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第六章 部派分化与大乘▪P4

  ..续本文上一页西藏的译本──四本,即冢书的E.F.G.H.──四说。虽有小异,但大致相合,其分化谱系,依『异部宗轮论』说,是:

  

  图片

   ┌ 一说 部Ekavya^vaha^rika

   ┌┤ 说出世部Lokottarava^din

   │└ 鸡胤部Kukkut!ika

   ├─多闻部Bahus/ruti^ya

   大众部 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  Maha^sa^m!ghika├───说假部Prajn~aptiva^din

   │ ┌ 制多山部Caityas/aila

   └───┤ 西山住部Aparas/aila

   └ 北山住部Uttaras/aila

  [P333]

  

   ┌雪山部Haimavata

   │ ┌法上部Dharmottari^^ya

   │ │贤冑部Bhadraya^ni^ya

   上座部────┤ ┌─犊子部 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  Sthavira│ │ Va^tsi^putri^ya│正量部Sam!mati^ya

   │ │ └密林山部Channagirika

   └说一切有部 ────┼───化地部Mahi^s/a^saka──法藏部Dharmaguptaka

   Sarva^stiva^din│

   ├────饮光部Ka^s/yapi^ya,即善岁部 Suvars!aka

   │

   └─────经量部Sautra^ntika, 即说转部Sam!kra^ntiva^din

  

  

  

  四本不同的是:从犊子部分出的,『十八部论』的六城部S!an!n!agarika,其他三本作密林山部。大众部分化到制多山部,以下四本出入不一,如:

  

  图片

   『十八部论』:支提加 佛婆罗 郁多罗施罗

   『部执异论』:支提山 北山

  [P334]

  

   『异部宗轮论』:制多山 西山住 北山住

   西 藏 译 本:制多山 西山住 北山住

  

  

  

  『十八部论』的佛婆罗部Pu^rvas/aila,即东山住部。『部执异论』仅二部,其他的三本为三部。还有,传为东晋(或作西晋)失译的『舍利弗问经』,及『文殊师利问经』所介绍的部派说,即冢书的I.J.──二说。『舍利弗问经』是大众部经,『文殊师利问经』是大乘经,但所用的部派系列,都是说一切有部所传的。有部(论师)在北印度的大发展,他的部派传说,为北方佛教界所普遍采用。『文殊师利问经』所说:多闻部下有只底舸、东山、西山,与『十八部论』相合。『舍利弗问经』作:摩诃提婆部、质多罗部、末多利部,大抵与真谛译本相同而略有误解。罗什于西元三八0年代离龟兹,四0一年来长安;加上『舍利弗问经』的传述,可见这属于说一切有部的传说,在西元四世纪后半,已传遍西域。所以多拉那他Ta^rana^tha『印度佛教史』,说本书的作者世友Vasumitra,是世亲Vasubandhu以后的,为世亲『俱舍论』作注释的世友所造(4),是不可能的。应认定为西方系的阿毗达磨论师,『品类足论』等的作者世友所造。

  

  另有上座部所传(与说一切有部说相近):大众部次第分裂为八部,上座部次第分裂为十部。叙述了从二部而分十八部,但先后次第的经过不详。其系谱为: [P335]

  

  图片

   ┌ 大众部Maha^sa^m!ghika

   │ 一说部Ekavya^vaha^rika

   │ 说出世部Lokottarava^din

   │ 多闻部Bahus/ruti^ya

   大众部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 说假部Prajn~aptiva^din

   Maha^sa^m!ghika │ 制多山部Caityas/aila

   │ 东山部Pu^rvas/aila

   └ 西山部Aparas/aila

   ┌ 上座部Sthavira又名雪山部Haimavata

   │ 说一切有部Sarva^stiva^din又名分别说部Vibhajyava^din

   │ 又名说因部Hetuva^din又名Murun!t!aka

   │ 犊子部Va^tsi^putri^ya

   │ 法上部Dharmottari^^ya

   上座部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 贤冑部Bhadraya^ni^ya

   Sthavira │ 一切所贵部Sam!mati^ya又名不可弃部Avantaka又名Kurukula

  [P336]

   │

   │

   │ 化地部Mahi^s/a^saka

   │ 法藏部Dharmaguptaka

   │ 善岁部Suvars!aka又名饮光部Ka^s/yapi^ya

   └(无)上部Uttari^ya又名说转部Sam!kra^ntiva^din

  

  

  

  上座部所传,审细的考察起来,与说一切有部──『异部宗轮论』的传说相近。不同的是:大众部系中省去鸡胤部,上座部系中缺少密林山部,本末恰合十八部。这一传说,与『十八部论』特别相近:如制多、东山、西山──三部;无上部又名说转部,与『十八部论』的「因大师!4钴 多罗,名僧伽兰多」(5),都可说完全相合。此外,如上座部又名雪山部;说一切有部又名说因部;饮光部又名善岁部:都与说一切有部所传相合。所以这一传说,并没有独异的传说。只是省去两部,符合古代传说的十八部。将传说中的其他部名,如分别说部及Murun!t!aka部,作为说一切有的别名;不可弃部及Kurukula,作为正量部(一切所贵部)的别名,都是不对的。不可弃部,依『文殊师利问经』,应是化地部的异名。而Kurukula一名,与鸡胤部的原语Kukkuli 相近,而鸡胤部正是这一传说所没有的。这一说,为冢书的L.说。

  

  三、大众部所传:这是冢书的M.说。大众部所传的是:大众分为三部:上座部、大众部、分 [P337] 别说部──三部,然后再分裂,其系谱是:

  

  图片

   ┌ 根本说一切有部Mu^lasarva^stiva^din

   ┌ 说一切有部 ───────┤

   │ Sarva^stiva^din└ 说经部Sautra^ntika

   上座部 ────┤ ┌ 正量部Sam!mati^ya

   Sthavira│ …

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第六章 部派分化与大乘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