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弥陀净土与弥勒净土在中土的流传▪P2

  ..续本文上一页有内、外两院,弥勒菩萨常住内院说法,外院为众欲乐处,不易闻法。弥勒菩萨于上生兜率天宫之后,以其历劫修集之福因,感得内院庄严净土。(弥勒上生经)上说:兜率天上,有五百万亿天子,以天福之力,造作宫殿,有五百万亿之多。宫殿外有七重垣墙,都是七宝所成,从那七宝垣墙上放出五百亿光明,每一光中现出五百亿莲花,每一花中又化作五百亿七宝行树,每一光中出生五百诸天宝女,每一宝女住立树下,手执百亿宝无数音乐,出妙乐音,演说不退转地*轮之行。

  (弥勒上生经)上也说:时有天神名牢度跋提,愿为菩萨建善法堂。发愿已,额上生出五百亿宝珠、琉璃、玻璃等,这些摩尼宝珠,回旋空中,化为四十九重微妙宫殿,一一栏楯,万亿梦梵摩尼宝所共合成。诸栏楯间,自然化生九亿天子,五百亿天女,一一天子手中,化生无量亿七宝莲华,一一莲华上,有无量亿光,其光明中具诸乐器,如是天乐不鼓自鸣。此声出时诸女自然执众乐器,竞起歌音,演说十善、四弘誓愿,诸天闻者,皆发无上道心。

  内院七宝宫中,有狮子座,高四由旬,皆以珠宝严饰…………四维上下,各有万千大梵天王,各持名贵珠宝,化作宝铃,悬诸宝帐,无数天子、天女,各执宝花,散狮子座,各楼阁中,有百千美妙女,手执乐器,演扬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诸波罗蜜。时十方诸天,报监往生兜率天宫,亲近弥勒菩萨,进修佛道。

  最后,释尊在(上生经)中说:“此名兜率陀天,十善报应,胜妙福处。我若住世一小劫中,广说一生补处菩萨;报应及十善果者,不能穷尽,今为汝等略而解说。”弥勒净土的庄严微妙,由此可见。

  弥勒净土的宫室庄严,音乐美妙,已如上述。但如何才能往生弥勒净土呢?(弥勒上生经)上说:“佛告优波离:若有比丘及一切大众,不厌生死,乐生天者,爱敬无上菩提心者,欲为弥勒作弟子者,当作是观。作是观者,应持五戒、八斋、具足戒、身心精进、不求断结,修十善法,一一恩惟兜率陀天上妙快乐。作是观者,名为正观。”

  佛陀上段经文说(意译):“我(佛陀)减度后,我的许多弟子中,精勤修行,威仪不缺,扫除佛塔,香油涂地,用名香妙华供养三宝;修三昧下定,或读诵经典。能这样修行的人,应当至心希望往生弥勒净土。他们应当一心系念弥勒菩萨形像,种亿弥勒菩萨名号,受持八戒斋,修诸净业,发弘誓愿,命终之后,屈伸臂顷,即得往生兜率陀天,于莲华上给路趺坐。”

  往生兜率净土,是否也像往生西方净土一样:“阿弥陀佛,与诸圣众,现在其前”呢?或者说,行人如果依法修持,如何知道决定再生呢?释尊在(弥勒上生经)中说:“未来世界诸众生等,闻是菩萨大悲名称,造之形像,香、花、衣服、缯盖、幢、幡、礼拜、系念。此人命欲终时,弥勒菩萨放眉闲白毫大人相光,与诸天子,雨曼陀罗华,来迎此人,此人须臾即得往生。”

  三、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

  阿弥陀佛西方净土的记载,在诸大乘经典中随处可见,所以净土三经---(阿弥陀佛)、(无量寿经)、(观无量寿经)中,叙述的特别详细。西方净土,又称西方极乐世界。根橡(无量寿经)、法藏因地第四)所载,往昔世自在王如来住世时,有国王名世饶王,闻佛说法,欢喜开解,寻发无上真正道意,弃国捐王,可作沙门,号曰法藏,修菩萨道。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前发下了四十八度生大愿,普度有情。四十八大愿具载(无量寿经),其中与娑婆世界的净土行者关系密切者,有下列诸愿:

  一、国中无三恶道愿:设我得佛,国中有地狱饿鬼畜生者,不取

  觉。

  四、国人形色皆同无有好丑愿:设我得佛,国中天人,有好丑者,不取正觉。

  十五、国人寿命无量长短自在愿:设我得佛,国中天人,寿命无能限量,除其本愿,修短自在,若不尔者,不取正觉。

  十八、十方众生十念必生其国愿:设我得佛,十方众生,至心信乐,欲生我国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。

  十九、十方众生发愿欲生其国者,临终必来接引愿:设我得佛,十方众生,发菩提心,修诸功德,至心发愿,欲生我国,临寿终时,假令不与大众围绕,现其人前者,不取正觉。

  二十、十方众生回向功德必往生其国愿:设我得佛,十方众生,闻我名号,系念我国,植众德本,至心回向,欲生我国,不果遂者,不取正觉。

  二十七、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其数无量愿:设我得佛,国中天人,一切万物,严净光丽,形色殊特,穷极微妙,无能称量,其诸众生,乃至逮得天眼,有能明了,辨其名数者,不取正觉。

  三十一、国土清净照诸世界愿:设我得佛,国土清净,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,不可思议诸佛世界,犹如明镜,睹其面像,若不尔者,不取正觉。

  三十二、杂宝宫殿普薰愿:设我得佛,自地以上,至于虚空,宫殿楼观,池流花街,国土所有一切万物,皆以无量杂宝,百千种香,所共合成,严饰奇妙,超诸天人,其香普薰十方世界,菩萨闻者,皆修佛行,若不如是,不取正觉。

