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 (第二七四集) 2012/4/5
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02-037-0274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六百一十三页倒数第二行,最后一句:
「十乘之理观,能发九境之魔事。以五蕴生死迷暗之法为境故」,这是引用天台大师《摩诃止观》里面一段话。十种理观我们学过了,观什么?所观的就是这十种境界。十种境界里面,「由观阴入」,然后发生下面所讲的九种境界,九种境界不出五阴六入,所以一共有十种,这个十二入就是十二处。若论下面的九个境界,「互发不定」,所以它没有次第,不一定什么境界出现,我们就用什么方法来对治。十种理观是对治的方法,对治这十种境界。理观是有次第的,但是这十种境界没有次第,什么时候会爆发什么境界没次第。
「当知阴境常自现前,若发不发,恒得为观」,这句话是教我们时时刻刻要像观世音菩萨一样。《心经》上讲得很好,「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」。如果真照见五蕴皆空,十种理观圆满了,这九种魔境都没有了,九种魔境全没有了,问题就是我们没有这个智慧、没有这个能力照见五蕴皆空。可是我们今天对于五蕴皆空,五蕴跟十二入是一样的事情、一回事情,五蕴是色受想行识。
总而言之,像前面第一观,观不思议境界,不思议境界里头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字,色、心。色,今天讲的物质;心,今天讲的信息、能量,这科学的名词。近代这些物理学家发现的念力,经上讲得很清楚,三千年前说的,色由心生,色,色从心生的,所以全体是心,这句话讲得好!遍法界虚空界是什么东西?就是自己的心、自己的念头。这个话被今天科学家发现了,非常了不起。遍法界虚空界,佛在经上常说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《华严经》告诉我们,宇宙,全宇宙一切万法是「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。唯心所现的是实报庄严土,心现的;唯识所变的是十法界,十法界是识变的。识怎么能变?因为有心现,心要不现,识就没东西变了。所以心是第一义,识是第二义。心能现能生,心没有形相,不是物质现象,也不是意念。意念不是心,意念现在叫妄心,不是真心,真心离念,没有念头,有念头是妄心,不是真心,真心也不是自然现象,所以真心决定找不到。
眼耳鼻舌身,这五识,五根、五识,接触的对象是色声香味触,这是物质现象。意念,第六意识、第七识能缘,它们可以缘到,前五识缘不到。可是心虽然什么都不是,它能现,能现自然现象,能现心理现象跟物理现象,它统统能现,所以你不能说它无,它非常灵活。什么时候现?众生有感它就现、它就应,感应,有感它就应。它在哪里?它无处不在、无时不在。为什么你没有办法找到它?因为它不是三种现象,你就找不到。怎样才能找到?大乘经里面佛说得很好,「唯证方知」。用什么方法证?放下就是,你只要不用妄想、分别、执着,你就见到了。你有妄想、分别、执着,这个东西是障碍,障碍你见性;不是障碍别的,障碍你明心见性,这三样东西除掉了就明心见性。
所以科学家他们今天达到的境界,这佛经上有说过,释迦牟尼佛非常高明,讲过了,就是我们用八识去观察宇宙它是有极限的、有局限的,它不是万能的。你看前面五识只能观察到物质现象,精神现象观察不到,精神现象要第六识、第七识,第六识的分别,第七识的执着。分别执着是心法,起心动念都是心法,起心动念阿赖耶知道。所以就是说,我们用第六识只能达到极限阿赖耶,你能够见到阿赖耶的三细相,见不到自性,这是对内;对外,你能观察到全宇宙。八识能力真不小,这是统统在妄心的范围,它变,阿赖耶能变,十法界所变,所以它的能力能见到十法界,就是见不到自性。
今天科学家应当是用数学推演,有此可能,然后再用精密的仪器去观察,做实验。物质真搞清楚了,跟经上讲的完全一样,我们不能不佩服这些科学家。物质是什么?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佛用分析的方法,科学家也用这个方法,这个方法是相同的。佛分析的方法,微尘,举一粒微尘,这微尘多大?叫牛毛尘。牛毛,它在毛端上,这一尘在毛端上,不会掉下来,这一粒尘在毛端上非常稳,不管怎么动摇它都不会掉下来。这很小的尘,眼睛好的人可以看见。这一粒微尘把它分,分成七分,这七分之一是羊毛尘。羊毛比牛毛细,在羊毛尖端上它能站得住脚。羊毛尘再分成七分,七分之一叫兔毛尘,兔毛就更细了。兔毛尘再分成七分之一叫水尘,这不好懂了,这个我们的肉眼全看不见。水,其实水的密度不大,水里头有空隙,这一粒尘在水里面空隙钻来钻去没有障碍。水尘再分,分成七分之一叫金尘,就是金属,金银铜铁锡,金属。金属的密度很大,但是还是有空隙,在高度显微镜去看,它还是有空隙,这一粒尘在金属那个空档里面通过没障碍,这很小的。金尘再分成七分之一叫微尘。所以佛家讲微尘,不是一般我们讲的这个尘土,不是的,这个微尘,佛说阿罗汉的天眼可以看见。这一粒微尘是不是我们今天讲的原子?这个不得而知,但是总是两种都用分析方法。
