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,虽行于舍而不废舍利益他事者之所住处;是虽行九次第定而不厌离欲界受生,虽知一切法无生无灭而不于实际作证,虽入三解脱门而不取声闻解脱,虽观四圣谛而不住小乘圣果,虽观甚深缘起而不住究竟寂灭,虽修八圣道而不求永出世间,虽超凡夫地而不堕声闻、辟支佛地,虽观五取蕴而不永灭诸蕴,虽超出四魔而不分别诸魔,虽不著六处而不永灭六处,虽安住真如而不堕实际,虽说一切乘而不舍大乘。此大楼阁,是住如是等一切诸功德者之所住处。」
3、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卷第七十九,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二十
弥勒菩萨与善财童子对话:
善财童子言:「大圣从何处来?」
弥勒言:「善男子!诸菩萨无来无去,如是而来;无行无住,如是而来;无处无著,不没不生,不住不迁,不动不起,无恋无著,无业无报,无起无灭,不断不常,如是而来。善男子!菩萨从大悲处来,为欲调伏诸众生故;从大慈处来,为欲救护诸众生故;从净戒处来,随其所乐而受生故;从大愿处来,往昔愿力之所持故;从神通处来,于一切处随乐现故;从无动摇处来,恒不舍离一切佛故;从无取舍处来,不役身心使往来故;从智慧方便处来,随顺一切诸众生故;从示现变化处来,犹如影像而化现故。
然,善男子!汝问于我从何处来者。善男子!我从生处摩罗提国而来于此。善男子!彼有聚落,名为:房舍;有长者子,名:瞿波罗。为化其人,令入佛法,而住于彼;又为生处一切人民随所应化而为说法,亦为父母及诸眷属、婆罗门等演说大乘,令其趣入故住于彼。而从彼来。」
善财童子言:「圣者!何者是菩萨生处?」
答言:「善男子!菩萨有十种生处。何者为十?善男子!菩提心是菩萨生处,生菩萨家故;深心是菩萨生处,生善知识家故;诸地是菩萨生处,生波罗蜜家故;大愿是菩萨生处,生妙行家故;大悲是菩萨生处,生四摄家故;如理观察是菩萨生处,生般若波罗蜜家故;大乘是菩萨生处,生方便善巧家故;教化众生是菩萨生处,生佛家故;智慧方便是菩萨生处,生无生法忍家故;修行一切法是菩萨生处,生过、现、未来一切如来家故。
「善男子!菩萨摩诃萨,以般若波罗蜜为母,方便善巧为父,檀波罗蜜为乳母,尸波罗蜜为养母,忍波罗蜜为庄严具,勤波罗蜜为养育者,禅波罗蜜为浣濯人,善知识为教授师,一切菩提分为伴侣,一切善法为眷属,一切菩萨为兄弟,菩提心为家,如理修行为家法,诸地为家处,诸忍为家族,大愿为家教,满足诸行为顺家法,劝发大乘为绍家业,法水灌顶一生所系菩萨为王太子,成就菩提为能净家族。
「善男子!菩萨如是超凡夫地,入菩萨位,生如来家,住佛种性,能修诸行,不断三宝,善能守护菩萨种族,净菩萨种,生处尊胜,无诸过恶,一切世间天、人、魔、梵、沙门、婆罗门恭敬赞叹。
「善男子!菩萨摩诃萨生于如是尊胜家已,知一切法如影像故,于诸世间无所恶贱;知一切法如变化故,于诸有趣无所染著;知一切法无有我故,教化众生心无疲厌;以大慈悲为体性故,摄受众生不觉劳苦;了达生死犹如梦故,经一切劫而无怖畏;了知诸蕴皆如幻故,示现受生而无疲厌;知诸界、处同法界故,于诸境界无所坏灭;知一切想如阳焰故,入于诸趣不生倒惑;达一切法皆如幻故,入魔境界不起染著;知法身故,一切烦恼不能欺诳;得自在故,于一切趣通达无碍。
「善男子!我身普生一切法界,等一切众生差别色相,等一切众生殊异言音,等一切众生种种名号,等一切众生所乐威仪,随顺世间教化调伏;等一切清净众生示现受生,等一切凡夫众生所作事业,等一切众生想,等一切菩萨愿,而现其身充满法界。
「善男子!我为化度与我往昔同修诸行,今时退失菩提心者;亦为教化父母、亲属;亦为教化诸婆罗门,令其离于种族憍慢,得生如来种性之中。──而生于此阎浮提界、摩罗提国、拘吒聚落、婆罗门家。善男子!我住于此大楼阁中,随诸众生心之所乐,种种方便教化调伏。善男子!我为随顺众生心故,我为成熟兜率天中同行天故,我为示现菩萨福智变化庄严;超过一切诸欲界故,令其舍离诸欲乐故,令知有为皆无常故,令知诸天盛必衰故,为欲示现将降生时大智法门;与一生菩萨共谈论故,为欲摄化诸同行故,为欲教化释迦如来所遣来者令如莲华悉开悟故,于此命终,生兜率天。善男子!我愿满足,成一切智,得菩提时,汝及文殊俱得见我。
