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轮回。
你要懂得这个道理,你才晓得,佛教诲用意之深。佛教我们心里只有什么?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,只有极乐世界,除这之外都没有。断恶,不要把断恶放在心上;修善,也不要把修善放在心上。断恶修善要做,放在心上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,我什么都不放,这才能成就,这样念佛你叫会念。该放下的不放下,到最后临终的时候都成了障碍,在临命终时业障现前去不了,太多太多了。尤其是有地位、有财富、有权势很不容易放下,退休了聊天聊什么?都聊他过去那些得意的事情,或者哪些冤枉的事情,都想这些。每想一遍、说一遍就又造一遍业,天天在造业,不知道念佛,你说多可惜。我们这一生幸运遇到了正法,遇到了善知识,善知识对我们的劝告,我们还不能够做到,还半信半疑,也跟世俗人一样念过去、想未来,全叫打妄想。妄想可怕,为什么?妄想是在造因,后头有果报。如果没有果报,那都无所谓,后头有果报,你说这个事情多麻烦,一定要清除干净,这就对了。
舍,「舍离所见念着之境」,念是你心里挂念,着是执着,就是着相。善的境界你喜欢它,不善的境界你讨厌它,都是错误,为什么?都障碍你的清净心,把你的心染污,染污就是这么来的。怎样叫不沾污?你晓得一切法都是假的、都是空的,你就能放下,你不会执着,十法界依正庄严没有一样是真的。弥勒菩萨说的这个话好,常常想着,我们用我们现代的算法,一秒钟,所有一切法,我们的念头,我们身体这个细胞振动的频率,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,是生灭法。一秒钟里头一千六百兆次的生灭,念头是这个频率,物质现象也是这个频率,所以佛给我们讲无常。世间无常,这个世间是讲十法界,不是单单讲人间,十法界都是这个频率,所以没有一样是真的。真的是什么?真的是常住不会变更的,这是真的。那什么是真的?极乐世界是真的,极乐世界没有变化。
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不是到那里是小孩,慢慢长成大人,不是的,化生。极乐世界没有胎生,胎卵湿都没有,全是化生,化是变化。那个莲苞,莲花,那个东西产生变化,那个莲花我做过比喻,好像蝴蝶,蝴蝶没有成蝴蝶是个蛹,像蚕茧一样,一个蛹,莲花就那个东西。进去之后,你看等牠变化完成再出来,长了翅膀会飞,完全不一样。我们在莲花里面,就会产生蜕变,莲花一开的时候,身相跟阿弥陀佛一模一样。《观经》上讲阿弥陀佛的身相,身有八万四千相,每个相又具足八万四千好,每个好又变八万四千光,每个光里头都有化佛。这是说阿弥陀佛无量无边的化身,做什么用处?到十方世界去接引众生。十方世界无量无边,每天去往生的人也是无量无边。阿弥陀佛每个人都要去接他,这他自己发的愿,化身去迎接。迎接接来的都在莲花里头,在莲花里头就产生变化。
莲花一开的时候,跟阿弥陀佛的身相一样,永远不会改变,虽然无量寿,他不老,他不生病,他不需要饮食。就像色界天人一样,他有色身他没有欲,财色名食睡这五欲没有,极乐世界没有。虽然是凡夫去往生的,造作恶业下下品去往生的,生到极乐世界,烦恼、习气、五欲也都没有了。那就是什么?环境改变了你,磁场改变了你,那个地方阿弥陀佛的磁场非常强烈,进入他的磁场之后,完全被感化了,烦恼不要消自然没有,业障亦如是。所以你可以带业,带着烦恼、带着业障,到达极乐世界自然没有了。弥陀愿力、修行功德加持你,真加得上,真管用,所谓是到那边去真的脱胎换骨,完全不一样了。这世尊在这部经里面,讲得非常透彻,讲得非常圆满。所以该除的要清除,该舍的统统放下,这对我们现前来讲,比什么都重要。我们念佛不能往生,障碍就是你除不了,你舍不得,不能往生,做再多的好事也不行。
第六个,「定觉分,谓觉了所发之禅定」。你得到禅定,你这个禅定在哪一个等级自己清清楚楚,觉就清楚。世间的四禅八定你知道你在哪个等级,出世间的,声闻的禅定、缘觉的禅定、菩萨的禅定,到究竟如来自性本定,统统清楚。最后一个,「念觉分,谓思惟所修之道法」。这个念是念自己所修的法门,法门的原理、根本不出色心二法,法门的理念、法门的方法、法门的效果、法门的成就样样都知道,这真的叫觉悟,一点都不迷惑。
末后「八正道」,也叫八圣道分,「不邪曰正,能通曰道」,这通到哪里?通到成佛。八正道是八个原则,在日常生活当中,这八个是我们的标准,不邪、不偏、不染,这都称之为正。第一个是「正见,谓能见真理」,宇宙人生真正的道理,就是真相,在净宗来讲,我们的真理是什么?真理就是深信、切愿、持名念佛求生净土,真理。我们所依靠的真经,就是这部《无量寿经》会集本,就是这部黄念祖老居士的集注,都是妙绝稀有,真正是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,我们能遇到。遇到我知道、我能认识,我要不全心全力来弘扬、来介绍,不认识的人很多。我介绍,一般人能相信,至少我学佛六十年,讲经有五十四年,来推荐这个本子,人家有点信心。没有前面这个历史,人家不相信。我真干、真学,万缘放下,每天读诵,每天跟同学们在一起分享,一天八个小时。这在八正道是我的正业,我就干这桩事情,其它的不是我的正业,我可以不要去做。正见,你见到真理,这个法门是真理,这个经典是真理。
