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通向极乐之路 经籍大观 净土五经一论介绍▪P5

  ..续本文上一页慈悲为宗,以与乐拔苦为用。本论大分为三:1.绪论即是序分,总标发心立愿为修行之先决条件,别辨心愿为立行之标准;2.本论,先总标发心因缘,再别释发心正义为念佛重恩、念父母恩、念师长恩、念施主恩、念众生恩、念生死苦、尊重己灵、忏悔业障、求生净土、令正法久住;3.结论,也即是流通分。

  《劝修净土切要》清真益愿纂述。收于《卍续藏》第109册,又名《净土切要》。其内容有《劝发念佛》、《劝实心念佛》、《劝求生净土》、《劝正助双修》、《劝修行人从根本处修》、《为奉道者劝》等篇,并有念佛仪式、发愿回向文与十念法的介绍。

  《龙舒净土文》宋代净土宗典籍。王日休编撰,以其郡号龙舒,遂以龙舒名其文。是书集录有关往生西方净土之经论、传记等,原着仅10卷,即《净土起信》、《净土总要》、普劝修持》、《修持法门》、《感应事迹》、《特为劝喻》、《指迷归要》、《现世感应》、《助修上品》、《净浊一如》等10章(一章为一卷),后人增广为12卷,称《增广龙舒净土文》。其要义见于第1卷《净土起信》9篇、第2卷《净土总要》7篇、第3卷《普劝修持》9篇及第4卷《修持法门》15篇中。其主要思想是,应深信身外净土之存在。佛无妄语,此语正佛所自说。虽为不可显现而存在无疑。一般参禅者只认唯心自性于其内,除唯心净土外,不再有净土,除自性弥陀外,不必更见弥陀,其说法为似是而非。因西方净土有理有迹。论其理,能净其心,一切皆净,为唯心净土。论其迹,则实有极乐世界。净土为万人通修之教,不论官吏、医师、禅者、富者、仆妾、渔者、屠者、罪人,也不论僧俗,只要修持,都可往生净土。书中广为劝说,使生正信,自能发愿力行。又重视见于日用间的净土利益,详举现实感应事例,以证只要按净土修持法门念佛,人人可往生西方净土。

  《印光大师全集》 精装7册,释广定编。第1册收《增广印光大师文钞》;第2册收《印光大师文钞续编》;第3册收释广定编《印光大师文钞三编》;第4册收《印光大师嘉言录》、《印光大师嘉言录续编》、《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》及《印光大师法语》;第5册收《净土经论撷要》、《印光大师开示》、《印光大师言行录》、《印光大师永思集》、《印光大师永思集续编》、《印光大师画传》及《印光大师遗墨》;第6册收《印光大师遗教摘要》;第7册收《印光大师纪念文集》(增订本)。台湾佛教出版社出版,佛教书局总流通。1977年初版,后重印多次。

  集中所收之文,大都有单行本流通,可请阅。今介绍如下:

  ①《印光法师文钞》,今广为流通者有《增广印光法师文钞》、《印光法师文钞续编》及《印光法师文钞三编》三大部。惟其三编之大陆版,首于1989年在灵岩山寺明学法师倡导下,由广化寺圆拙法师主持编印,次年出版。其版系依上世纪中页罗鸿涛居士编集、妙真和尚定稿之稿本发排;台湾版则为在台由广定法师重编,故所收内容有异。早于1912年大师52岁之时,高鹤年居士取师文数篇,刊于上海《佛学丛报》,署名常惭,引发了读者的善根。1917年,徐蔚如居士得到师致其友之三书印行,题为《印光法师信稿》。1918年更搜得师文20余篇于北京,题名《印光法师文钞》。次年,复得师文,再印续编,继又合初续二编为一。1920、1921两年,复有增益,先后铅印于商务书馆及木刻于扬州藏经院。1922至1926年间,多次增广,复于中华书局印行,始题《增广印光法师文钞》,此为大师文钞之正编本。1939年,大师应妙真法师之请,同意将掩关报国寺时该寺当家明道法师令人偷抄之文稿付梓,由德森法师主其事,此为文钞之续编本。后有上虞罗鸿涛居士,于丁福保居士处见大师手稿20余通,皆文钞正续两编之未所收录,遂发编纂大师文钞三编之心。前后四次于《弘化月刊》征求大师遗稿,共得书牍近700通,杂文130篇,始成三编之巨着。成书后又经妙真和尚见览定稿,惟当时出版之缘未具,乃由师藏于灵岩。文革后,灵岩山寺终于恢复开放,明学方丈不意于整理大藏之时,在藏经橱中发现此稿,故弥足珍贵。此即福建莆田广化寺本《文钞三编》之由来。大师之文钞3巨编,洋洋百余万言,大体已含大师留世之书牍、论、疏、序、跋、记及杂着的全部文稿。《文钞》中的“《净土决疑论》、《宗教不宜混滥论》及《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》等,皆言言见谛,字字归宗,上符佛旨,下契生心,发挥禅净奥妙,抉择其间难易,实有发前人未发处。”大师于《文钞》中,“以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因果报应,生死轮回之实事实理,谆谆启迪,令人深生憬悟,以立为人处世之根基。进以真为生死,发菩提心,信愿念佛,求生西方之坦途要道,教人切实奉行,以作超凡入圣之捷径。”大师虽通宗通教,亦不谈玄说妙,所谈者必使人人皆知而能行,闻者悉能当下受泽。故报国寺住持弘法法师在《印光法师年谱》跋中喻《文钞》“诚可作一部小藏经”,良有以也。另有宗教文化出版社,2000年3月出版张育英居士点校本,全书分上、中、下三册,为简化字加标点横排本,易于阅读。

