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佛教的轮回说(禅林)▪P2

  ..续本文上一页是不可能的。所有烦恼的根源就是“我执”。同样,外境也不是独立的,而是内心的产物。

  关于外境和心、物质和精神的关系,有种种学说。一些人说外境是心的产物,另一些人却说精神是物质的产物。实际上,这个问题所涉及的方方面面,根本不在我们普通人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的范围之内。虽然古往今来的学者,对于这个问题曾有过各种各样的认识、下过许多定义。但实际上,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错误的。因为问题本身,已经超越了普通人感官、意识的范围,他们也没有能力去辨别清楚。

  其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

  并非精神是物质的产物,而是物质是精神的产物。这一点是有办法证明的,不仅有理论可以证明,还有许多前辈修行者亲身经历的种种实实在在的事例可以证明。若外境是心的现象, “心”是什么呢

  在世俗谛,从凡夫的角度看, “心”是万法的根源;从空性的角度去观察,则“外境”不可得, “心”亦不可得。既然“心”与“外境”都不可得,我们又为何流转轮回呢

  因为,内心有了执著以后,这个执著首先可以建立外面的山河大地,然后可以让所有的入迷惑颠倒、不能证悟。这是心染污后的一种能力,而非心的本性的能力。

  我们都知道一切烦恼和外境的源头是“心”。 “心”又有很多种,如心的本性光明,还有心突然产生的执著,其中,谁是轮回的根源呢

  心的本性光明不是轮回的根源,只有心的执著才是轮回的根源。心的执著为何是轮回的根源呢

  因为贪嗔痴是从“我执”产生的;虽然我们不清楚外境是如何从心产生的,但可以通过推理的方法,来抉择外境就是心的一种现象。总之,一切好与不好的现象,都是心的执著。

  所谓“心的执著”只有两种,即“人我执”和“法我执”。所有的执著都包含于其中,除此之外没有第三种执著。所以,轮回的根源就是“人我执”和“法我执”。从无始以来,正是这两种因缘将每一个人束缚在轮回当中。在这个世界上,无论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也好,还是功成名就的伟人也好,所有的人都受“人我执”和“法我执”的控制,都被它们所统治,我们就象它们的奴隶一样。 “人我执”不是身外的东西,每一个人都认为有一个“我”的存在,执着“我”就是肉体或者肉体和精神的综合体,这不是父母教的,不是老师教的,也不是自学来的,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执著,这种执着叫“人我执”。那“法我执”是什么呢

  除了自身的五蕴之外,把一切身外之物执著为实有,都叫“法我执”。

  例如,认为“金钱”是实在的,心里就产生了“法我执”;认为“我”是存在的,就产生了“人我执”。既然有个“我”的存在, “金钱”也是存在的,于是心里就冒出一个念头,“我”要去挣“钱”。对此,我们要扪心自问,我是如何看待金钱、名利的

  我又是如何看待我自己的呢

  金钱和名利没有一个人不喜欢,只是喜欢的层次不一样而矣。 “人我执”是每一个凡夫人都有的,而且是非常的根深蒂固,这就是我们的答案。其实,挣钱的目的就是为了享受世间的一些感官刺激,即所谓的快乐和幸福。如果能够体会和证悟金钱是身外之物,我自己以及感官的刺激全部是如梦如幻的,也正是这些牵引着我们轮回三界。如果你能够看透这些都是空性的,我们还有没有可能去追求世间所谓的短暂幸福快乐呢

  

  轮回的源头是“人我执”和“法我执”。有些人虽然不愿意受痛苦,但也不愿意脱离轮回,只希望在流转的过程中生生世世享受人天福报。那么,这种人不需要断除这两种执着。可是,如果我们不愿意再流转轮回,希望了脱生老病死的痛苦,真正从轮回中解脱,那就一定要推翻这两种执著,否则解脱是根本没有希望的。

  三、佛教轮回依业说

  有情众生的生命不断地在三界内轮回,而且每一现实的生命,都是承接前世的生命继续而来,绝对没有哪个生命是突然出现的,所以佛教特别说明轮回这一事实。不承认有前世的现实论者,经常提出这样的质疑,你们为什么确信有过去的生命呢

  解答这问题是很简单,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,所以确信现实生命是由过去生命而来,并不是如一般的推论得知,而是凭着他的透视力澈见众生从这生存界结束其生命,而在另一生存界又有他的新生命出现。同时清楚地看到各个生命,不论是卑下的,或是尊贵的,不论是丑陋的,或是端严的,不论是受伤的,或是喜乐的,不论是聪明的,或是愚蠢的,都是依照他们各自的行为而来,并不是由什么上帝为之安排的,所以佛说依业而有生命的轮回。

  现实生命是由过去生命而来,不论从哪方面说,都是不可不信的,原因是每个生命的本身,创造各种不同的业力,在没有感果或对治以前,必然有种潜在的功能保留下来。保留下来的潜在功能,有股力量推动我人,继续感受新的生命,所以人类以及其他各类的有情众生,绝对不是这个生命结束,就什么都没有了,必然还有新的生命继续而来。可见有情在未解脱以前,从过去到现在,由现在到未来,其生命总是不断地在相续的。原因就是在每个生命历程中,有情的身心总是在活动着的,以此活动所造成的或善或恶的业力,即是开拓未来新生命的根本。

