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三 八相成道▪P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哀受施草 以哀愍的心来接受所布施的草。

  ⑥敷佛树下 铺在菩萨来成佛的菩提树下。

  ⑦跏趺而坐 结跏趺坐。跏趺坐略有2种:若先以右足置于左腿上,再以左足置于右腿上,叫做“降魔坐”;若先以左足置于右腿上,再以右足置于左腿上者,则叫做“吉祥坐”。

  ⑧魔 梵语魔罗(Mara)的简称,华译为能夺命、障碍、扰乱、破坏等,即能害人性命和干扰障碍人们修道的恶魔,欲界第六天之天主波旬即是魔王,其眷属为魔民。

  ⑨魔率官属 指魔王率领他的魔兵魔将。

  ⑩制以智力 用智慧的力量来制伏。

  (11)得微妙法 证得无上甚深微妙法,此微妙法即非空非有、平等不二之法。

  (12)成最正觉 成就至高无上的正等正觉,也就是彻底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理,成就最圆满的佛果。

  释梵祈劝①,请转*轮②。

   (这是说佛转*轮相,此两句先说明说法的因缘)

   帝释和梵王,见到菩萨已经成佛了,即十分虔诚的祈求、劝请佛转妙*轮,为众生讲经说法。

  附记:诸佛常规,讲经说法,必先请而后说,有请才说,故帝释和梵王见菩萨已经成佛,便诚恳的劝请佛转妙*轮。再者,佛所说法,字字珠玑,句句精华,能令人返璞而归真,超凡而入圣,因此之故,帝释和梵王,时常都请佛讲经说法,普度众生。

  以佛游步③,佛吼而吼④。

   (此后十二句,都是说佛的身口施化。这里第一句是指佛之身业,第二句是指佛之口业。)

   于是,佛依照其出世之本怀,在此世间,大转*轮,普度有情。他处处以身作则,表率世人,行住坐卧,皆具威仪,见者生敬;又金口所说,皆是佛语,契机契理,人天信伏,如狮子作吼,百兽慑服!

  附记:佛之四威仪,古人说:行如风、立如松、坐如钟、卧如弓。严肃威仪,能令众生一见生敬,故佛弟子皆应如此。佛之口业,不是说法,就是默然,决不谈论是非,或是无意义的戏论,故金口一开,震古烁金,即成为世人之金科玉律。总之,佛之一生,举足为法,吐词为经,堪作天下后世,一切修行人的模范。

  扣法鼓⑤,吹法螺⑥,执法剑⑦,建法幢⑧,震法雷⑨,曜法电⑩,澍法雨(11),演法施(12)。

   (这是赞叹佛无碍的辩才)

   佛以他极之微妙的辩才,来为众生讲经说法。先说人天及小乘自利之小法,如人扣鼓,其声闻近;次说自利利他之大乘法,如人吹螺,其声远闻;更进一步说般若,以令众生去执断惑,如人执起慧剑,挥断一切之妄惑;最后皆教令成佛,会三乘于一佛乘,进取无上之清净妙智(如如智),此智高耸,如幢高悬。佛能如此对机施教,全靠他的四无碍辩,佛有法无碍辩,能通达诸法名字,说起法来,震聋发聩,有如雷声,震动大地;有义无碍辩,能了知一切事物的事实真相,说起法来,令人大开慧解,有如闪电一刹那间,照明一切;有词无碍辩,能通晓各种言语,随意言说,有如嘉澍(及时雨),普润一切;有乐说无碍辩,能辩说法义,圆融无碍,为众生乐说自在。

   附记1:《法华经》说:“诸佛世尊,唯以一大事因缘故,出现于世,无非欲令众生,开示悟入佛之知见。”因此佛讲经说法,必须“开权显实”,又叫做“开三显一”,即开三乘教法方便之门,以显真实一乘的教法。所以佛到最后,会三归一(把三乘会归一乘),以令众生开佛知见、示佛知见、悟佛知见、入佛知见,这才是佛说法的本意,也是佛出世之本怀。

  附记2:佛一生所说之教法,天台宗判为藏、通、别、圆四教。藏教者,即是经律论三藏,部类判然,说因缘生灭之四谛,正教声闻缘觉,旁化菩萨;通教者,是说即空无生之四真谛,使三乘通学,但以菩萨为正机,二乘为旁机;别教者,是特别对菩萨而说的大乘教法,不通于二乘;圆教者,是对最上利根的菩萨说事理圆融之中道实相。

  附记3:天台智者大师还判定释迦牟尼佛的一代圣教为“五时教”,也叫做“五时说法”,即佛于菩提树下成道后,于最初三七日,说华严经,度大菩萨,是为华严时。继在鹿野苑等处,于十二年中,说小乘阿含经,度声闻缘觉乘人,是为阿含时。继阿含时后,于八年中,说维摩胜鬘金光明等诸大乘经,广谈四教,均被众机,是为方等时。尔后,二十二年间,说诸部般若经,强调诸法皆空之义,是为般若时。最后八年,说妙法莲华经,会三乘于一佛乘。法华之后,佛将入灭,乃在拘尸那拉城娑罗双树间,于一日一夜,说大般涅槃经,显常乐我净义,昭示一切众生,皆有佛性,乃至一阐提人,亦当成佛,是为法华涅槃时。

  常以法音(13),觉诸世间(14)。

   (这是结叹佛口业的施化)

