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报恩寺出家,礼念彩和尚剃度。1913年受具于江西宁都大乘寺。戒期中逢同戒了然师,始结以后同于印光大师座下共弘净土之缘。师为人诚朴,1918年亲见其师今彩法师念佛坐化,大为感动,后即专诚念佛。1921年,与了然法师至普陀,于法雨寺遇印光大师,甚契;1925年再诣普陀,即成永久依止。后住上海法宝馆,1937年,卓锡苏州灵岩山,前后襄助校刊《净土全书》、《净土十要》、《净土圣贤录》、《印光法师文钞》及四大名山《志》等书。
1938年,专驻上海太平寺,辑印《印光法师文钞续编》。1940年印光大师往生后,承各方护法之意,助灵岩山寺方丈妙真和尚创办“印光大师永久纪念会”,会址设上海常德路觉园之内,刊行《弘化月刊》,流通净土经籍,影响遍及海外。1946年,应妙真和尚请,回灵岩山寺,旋闭关于东关房,专于净土,精进不己。师于关中除念佛与阅净土经论外,每日礼《大忏悔》百八拜。逢弟子叩关,即教以身口意三业专精于佛。毕生弘扬净土,不遗余力。尝谓:“佛法锁钥,唯在断恶修善度众生,此三事外更无别法,三者各臻其极,即自圆成佛道。”师皈依弟子甚众,远及南洋各地。师示寂前数月,以毕生所余之款印施《无量寿经》4000册,1962年十一月,师临终前一周,致书弟子云自己不久人世,并安排身后各事。时略感微疾,十一月二十三日凌晨3时忽起坐,两且上视,着有所观,双手展开似礼佛状,连称了声“决定往生西方”,并嘱助念。至午,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西归。时在1963年1月6日。世寿80岁,僧腊50夏。了然法师代为封龛,法语为“西方安养有弥陀,接引众生出爱河;国土庄严有七宝,身心快乐免奔波。”次于二月五日荼毗,捡得舍利子、舍利花甚多,塔于灵岩山。编有《净土圣贤录》三编等著作。
宗律大师(
-1928)近代僧人。俗姓杨,四川人。生而颖异,夙具慧根。幼年出家贵州某寺。1924年,依度厄法师听《楞严经》、《起信论》等。未几,随度师至金陵普照庵,入资生莲社专修净行,以西方为归。六时礼念,恳苦翘勤。1927年,返贵州,睹法门腐败,遂为之振作。1928年夏,于山东某寺讲《地藏经》,圆满,偶感微疾,而念佛较常愈恳切。来问疾者;必劝以切实念佛。八月十二日,见阿弥陀佛放大光明,被其体,拈金莲华与之,招手令去。十五早,沐浴更衣,面西拈香礼拜,既而曰:“俟尘空兄明日来再去。”十六日,尘师果来,师正在搭衣高声念佛,喜曰:“弟往生时至,待兄久矣!”言讫,仍高声念佛。至晚九点钟跏趺端坐,手结弥陀印而逝。异香经日不散,获舍利子数颗,光明莹彻。
离欲大师(1886-1992)现代僧人。俗姓侯,光绪十一年(1886)生于四川合州泥溪。家贫,少年时性刚直沉毅。一日于其姑母家偶闻诵《金刚经》有省,往参安居刘祖,见而识之。师勤叩苦参,颇悟奥旨。遂于1914年至射洪东山,参礼思摩、本空二师,皆以龙象器之,师即落发。思摩上人,乾隆间翰林,俗名李君莲,与宝光寺无穷老和尚同戒,与本空上人均得法于射洪明心老和尚。心、摩二师,先后皆年届双百,行事神异,乡人崇之若神。师入室之际,每大加钳锤,终密授心印。师既得法,不慕尊荣,退藏于密,行头陀行十余载。1930年至乐至报国寺,溥演宗乘。1935年行化成都,众归仰之,为捐银十余万,师即以建射洪古佛寺为十方丛林。1941年,师再至成都,于城北任家湾建“离欲念佛堂”。后日军西逼,成都频遭空袭,众人以师神异,多依其处避之。后师还古佛寺,再退居报国寺。40年非为法故不出山门,身居方丈,行不言之教。又以医度人,颇见神效,故受化者日众。师虽是禅门宗匠,临济宗二十一世传人,而其对广大弟子则普遍教以念佛,修学净土法门。1992年4月17日,师预知时至,安详坐化。其弟子昌臻法师遵循师之遗愿,专弘、专修净土宗,引导僧人、居士清心念佛,求生净土。律航大师(1887-1960)现代僧人。名宗净,别号西衲,俗姓黄,名胪初,安徽亳县人。毕业于陆军大学,历任军职。1937年,忽患眼疾不能视物,思宇宙人生不得其要。遂经朱庆澜将军介绍皈依三宝,即专修净土,公余念佛,日课万声。1941年,受在家菩萨戒,发愿茹素。1946年调驻北平(今北京)后,得缘亲近夏莲居开士,复遍参僧俗善知识,了生死之心日切,决意摆脱一切,出家为僧。1948年赴台,次年浴佛节礼慈航大师剃度。遂于1950年冬及1952年夏,在汐止静修院及大湖法云寺,闭百日念佛关二次。受具足戒于大仙寺,即遵佛制半月诵戒,并诵净土三经,每至力竭声嘶,反觉法喜充满。平日不拘行住坐卧,佛号不离口,念珠不离手。即外出旅行,于车声隆隆中,亦大声念佛,虽众目所视而念佛自若。