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佛学常见辞汇 四画~六画▪P16

  ..续本文上一页成佛”之愿,故以大愿著称。

  【地上】 菩萨由凡夫修行成佛要经过欢喜地等十地才能达到佛果,初地以上叫做地上,初地以前叫做地前,地前是属于凡夫菩萨,地上是属于法身菩萨。

  【地上菩萨】 十地位上的菩萨。

  【地狱】 1.六道中最苦的地方,因其位置在地下,故名地狱。分为三类:一名根本地狱,有八热及八寒之别,是为十六大地狱。二名近边地狱,即八热四门的十六游增地狱。三名孤独地狱,在山间、旷野、树下、水滨,场所无定,为各人别业所惑,因此苦报及寿命,亦各不同,若论受苦,根本最甚,近边次之,孤独又次之。2.凡所处的地方,只有苦受而没有喜乐的环境,皆可比喻为地狱。

  【地狱道】 六道之一,为罪恶众生死后堕落的地方。

  【地狱趣】 六趣之一,为罪恶众生死后所趣向之处。与地狱道同义。

  【地居天】 依地面而居的天。在三界二十八天中,只有欲界的四王天与忉利天是依著须弥山的地界而居,称为地居天,夜摩天以上,都是凌空而处,故名空居天。

  【地前】 初地以前。地前是凡夫菩萨,要到地上才是法身菩萨。

  【地前三贤】 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,因只断见思惑尚有尘沙无明惑在,未入十地圣位,故称三贤,或地前菩萨。

  【地前菩萨】 见地前三贤条。

  【地水火风】 见四大条。

  【地水火风空】 见五大条。

  【地水火风空识】 见六大条。

  【地水火风空识见】 见七大条。

  【地行罗刹】 在地面上行动的罗刹鬼。

  【地波罗蜜】 菩萨在十地时所修的十种波罗蜜。

  【地动三因】 大地震动的三种原因。般泥洹经谓:“一者地依水,水依风,风依空,大风起时,水扰地动;二者得道之沙门,反神妙之天现感应,故动;三佛成道时动。”

  【地动七因】 佛欲说法时地动的七种原因,即为使诸魔怖、为使众生心不散乱、为使放逸者生觉知、为使众生觉悟微妙法相、为使众生观佛之说法遍一切智、为使根熟之众生得解脱、为使随顺而问正义。

  【地动八缘】 大地震动的八种因缘,即风水轮动时、菩萨处母胎时、菩萨成道时、佛涅槃时、比丘现神通时、诸天来佛所现梵王或帝释形时,饥馑刀兵之灾将起时。

  【在缠】 在缠真如的简称,即真如法性之理隐藏于烦恼缠缚之中。

  【在家二戒】 在家人所应受持的二种戒,即五戒与八戒。五戒是尽形寿之戒,八戒只是一日一夜之戒。

  【在家菩萨】 指在家学佛受持菩萨戒的人。

  【多生】 众多的生死。众生轮回于六道之中不能出离,所以有众多的生死。

  【多财鬼】 三种饿鬼之一,即多得饮食的饿鬼。

  【多闻天】 四王天中北方天的名字。

  【多闻第一】 阿难尊者在佛十大弟子中,以多闻第一著称。

  【多闻坚固】 佛灭后的第三个五百年为多闻坚固时期。

  【多宝如来】 东方宝净世界的佛名。

  【如】 不变易的意思。诸法的法性,极难用语言文字来形容,故借如字来作代表。法性即实相,实相即如,因其不二、不异、不变、不动,万法的真面目,都同一相,故名为如。

  【如去】 如来的别名,即乘真如之道去成正觉的意思。

  【如法】 契合于法理的意思。

  【如语】 契合于法理的言语。

  【如如】 如于真如,是不动、寂默、平等不二、不起颠倒分别的自性境界。因是如理智所证得的真如,故说如如。

  【如如智】 契合如如之理的智慧,即根本智。

  【如如佛】 1.觉悟如如之理的佛。2.佛体即是如如之理。

  【如来】 佛十号之一,因佛乘真如之道,来成正觉,来三界垂化。

  【如来藏】 真如在烦恼中,摄藏如来一切果地上的功德,名如来藏,若出了烦恼,即名法身。

  【如来藏心】 真如心的别名,即人人本来具足的真实心。

  【如来藏缘起】 与真如缘起同义。

  【如来地】 佛的地位。

  【如来使】 如来的使者,即佛灭后努力弘扬佛法的人。

  【如来家】 如来的住家,即真如法界。

  【如来识】 又名佛识,即第九庵摩罗识。庵摩罗华译为清净,即脱离一切无明烦恼的意思。

  【如来禅】 经教里的禅法,因它是如来所说,后人因名之为如来禅。至于禅宗中的禅法,因它是祖师所倡,后人因名之为祖师禅。其实祖师禅也是如来所传,并非祖师所发明,释尊在灵山会上,把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咐嘱摩诃迦叶,便是祖师禅的来源。