   佛时常都是这样的以他说法的音声,来帮助一切世间的众生,觉悟和证入佛之知见。

  附记1:常以法音,说法度生,是时间无尽;觉诸世间(包括五阴世间、众生世间、国土世间),是空间无尽,如此时空无尽,就是所谓的“普贤之德”。

  附记2:讲到佛口业的殊胜,兹举数例,以概其余。在佛降魔成道之后,即到鹿野苑度五比丘,五人请作沙门,佛只说一声“善来比丘”,五人须发自落,袈裟著身,威仪如百腊比丘,便成沙门。再赴频婆娑罗王之约,为说十二因缘之法,王闻法后,即证初果。不久,舍利弗和目犍连及其弟子200人,亦来请作沙门,佛同样只说一声“善来比丘”,皆证圣果。由此可见,佛口说法,的确不可思议,凡有闻者,无不获益。

  ◎注释

  ①释梵祈劝 帝释和梵王共同祈求劝请佛转*轮,度众生。帝释是欲界第二天忉利天的天王,梵王是色界初禅天的天王。两位天王都是佛教的大护法,时常都来请佛转*轮,度众生。

  ②请转*轮 请佛说法度众生。转*轮即指佛说法。因佛的教法,如车轮旋转,能转凡成圣,能碾碎一切众生的烦恼,谓之“*轮”,故佛说法,度众生,即叫做“转*轮”。

  ③以佛游步 这里是说佛以他的令人肃然起敬的四威仪,自由自在的到处感化众生。

  ④佛吼而吼 指佛口所说皆是佛语。佛所说的话,契机契理,人天信服,有如狮子作吼,百兽慑服。

  ⑤扣法鼓 比喻宣说人天小乘自利之小法,如人扣鼓,其声闻近。

  ⑥吹法螺 比喻宣说大乘自利利他之法,如人吹螺,其声闻远。

  ⑦执法剑 比喻执起如慧剑一般之佛法,可以断惑证真。

  ⑧建法幢 比喻把所证之妙法树立起来,如幢之高悬。

  ⑨震法雷 比喻所说之妙法,能震聋发聩,有如雷声能震动大地。

  ⑩曜法电 比喻所说之法,能令人大开慧解,有如闪电一刹那照明一切。

  (11)澍法雨 比喻所说之法,如嘉澍(及时雨)普润一切,利乐有情。

  (12)演法施 比喻辩说法义,圆融无碍,为众生乐说自在。

  (13)常以法音 时常以说法之音声,开悟众生。

  (14)觉诸世间 使世间的一切众生,都转迷成悟而成佛。

  光明普照无量佛土①,一切世界六种震动

   (这是结叹佛身业的施化)

   佛不但以他之金口宣扬佛法,同时还从他的身体上发放无量的光明来摄受众生,这种光明普照无量无边的佛土(一佛土即一个三千大千世界),并使一切的世界都产生六种祥瑞的震动。

  总摄魔界③,动魔宫殿④,众魔慑怖⑤,莫不归伏⑥。

   (此后26句都是说明佛转*轮的利益,此4句是说伏魔令离邪欲)

   当佛从他的身体放光动地时,虽然佛光普照,人天欢喜,但是魔宫却因之而剧烈震动,使到众魔都感到非常的害怕,于是都向人天看齐,相率皈依三宝,修行佛法。

  附记:佛经说魔有4类:一、烦恼魔,指贪瞋痴慢疑等烦恼,能恼害人们的身心;二、五阴魔,指色受想行识等五阴(又名五蕴),能生一切之痛苦;三、死魔,指死亡能断人之生存命根;四、天魔,指能坏人善事的天魔外道,如欲界自在天之魔王是。上述四魔,只要我们把心中之烦恼彻底消除,则其他之魔自动消失。由此可见,内魔实比外魔更可怕。

  掴裂邪网⑦,消灭诸见⑧,散诸尘劳⑨,坏诸欲堑⑩。

   (这是说佛所说之法能令人断惑证真)

   佛所说的法是正法,所以它能破除邪魔外道的种种邪见,包括他们的六十二见。同时,也能消除世人的种种烦恼,和长劫以来的生死轮回痛苦,使世人不再陷入于五欲六尘的深坑之中。

  附记:邪网和诸见,亦指见惑;尘劳和欲堑,亦指思惑。见惑即是身见、边见、邪见、见取见、戒禁取见;思惑即是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。此见思二惑,乃芸芸众生生死轮回的根本,断之即了生死、出三界。

  ◎注释

  ①无量佛土 指无量的三千大千世界。一佛土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,也就是一个银河系,为一尊佛所教化的区域。

  ②一切世界 指无量无边的世界。

  ③总摄魔界 是把一切魔王、魔子、魔民,统统摄收的意思。

  ④动魔宫殿 使魔王所住的宫殿摇动。

  ⑤众魔慑怖 一切的魔都感到畏惧恐怖。

  ⑥莫不归伏 无不归顺降伏。

  ⑦掴裂邪网 “掴”是用手打人耳部,这里是指打破;“裂”是裂开;“邪网”是指外道的种种邪见。

  ⑧消灭诸见 消灭外道的六十二见,亦指消灭凡夫们的“见惑”,即凡夫们在见解上的迷惑错误,有5种,故又名“五恶见”,简称五见,即身见、边见、邪见、见取见、戒禁取见。身见是执着五蕴假和合之身为实有;边见是偏于一边的恶见,如有些人以为人死之后一切都归于无,所谓人死如灯灭,这叫做断见,又有一些人以为人死之后仍是为人,猪马牛羊死后仍是为猪马牛羊,这叫做常见,这种执断执常的见解,都偏于一边,故名边见;邪见是邪而不正的见解,如谤无因果,坏诸善事是;见取见之见即指我见、边见、邪见,取是取着不舍,对于上述三种不正见,执以为是,名见取见;戒禁取见就是执行或受持邪戒,错认以为是正戒,…

《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三 八相成道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