  三十八、国人衣服随念不须裁染洗涤愿:设我得佛,国中天人,欲得衣服,随念即至,如佛所赞应法妙眼,自然在身,有求裁缝捣染浣濯者,不取正觉。

  以上所录,是法藏比丘四十八愿中的十愿。四十八愿的每愿之未,皆称设不尔者,“不取正觉”,不取正觉,就是不成佛。但是(阿弥陀经)中说:“阿弥陀佛成佛以来,于今十劫。”可知他所发下的四十八愿,每一愿皆已实现。据(无量寿经)所载,法藏比丘为了成熟有情,严净佛土,曾请世自在王佛,为其广说二百一十念诸佛国士内种种情状,且显现给他看,作为蓝本。经思维摄取五劫之久,其后乃成为西方净土的极乐世界。在此世界中,正依二报悉皆庄严清净。自正报一面来说,西方极乐世界等人,身相端严,寿命无限,具六神通,常住正定,不坠恶道,莲花化生,乐如漏尽,无不善名,道心不退,得无生忍,智慧辩才,威力自在……自依报一面来说,西方极乐世界,国土平坦,七宝为地,气候温和,六时雨花,宝莲充满,化佛说法,万佛严丽,无三恶道,宫殿庄严,国土清净,浴池香净,池水随意,法服随念,化鸟演法。

  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法门,是“易行难信”的法门,释迦世尊在(阿弥陀经)中说:“舍利弗,当知我于五浊恶世,行此难行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,是甚为难。”所以此一法门,完全是建立难信心上。往生净土的三资粮,曰信、愿、行,而信居首位。亦即是由信生愿,由愿生行,信若不真,则愿、行皆不成立。本来,佛教法义,并不是不能怀疑,尤其是在禅宗,有所谓“大疑大悟、小疑小悟”之说。唯独净土法门不能怀疑,正如澫益大师所说:“得生与否,端赖信愿之有无;品位高下,全由持名之深浅。”持名之深浅是正行,正行在于得一心不乱;正行之外还要有助行,因为(阿弥陀经)有云:“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。”那就是在念佛的正行之外,发菩提心,行菩萨道,以积聚善根福德。果然信、愿、行三者具备,念佛至“一心不乱”,则“其人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,与诸圣众,现在其前,是人终时,心不颠倒,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。”

  四、南北朝时代是弥勒信仰的全盛时期

  净土信仰在中土流传,始自东晋后业孝武帝、安帝时代。说到净土法门的流传,首先使我们想到慧远大师,在庐山与大德居士刘遗民等结社念佛,是净土法门流传之始。不过,庐山结社念佛,是西方净土流传的开始,这是晋安帝元兴元年(四○二)的事。但是在此之前,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已经在中土流传了,而最早信奉弥勒兜率净土者,则是慧远之师的道安大师。

  中国的弥勒信仰,是随着佛经释译而传入的。西晋惠帝太安二年(三○三),月支人竺法护译出(弥勒下生经)。东晋安帝元兴元年,鸠摩罗什译出(弥勒成佛经)。稍后,刘宋时代沮渠京声复译出(弥勒上生经),随着这些经典的流传,弥勒信仰在中土兴起。一代佛学大师“弥天释道安”(三一二至三八五),就是弥勒净土最早的信奉者。道安大师是佛教史上划时代的人物,安师以前,中国佛教的弘传是以西来沙门为中心;安师以后,中土佛教的弘传始以中国僧侣为中心。

  道安住世之时,声名远播,鸠摩罗什未来中土之前,在西方域已闻道安之名,称之为“东方圣人”。道安对于汉译佛经,其意有不明之处,欲请弥勒菩萨为之决疑,因此他发愿往生兜率内院。(高僧传)卷五,(晋长安五级寺释道安)传称“安每与弟子法遇等,于弥勒(像)前立誓,愿生兜率。后至秦建元二十一年正月十七日,忽有异僧,形甚庸陋,来寺寄宿……安请问来所住处,彼乃以手虚拨天之西北,即见云开,备睹兜率妙胜之报。尔夕大众数十人悉皆同见……至其年二月八日,(道安)忽告众曰:吾当去矣!是日斋华,无疾而终,葬城内五级寺中。”

  道安的弟子昙戒,也信仰弥勒兜率净土。(高僧传)卷五(晋长沙寺释昙戒)传称:(事安公为师,博通三藏,诵经五十余万言,常日礼五百拜佛,晋临川王甚知重。后疾笃,常诵弥勒名不辍。弟子智生侍疾,问何不愿生安养?戒曰:吾与和尚(指道安)等八人,同愿生兜率,和尚及道愿等皆已往生,吾未得去,是故有愿耳!言毕,即有光照其身,容貌更悦,遂奄尔迁化,春秋七十,仍葬安公墓右。)

  道安大师往生兜率后十七年,慧远在庐山东林寺结白莲社,开中土念佛往生的弥陀净土法门。(高僧传)卷六(晋卢山释慧远)传称“即而谨律息心之土,绝尘清信之宾,并不期而至,望风遥集,彭城刘遗民、豫章刘次宗、雁门周续之、新蔡毕颖之、南阳宗炳、张荣民、张季硕等,并弃世遗荣,依远游止。远乃于精舍无量寿像前,建斋立誓,共期西方,乃令刘遗民着其文曰:“惟岁在挤提格,七月戊辰朔二十八乙未,法师释慧远,贞感幽奥,…

《弥陀净土与弥勒净土在中土的流传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