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第十三章 华严法门▪P2

  ..续本文上一页耶夫人后,至弥勒菩萨前,中间天主光等十善知识。二、从弥勒菩萨后,至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善知识前,中间文殊申手,过一百一十由旬,按善财顶,十五行经。大德道成律师,薄尘法师,大乘基法师等同译,复礼法师润文」。

  

  晋译的六十卷本,是有所脱落的。日照三藏有这部分的梵文,所以奉敕译出,补足了晋译的缺失。补译的第一段,现在编入「晋译本」第五十七卷(33)。第二段,编入「晋译本」第六十卷(34) 。现存日照所译的『大方广佛华严经续入法界品』,却仅是前一段(35)。

  

  一六、『大方广佛华严经』,四十卷,唐般若Prajn~a^译,简称为「四十卷本」。这部经 [P1006] ,虽题『大方广佛华严经』的通称,而内题『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』,实只是「唐译本」的『入法界品』第三十九的异译。这部经的梵本,是乌荼Ud!ra国王奉献给唐帝的(尼泊尔现保有这部分的梵本),那是唐德宗贞元十一年(西元七九五)。次年六月,在长安崇福寺翻译,到贞元十四年(西元七九八)译成(36)。译出的时代迟些,也就多了些内容,如八识说(37);病理与生理学(38);理想的国王生活(39);最后身菩萨能利自他的三种因果(40);女人多过患颂(41);十法能证无垢智光明解脱(42);十地十身(43);圆满头陀功德(44);文殊为善财说法(45)。而最重要的,是第四十卷,一般称为『普贤行愿品』而别行的,也是作为『华严经』流通分的那一卷(46)。

  

  一七、『文殊师利发愿经』,一卷,东晋佛陀跋陀罗译(47)。一八、『普贤菩萨行愿赞』,一卷,唐不空Amoghavajra译(48)。这二部,都与般若所译的「四十卷本」,末后一卷的偈颂部分相当。

  

  『华严经』的部分别译而现存的,就是上面所说的几部。此外,被看作『华严经』眷属的,也还有好几部。其中,『庄严菩提心经』,一卷,姚秦鸠摩罗什译(49)。『大方广菩萨十地经』,一卷,元魏吉迦夜Kim!ka^rya译(50)。这二部是同本异译,佛说发菩提心与十地所有的功德。与二经相近,且同有论义色彩的,有『文殊师利问菩提经』一卷,姚秦鸠摩罗什译(51);及同本异译的,元魏菩提流支Bodhiruci所译的『伽耶山顶经』(52),隋毘尼多流支Vini^taruci所译的 [P1007] 『象头精舍经』(53),唐菩提流志Bodhiruci所译的『大乘伽耶山顶经』(54)。又,『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』,五卷,赵宋法天译(55)。卷一与卷二的偈颂,与「唐译本」的『十住品』,大体相合。从卷三「佛子谛听贤吉祥」起,到卷五「一一面前经劫住,最胜福报未为难」止(56),与「唐译本」的『贤首品』第十二相合。这是取『十住品』、『贤首品』为主,加入「宝光明总持陀罗尼」──咒(57)等,重为纂集而成的别部。这是「秘密大乘佛法」时代所纂集的,表示了「华严法门」的蜕化。

  

  

  注【104-001】『肇论』(大正四五‧一五五下)。

  注【104-002】『大方广佛华严经疏』卷三(大正三五‧五二四上)。

  注【104-003】『华严经探玄记』卷一(大正三五‧一二三上)。

  注【104-004】『华严孔目章』卷四(续一0二‧五0七上)。

  注【104-005】『兜沙经』(大正一0‧四四五上以下)。

  注【104-006】『出三藏记集』卷二(大正五五‧六中)。

  注【104-007】见石井教道『华严教学成立史』所引(五八──五九)。

  注【104-008】『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』(大正一四‧六六六下)。

  注【104-009】『菩萨处胎经』卷七(大正一二‧一0五八中)。 [P1008]

