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,在第三代娑多迦尼Sri^sa^ta^karn!i王时,Vi^disa^及Ujjain(邬阇衍那),都属于案达罗,领土横跨全印。王朝的势力,向北申展,在西元二八年,灭亡了摩竭陀的甘婆王朝。案达罗族一直在兴盛中,但西方的土地,落入了塞迦族Saka的叉诃罗多Kshahara^ta王朝手中。西元二世纪初,娑 [P420] 多婆诃王朝二十三代,名瞿昙弥子娑多迦尼Gautami^putra S/ris/a^ta^karn!i王,从叉诃罗王朝手中,夺回苏剌!2狳Saura^s!t!ra、那私迦Na^sik、浦那Pune等地方。据那私迦铭文,瞿昙弥子自称!1嚄除叉诃罗多人,恢复了娑多婆诃人的光荣。但其子婆悉须题子Va^sishthi^putra Pulumavi 时,又一再为叉诃罗多族所败。到了西元三世纪初,国势衰落下来,约亡于西元二三0年前后。
在印度西北方面,有称为臾那Yona,Yavana的希腊人,称为波罗婆Pahlava的波斯人,塞迦Saka人, 称为贵孀Kus!a^n!a的月氏人,一波又一波的,从西北方侵入印度,形成长期的动乱局面。试分别的略述于下:
一、臾那人,是印度称呼住于印度西北的希腊人。希腊名王亚历山大Alexander,征服了波斯,又进而占领了阿富汗斯坦Afghanistan、大夏Bactria、喀布尔(高附Kabul)河流域。在西元前三二七年,侵入印度。西元前三二五年凯旋,不久就死了。伟大的希腊帝国,也就瓦解了。东方波斯、阿富汗、大夏、高附一带地方,由塞琉卡斯Selencus统治。西元前三0五年前后,塞琉卡斯王与孔雀王朝的旃陀罗笈多作战,以和平结束,将令俾路芝斯坦 Baluchistan、阿富汗斯坦,让于孔雀王朝,而退居兴都库斯山脉Hindu Kush以西,双方维持了长期的友好关系。到西元前三世纪中叶,大夏的总督提奥多图二世Diodotos Ⅱ, [P421] 脱离了本国而独立。但在西元前二三0年前后,大夏又为犹赛德摩Euthydemos所篡夺。犹赛德摩的势力,似曾达到阿拉科西亚Arachosia、阿富汗地方。西元前一七五年前后,大夏又为犹克拉提底Eucratides所篡夺。这样,犹克拉提底王家,占有大夏、高附、健陀罗 Gandha^ra与呾叉始罗Taks!as/i^la^,而犹赛德摩王家,深入印度以奢伽罗S/a^kala为首府,而统治旁遮普Panja^b。这二家,都侵入印度。其中,犹赛德摩王家的提弥特罗Demetrius ,即位于西元前一九0年前后,占领了喀布尔,达到旁遮普。其后有弥难陀王Menander ,就是熏迦王朝弗沙蜜多罗时,希腊人侵入中印度,直到华氏城的名王。从亚历山大以来,希腊人与希腊文化,不断的侵入印度,而以犹赛德摩王家(约成立于西元前二二0,延续到前一世纪中),引起的影响最大!
二、安息人与塞迦人:波斯人,印度称之为波罗婆Pahlava。西元前六世纪,波斯的阿肯弥尼Achaemenids王朝,居鲁斯Cyrus、大流斯Darius王,曾占有大夏、窣利 Sogdiana(Suguda),并侵入印度,征服了犍陀罗Gandha^ra。等到亚历山大东征,波斯王朝崩溃,成为被统治者。西元前二四八年前后,波斯的民族英雄安尔萨息Arsakes,反抗希腊(及其文化)的统治,重建波斯人的王国,这就是中国史书中的安息。塞迦Saka人,在波斯的居鲁斯王时,已出现于历史上。凡波斯人称之为塞迦的,叙利亚Syria──希腊人称之为Skythen [P422] 。内容的部族不一,从兴都库斯山区、沩水Oxus──阿姆河,到药杀水Yaxartes── 锡尔河那边,泛称游牧的边夷民族。原始的塞迦人住地,我以为在兴都库斯山区;以后被作为东北边夷民族的通称。这如中国史书的「胡」,本指北方的匈奴,其后「东胡」、「西域胡人」,被用来泛称边夷民族一样。这留在下一节去研究。波斯(安息)人与塞迦人,是不同的,但时常混杂在一起。塞迦人是强悍而勇于战斗的民族,每参加波斯与希腊人的部队。塞迦人曾编入居鲁斯王的第十五营区;而叙利亚王安都卡斯三世Antiochus Ⅲ,于西元前二0九年,讨伐大夏时,也曾得到塞迦人的援助。当安息王朝成立不久,弥提黎达斯Mithradates王,得塞迦人的援助,战胜了叙利亚的塞琉卡斯二世Selencus Ⅱ。但在西元前一二八、一二三年,塞迦人又一再与安息人作战,而杀死安息的国王。不过大致来说,塞迦是服属于安息,与安息人有更多的关系。西元前一00年前后,在拥戴安息王的名义下,安息人与塞迦人,纷纷侵入印度。