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通向极乐之路 经籍大观 净土五经一论介绍▪P6

  ..续本文上一页者,则全文附入。书内还刊有作者写的《印光法师对中国近代佛教之贡献》,使读者对净土法门及印光大师之言行,能得到更清晰的了解。是书可为《文钞》3巨编之导读,为专修净业者之良导。

  《乐邦文类》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集,收于《大正藏》第47册,《卍续藏》第107册。是书广录显密经论及历代名人着述中有关净土法门的论述、偈颂等而成。卷1为:经凡46处、咒凡11道、论凡6处;卷2为:序跋33家、文13家、赞17首;卷3为:记碑19首、传14篇;卷4为:杂文33首;卷5为:赋、铭各1家、偈6家、颂20家、诗22家、词7家,中峰禅师《怀净土诗》108首。

  《乐邦遗稿》 宋沙门宗晓编,收于《大正藏》第47册,《卍续藏》第107册。为大师继《乐邦文类》后续编之作,分上、下2卷,上卷收文62则,下卷为66则。

  《弘一大师法集》 全6册,除弘一大师撰述之外并收有纪念大师之文,台湾新丰出版社出版,为蔡念生所编辑之弘一大师文集。书为25开本,内含《药师经析疑》、《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》、《地藏菩萨圣德大观》、《律学讲录三十三篇》、《讲演集》、《年谱》(林子青编)、《弘一大师永怀录》等二十余种。有关大师之著作,另有《弘一大师演讲全集》,陈慧剑编,此书为弘一大师在闽期间之演讲集,为编者以《演讲集》及《续集》所收讲稿,重加编排,整为一册,去其重复,勘其错脱而成。全书集大师有关初机学佛的《佛法学习初步》、《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》、《常随佛学》、《律学要略》、《佛教之简易修持法》、《净土法门大意》、《改过实验谈》、《人生之最后》、《劝念佛菩萨求生西方》、《万寿岩念佛堂开堂演词》、《放生与杀生之果报》等28篇讲词,为修净业者必读之弘公上人开示。

  《弘化》 刊物,1941年创刊,由1931年印光大师发起并创办的弘化社主办,为月刊。该刊以弘扬净土法门为主旨,初为印光大师永久纪念会会刊,发行人德森法师,编辑钟慧成。版式初为报纸32开本,至第13期改为16开本,每期16版。1949年5月,该刊改由弘化社出版,是年6月开始,由游有维任主编并兼发行人。1956年2月,改由上海市佛教协会出版,为综合性刊物,篇幅增至20版,由游有维任执行编辑,1958年7月停刊。1998年,苏州市佛教协会、苏州灵岩山寺、苏州报国寺为继承印光大师宗风,弘扬净土法门,创办季刊《弘化》。主办单位为苏州市佛教协会,承办单位为苏州佛教博物馆,主编为弘法法师。社址设苏州穿心街3号报国寺内。

  《西方公据》 有多种版本,流通甚广。书名公据,依乾隆十三年原刻本寒山寺沙门上宏序为:“昔苏内翰行路,常敬佩弥陀画像一轴,人问其故,曰:西方公据耳。”盖亦取其不离佛意也。(1).原书为1卷,系清乾隆戊辰沈清尘、周远振二氏汇集古德论着及往生应验而成,内容芜杂,寒山寺上宏为作序;(2).凡2卷,清代彭际清集,易名为《重订西方公据》,收于《卍续藏》第109册。上卷为《起教大纲》、《净业正因》、《净课仪式》、《西方境观》、《往生功行》等篇,其中之第4《西方境观》章,揭列接引、见佛二图,以助观力,并改原本念佛记数图之佛像为纯莲华,以标示九品往生之机类。第5《往生功行》章,亦绘四莲华,以记诵经、忏 悔、作福、普度等行业。下卷为《莲宗开示》及《往生现果》。开示收善导之《专杂二修说》及《临终正念诀》,永明之《禅净四料简》及《往生问答》,此外还收录慈照、虎溪、莲池、憨山、蕅益等大师之法语。《往生现果》分为集验与书证两部分,记录作者之见闻。(3).全1卷。真达法师(逸人)重辑,亦名《重订西方公据》,由印光法师作序。该版首列经咒、念佛仪,次列古今显豁浅近各开示,而复注重于临终助念一法,以期不至功将成而被无知眷属破坏也。次列三皈、五戒、十善、四谛、四料简各略释及《阿弥陀佛百颂》以期初发心者略知意义。其九品图记数之法,则另作一本随附正书,以备行者记数及以后焚化。

