。
「念力,谓念根增长,能破诸邪念,成就出世正念功德。」念根起作用,它起的作用是让一切邪知邪见、邪念不能够干扰你,为什么?因为你有正念。修净宗的正念就是六字洪名,信愿持名。真修,其它的宗派不涉及了,华严、法华都不需要涉及。真正一门深入,净土五经取一种就可以了,无论哪一种。一生一门深入,没有第二个念头,这种人决定往生,而且往生,高品位的往生,为什么?他有定有慧。所以我们不能够轻视那些念佛的阿公阿婆,他们没有读经,他们就一句佛号,一生一句佛号念到底,他有戒、有定、有慧。他的戒是定共戒、道共戒,比律仪戒高,比律仪戒深广。你问他持戒,他不懂,他就知道一句阿弥陀佛。一句阿弥陀佛具足戒定慧三学,具足闻思修三慧,闻思修是菩萨修的,戒定慧是小乘修的,闻思修叫三慧。一句佛号里头具足三学三慧,具足八万四千法门,具足无量法门,为什么?每个法门都是成佛的,念阿弥陀佛是成佛的。可惜很多人不知道,还学这个学那个,好像自己很能干,学得很多。虽学得很多,没有一样入进去,一门都没有入进去。不如一个老实念阿弥陀佛的人,他真入进去,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能干扰他。他的精进根有力,不受干扰;念根有力,不会有邪知、邪见、邪念。
「定力,谓定根增长,能破诸乱想,发诸禅定也。」这个非常明显,大家都知道。妄念、杂念、邪念太多太多了,哪个没有?个个都有。无量无边无尽的杂念、邪念,什么东西能降伏?定力。你能定在一处,我们今天定在阿弥陀佛,你的杂念就没有了。修.蓝博士说的,把你阿赖耶识里头这些东西统统清除掉。说阿赖耶,不学佛的人不懂,我们换个名词,你心里头那些妄想、那些杂念统统放下。只留一个念头,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都不要想了,唐太宗说来不及了。你能把念头专了,专想这一念,这一念产生力量,表现在哪里?表现在西方极乐世界。这个力量一发生你就有感应,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,「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」,现前是现在,你会有感应,感应什么?见到阿弥陀佛。阿弥陀佛怎么会现身的?念力,我们的念力跟阿弥陀佛的念力相应…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六九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