  众生在不断的身心活动中,有无数的业力增长或消灭。这些业力,由于性质不同,成为一系一系的,一系一系中又是一类一类的。如五趣果报,即有人业、天业、地狱业、畜生业、饿鬼业。而每一趣业中,又有种种差别。是以有情出现在任何一趣中,其生命的苦乐怎样,完全是由业力之所左右。以人类生命来说,我人今生所遭遇的是祸是福,皆由自己所造的业力而得的结果,至未来新生命所感受的是苦是乐,同样是由自己现在身心活动所造的业力而来,于其中间绝对没有一个什么掌握无上权柄的上帝,在为我人的生命作这样那样的安排。

  有情生命确是在相续不断的,但相续而来的各个生命,出现的有天、人、饿鬼、畜生、地狱、阿修罗等六道,究竟在哪一道出现,那就要看各个生命所造的业力如何来加以决定。就人类说,我人生命结束后,究竟到哪一道中受生,不是什么人或神可以为你决定的,而是随你自己所造的业力,趣向于所要趣的某一道。如果你所造的是善业,那就趣向于人天道中受生,若你所造的是恶业,那就趣向于三恶道中受生。证知有情的生命果报体,完全是由各自所造的业力所感。所谓轮回六道,不是按着一定的层次,今生生命出现在这儿,来生生命出现在那儿,而是显示生命的上升或下降,转来转去的,不出三界这个范围。有时连续地来人间,有时经常地处在地狱,没有一定的。正因为如此,所以劝导人向上向善,免得将来生到不理想不美满的恶道中去。

  众生的生命出现在好坏不同的世间上,因而有时出现在人道,有时出现在地狱道,乃至出现在其他的天道等,不能决定出现在哪个道,原因在于自己不能作主,而是全凭自己所造业力之所决定的,业力决定你来人道,你就得到人道来成为人的角色,业力决定你去畜生道,你就得到畜生道成为各种不同畜生的角色。当你在人道的果报结束以后,决定你的业力继续指挥你到天道,成为像帝王那样的高贵角色等等。生命就是这样生了又死、死了又生地转换各个不同的世间,成为各种不同的角色。如是不同生命的角色,在各个不同世间的果报,是不一不异,不断不常的,因而使诸众生感到生命非常的奥秘,不能明见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角色,只好随着生命的迁流而迁流,直至生命达到真正的解脱为止。

  世人对生命在各种世间上不断担任各个不同的角色,有感到怀疑的,有予以否定的,认为我们所知道的,只有这个现实生命,不可能还有生命以新的姿态出现。所以对佛法的轮回说,总是不肯予以相信,理由就是不信者没有亲眼见到,你们也不能拿出事实给我们看,要我们如何信受得了。当然,人与畜生是明白可见的,无人可以怀疑,至于人死为鬼,或者有人碰到过鬼,或者鬼屋中有鬼作怪,或有梦到死去的亲人,所以对鬼也还可以信得过去,至于天堂与地狱,虽是苦乐两个极端的地方,但毕竟没有人看到过,是不是真的有地狱与天堂,那就很难令人生信。为此,不知阻碍了多少人进入佛门。关于天堂与地狱的问题,下面引用印顺大师对六道轮回的说明:

  印顺大师在《六道轮回的说明》一文中说: “经常有人问我,地狱到底有没有

  天堂究竟在那里

  天堂与地狱,一般人限于知识与能力,总多少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。其实,这可说是宗教界,甚至一般人的共同看法”。接着对于地狱的说明: “如果你们问我: “地狱有没

  ”我敢肯定说: “是有的。” “在哪里

  ” “地狱在地层下,也就是地球的中心。””原来,堕地狱的方式有二种:一是活生生地陷身地狱;一是死了以后才堕地狱。死后堕地狱的情形,我们的肉眼不能明白看到;可是现生落地狱的,大家都会知道的。我想举两个事实来证明:一、佛经说:佛有一个弟子,名叫提婆达多。他叛教害佛,结果,地面裂开,火从地中冒出,他就头下脚上的,遭到现身堕地狱的苦报。二、基督教的《旧约》里说:摩西所领导的以色列人,其中有个因为“藐视耶和华”、 “他们脚下的地就开了口”, “都活活地堕落阴间”。这与佛教所说的,岂不同一情形

  ”宗教界特别是佛教,肯定地狱是有,怎能因一般人不见而予否定

  “”

  其次,所谓的天堂是六道中最优胜的一道。佛分天道为三界二十八天,依所修的功德深浅,而生天的也就有高低。生天的,不管是身相、寿命、快乐、禅定,都是极为殊胜的。有帝王形态的,最高的是大梵天,成为独一无二的主。比他更高超的,还有十九天。但无论怎样的高妙,总是逃脱不了堕落又升进,升进又堕落的轮回。佛教与基督教以及其他宗教,虽然都说有天堂,但一般宗教以为天堂已经究竟圆满,但佛教说天堂…

《佛教的轮回说(禅林)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