  《西方合论》 明袁宏道撰述,收于《大正藏》第47册。智旭尝评点此书,收于《净土十要》中。本书依华严教旨并承永明延寿禅师的主张,阐述净土教义和禅净双修之旨,显示念佛三昧之真义。论分刹土、缘起、部类、教相、理谛、称性、往生、见网、修持、释异等10门,兹分述于下:1.刹土门中说有毗卢遮那净土、唯心净土、恒真净土、变异净土、寄报净土、分身净土、依他净土、诸方净土、一心四种净土、摄受十方有情不思议净土之十种差别。弥陀净土为第十不思议净土,明弥陀身中有无量众生,众生身中有无量弥陀,国土亦然。生、佛、身、土重重无尽,不可思议;2.缘起门中说明一切众生,皆有如来清净佛性故,佛为使众生发挥其本性,出现于此土等;3.部类门中说明净土经典有经纬之别,《无量寿经》、《阿弥陀经》、《观无量寿佛经》等为经中之经,《鼓音声王经》、《后出阿弥陀佛偈经》为经中之纬,《华严经》、《法华经》、《楞严经》、《宝积经》、《般舟三昧经》、《观佛三昧经》、《十住断结经》、《如来不思议境界经》、《随愿往生经》、《称扬诸佛功德经》、《大云经》、《入楞伽经》、《大悲经》等为纬中之经,《华严经》的《毗卢遮那品》、《光明觉品》、《贤首品》、《十无尽藏品》、《十回向品》、《十地品》、《入法界品》以及《法华经》、《净名经》等多种经典为纬中之纬;4.教相门中,分别释迦一代教相有假有教、趋寂教、有余教、无余教、顿悟教、圆极教之差别。净土教摄于顿悟及圆极教中;5.理谛门,说明真谛之法有即相即心、即心即相、非心非相、离即离非等四门;6.称性门,说明称性之行有信心行、止观行、六度行、悲愿行、称法行等五种;7.往生门中,论诸菩萨往生处之不同;8.见网门中,指出儒士及学佛者堕于断灭堕、性劣堕、随语堕、狂恣堕、支离堕、痴空堕、随缘堕、唯心堕、顿悟堕、圆实堕之邪网。其中,断灭堕者,诸儒疑未来断灭,不信后世之说。狂恣堕者是有魔民,专逞狂慧,不持戒修行,妄称烦恼即菩提,淫怒痴即梵行之说。顿悟堕为即今世禅人倡说一超直入,吾不求作佛,何况往生,责其谬见;9.修持门中,列举愿生者之修持方法,总立净悟、净信、净观、净念、净忏、净愿、净戒、净处、净侣、不定净等十门。说明了悟诸法实相,信金口之诚言,修十六观想等,行一行念佛三昧,忏悔业障,发净佛国土之大愿,受持净戒,舍恶处,就净处,避恶友,简净侣,又随根之利钝各受其法;10.释异门中,释刹土之远近、身城大小、寿量多少、华轮大小、日月有无、二乘有无、妇女有无、发心大小、疑城胎生、五逆往生等十种,以去众疑。本书有明代明教法师标注,凡10卷,收于《净土宗大典》第9册中。

  《西方要诀》 全名《西方要诀释疑通规》,唐代窥基撰,收于《大正藏》第47册。是书以唯识之理阐释往生西方之十四疑难,劝众念佛求生净土。全书凡14段:1.释有相无相观念,明二门不能混淆;2.心内心外观佛魔眷属,文乖而理一;3.明净秽二土修行之胜劣;4.明断惑未断念佛之别;5.明静无生与观修西方胜劣;6.明报尽之期,魔不能乱;7.明弥勒净土与西方往生之难易;8.明生西方可得不退之理;9.明能念佛即具大善根;10.明女人根缺及二乘得生之理;11.会释三阶行者五种小疑;12.明念佛别时之意趣;13.明报终生净土之不谬;14.略明念佛作业之次第。由其内容可知前6段通释《金刚般若经》、《佛藏经》、《维摩诘经》、《弥勒问经》、《最胜妙定经》及《涅槃经》等所说往生净土之旨趣,第7段举10种相异处,以明西方与弥勒净土之优劣,8、9、10等3段依次解答不退、少善根及不退等问题,第11段会释三阶行者之5种小疑,第12段依《摄大乘论》而释往生西方是否有别时意趣,第13段论散心念佛可生净土,最后一段阐明作业之方轨,示长时修、恭敬修、无间修、无余修等四修之行法。

  《西方直指》 明渌田一念居士编。是书于上卷中,述《净土因地》、《净土功果》、《净土仪式》、《净土愿文》及《净土辨疑》等5篇。中卷分《经论指归》、《祖师指归》两篇,选录经典及诸贤有关修净要语多则。下卷有《往生证验》,述诵经、持名之灵感及往生之事;《往生持戒》篇,述说戒口业、戒淫、戒杀之重要。

  《西方确指》 觉明妙行菩萨说,常摄集。清彭绍升“为订其章句,次其先后”,并为作后序,序中有:“《西方确指》者,极乐界中觉明妙行菩萨所说法也。其为教,贬斥邪修,指归净土,阐一心之妙谛,穷向上之玄关,诚学佛者之指南也。”此书为明末时,有吴城八友于乩坛中得集,流传甚广。印光大师曾为校订。大师于1928年冬,在《复黄德炜居士书》中还说:“觉明妙行菩萨与哆哆菩萨如出一辙,足见扶乩之不可依据。菩萨行于非道,通达佛道,先以欲钩牵,后令入佛智,即可见一斑。”不久后,印光大师又对《净土辑要》一书辑述者邵慧圆居士说:“此事与觉明妙行菩萨化吴地相同,是宜约撮两事,附之书后,以见菩萨弘扬净土之悲心。”邵居士在《净土辑要》中,亦收录觉明妙行菩萨法语多则。

  《西归行仪》 清古昆辑。在着者阅《妙宗》、《圆中》二钞及《十要》后,深体《弥陀经》、《十念门》等皆为修净之必要,深信切愿,皆由斯发,故辑此行愿流通,其目录为:1.自序,述辑此书之要;2.慈云忏主印施弥陀经正信发愿偈;3.佛说阿弥陀经;4.往生净土十念法门;5.佛说阿弥陀经礼想仪;6.临睡入观礼诵仪;7.佛说无量寿经·四十八愿;8.佛说观无量寿佛经·九…

《通向极乐之路 经籍大观 净土五经一论介绍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