微尘还能分,分成七分之一叫色聚极微,大概就是现在科学里面所讲的基本粒子、夸克这一类的。这个东西还可以分,再分成七分之一叫极微之微,佛说不能再分了,再分就没有了,再分就空了,今天科学家达到这个境界。那极微之微是什么?应该是三十年前科学家发现的微中子。微中子多大?科学家告诉我们,一百亿个微中子,它的体积等于一个电子,就是原子里头围绕原子核转的那个电子,等于这一个电子。这个东西再分没有了,跟释迦牟尼佛讲的一样,没有了。物质现象没有了,分出来是什么东西?是念头的波动。这才真正了解物质从哪来的,物质从念头来的,从心想生的。德国科学家普朗克,爱因斯坦的老师,他一生就搞这个,物质到底是什么搞清楚了,在报告上给我们大家说,根据他研究观察得到的结论,世间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,物质是假的,不是真的,物质的基础是念头,这他得出的结论。
所以最近三十年的科学家提出「以心控物」,心就是念头,能控制物质现象。为什么?物质现象是念头生的,所以念头可以控制物质现象。头一个人的身体,身体是物质现象,身体得病了,病是什么?这个物质现象产生了病态,不正常了,用意念可以让它恢复正常、恢复健康,不需要医药、医疗,这个实验成功了。这么多年来,他们搜集了许许多多证据。重病患,像癌症这些,没法子治的,他们去找,有些病人他自己会好,没有医疗自己就好,找这些人,问他怎么好的。这些人多半都是有宗教信仰的。医生宣布了,你存活的期间只有一、二个月,他对于生命绝望了,等于是宣判死刑,绝望了。他什么都不想了,他想上帝、想天堂,希望上帝带他到天堂去,一天到晚想这个,做祷告,没有想身体,也没有想病。二、三个月之后,想了二、三个月之后再去检查,他的癌症没有了,证明就是这个念力管用。他们找了几千个例子。
所以念佛的人,如果我们有病,可以用这个方法。我们把身体忘掉,不要想身体、不要想病,也不要想好,也不要想不好,你想好与不好,都是让那个病毒细胞你去养它,这不是办法。根本不要理它,专门想阿弥陀佛,专门想极乐世界,想上二、三个月再检查,病没有了。一个道理!原理是什么?原理是物质现象是念头变现出来的。这个物质现象产生病态是我们不正常的念头,就是贪瞋痴慢疑、怨恨恼怒烦这些念头造成的疾病,现在我这些东西统统不想了,我专想阿弥陀佛、专念阿弥陀佛。刘素云不就是这么好的吗?这是很好的例子摆在那里。得红斑狼疮,医生告诉她,不是一个月、两个月,不是,妳随时有死亡的可能,这样告诉她的。她既然被他宣布了,她也就不想了。她也不怕死,反正人总归要死。根本不想身体,根本不想病,每天听《无量寿经》十个小时,听完经之后就念阿弥陀佛。她什么都不想,三个月之后检查全没有了,连疤痕都没有。医生感觉到奇迹,红斑狼疮是有好的,但是疤没有办法去掉,一生去不掉疤痕,妳怎么连疤痕都没有?
所以这个就是念头,念头是宇宙的主宰。地球上这么多灾难,地球上的居民如果一心向善,这灾难都能化解。《楞严经》上告诉我们,贪婪感应的是水灾,海水上升、江河泛滥是贪婪所感得的。瞋恚感的是火灾,火山爆发、地球温度上升,瞋恚。愚痴感的是风灾,飓风、台风、龙卷风这一类的灾难,愚痴所感的。傲慢感得的是地震。怀疑,怀疑是对自己个人来讲,免疫能力崩溃掉了,信心没有了;对外面,山崩地陷,高山会塌下来,大地会沉到海底,这是什么?怀疑。贪瞋痴慢疑,对自己身体来讲是自己五脏六腑病源、病根,对居住环境来讲是灾难的根源,这都不善的念头。所以把这个念头统统转变过来,我再不想这些了,转过来,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、不傲慢、不怀疑,这些灾难都没有了。我们要求别人难,别人不相信,所以从自己,自己至少对身体保健,得到非常良好的效果,这是学佛的好处、念佛的好处;对我们居住的环境,不会有灾难发生,你的小环境不会有灾难发生。
当然我们选择居处,也要懂得选择居住的地方地势比较高。科学家告诉我们,海水上升,南北极的冰融化了,海水上升五十米。如果我们住在这个地区,海拔两百米以上大概没有问题,但是如果靠海比较麻烦,靠海什么?海啸,海啸麻烦!科学家警告我们,如果地球上海底超级火山爆发,会引发多高的海啸?一千米。那换句话说,海拔一千米在沿海地带都不安全,要一千米以上,最好两千米、一千五百米,这没有问题。都淹没了,它那是个小岛。这是些常识。科学家还告诉我们,像太平洋中心,这样的火山爆发,引发一千米的海啸。这个海啸推到大陆海岸一定会减轻,减一半五百米,再减一半二百五十米,…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七四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