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提城,巴利本以为在An%ga(央伽)境内,这是佛世摩竭陀Magadha以东的通称。『十诵律』与『四分律』,是修摩(或译苏弥)的一城。据Br!hatsam!hita^ 说:修摩在央伽与羯!B鵰伽Kalin%ga之间(8)。『十诵律』说:「从婆提城,持衣钵,向频阇山游行」(9)。频阇山Vindhaya是横亘于南印度与中印度间的山脉。依律本所见, Bhaddiya或Bhadram!kara的所在地,可以想见。现在奥里萨Orissa的Ja^japur市东北,约二十里处,有地名Bhadraka的,与跋提──福城的语音及方位,都完全相合。所以,推定奥里萨的Bhadraka,就是佛世的跋提城,传为善财所住的福城。在传说的故事中,也有符合处。跋提城的旻荼长者,福报非常大,如有神通威力的那样。谷子从虚空落下,谷仓永远是充满的;锅里的饮食,囊中的金子,都是用之不尽的(10)。福城的善财童子,诞生以后,财富也自然而来 [P1113] 。七宝楼阁下,有七伏藏;说不完的宝器而外,「又雨众宝及诸财物,一切库藏悉令充满」(11)。这是『律』中跋提城,『华严经』福城所有的共同性──财富无量,大福报者的住处。这应该与此地的濒临大海,商人的往来海外有关。奥里萨的Bhadraka,传说为善财所住的福城;这里的确是与『华严经』『入法界品』有关的。
『龙树菩萨传』说:龙树Na^ga^rjuna入龙宫,读到无量的大乘经,「得诸经一箱」而出 (12)。龙树从龙宫得经,传说中主要是『华严经』。如魏菩提流支Bodhiruci说:「龙树从海宫持出(『华严』)」(13)。真谛Parama$rtha说:龙树往龙宫,龙王「即授下本华严,并诸经一箱」(14)。波罗颇蜜多罗Prabha^karamitra说:「龙树从龙宫将经出已,遂造大不思议论」(15)。龙树从龙宫得经(华严)的传说,极为普遍。还有入龙宫得塔的传说,如『法苑珠林』卷三八(大正五三‧五八九上)引『西域志』说:
「波斯匿王都城东百里大海边,有大塔,塔中有小塔,高一丈二尺,装众宝饰之。夜中每有光曜,如大火聚。云:佛般泥洹五百岁后,龙树菩萨入大海化龙王,龙王以此宝塔奉献龙树。龙树受已,将施此国王,便起大塔以覆其上。自昔以来,有人求愿者,皆叩头烧香,献华盖,其华盖从地自起,徘徊渐上,当塔直上,乃止空中」。
玄奘『大唐西域记』卷一0(大正五一‧九二八中──下)说: [P1114] 「乌荼……国西南境大山中,有补涩波祇厘僧伽蓝。其石窣堵波,极多灵异。或至斋日,时烛光明,故诸净信远近咸会,持妙花盖,竞修供养。承露盘下,覆钵势上,以花盖笴,置之便住,若!7污石之吸针也。此西北山伽蓝中,有窣堵波,所异同前。此二窣堵波者,神鬼所建,灵奇若斯」!
玄奘所传乌荼Ud!ra,即现在奥里萨的灵塔,与『西域志』所传的龙树塔,显然是同一事实的不同传说。『西域志』说:龙树塔在大海边;乌荼的确是濒临大海的。灵塔都有放光的传说。『西域志』说:供塔的华盖,在塔上空,不会落下来,『西域记』也这样说,这是同一事实的明证。『西域志』说:塔在波斯匿Prasenajit王都东百里大海边;波斯匿王都是舍卫城S/ra^vasti^ ,离大海极远,所以波斯匿王是不可信的,这是乌荼的大塔。
龙树从龙宫得塔,或说入龙宫得经,是同一事实。灵塔的所在地──补涩波祗厘Pus!pagiri ,确与龙王有关。补涩波祇厘,意义是「华山」,这是印度有名的神山。在『吠陀』Veda 、『摩诃婆罗多』Maha^bha^rata、『往世书』Pura^n!a中,都说到婆楼那Varun!!a 经常来往「华山」(16)。在婆罗门教中,婆楼那本为天界的大神,由于主管降雨流水,所以『阿闼婆吠陀』Atharva-veda与『摩诃婆罗多』,说婆楼那是水神。在佛教中,就是有名的婆楼那龙王;龙是主管降雨流水的,所以密典中称之为水天。如『大集经』『须弥藏分』,婆楼那是 [P1115] 五类龙王中的鱼龙王(17)。婆楼那是龙王,经常往来的补涩波山,恰好就是传说龙树入龙宫、得经得塔的地方。龙王经常往来的,龙树得经得塔处,到底在乌荼的什么地方?依『西域记』,补涩波山在国西南大山中,还有西北僧伽蓝,都有灵奇的塔。依『西域志』,塔在大海边。近代学者对补涩波山的研考,或以为:Puri洲的Kandgiri与Udayagiri──二山,推定为『西域记』的补涩波祇厘,与西北山伽蓝,两处有同样的灵塔。现有耆那教的遗迹,可能为佛教的圣迹,被破坏而改造成的。或以为:Cuttack洲的Ja^japur,Subpision 的Assia山脉中,也就是 Udayagiri山脉的极东处,山中有佛教的遗迹(18)。『入法界品』福城大塔庙处的地位,与Assia 山极东处相近。Udayagiri山脉,一直延展到西南,与玄奘所传的灵塔处相连。我以为:传说,特别是宗教的传说,大抵是这样的──同一事件,会扩展到附近,甚至很远的地方。所以龙树得经得塔处,指为福城,Udayagiri山一带,是没有什么不可以的。Udayagiri──优陀延山,优陀延是日出或出光的意思。『翻梵语』说:「优陀延山,日出处也」(19)。还有,乌荼也有作优特伽罗Uttkala的。梵语(郁特)Udaka,『一切经音义』说:「东天竺呼水名也」 (20)。乌荼面临大海,被称为乌荼,可能与水有关。这里,是大海边,是日出处,是水国,是婆楼那经常来往的地方。传说龙树入龙宫,见龙王,得塔,得经,也正是这个地方。