常用并耳念佛法,须将四字洪名,字字念清听明,先将右耳听力作意并在左耳,听100声;再将左耳听力并在右耳,亦听100声;然后两耳平均100声。或摄心记数,初三声注左耳,次三声注右耳,再四声两耳合闻,共为十声。如是循环练习,甫一月大见功效。偶起妄念,随时觉知,日久成习,不必作意并耳而亦自并矣。以此度人,得其传者咸称绝妙。早晚课诵,寒暑不易,客中旅途,从不间断。每念至“是日已过,命亦随减”,辄声泪俱下,精诚万分。着有《念佛入门白话解》及《百日念佛自知录》,普劝发愿念佛,求生西方。1960年春,将慈善寺交其徒广化师接替,退居静修,预备往生资粮。五月二十八日晨,趺坐大殿旁之寮房,随众诵朝课,至念完十小咒,寂然入定。见大法会异常庄严,人数之多世所未睹,又见已故莲友多人,知往生期近,即谢绝外缘一心念佛,每日增至5万声。六月初五日起,令大众每晚轮流助念,初七日立遗嘱、付后事。十一日上午披袈裟,穿新鞋袜,预备往生。徒众闻息纷至,师大喜。未时,持衣物浴毕,至客堂,众请坐门边,南向较凉。师云:“面对西方,不忘生西。”遂至东壁向西坐,对众开示:“汝等幸得信佛,又得出家,更幸中之最幸者。今告汝等,修行法门甚多,而以念佛最为方便,最圆顿殊胜。汝等看我念佛20余年,现临命终,一心不乱,求生西方,此是最好的证明。”师复起立举两袖云:“看!我不是很好吗
身无病苦,心不贪恋……”此时似有人联想到“佛及圣众,手执金台,来迎接我,于一念顷,生极乐国。”师闻连道:“对,对,对!就照这样修,我走了。”众起送回寮。忽有送建地藏殿之木料者来,师即起往观,命广化师随侍,且行且云:“此生何幸,老能出家,又得汝等道友助念往生。若不出家,此时为妻室儿女啼哭纠缠,安能一心念佛,不得一心,焉能往生。”环视一周,约坐3分钟,即自回寮。随呼广化师至,见师异状问师:“时至耶
”师颔首,即鸣钟集众助念,师亦随众念佛。初紧而急,渐小而止,安详西逝,正酉时。年74,僧腊12夏。停灵3日而容光焕发如生。荼毗,获五色舍利数百,顶骨现莲华色,半露舍利,若绛璧之嵌珍珠。
了然大师(1889-1977)现代僧人。俗姓温,名谦和,江西宁都人。1912出家于江西广昌龙凤岩青雨寺。翌年,与德森法师同坛禀具于宁都大乘寺。戒期满即独居江西七星岩静修,参而有悟,着《佛祖心灯贯注》。后博研众经论,间或参方云游,深知净土法门有殊胜方便,即于1921年同德森法师朝礼普陀山,于法雨寺拜谒印光大师,聆听念佛法要,遂信心大增,发深信愿,修持净土法门,以弘扬净宗、临终必生西方净土为期。以精勤修持心得,融会禅禅净不二之理,写成《禅净双勖》一书。1930年,随印光大师至苏州报国寺,协助老人创建弘化社及流通佛经。1937年随大师至灵岩山寺专修净业,掩关于山之西关房,题其额为“不退”,足不出户者近30年。除专修念佛外,撰写弘扬净土法门论着,事理圆融,诸宗无碍,被誉为净宗近世著作之精华。师之著作有《净修导言》、《入香光室》、《般若净土中道实相菩提论》、《普请同伦念佛文》等。1977年7月,自觉往生时至,遂嘱陈仁训居士寻找清净衣服备换,并有数人为其助念,9日晨6时安详而逝。寂后异香阵阵,遗体笑容可掬。其时气温达37℃,经50小时后浴身,仍肉色不变,全身柔软。荼毗后有黄色舍利及舍利花极多。终年89岁,僧腊65夏。部分灵骨于是1980年4月18日在明学法师主持下入塔,经明畅法师说法后,葬于灵岩山。
定西大师(1895-1962)现代僧人。名澄志,法号如光,俗姓于,辽宁海城人。29岁,投礼宝一禅师披剃,其妻女亦同时出家。1924年,齐至普陀山法雨寺从达圆和尚受具足戒。后居于哈尔滨极乐寺,历任要职,1929年起任住持之职,凡17年。其间整肃清规,增建殿宇,创立佛教中学,组织慈善会,设立佛经流通处等,与倓虚大师等对东北佛教的开拓,贡献殊多。一生专倡念佛,严持过午不食之戒。1946年,于沈阳般若寺创念佛堂,率缁素弟子,共修净业。1949年,倓虚法师任香港华南学佛院院长,召师任教职。第一班学僧毕业,有愿随师结茅习静者,遂于芙蓉山创东林净舍,嗣扩建为东林念佛堂,领众清修。并建印光大师纪念堂、舍利塔,巍然一大道场,以持戒念佛为主。1961年四月,患风湿病,愈又复发,后转食道癌。1962年正月请慧僧法师继承念佛堂住持。五月初三日,为师结佛七,师逐日拈香礼佛,精神清爽。初七日召弟子嘱助念饬终等后事,迨佛七圆满,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。初十起,众轮班助念。十三日晨与众执手话别,容色殊畅。正午,嘱起端坐,在念佛声中安详而逝。次日沐浴,四肢柔软,众为念佛四十九日,塔于芙蓉山麓。
妙真大师…
《通向极乐之路 高德行证 净土宗师 学人楷模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