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第一章 序说▪P5

  ..续本文上一页

  

  9.『毗摩罗诘经』(15):吴支谦初译,题作『维摩诘经』。

  

  10.『般舟三昧经』,『般舟经』(16):内容与汉支娄迦谶所译的『般舟经』相合。

  

  11.『法华经』(17):与竺法护所译的『正法华经』相同。

  

  12.『持心经』,『明网菩萨经』,『网明菩萨经』,『明网经』(18):内容与竺法护译的『持 [P27] 心梵天所问经』相同。

  

  13.『诸佛要集经』(19):文殊Man~jus/ri^不能起一女人的三昧,与竺法护所译『诸佛要集经』相合。

  

  14.『华手经』(20):「十方佛皆以华供养释迦文佛」,与鸠摩罗什所译『华手经』相合。

  

  15.『三十三天品经』(21):佛为目连Maha^maudgalya^yana说:在十方恒河沙等无量世界,现种种国土化众生的,「彼诸佛等皆是我身」,与竺法护所译的『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』相合。

  

  16.『放钵经』(22):弥勒Maitreya成佛时,文殊不知举足下足事,与支娄迦谶所译『阿阇世王经』相合。

  

  17.『贤劫经』(23):「八万四千诸波罗蜜」,与竺法护所译『贤劫(三昧)经』相合。

  

  18.『德女经』(24):佛为德女说缘起如幻,与竺法护所译『梵志女首意经』相合。

  

  19.『毗那婆那王经』(25):菩萨四无所畏,出于鸠摩罗什所译『自在王菩萨经』。

  

  20‧21.『龙王问经』,『龙王经』(26):论上说:「阿那婆达多龙王,沙竭龙王等得菩萨道」;「娑伽度龙王十住菩萨,阿那婆达多龙王七住菩萨」(27)。应是竺法护所译的『海龙王经』,『弘道广显三昧经』──二经。 [P28]

  

  22.『净毗尼经』,『净毗尼』(28):佛告迦叶Maha^ka^s/yapa,内容与竺法护所译『文殊师利净律经』相合。

  

  23.『宝月童子所问经』(29):念十方佛,与赵宋施护所译的『大乘宝月童子所问经』相合。

  

  24.『三支经除罪业品』;「佛自说忏悔法」;「佛自说劝请法」;「随喜回向,此二事佛亦自说」(30):所引文句,与梁僧伽婆罗Sam!ghavarman所译『菩萨藏经』相合。

  

  25.『如来智印经』(31):佛说发菩提心的,有罪应堕落的,受报轻微,与宋失译的『智印经』相合。

  

  26.『诸佛本起经』,『本起经』,『佛本起因缘经』,『菩萨本起经』(32):「菩萨生人中,厌老病死,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」,与汉竺大力共康孟详所译的『修行本起经』等为同类。

  

  上来列举的二十六部大乘经,是龙树论所引用,而且明显的标举了经名。此外,还有引述经说,虽没有标出经名,而内容确实可考的,如:

  

  27.『法镜经』:『十住毗婆沙论』,引「佛告郁伽罗」一大段;及头陀、阿练若法(33),内容与汉安玄所译『法镜经』相合。异译本,传为曹魏康僧铠Sam!ghavarman所译的『郁伽长者问经』,今编入『大宝积经』第十九会。 [P29]

  

  28.『诸法无行经』:「文殊师利本缘」──在过去生中,因为诽谤大乘深义,所以无量千万亿岁受地狱苦,但却因此而「世世得利根智慧」(34)。出于鸠摩罗什所译的『诸法无行经』。

  

  29.『不必定入定入印经』:『大智度论』说:「有三种菩萨,利根心坚。未发心前,久来集无量福德智慧;是人遇佛,闻是大乘法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即时行六波罗蜜,入菩萨位,得阿鞞跋致」。又说:「如远行,或有乘羊而去,或有乘马而去,或有神通去者」(35)。乘神通而去的,就是利根(三类人)。『不必定入定入印经』,与论说完全相合。『不必定入定入印经』,元魏瞿昙般若流支Prajn~a^ruci,初次译出。

  

  30.『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』:大迦叶听了紧那罗王的琴声,竟不能自主的起舞(36)。这件事,论文一再说到,是出于『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』的。支娄迦谶初译的,名『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』。

  

  31.『阿!B粊佛国经』:『般若经』说到阿!B粊佛Aks!obhya,『大智度论』也说:「阿!B粊佛初发心时,行清净行,不休不息,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」(37),是直引『阿!B粊佛国经』的。『阿!B粊佛国经』,汉支娄迦谶初译。

  

