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通向极乐之路 行持方法▪P2

  ..续本文上一页5.唱《大阿弥陀赞》、《赞佛偈》后,接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,并转念六字或四字佛号,如此一日一夜乃至十日十夜念佛声不断绝;6.念三菩萨圣号各三称;7诵《三皈依》;8.礼祖;9.回向。大众念诵佛号时,各自应将身心性命,部交付与弥陀大誓海中;于一昼夜间誓不起一念世间想,不起一念计较身心性命想;且念时声音应调和统一;期间饭食亦事先安排分批受食,不令佛号间断,方为合法。

  专修佛七

  专修佛七是专一念佛,贵在专一其念。为了达到一心不乱,故在结七时的道场,应选远离市嚣的僻静古刹;专修净友于七日中要放下一切,不作他务,不假他想,专精念佛,否则对同修者之妨碍极大;念佛行人于七日前,持咒净坛。凡道场所供尊像,要作真佛想,先期至诚礼拜,以多为妙,迎请慈尊降临,然后翘勤恳切,对佛发愿,愿自己所有身心性命,都交付于弥陀大誓海中,于七日中除持念佛号外,不起一念他想。发愿已,求佛哀怜,于此七日放光摄受,如此依佛而住,当处放下万缘静持起七。每晚休息才醒,即持佛名。持名要不缓不急,不散不昏,调息得中。务使心中佛号,历历分明。着衣、吃饭、上厕、行住坐卧洪名不断,满七之日,以大回向结束。专修行人,如此精进七日,七日后仍须保持行力,方不负此功,是为专修佛七:

  专修念佛殿堂守则多人专修念佛,必有一协同遵行之条款,以利共修。为此,特依诸方佛七殿堂守则之条例,拟订守则如下,以供查阅:

  1.期内禁语,不得阅读、会客、闲谈。

  2.每晨按规定时间起香,行者须事先进殿堂礼佛等候,不得迟到。迟到者应自动跪香。

  3.进出殿堂须先问讯礼佛,问讯时应弯腰过半,不得过与不及。他人礼佛时,不应由头前经过。

  4.绕佛次序:比丘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,未穿海青者垫后,男众在前,女众在后。

  5.不得在佛殿内穿着海青,不得逗留佛殿观看。

  6.绕佛时不得前后远隔距离,念六字佛号时两手结弥陀印,平放在脐上三公分处;四字佛号,则两手合掌于胸前。

  7.如带课诵本,应双手捧之,不能卷摺及放于拜垫上。

  8.唱念时须和声庄严,发声整齐,不得怪腔异调,不得高低嘶喊或闭口默声。

  9.共修时间不得手掐念珠。静坐时男众拖鞋放在自己坐垫的右边,女众则在左边。

  10.止静时若昏沉,请自动下座至指定地点拜佛,或自动请香板,但不得擅自出堂,亦不得出声妨碍他人。

  11.凡参加精进组者,个人每天必须用自己休息时间,礼佛300拜,开大静前如未拜满者,应自动跪香,并于补足后方可入睡。

  专修念佛起居规则 专修念佛时,大众共同生活在一起,应遵守的起居规则,应该注意下列各款:

  l.起床盥洗,启闭门户须轻声,以免扰众。

  2.用斋时,不得嚼食出声,碗、筷、匙等不得碰击出声。先食毕者,安详默念佛号,等待结斋。

  3.注意节约用水、用电。

  4.工作时亦禁语,倘职务必要时,宜以简短语言轻声交代。

  5.随喜参加者,于绕佛时方可进入殿堂。在外等候时,应随声念佛号,切勿闲谈。

  6.寮房内禁语,除规定时间外,不得入寮放逸;有病缘者,须告假后方得进寮休息。

  7.须遵从纠察或监香人员之指导,并及时纠正之。

  8.休息时间,大众默念佛号或礼佛。

  专修念佛日课修行专修念佛期间,可不上殿、不上供、不会宾客、不做除念佛外一切杂事,专一念佛。每日4:00下单(夏令提前半小时,其余时间亦相应提前半小时)漱洗毕入堂。专修功课如下:

  第一枝香:起香4:30、归位5:15、止静5:30、开静5:45、回向6:00,起香时念《佛说阿弥陀经》一卷,《往生咒》三遍,接“阿弥陀佛身金色”赞佛偈,出位绕念,持六字洪名。归位后趺坐,出声念佛。止静后默念或金刚持,昏沉重者可下位礼佛。开静后起佛号,出声坐念。回向时念:“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,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,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”念毕下位。

  早餐后,对面站,再接第二枝香。

  第二枝香,7:30起香、8:00归位、8:15止静、8:45开静、9:00回向。起香时用引磬、小鱼念《赞佛偈》起佛号后,出位绕念,归位以至回向全与第一枝香相同。以下与第二枝香完全相同。

  第三枝香,9:00起香、9:30归位、9:45止静、10:15开静、10:30回向。

  第四枝香,13:00起香、13:30归位、13:45止静、14:l5开静、14:30回向。

  第五枝香,14:30起香、15:00归位、15:15止静、15:45开静、16:00回向。

  第六枝香,18:00起香、18:30归位、18:45止静、l9:15开静、19:30回向。

  第七枝香,19:30起香、l9:45归位、20:00止静、20:30开静后接大回向、21:00一日专修功课圆满。闭关念佛

  指闭门谢客而隐居念佛。亦称闭净土关。闭关行者于特定期内,停止一切待人接众之事,而一心一意自室中念佛、拜佛、行一行三昧等修法。其时所住之处称为“关房”,闭关时即于室内专修一门,依闭关者预期之目标而不同。期限亦不一定,有数月者,亦有数年的。闭关期间以不出闭关场所为原则。故闭关时须有人护持饮食、医药等事,称为护关。其方法如下:

  闭关克期法指定闭关时间之法。闭关之期限有长短之分:少期,为初次闭关者而设,因其不知闭关之法,虑有差误,作短期练习而设,少则10天,多则20、30天不等,习之既熟,再刻大期,如90、120天为定程,春夏以正、二、三、四或二、三、四、五月为节,秋冬以七、八、九、十或八、九、十、十一月为节,最好避严冬、酷暑,此为中人以上立法。若在上根,不顾自身命,遑恤寒暑,勇猛直前,决无退惰,以证为期,非此所能限制,然一般亦以三年为期。

  闭关念佛五要指闭关念佛者必须预先定妥之五项:

  1.择地,当以丛林古刹及僻静园林为得所。必外远市嚣,内绝宾客之处,始免解说之烦。行道之室,当以三楹独院为率,西楹为供佛室,东楹为卧室、卫生间,中楹庋置杂物、作休息之所。供佛宜西方三圣像或惟供阿弥陀佛金像一躯,必向东。案上设香炉一,案前设蒲团。行人坐必背东而面西,余无别物,绝外缘,净心目也。卧室惟衾枕、床及必备衣服,纸笔墨,茶具等,一切无关典籍、玩具皆宜屏去。扫除宜有定时,总门使人自外下钥,非有意外要事,不许妄开。

  2.择人,择人之说即觅好护关服务者,可于亲友同志中选,惟嘱其屏绝外人,及警止附近喧扰而已,服务者必定时传送饮食、茶汤、衣服及下钥看守,当择笃实诚朴之人,无忘忽之患。如有意外,当使服务者传简为要。

  3.预约之说有二:①凡闭关人如别无碍,固属胜缘,倘有父母、尊长值关期而染危疾,或行人自病必须出关者,行人当于入关之前,预嘱家人及护关者,设遇此等意外,方得通知专请出关,其余不得妄请。②行人入关一心念佛,不宜偻指计日,如已证一心,则心无他念,固不知出关为何日。即未证一心,为日太久,亦必不记出关之期,当于入时先嘱护关人,俟期满之次日,即书一简请行人出关,免心计之扰。

  4.克期之法,宜先少后多,如自一七、二七乃至七七,或90日、120日,多则一年、三年,随行人根机而定可也。

  5.仪轨为闭关所必有,以便遵行。然个人念佛关,应先发愿,愿文有通有别,忏悔求生净土及发菩提大心等愿,古人所已言者为通例,行人自发之愿为别例。心苟纯切,无论为通为别,皆能如愿以偿,不然虽别何益

  其自发别愿者,必先通教典,俾所发之愿无不与正觉相应,始免流弊。若不通教义,妄发不宜发之愿,不如惟以通愿为得矣。如发别愿,惟为父母忏罪求福,深合教义多能克果,其余当以通愿为主,若怀挟谬妄,或妄冀神通及前知之属,即为波旬说,正行人之大戒,不可不慎。通愿文以云栖大师《西方发愿文》为最。行人入关之第一日,为慎重计当先以黄纸书愿文,焚香礼佛已,即于佛前火化。然后照平时定课之仪,先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,以次诵莲池海会,《弥陀经》,《往生咒》,《赞佛偈》,颂佛号、观音、势至及清净大海众菩萨而止,乃口诵《愿文》一遍即退坐念佛不缀,自此后乃至百二十日,每日惟专念洪名,不复再有他念,直至出关而后已。惟《愿文》之中,当删去“愿禅观之中,梦寐之际”二句,下增“伏愿百二十日关期之内,径获一心,遂证三昧,得见阿弥陀佛云云”。关中惟在一心执持名号勿失,更无所谓仪轨。此为居士闭关念佛之五要。

  闭关念佛仪轨闭关念佛惟在念佛,无所谓仪轨。若无仪轨之仪轨,如饮食便溺就卧,口不诵佛而心念不忘,亦仪轨也;心口之间无非念佛之地,亦仪轨也;佛室之内惟行人得入,亦仪轨也;坐不倾侧忘敬、跏趺、平坐、随便坐皆可,倦不妨经行,但须缓步安详,亦仪轨也;室内不着短衣,夜睡惟解长衣,不得并去里衣,亦仪轨也;早则五更,迟则黎明不得迟起,白昼不卧,亦仪轨也;入关以前当沐浴更衣,以示洁净,关内不再行废事,亦仪轨也;关内不得观书消遣,不得流连外庭、卧室以消遣,亦仪轨也;期内非有要事书简付外,不得以写字消遣(但可记修持心得),亦仪轨也;期内除第一日焚香礼佛化愿文,及期满焚香礼佛始退外,余惟每早起入关室时礼佛一次,余时礼佛虽无定次,亦仪轨也;平日定课念佛,皆当持珠记数,闭关专念,不得再以持珠记数致增外扰,亦仪轨也。原夫佛之所以嘱望众生者,惟在一心不乱,众生所以闭关念佛者,亦惟在悉屏外缘,能证一心,此专念第一义也。若不知此义,或以礼佛为敬,而不知以专念为敬,或以沐浴…

《通向极乐之路 行持方法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