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佛法」时代,转化为观自在菩萨神力救难之一,所以在「秘密大乘佛法」中,观自在菩萨示现,有马头Hayagri^va观音,为六观音、八大明王之一。传说与锡兰──古代的罗剎鬼国有关,所以观自在菩萨,离锡兰不远。如『西域记』说:「秣剌耶山东,有布呾洛迦山,……观自在菩萨往来游舍。 ……山东北海畔有城,是往南海僧伽罗国路」(18)。不过,观自在菩萨的圣德,有复杂的内容,如善财Sudhana童子参访善知识,观自在菩萨也在南方。也说:「若称我名,若见我身,皆得免离一切怖畏」(19),与『法华经』说相同 [P303] 。但南方的观自在菩萨,与从空而来的正趣Ananyaga^min菩萨,又出现于西方极乐世界,就是观自在与大势至Maha^stha^mapra^pta两大菩萨了(20)。这是释尊本生而转化为观世音菩萨的,与我曾说过的,观世音与释尊有关,恰好相合。观世音所住的布[补]呾洛迦Potalaka,与释族过去所住的,东方阿湿婆As/vaka,Assaka ──马国首邑的布多罗相合(21) 。传说与印度东南沿海地区有关,所以观世音菩萨的救苦救难,特别受到航海者、沿海渔民的崇信。那位类似观音救护海难的妈祖,可说是观世音菩萨的中国化了。
关于地藏Ks!itigarbha菩萨,一般人重视传说不一的『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』,所以着重地狱、鬼魂与度亡。然依『地藏十轮经』说:「有能至心称名、念诵、归敬、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,一切皆得」。一切皆得,就是「解脱种种忧苦,及令一切如法所求意愿满足」。解脱种种的苦迫,是:「种种希求,忧苦迫切」;「饥渴所逼」;「乏少种种衣服、宝饰、医药、床敷及诸资具」;「爱乐别离,怨憎合会」;「身心忧苦,众病所恼」;「互相乖违,兴诸斗诤」;「闭 [P304] 在牢狱,具受众苦」;「鞭挞拷楚,临当被害」;「身心疲倦,气力羸惙」;「诸根不具」;「颠狂心乱,鬼魅所著」;「烦恼炽盛,恼乱身心」;「为火所焚,为水所溺,为风所飘,山崖(等)……堕落」;「毒蛇毒虫所螫,或被种种毒药所中」;「恶鬼所持,成诸疟病,……或令狂乱」;「为诸药叉、罗剎、…… 吸精气鬼,及诸虎、狼、师子、恶兽、蛊毒、厌祷诸恶咒术、怨贼、军阵,…… 惧失身命」(22)。称念地藏菩萨名号,能解免这种种苦恼;救苦救难,不是与称念观音菩萨的功德相等吗!
依佛、经法、菩萨(大乘僧)的慈悲威力,使一般人能得现生的种种利益,为佛教普及人间的方便。现生利益是一般信者所最关切的,但专从信仰中去求得,会引起副作用,这是现代佛弟子所不能不知道的!人类从蒙昧而日渐开化,宗教就应运而生,这是一切民族所共同的。初民在生活中,一切都充满了神秘感,一切都是自己那样的(有生命的),进步到有神在主持支配这一切。「人类在环境中,感觉外在的力量异常强大。……如自然界的台风、豪雨、地震、海啸,以 [P305] 及大旱、久雨等;还有寒来暑往,日起月落,也非人力所能改变,深刻的影响人类。此外,社会的关系──社会法制,人事牵缠,以及贫富寿夭,都是不能轻易改变的。还有自己的身心,也使自己作不得主。……这种约制我们、影响我们的力量,是宗教的主要来源,引起人类的信顺。……顺从,可以得神的庇佑而安乐,否则会招来祸殃。……顺从虽是宗教的一大特性,而宗教的真实(意趣),却是趣向解脱:是将那拘缚自己,不得不顺从的力量,设法去超脱他,实现自由」。「神教……,对于自然界、社会界,或者自己身心的障碍困难,或祈求神的宽宥,祈求神的庇护、援助;或祈求另一大力者(神),折伏造成障碍苦难的神力。或者以种种物件,种种咒术,种种仪式,种种祭祀,求得一大力者的干涉、保护,或增加自己的力量。或者索性控制那捣乱的力量,或者利用那力量。这一切,无非为了达成解除苦难,打开束缚,而得超脱自由的目的」(23)。在人类知识的发达中,这类低级的宗教行为,被超越而进入高等的宗教,重于社会的和乐,人心的革新净化。但低级宗教,会多少留存下来。如耶稣(jesus)也曾赶鬼、治 [P306] 病;到现代,还有生了病,祈祷而不服药的极端分子。在中国,如『荀子』的「天论」说:「君子以为文,而百姓以为神」。「礼论」说:「其在君子,以为人道也;其在百姓,以为鬼事也」。儒者利用他而并不否弃他,这才一直演化而流传在民间。在「佛法」,是出家人所不取用的。印度神教虽有「梵我一如」等崇高理念,而低级的迷妄行为,还是流行着。「大乘佛法」的信行者,适应神教而发展起来。求佛、菩萨的护佑,成为一般信者的佛教。自作自受的、自力解脱的佛法真谛,不免被蒙蔽而减失了光辉!
