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刻就可以化身千万亿,到十方世界去,应以何身度之,则以何身度之,应以什么方法度生,就以什么方法度之,善巧之至,方便之至。所以,只要能往生极乐,一切方便,自然具足。
亦无所作(12),亦无所有(13)。不起不灭(14),得平等法(15)。
(这是说所证平等)
菩萨已证得空、无相、无愿之三昧,空故无所作,无相故无所有,无愿故不生,不生故不灭,因此证得诸佛平等一相之实相。
附记1:“得平等法”即证得诸佛平等一相之实相,此实相又名佛性、真如、如来藏、自性清净心和真心等等,也就是一切众生所本具的、灵明洞澈的、具足万德万能的真心、本体。此真心、本体,在圣不增,在凡不减。因为佛性乃每个众生所同具有,所以它在断了烦恼成就最高佛果之圣者身上,没有增加一分一毫;在充满烦恼之凡夫身上,也没有减少一分一毫。正如天上之红日,其固有的光芒永远是一样的,当空之时,光芒四射,但未增加分毫;被乌云所蔽时,光芒虽不显,但亦未减少分毫,一旦云开,其亮如故也。由于佛性,人人本具,各各不无,又因它在圣不增,在凡不减,所以谓之“平等法”,也是诸佛所证的平等一相之实相。
附记2: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惟此独实,不变不坏,故名实相。经云:实相无相无不相。由此可见,众生的佛性,一切法的法性,皆是非空非有,亦空亦有,真空(非空之空)妙有(非有之有)的,这就是一切万有的真面目,也就是所谓的平等一相之实相。
附记3:菩萨能证得诸法平等一相之实相,那是修习般若的必然结果、收获。所谓“般若”(prajna),华译为智慧,但它不同于一般所说的聪明智慧,而是如实知见一切事物本性的真智妙慧。它有三种:(一)文字般若。指佛所说的一切言教,凡是佛所说的一切经论文字,都叫做“文字般若”;(二)观照般若。即依文字,解其义理,起观照行,观察诸法实相;(三)实相般若。即依观照,窥见心性,彻证实相,实相就是诸法空性,而空性正是一切法的法性、一切众生的佛性。证悟此性的人,便是“明心见性”,能明心见性,便能解脱生死,超凡入圣。
◎注释
①明了诸国,供养诸佛 在明白了诸佛国土的状况之后,便实行供养诸佛。供养有财供养和法供养两种,如以财物来庄严道场、提供修道者的生活所需等等,叫做“财供养”;如流通经书、弘扬佛法、修行佛法等等,叫做“法供养”。
②化现其身,犹如电光 比喻菩萨化作种种身形,好像电光那么的快速。
③善学无畏之网 是说菩萨善于学习大乘之教法,在教化众生时,有四种的无畏。即:一、总持不忘,故说法无畏;二、尽知法乐,知众生根机心性,故说法无畏;三、善能问答,故说法无畏;四、能断物疑,故说法无畏。此四无畏,包括了一切之无畏,故喻之如网。
④晓了幻化之法 菩萨清楚的知晓,宇宙万有,缘聚则生,缘散则灭,当体即空,一切如幻如化,如镜中花、水中月、梦中之山河一样,虚而不实。
⑤坏裂魔网 是说菩萨能帮助众生脱离魔网的意思。魔网是指很多的邪知邪见,邪知邪见能网罗众生在三界六道之中轮回生死,故喻之如网。
⑥解诸缠缚 解除一切的烦恼。缠缚即烦恼的别名。
⑦超越声闻、缘觉之地 指菩萨的成就,超越了阿罗汉和辟支佛。声闻是指闻佛音声而悟道的人,其最高果位即阿罗汉;缘觉是指听佛说十二因缘而觉悟的辟支佛。
⑧得空、无相、无愿三昧 得到大乘的空、无相、无愿三昧。这种三昧(定)又叫做“三解脱门”。这有大乘和小乘的分别,大乘所得的“空”,不但我空、法空,连空亦空;“无相”,不但无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之四相,亦无生死涅槃相;“无愿”,发心即起慈悲,不舍众生,志愿作佛,无成佛相,普度众生,无度生相。小乘人所得的空三昧,则只有我空;所得的无相三昧,是无我人等四相,但仍有涅槃相;所得的无愿三昧,是所作已办,有馀涅槃,或灰身灭智,无复愿求,于佛智慧,及相好功德等,也一概不要,无复愿求。
⑨善立方便 善巧方便的建立各种的教学方法。
⑩显示三乘 为了善巧方便,由一乘而显示三乘教法。三乘是指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。
(11)于此化终,而现灭度 在这个世界度生的机缘已尽,便示现灭度入涅槃。
(12)亦无所作 因了达诸法本空,而不著于空,故无所作。
(13)亦无所有 因了知诸法无相,而无所愿求,故无所有。
(14)不起不灭 又名不生不灭,了知诸法无相,而无不相,入于中道,故不生不灭。
(15)得平等法 证得诸法平等一相之实相。此实相即佛性、真如,乃人人本具,各各不无,故说“平等法”。
具足成就无量总持①,百千三昧②。
(这是说佛性真心总持世出世间一切法和功德)
这些已经明自心、见自性的大菩萨,非常清楚一切众生之佛性真心,本来就已具足无量的总持和三昧。