  【如来慧】 如来的智慧,即一切种智。

  【如是】 如此的意思。

  【如是力】 见十如是条。

  【如是因】 见十如是条。

  【如是作】 见十如是条。

  【如是性】 见十如是条。

  【如是相】 见十如是条。

  【如是果】 见十如是条。

  【如是报】 见十如是条。

  【如是缘】 见十如是条。

  【如是体】 见十如是条。

  【如是我闻】 我亲自听到佛这样说,为佛经五种证信之一。

  【如理】 契合真理。

  【如理智】 契合真理的智,亦即根本智。二智之一。

  【如量智】 为佛能知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的智,如其分量,不多亦不少,故曰如量,又称后得智,为二智之一。

  【如实】 真如实相的简称。见真如实相条。

  【如实道】 真如实相的道理。

  【如实知】 如实是真如实相之义,如实知是指所知极符合真如实相。

  【如实空】 如实是真如实相之义,因真如实相离一切妄染和离一切法差别之相,有如虚空,不受一尘,故谓之如实空。

  【如实智】 真如实相的智慧。

  【如实知见】 符合真理的知见。

  【如实知者】 佛的德号,因佛是一位了知真如实相的圣者。

  【如实不空】 如实是真如实相之义,真如实相虽然无有妄染,不受一尘,但是它是永恒不变的,而且体备恒沙功德妙用,一切净法,无不具足,故谓之如实不空。

  【如实修行】 按照真理之法而修行。初地以上的菩萨,依所证的真理而起修,谓之如实修行。

  【如意宝】 如意珠。

  【如意珠】 一种有求必如意的宝珠,出自龙王或摩竭鱼的脑中,或是佛的舍利所变成。

  【如意足】 见四如意足条。

  【如意佛】 如来有自在的神力,故云如意佛。

  【如意通】 又名神足通,或神境通,五种之一。变现自在,故名如意;飞行自在,故名神足;能在六尘境界中转变自在,故名神境。

  【如意轮】 如意轮观音的简称。

  【如意轮观音】 又名如意轮菩萨,为六观音之一。此观音手持如意宝珠,以表满足众生的祈求,持轮宝,以表转法錀,故名如意轮。

  【如意轮莲华心如来】 如意轮观音的德号。观音为莲部的中坚,故云莲华心,本是久已成道的古佛,故称如来。

  【妄见】 虚妄的见解,如我见边见等是。

  【妄念】 虚妄的意念,亦即凡夫贪恋六尘境界的心。

  【妄缘】 1.一切之缘,体虚不实,故曰妄缘。2.虚妄的缘由。

  【妄染】 妄是虚妄,染是染污,指一切生死之法。

  【妄执】 1.虚妄的执著。2.执著虚妄的法。

  【妄想】 虚妄的思想。

  【妄业】 虚妄造恶的业因。圆觉经说:“有妄业故有流转。”

  【妄心】 1.胡思乱想的心。2.不清净和不真实的心。

  【妄心熏习】 四熏习之一。

  【妄语】 说虚假不真实的话。妄语有大妄语和小妄语的分别,大妄语是未得圣道而说我已得圣道,或者说我有工夫受天龙鬼神的供养等等;小妄语就是一切不真实的说话。

  【妄语戒】 五戒或十戒之一,即禁止说一切虚假不真实的话。

  【妄语十罪】 说骗话有十种的罪报,即口气臭、善神远之非人得便、虽有实语人不信受、智人谋议常不参预、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、人所不敬虽有教敕人不承用、常多忧愁、种诽谤业因缘、身坏命终常堕地狱、若出为人常被诽谤。

  【妄分别】 虚妄的分别。凡夫不知真如平等之理,于是分别一切事物,因而生起善恶美丑等种种差别的妄见。

  【妄境界】 虚妄不实的境界。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妄境界,因皆虚假不实。

  【字印】 种子与印契。

  【字门观】 一种观察诸尊种子的观法。

  【安忍】 安心忍耐。

  【安心】 安然不动的心。

  【安心超行】 心行具足或是愿行具足的意思。

  【安居】 又名坐夏,或坐腊,即在夏季的三个月中,僧徒们不得随便外出,以便致力于坐禅和修习佛法。

  【安居竟】 结夏安居的日子完毕了,即七月十五日。

  【安世高】 人名,本是安息国的王太子,名安清,号世高,父王逝,嗣王位,因厌世,让位于其叔,出家学道,博通三乘教,由是游历诸国,弘扬佛法,至洛阳,先习汉文,继翻译佛经,共译经论二十九部之多。

  【安乐国】 西方极乐世界的别名。

  【安乐净土】 指西方极乐世界。

  【安受苦忍】 二忍或三忍之一。

  【寺】 僧伽所居住的地方。

  【寺十种异名】 寺有十种的别名,即寺、净住、法同舍、出世舍、精舍、清净园、金刚刹、寂灭道场、远离处、亲近处等。含义尚有六种,即窟、院、林、庙、兰若、普通等。

  【年戒】 受持具足戒之后的年数。

  【年满受具】 年满二十岁之后才能受持比丘的具足戒。

  【式叉】 华译为学。

  【式叉尼】 式叉摩那尼的简称。

  【式叉摩那尼】 华译为学法女,或正学女,为出家五众之一。凡沙弥尼,欲受具足戒为比丘尼,应于二年间,先学六法,即不杀、不盗、不淫、不虚诳语、不饮酒、不非时食等,过了此二年,若是情形良好,才能正式受具足戒。

  【羊车】 三车之一。见三车条。

  【羊鹿牛车】 羊车、…

《佛学常见辞汇 四画~六画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