安息人与塞迦人,都有牧伯Kahatrapa制,联合(混合)侵入,似乎并没有统一的组合。从发展方向,大略分为二系:1.向西北印度发展的,有安息人,也有塞迦人。有名的茂斯王Maues ,即牟伽王Moga、阿吉斯Azes、乌头发尔Undopherros,或作贡头发尔Godophares ,都是。占领的地区,介于高附河流域与旁遮普东部;犍陀罗、呾叉始罗,也都在其中。西方或称之为印度安息人,而在中国,就是「塞种王罽宾」的事实。『汉书』(西域传)说: [P423] 「武帝始通罽宾。(罽宾)自以绝远,汉兵不能至,其王乌头劳,数剽杀汉使。乌头劳死,子代立。……汉使关都尉文忠,与容屈王子阴末赴,共合谋攻罽宾,杀其王,立阴末赴为罽宾王」。
『汉书』的乌头劳,显然即西方所传Undopherros的对音。近代人研究货币,以为 Undopherros,约为西元二0──四0年时在位。然『汉书』所记的乌头劳,为汉元帝时代(西元前四八──三三)。『汉书』的当时记录,是值得信赖的。印度西北的安息(塞迦)政权,后来为月氏所灭。2.沿印度河下流(印度河口留有塞迦岛的遗迹)而南下的,以塞迦人为主。摩偷罗 Mathura^著名的「师子柱头」,雕成波斯式两狮相背的柱头。石柱上刻着摩偷罗牧伯的世系,有大牧伯罗宙拉Ra^jula的名字,这是西元前一世纪中的塞迦族。更向南发展的,有属于塞迦的叉诃罗多族,以那私迦为首府,占有沿海地区──马尔瓦Malwa、苏剌陀等。为案达罗王瞿昙弥子所击破的,就是这一族。另有以邬阇衍那为首府的牧伯,有名的卢头陀摩Rudrada^man ,约在位于西元一二0──一五五年,『大庄严论经』称之为「释伽(罗)王」(2)。这些向南方发展的,以塞迦族为主,而含有安息人、希腊人在内。所以瞿昙弥子击败叉诃罗多人,而说灭塞迦人、臾那人与波罗婆人。此南方的塞迦族的政权,一直延续到西元四世纪中。希腊人、安息人、塞迦人的侵入印度,也见于『阿育王传』(3),如说: [P424] 「未来之世,当有三恶王。……南方有王名释拘,……西方有王名曰钵罗,……北方有王名阎无那」。
南方的释拘,即向南发展的塞迦。西方的钵罗,即在高附河流域,犍陀罗一带的波罗婆(安息,其中也有塞迦)。阎无那即臾那。这一三方的动乱局势,约迟到西元前一世纪末(五0── 一)。最迟些,月氏人接着东来,希腊人的统治,就完全消失了。
三、月氏人:在汉初,月氏人住在中国西部的「炖煌祁连间」。后来,为匈奴的冒顿单于、老上单于所攻破,月氏才向西迁移到伊犁地方。约在西元前一四0顷,又被乌孙所击破,月氏又向南避到沩水──阿姆河上流,定居下来,伸张势力到河南,灭亡了大夏。西元前一二九年前后,张骞到月氏,那时的月氏王庭,还在沩水以北,大夏还保有国家规模。月氏有五部翕侯,其中贵霜Kus!a^n!a翕侯,在西元前后,统一了五部翕侯,大大的强盛起来。贵霜的丘就却(Kuju^la ,即KadphisesⅠ),向南发展而占领了兴都库斯山以南,阿富汗南部,高附与坎达哈尔Kandaha^r ,并向西攻击安息。继任者叫阎膏珍Wi^ma Kadphises,攻入印度,占有旁遮普、犍陀罗一带。这二位的时代,在西元一世纪。继之而起的,是著名的迦腻色迦王Kanis!ka,约在西元二世纪上半,囊括了北印度,以富楼沙富罗Purus!apura为首都,势力远达中印度与西印度。佛教传说,迦王曾征服了华氏城(4)。迦王的时代,大乘佛教已非常兴盛了。 [P425]
西北印度及阿富汗斯坦、大夏、窣利一带,在原住民的基础上,经希腊人、安息人、塞迦人、月氏人的一再侵入,居留与发展,为多民族复杂与合作的区域。长期的动乱,对于这一区域的佛教,留下深远的影响!自阿育王去世以来,东、南、西、北──各民族的动乱,主要是依据『剑桥印度史』『古代印度』Ancient India的第二章到五章(5)。并参考『中央亚细亚的文化』、『东南印度诸国之研究』、『印度通史』(6),而作上来简略的叙述。
注【53-001】弗王破法因缘,出『阿育王传』卷三(大正五0‧一一一上、中)。并同本异译的『阿育王经』卷五、『杂阿含经』卷二五等。
注【53-002】『大庄严论经』卷一五(大正四‧三四三中)。参阅拙作『释伽罗王卢头陀摩』(编入妙云集下编佛教史地考论四0七)。
注【53-003】『阿育王传』卷七(大正五0‧一二六下)。并见同本异译『阿育王经』等。参考拙作『佛灭纪年抉择谈』、『西北印度之教难』(…
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第七章 边地佛教之发展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