  32.『大方广佛华严经』『华藏世界品』:『大智度论』说:「三千大千世界名一世界,一时起,一时灭;如是等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,是一佛世界。如是一佛世界数如恒河沙等世界,是一 [P30] 佛世界海。如是佛世界海数如十方恒河沙世界,是(一)佛世界种。如是世界种,十方无量」(38) 。分世界为一佛世界,世界海,世界种,与「华藏世界」说相合。

  

  33.『离垢施女经』:『十住毗婆沙论』引「大智经,毗摩罗达多女问中,佛因目揵连说」一段(39),与竺法护所译『离垢施女经』相合。晋聂道真所译的,名『无垢施菩萨分别应辩经』,编入『大宝积经』第三十三会。

  

  34.『持人菩萨经』:『大智度论』说「菩萨摩诃萨行四念处」一大段文(40),与竺法护所译『持人菩萨经』「三十七品第九」相同。

  

  龙树论引用的大乘经,有的举出了经名,也说到了内容,但还没有查出,与汉译的那部经相同,或是没有传译过来,如:

  

  35.『决定王大乘经』:「称赞法师功德,及说法仪式」;为阿难说多种四法。又「决定王经中,佛为阿难说阿练若比丘,应住四四法」(41)。

  

  36.『净德经』:为「净德力士」说菩萨尸罗(42)。

  

  37.『富楼那弥帝隶耶尼子经』:「佛语富楼那:若使三千大千世界劫烧若更生,我常在此(耆阇崛)山中住。一切众生以结使缠缚,不作见佛功德,以是故不见我」(43)。

  

  上三类三十七部,是龙树论所引用,可以知道内容的大乘经。还有些内容不能明确知道的, [P31] 如一、『云经』,二、『大云经』,三、『法云经』,「各各十万偈」(44)。其中『大云经』,可能就是北凉昙无谶Dharmaraks!a所译的『大方等大云经』。『大云经』现存六卷,或作『大方等无想经』,是『大云经』的一部分。四、『六波罗蜜经』(45)。与吴康僧会所译的『六度集经』同类。五、『大悲经』(46),不知与高齐那连提耶舍Narendrayas/as所译的『大悲经』,是否相同?六、『方便经』,七、『弥勒问经』,八、『阿修罗王问经』,『断一切众生疑经』(47) :经题通泛,又没有说明内容,所以不能确定。此外有『助道经』(48),是龙树『菩提资粮论』的本颂,不是大乘经。

  

  汉、魏、吴、西晋所译的大乘经,对于译者,有的不免传闻失实。近代日本学者,有过不少的考正,但有些意见还不能一致。在本书中,不成重要问题,因为译者可能有问题,而属于古旧所译,却是不会错的。现在依『出三藏记集』所传的古译为主,来看龙树所引用的大乘经(49)。汉、魏、吴所译的,相同的共十三部:『兜沙经』,『般若经』,『首楞严经』,『般舟三昧经』,『伅真陀罗经』,『阿阇世王经』,『宝积经』(『遗曰摩尼宝经』),『阿!B粊佛国经』,『阿弥陀经』,『法镜经』,『本起经』,『维摩诘经』,『如来慧印经』。西晋竺法护更译出十五部:『贤劫经』,『正法华经』,『密迹经』,『持心经』,『十地经』(『渐备一切智德经』),『海龙王经』,『弘道广显三昧经』,『持人菩萨经』,『阿差末经』,『诸佛要集经』 [P32] ,『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』,『离垢施女经』,『文殊师利净律经』,『梵志女首意经』,『舍利弗悔过经』(『菩萨藏经』初译本)。再加三秦译出的『华手经』,『自在王经』,『诸法无行经』,『罗摩伽经』(『不可思议经』的部分古译)。总共三十二部。可以说,龙树引用的大乘经三十七部,除三部不能考定的以外,几乎都译过来了!

  

  研究初期大乘佛教,本书以龙树所引用的为主要对象,然龙树论所引用的,不可能是初期大乘经的全部。从我国现存的译本看来,汉、魏、吴所译的大乘经,除去重复的,还有十四部:

  

  图片

  1 『明度五十校计经』 二卷 汉安世高译(50)

  2 『文殊问菩萨署经』 一卷 汉支娄迦谶译

  3 『内藏百宝经』 一卷 汉支娄迦谶译

  4 『成具光明定意经』 一卷 汉支曜译

  5 『菩萨本业经』 一卷 以下均吴支谦译

  6 『须赖经』(51) 一卷

  7 『无量门微密持经』 一卷

  8 『私呵昧经』 一卷

  9 『差摩竭经』 一卷

  [P33]

  

  10『七女经』 一卷

  11『老女人经』 一卷

  12『孛经抄』 一卷

  13『龙施女经』 一卷

  14『月明菩萨经』 一卷

  

  

  西晋竺法护…

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第一章 序说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