  注【104-010】『菩萨本业经』(大正一0‧四四六中以下)。

  注【104-011】『诸菩萨求佛本业经』(大正一0‧四五一上以下)。

  注【104-012】『菩萨十住行道品』(大正一0‧四五四中以下)。

  注【104-013】『菩萨十住经』(大正一0‧四五六下以下)。

  注【104-014】『菩萨十住经』(大正一0‧四五六下)。

  注【104-015】『菩萨内戒经』(大正二四‧一0三二下)。

  注【104-016】『菩萨内戒经』(大正二四‧一0三二下)。

  注【104-017】『菩萨十住经』(大正一0‧四五八上)。

  注【104-018】『大周刊定众经目录』卷六(大正五五‧四0四中)。

  注【104-019】『渐备一切智德经』(大正一0‧四五八上以下)。

  注【104-020】『十住经』(大正一0‧四九七下以下)。

  注【104-021】『十地经』(大正一0‧五三五上以下)。

  注【104-022】『等目菩萨所问经』(大正一0‧五七四下以下)。

  注【104-023】『显无边佛土功德经』(大正一0‧五九一下以下)。

  注【104-024】『较量一切佛剎功德经』(大正一0‧五九二上以下)。

  注【104-025】『如来兴显经』(大正一0‧五九二下以下)。 [P1009]

  注【104-026】『如来兴显经』卷四(大正一0‧六一四中)。

  注【104-027】『度世品经』(大正一0‧六一七中以下)。

  注【104-028】『度世品经』卷六(大正一0‧六五八下)。

  注【104-029】『罗摩伽经』卷上(大正一0‧八五三上)。

  注【104-030】石井教道『华严教学成立史』(九二──九三)。

  注【104-031】『罗摩伽经』卷中(大正一0‧八六三上──中、八六五上)。

  注【104-032】『罗摩伽经』卷下(大正一0‧八七五下)。

  注【104-033】『大方广佛华严经』卷五七(大正九‧七六五上──七六七中)。

  注【104-034】『大方广佛华严经』卷六0(大正九‧七八三下)。

  注【104-035】『大方广佛华严经续入法界品』(大正一0‧八七八下)。

  注【104-036】『大方广佛华严经』后记(大正一0‧八四八下)。

  注【104-037】『大方广佛华严经』卷六(大正一0‧六八八上)。

  注【104-038】『大方广佛华严经』卷一一(大正一0‧七一0下──七一一下)。

  注【104-039】『大方广佛华严经』卷一一‧一二(大正一0‧七一二下──七一八上)。

  注【104-040】『大方广佛华严经』卷二六(大正一0‧七八一下──七八二下)。

  注【104-041】『大方广佛华严经』卷二八(大正一0‧七八九下──七九一上)。 [P1010]

  注【104-042】『大方广佛华严经』卷三二(大正一0‧八0六中──八0七上)。

  注【104-043】『大方广佛华严经』卷三二(大正一0‧八0八上──下)。

  注【104-044】『大方广佛华严经』卷三三(大正一0‧八一四中──八一六下)。

  注【104-045】『大方广佛华严经』卷三八(大正一0‧八三七上──八三八上)。

  注【104-046】『大方广佛华严经』卷四0(大正一0‧八四四中──八四八下)。

  注【104-047】『文殊师利发愿经』(大正一0‧八七八下以下)。

  注【104-048】『普贤菩萨行愿赞』(大正一0‧八八0上以下)。

  注【104-049】『庄严菩提心经』(大正一0‧九六一中以下)。

  注【104-050】『大方广菩萨十地经』(大正一0‧九六三中以下)。

  注【104-051】『文殊师利问菩提经』(大正一四‧四八一中以下)。

  注【104-052】『伽耶山顶经』(大正一四‧四八三下以下)。

  注【104-053】『象头精舍经』(大正一四‧四八七上以下)。

  注【104-054】『大乘伽耶山顶经』(大正一四‧四八九下以下)。

  注【104-055】『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』(大正一0‧八八四中以下)。

  注【104-056】『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』卷三──五(大正一0‧八九六上──九0四下)。

  注【104-057】『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』卷二(大正一0‧八九二中──下)。 [P1011]

  

  第二项 华严经的编集

  『华严经』的大部集成,不是一次集出的。有些部类,早已存在流行,在阐明佛菩萨行果的大方针下,将相关的编集起来。古人称为「随类收经」,的确是很有意义的!现存『华严经』的部分内容,古代是单独流行的,如『入法界品』,龙树Na^ga^rjuna在『大…

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第十三章 华严法门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