  ②《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》,李净通编,全一册。此书为李净通居士,虽忝立大师门墙而未获亲炙,乃取大师《文钞》昕夕披览,惟词丰义博,未易猝解。乃掇其至精至粹之言,或意义同而下语殊胜微妙者,提要录为一编。惟所取者只限于文钞正续两编。后编者之友唐慧峻见稿,犹嫌未足,乃商请妙真和尚,取《文钞三编》之稿本,再采妙文,遂成全集文钞之精华。是集综《文钞》正、续、三各编,共得精要333则,按正编《嘉言录》编次,分立十科。并遂句详加标点,名为《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》。是书出版之前又经灵岩山了然、德森两法师遵照原着,详为鉴定,是书可为修净业而不克通读文钞者之良导。1952年冬圆瑛老法师为作《序文》,其中有:“师之《文钞》,虽处处指归,而人事倥偬,欲求一目全豹,涵泳有得者,则以李净通居士所编《文钞菁华录》尚矣。是书都三百三十三则,理显真常,语无重见,至精至粹,世解其俦。而居士重道尊师之心,尤所难能。吾知一卷风行,万流蒙益。正人心而辅郅治,其在斯乎!”可见圆老对此书评价之高。其编目可参见《印光法师嘉言录》条。

  ③《印光法师嘉言录》,李圆净编。是书分:1.赞净土超胜;2.劝信愿真切;3.示修持方法;4.论生死事大;5.勉居心诚敬;6.告注重因果;7.分禅净界限;8.释普通疑惑9.谕在家善信;10.标应读典籍。书中所引各条大师的开示,皆从《增广印光法师文钞》中摘录,截取其要义,汇归一类后编成一册。印光大师亲为作序。初刊于上海居士林林刊,1927年重排报纸本及书册本,其后多次重印,广予流布。

  ④《印光法师嘉言录续编》,释广觉、徐志一合编,全一册。该书取材于《印光法师文钞续编》及《弘化月刊》所载,其汇编之旨与篇目分类,与李圆净本基本相同,篇目如下:1.赞净土超胜;2.劝信愿真切;3.示修持方法;4.论生死事大;5.勉居心诚敬;6.劝注重因果;7.分禅净界限;8.显正辨误;9.谕在家善信;10.标应读典籍。此书成稿后适值大师西归3周年之期,请灵岩山德森法师作序。前大陆未见此本流传,后于台湾重印多次,近年始转归大陆。

  ⑤《印光大师画传》,妙真和尚及德森、了然法师暨周孟由、窦存我、游有维诸居士等为纪念印光大师,特聘上海名画家唐云、孔小瑜于上海觉园合作大师画传廿五幅,每幅之后系以如岑法师写的传文,分请名书法家叶恭绰、沈尹默、马公愚、吴湖帆等书写,并请虚云和尚作序。最后由弘化社制版流通。画传除书首有大师道影一幅为照相外,余25幅图分别为:印公德相、莘野诞生、幼承庭训、终南披剃、莲华晒经、双溪受戒、红螺参学、龙泉行堂、普陀潜修、法雨启化、道场肇建、因机施教、显正辨讹、慈幼放生、化狱救灾、报国闭关、弘化立社、重刊十要、增编五经、修订山志、灵岩息影、关中示疾、坐化生西、舍利证信、宝塔流芳,叙大师一生之经过。虚云老和尚在序中说:“吾国各宗历代祖师,都有画像或塑像流传,然未若今此画传以生华之笔,用色彩写真,将大师一生事迹,跃然表现于纸上,是亦现代艺林之大观,而我佛门之盛事也。大师弟子遍寰宇,多服膺其教言而未亲其道范,今有此画传之流通,使天下后世永得瞻仰,如同亲炙,则大师之遗教,亦永垂不朽矣!惟愿诸仁者由影得心,由心得道,闻画说法,共证真常,同生净土焉。”时至于今,虽于上世纪80年代有小量复印流通,而传世者绝少。江苏南通香光莲寺有鉴于此,乃于2000年乘纪念大师生西60周年之际,由上海诸善信印赠《大师画传》1171本广结善缘。书本之末,附录大师遗教7篇,使是书更有文为助之善。

  ⑥《印光法师文钞纲宗》,了然法师于1948年选辑《印光法师文钞》主要文句而成。全书分净业要义及方法;论禅与净土;往生西方之基本;往生之障碍;其他指示等五部分。共摘录《文钞》中重要法语77条,扉页中有:“若能研读躬行,决得往生,何必千经万论说食数宝。文虽浅显,畅如来本怀。唯有净土,即生断却轮回”等语,说明印公大师的指修净之本意。是书可说是为工作极忙之人而选,为出生死之津梁。

  《印光法师年谱》 沈去疾着,1998年四川天地出版社出版。沈居士学佛多年,深感印祖之盛德,悟弘扬净土法门于当世之要务,乃经年累月,搜罗大师有关卷章,编着《印光法师年谱》,祈大众以印祖生平行径为依归,弘扬净土,一心念佛,同愿往生,共证真常。全书20万言,详述大师应世行止,对大师之重要论义均作介绍,对未见于《文钞》…

《通向极乐之路 经籍大观 净土五经一论介绍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