「善男子!汝当往诣文殊师利善知识所而问之言:『菩萨云何学菩萨行?云何而入普贤行门?云何成就?云何广大?云何随顺?云何清净?云何圆满?』善男子!彼当为汝分别演说。何以故?文殊师利所有大愿,非余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之所能有。
「善男子!文殊师利童子,其行广大,其愿无边,出生一切菩萨功德无有休息。善男子!文殊师利常为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母,常为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师,教化成熟一切众生,名称普闻十方世界;常于一切诸佛众中为说法师,一切如来之所赞叹;住甚深智,能如实见一切诸法,通达一切解脱境界,究竟普贤所行诸行。
「善男子!文殊师利童子是汝善知识,令汝得生如来家,长养一切诸善根,发起一切助道法,值遇真实善知识;令汝修一切功德,入一切愿网,住一切大愿;为汝说一切菩萨秘密法,现一切菩萨难思行;与汝往昔同生同行。
「是故,善男子!汝应往诣文殊之所莫生疲厌,文殊师利当为汝说一切功德。何以故?汝先所见诸善知识闻菩萨行、入解脱门、满足大愿,皆是文殊威神之力,文殊师利于一切处咸得究竟。」
时,善财童子顶礼其足,绕无量匝,殷勤瞻仰,辞退而去。
注: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卷第七十八是弥勒菩萨与善财童子对话,亦很重要,请读者自行阅读。
附录二:《大宝积经》弥勒菩萨所问会(《弥勒菩萨本愿经》)
《大宝积经》弥勒菩萨所问会 第四十二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译
如是我闻。一时佛在波罗奈国施鹿林中。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。一切皆为众所知识。其名曰阿若憍陈如。摩诃迦叶。优楼频螺迦叶。伽耶迦叶。那提迦叶。舍利弗。大目揵连。阿难。罗睺罗等。而为上首。
复有菩萨摩诃萨一万人俱。其名曰善意菩萨。增上意菩萨。坚固意菩萨。师子意菩萨。观世音菩萨。大势至菩萨。辩积菩萨。美音菩萨。胜幢菩萨。信慧菩萨。水天菩萨。帝胜菩萨。帝天菩萨。无攀缘菩萨。具辩才菩萨。神通妙华菩萨。弥勒菩萨。文殊师利法王子等。而为上首。
尔时世尊。无量百千大众围绕。供养恭敬而为说法。
是时弥勒菩萨摩诃萨。在众会中即从座起。偏袒右肩右膝着地。合掌顶礼而白佛言。世尊。我有少疑今欲咨问。唯愿如来见垂听许。
佛告弥勒菩萨言。若有所疑今恣汝问。当为解说令得欢喜。
尔时弥勒菩萨闻佛许已。欢喜踊跃而白佛言。世尊。菩萨成就几法。离诸恶道及恶知识。而能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。
佛告弥勒菩萨言。善哉善哉。弥勒。汝今为欲哀愍一切。利益安乐天人世间。能问如来如是深义。汝应谛听善思念之。吾当为汝分别解说。
弥勒菩萨即白佛言。唯然世尊。愿乐欲闻。
佛告弥勒言。菩萨成就一法。离诸恶道及恶知识。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云何为一。所谓发胜意乐菩提之心。是名为一。
弥勒。复有二法。离诸恶道及恶知识。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云何为二。一者于奢摩他常勤修习。二者于毗钵舍那而得善巧。是名为二。
弥勒。复有三法。离诸恶道及恶知识。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云何为三。一者成就大悲。二者修习空法。三者于一切法不生分别。是名为三。
弥勒。复有四法。离诸恶道及恶知识。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云何为四。一者安住净戒。二者离诸疑网。三者乐阿兰若。四者起正见心。是名为四。
弥勒。复有五法。离诸恶道及恶知识。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云何为五。一者住于空法。二者不求他过。三者常自观察。四者爱乐正法。五者摄护于他。是名为五。
弥勒。复有六法。离诸恶道及恶知…
《弥勒大菩萨(佛)思想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