上面说过,『入法界品』的出发处,善财童子所住的福城是乌荼──现在奥里萨Ja^japur市 [P1116] 东北的Bhadraka。此地的补涩波祇厘大塔,应该就是『入法界品』所说,福城以东,庄严幢娑罗林中的「大塔庙处」。以Bhadraka为福城,从善财南参的途程来看,更可以确信无疑。一、善财从福城出发,先(西南向)到胜乐国Ra^ma$vara$nta的妙峰山,应该是现在Maha^nadi 南岸的Ra^mpur。二、再(东南向)到海门国Sa^garamukha,虽不能确指,依经中「观海」及以下行程,应在现在Chilika湖以南的海边。三、(西南向)到楞伽道头Lan%ka^patha ,这是去锡兰的海口。四、(向西南)到达里鼻荼国Dramid!apat!t!ana的自在城Vajrapura C达里鼻荼,『西域记』作达罗毗荼,是沿Palar河两岸地方。五、向(西)南到住林聚落Vanava^sin,这是有名的婆那婆私,阿育王曾派传教师去布教。婆那婆私的所在地,学者们议论不一。依『入法界品』在达里鼻荼以南,应该在现在Mysore南部。六、后来到了阎浮提畔Jambudvi^pas/i^rs!a的摩利伽罗国Milasphran!a,这是到了印度南端,『西域记』所说的摩罗矩咤。依这一旅程来看,大致近于玄奘南下的行程。善财出发处的福城,传说与龙王有关。文殊说法时,「于大海中,有无量百千亿诸龙而来其所」(21)。在这里特别说到龙族,是不应该看作偶然的。这里,传说龙树入龙宫,得塔得经,主要是『华严经』的传说,所以乌荼的福城以东,补涩波祇厘大塔庙,推定是『入法界品』集出的地方。在这里集出流通,所以经上说:文殊来福城教化,善财发心参学,从此地开始。唐德宗贞元十一年(西元七九五),乌荼国王手 [P1117] 写『华严经』的『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』,呈献中国皇帝(22),后来翻译出来,就是『入法界品』别译,四十卷本的『华严经』。这可见『入法界品』与乌荼,是有特别关系的!『大唐西域记』说:「乌荼……僧徒万余人,并皆习学大乘法教」(23)。日照Diva^kara三藏说:「南天竺国,近占波城(这是佛世央伽的首府),有一僧伽蓝,名毗瑟奴(可能为补涩波的别传)。 ……有一大乘法师,持华严一帙,来至其寺。……华严一经,盛于此国」。「南天竺……堀!6紸遮,此名雁也,见彼寺诸德并受持华严」(24)。在乌荼及以南一带,到西元七、八世纪,『华严经』还是盛行的经典。总之,『入法界品』是在乌荼开始流行的。这里,是早有塔庙的──古佛大塔庙处(可能是婆楼那塔庙)。龙树(?)在这里,得到国王的护持重建,在小塔外加一大塔;印度大塔的修建,大都是这样的。在婆楼那龙王的塔庙中,得到大乘经(『入法界品』等),传说是龙树发现的。于是传说为:龙树被龙王接入龙宫中,从龙宫得经得塔了。这一传说,是有多少事实依据的,不过经过传说的神化而已(25)。
注【112-001】『大方广佛华严经』卷四0(大正一0‧八四八中──下)。
注【112-002】『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』卷一三──一四(大正二四‧五九中──六四下)。
注【112-003】『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』卷一三(大正二四‧五九中)。又卷一四(大正二四‧六四下)。
注【112-004】『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』卷一三(大正二四‧六0下 、六一下)。 [P1118]
注【112-005】『大方广佛华严经』卷六二(大正一0‧三三一下──三三二上)…
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第十三章 华严法门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