附记1:佛在菩提树下成道时,对41位法身大士说《华严经》,立即昭示世人:“大地众生,皆具如来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执著,不能证得;若除妄想,即如如佛。”佛的意思是说:所有一切的众生,都有与佛一样的智慧和能力,只是因为妄想执著的缘故,而迷失了;但只要把妄想执著断除,立刻就可以恢复原有的能力,一切都与佛一模一样。听了佛的这番话,我们获得极大的鼓舞,诸佛所具有的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、五眼、六通、四无畏、四无碍智、八大自在、十力、十八不共法等等这许多超人的智慧和能力,原来人人本具,各各不无。佛所说的话,诸大菩萨可以作证明,像唐朝时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悟道时也说:“何期自性本自清净!何期自性本不生灭!何期自性本自具足!何期自性本不动摇!何期自性能生万法!”大师的话正与此段经文所说一个明心见性的人,发现人人本具之佛性“具足成就无量总持,百千三昧”的意思完全一样。
附记2:佛在《大般涅槃经》里便很清楚的告诉世人:“佛性有七事: 一常,二我,三乐,四净、五真、六实、七善。”意思是说,佛性包含了七个意义: 一是常恒不变,二是有我,三是快乐,四是清净,五是真而非假,六是实而不虚,七是离恶而纯善。
附记3:佛亲口说只要世人断除妄想分别执著,立刻就可以与佛平起平坐,把臂共游!到底妄想分别执著是什么呢?“妄想”就是分别心,分别心就是在心中分别人我、是非、善恶、美丑、爱憎、得失……等等。“执著”就是死抓不放,世人死抓不放的事物很多,但归纳起来只有二个,一个是“我执”,即执著四大假合之身为实我;另一个是“法执”,即执著因缘和合而生之一切事物为实有。世人因有妄想与执著,使到本来平静的心湖,掀起万丈波涛,没有一刻的宁静,使到我们潜在的心智佛性一直无法显现,有如乌云蔽日,其光不显一样。我们务必把无休无止的妄想执著停息下来,当我们的心离一切妄想执著时,就能惑尽情空,真境现前,悟见我们不生不灭之佛性、真心。
附记4:有一个能令我们早日悟见佛性真心的妙法,就是本经将要介绍的一心念佛,求生西方,只要成功往生,仗着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,一切的妄想执著,一扫而空,同时寿命如佛,光明如佛,智慧如佛,能力亦如佛,样样皆如佛!如此妙法,百千万劫难遭遇,愿读者诸君珍之、惜之!
诸根智慧,广普寂定③,深入菩萨法藏④,得佛华严三昧⑤,宣扬演说一切经典。
(这是说所证深广)
他们六根清净,智慧广大无边,人人契入于大乘佛法所说的法性、真如、实相之至理,故能证得佛华严三昧,可以见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,和听到诸佛宣说一切经典之精华妙义。
附记1:如何才能证得佛华严三昧而见诸佛呢?一般而言,要修习般若,当证得实相般若时,即证佛华严三昧而见诸佛。但在净土宗,只要一心念佛,当证得念佛三昧时,也等于证得佛华严三昧,因念佛三昧和佛华严三昧,是同体而异名。《观经》里说:“见无量寿佛,即见十方一切诸佛,以见诸佛故,名念佛三昧。”
附记2:有人或会问:为何要见佛呢?答案是:见佛有绝大利益,诸如见佛能闻法,增长我们的法身慧命;见了佛必供养,增长我们的福报功德。像《华严经》到最后,普贤劝华严海众,导归极乐,面见弥陀,及十方佛,闻法授记。净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说:“但得见弥陀,何愁不开悟。”由此可见,见佛对修行人的重要性。
住深定门⑥,悉睹现在无量诸佛,一念之顷,无不周遍⑦。
(这是赞叹菩萨自利的功德)
菩萨外不著相,内不动心,常住于甚深禅定之中,能见一切诸佛,并能在极短时间内,到达十方无量国土去礼拜供养诸佛。
附记:菩萨已证佛华严三昧,故能见一切诸佛。而修净土念佛法门的人,证得念佛三昧,即是“住深定门”,亦能自在的见无量诸佛。
济诸剧难,诸闲不闲⑧。分别显示真实之际⑨,得诸如来辩才之智⑩,入众言音,开化一切(11)。
(这是赞叹菩萨利他的功德)
诸大菩萨大慈大悲,时常拯救众生于水火,包括正在受苦难和尚未受苦难的众生。他们还证得与佛一样的无碍辩才,和通晓一切众生的语言文字,能把一切事或物的事实真相,一一清清楚楚的传达给一切众生。
附记:诸大菩萨不但通晓诸方语言,他们甚至能够与佛一样以一种的语言说法,十方众生听在耳里,都是自己的语言。当年释迦佛住世时,就是只以一种声音来向各类众生宣说教法的。《维摩经》说:“佛以一音演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。”
超过世间诸所有法(12),心常谛住度世之道(13)。
(前一句是赞叹自利,后一句是…
《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四 三祇修证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