注【24-001】『弥沙塞部和酰五分律』卷二0(大正二二‧一三四上)。『铜鍱律』「大品」(南传三‧四八七──四八九)。
注【24-002】『杂阿含经』卷四(大正二‧二三上──中)。
注【24-003】『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』(第二分)卷四二九(大正七‧一五六上)。
注【24-004】『佛说八部佛名经』(大正一四‧七四中)。
注【24-005】『大唐内典录』卷四(大正五五‧二五九上、二六九下)。 [P307]
注【24-006】『佛说八吉祥神咒经』(大正一四‧七二下、七三上)。『佛说八阳神咒经』(大正一四‧ 七三下)。
注【24-007】『八吉祥经』(大正一四‧七五下)。
注【24-008】『佛说灌顶经』卷一二(大正二一‧五三二中──五三六中)。
注【24-009】如『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』(大正一四‧四0六下──四0七下)。
注【24-010】『佛说灭十方冥经』(大正一四‧一0五下)。
注【24-011】『佛说佛名经』卷一(大正一四‧一一四下、一一七上)。
注【24-012】『大宝积经』(三四)「功德宝华敷菩萨会」(大正一一‧五六五中)。
注【24-013】『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』(大正一二‧三五三上)。
注【24-014】『大方等无想经』卷四(大正一二‧一0九八中、一0九八下)。
注【24-015】『妙法莲华经』卷七(大正九‧五六下──五八上)。
注【24-016】『妙法莲华经』卷七(大正九‧五六下)。
注【24-017】『小部』『本生』(南传三0‧二一一──二一六)。『六度集经』卷 六(大正三‧三三中 ──下)。『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』卷四七‧四八(大正二三‧八八七中──八八九中)。『佛本行集经』卷四九(大正三‧八七九上──八八二中)。『大唐西域记』卷一一(大正五一‧九三三上──九三四上)。
注【24-018】『大唐西域记』卷一0(大正五一‧九三二上)。 [P308]
注【24-019】『大方广佛华严经』卷六八(大正一0‧三六七上──中)。
注【24-020】拙作『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』第一三章(一一二七──一一二八)。
注【24-021】拙作『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』第八章(四八三──四八九)。
注【24-022】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』卷一(大正一三‧七二四中──七二五中)。
注【24-023】拙作『我之宗教观』(『妙云集』下编六『我之宗教观』六──一二)。
第二节 从人护法到龙天护法
「佛法」是不共世间的,依法修行,能得究竟解脱。佛法的流行人间,如暗夜的明灯一样,佛与佛弟子们,当然是愿望「正法久住」世间的。但人世间充满了矛盾、苦迫、动乱,流行世间的佛法,也不免遭遇困扰,于是佛教界出现了「护法」。说到护法,可分为人的护法,天(鬼神)的护法。佛法久住世间,主要是依赖于人的护持。佛教界,不论南传与北传,都有「五师相承」的传说。如『阿育王传』中,摩诃迦叶Maha^ka^s/yapa对阿难A^nanda说:「长老阿难!佛以法藏付嘱于我,我今欲入涅槃,以法付汝,汝善守护」(1)!古代的付法护法 [P309] ,是一代大师,护持集成的经律(论)──「法藏」,流传世间,不遗忘也不谬误,保持佛法的正确知见──「法眼」,维护(即「住持」)佛法的纯正性,所以『阿育王传』等付嘱护持的,是「正法」、「法眼」、「法藏」。传说中的华氏城Pa^t!aliputra第三结集,在目犍连子帝须Moggaliputta tissa的领导下,息灭诤执,驱斥滥入僧团的邪见异说,也是护法的实例(2)。不过,佛法中部派分化,都自以为根本、正统,护法也就变得复杂了!切实的说,护持正法,主要是佛弟子自己;佛弟子的诚信三宝,依法修行,才是护持佛法的最佳保证。如魏菩提流支Bodhiruci 所译『佛说法集经』卷五(大正一七‧六三九下)说:
「诸菩萨护持妙[正]法,于诸业中最为殊胜。世尊!菩萨若能修行护持妙法,随顺菩提及诸佛如来。何以故?诸佛如来尊重法故。世尊!云何是护持妙法?所谓菩萨能说诸佛一切甚深修多罗,能读,能诵,…
《华雨集第二册 中编「大乘佛法」第七章 护持佛法与利乐众生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