「二、正思惟,谓心无邪念也」。念念在道上,我们是念念在阿弥陀佛,念念在极乐世界,心里想的是佛陀的教诲、佛陀的本愿。阿弥陀佛未成佛的时候法藏比丘,法藏的本愿,法藏的修行,法藏的成就,法藏利益众生的大业,想这些,想久了就变成自己的。想这个好,把自己的德行、道业天天向上提升;想世间的是染污、是堕落,这两个对比自己要知道。我们见到一切法,世间一切法出不了六道轮回,声闻、缘觉一切法出不了十法界,大乘教里面一切法,出不了阿弥陀佛的范围,正思惟。
「三、正语,谓言无虚妄也」。这虚妄是广义的,不是说妄语是虚妄的,这里面含的意思很深。要讲到究竟标准,那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是真的,除了这一句阿弥陀佛都是虚妄。经典上这些话也不是真实的,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为什么?经典它要是真实的,我们学了经典就往生,为什么还要念阿弥陀佛?经典学得再通,不念阿弥陀佛不能往生。这就是说明,阿弥陀佛是真的,经典跟阿弥陀佛比是虚妄的。经典跟其它的比它是真的,跟阿弥陀佛比就不行,就是虚妄的,看跟谁比。世间的言语,善比恶是真,善是真,恶是虚妄的;善跟阿罗汉去比,阿罗汉是真,它是虚妄;阿罗汉跟菩萨比,菩萨是真,阿罗汉是虚妄,我们一层一层的比。经典亦如是,经典,这个经典可以跟《华严》比,可以跟《法华》比。但是真正要想成就还是一句阿弥陀佛,你不能不知道,你才晓得阿弥陀佛可贵。你念阿弥陀佛,人家骂你迷信,你要真正明了、真正觉悟,你就晓得,不是我迷信,是他迷信。不会被外面一切境界所动摇,这真正没有虚妄。
下面,「四、正业」,业是事业,我们现前三业的造作,起心动念是意业,言语是口业,身体动作是身业,身口意三业。「白净善业」,古印度称善恶,他们的习惯不讲善恶,讲黑白,黑就是恶业,白就是善业。我们中国不习惯讲黑白,讲善恶,这个要知道,他们的白就是我们的善。白净,净是清净不染污,白净是不染污,善业,不染污才叫善业。这个善业不是善恶的善,为什么?善恶的善都染污,善恶二边都放下了,白净就现前。我们这个经题上,修行的总纲领、总的原则,「清净平等觉」这五个字。清净是阿罗汉,平等是菩萨,觉是佛;清净是正觉,平等是正等正觉,觉是无上正等正觉,你看这经题。无论修什么法门这是标准,我有没有得清净心这个很重要,得清净心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方便有余土,为什么?他不叫带业。带业往生的是凡圣同居土,清净心现前不带业了。如何得清净心?染净都不染。我们离开新加坡到澳洲写了两句话,「处顺境,遇善缘,不生贪痴」,这个很重要,你心保持清净没有贪恋。「处逆境,遇恶缘,不生瞋恚」,这就清净心,善恶二边都不沾,不被外头境界动摇,不受外面境界影响,这才行。
遇到恶缘你就起怨恨,错了,遇到善缘你起贪恋错了,你堕落了。生怨恨,地狱业,地狱的果报,生贪恋,饿鬼的果报,你往下堕落了。所以日常生活当中,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那里考验,自己要觉悟你是往上去,还是往下堕落。禁不起考验的就堕落了,堕落的人多,成就的人很少。怎样保持一个平常心?平就是平等,要保持平等心。三十七道品里面讲断恶修善,什么是善?感恩是善;什么是恶?怨恨是恶。我们遇到这个人,他曾经对我一天照顾,有恩,这一天不能忘记,要有报恩的心。他对我有一千天的恶,毁谤、羞辱、障碍、伤害,一笔勾销,痕迹都不落,你的心才清净,心里头只有善没有恶。善怎么样?遇缘起善行,不遇缘连善的念头都没有。什么念头?只有佛念,心里念头只有阿弥陀佛,善恶统统没有。为什么?因为我要到极乐世界去,我想亲近阿弥陀佛,这样修行,你决定去得,你能不去吗?非去不可。善恶都会夹杂,善恶都会干扰,搞得不好它变成障碍,这一生去不了,不能不觉悟。所以说到严格的正业,念阿弥陀佛就是正业,我真信,我真愿意往生,我真念佛,我念佛就是求生净土,就为这个,正业。其它的不是修净宗的正业,今天我全为净宗讲。
第五,「正命,谓依法乞食活命也」。我们今天(这讲出家人)出家人没有经营事业,营利的事业没有,那我们的生活是乞食,这个一定要知道。我们接受别人的供养凭什么?在事上讲凭你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,别人是供养三宝,你是三宝里头的一分子。世尊当年在世,应该住世一百年,但是八十岁就走了,还有二十年,这二十年的福报给后世的弟子。换句话说,佛灭度之后这一万二千年,弟子不…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七0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